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稱天子的時間與華夏中心說的形成

2022-11-27 15:50黃震云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殷商正統(tǒng)文王

黃震云

(中國政法大學 人文學院,北京 100086)

對于華夏的形成,歷來有一定的分歧,起于東周時期是主要觀點。中國古代帝王稱天子的時間和華夏正統(tǒng)觀念的形成這一重大的政治歷史現(xiàn)象確實非常重要,但是言東周似乎太晚,不符合事實。認為起源于東周的原因是不熟悉東周之前的資料,但是課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故普遍喜歡猜測一番。如《東周時期中華正統(tǒng)觀念之形成》一文開始就說:“早在殷商時期,只有商王才稱王,不見有其他諸侯(方國)君長稱王的例子。周朝建立后,繼承了王這一至高稱號?!盵1](P109-117)又說“春秋時期,徐楚吳越等國稱王打破了周禮體系,中原諸侯為了維護周禮,強化了夷夏之辨,將稱王諸侯等之夷狄,摒于周禮之外……最終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東周時期諸侯稱王以及由此造成的歷史影響,基本奠定了后世正統(tǒng)論的主要格局,尤其是‘夷夏之辨’與‘大一統(tǒng)’成為正統(tǒng)論的主要內容”[1]。我們知道,在夏代部分帝王已經稱帝了,殷商最后兩代王已經不僅稱王而且還叫帝,而諸侯已經稱王。周人克殷后開始稱天子,分封天下,建洛邑為中心,華夏中心說于是形成。

在諸侯輪流稱霸的春秋時代,或者戰(zhàn)亂不斷的戰(zhàn)國時代不可能強化出夷夏之別的華夏中心觀念。夷夏之說,殷商之前就已經存在,但影響較大的還是孔子。現(xiàn)存的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能夠證明稱天子和華夏中心“正統(tǒng)論格局”形成的時間是西周初年,而不是春秋戰(zhàn)國。

帝本指天上的祖宗神,到了殷商末期,地下的王也稱帝了。事實上,夏朝已經部分帝王稱帝,殷末二王也已經稱帝,這表明族長地位具備了超出社會公權的歷史地位,成為九五至尊。周文王、武王時期,一方面周承殷祀,稱帝,另一方面延續(xù)傳統(tǒng)稱王。到周召時期,也就是從周公、成王開始統(tǒng)一稱為天子。天上的帝是上帝,而地下的周帝就成為下帝?!端撵胴铡?集成5413)說:“乙巳,王曰:‘尊文武帝乙宜’。才召大庭。”[2](P3385)對四周的民族一概稱為方,另如馬方、鬼方、龍方、林方等等,這樣的方位布局已經顯示出帝為中心、方為四方的政治格局了,與華夷之分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儒家的華夷之說不過是換一個說法而已。

商末周初的《禾林鐘》(集成92)說:“首,敢對揚天子不(丕)顯休,用乍(作)朕文考釐伯禾林鐘,□眾蔡姬永寶?!盵3](P85)亦稱君王為天子。如著名的《周公簋》《井侯簋》(集成4241)銘文:“隹三月,王令容(榮)眾內史,曰:□(介)井(邢)侯服。賜臣三品:州人、重人、墉(鄘)人,拜稽首,魯天子受闕瀕(頻)福,克奔走上下帝,無冬(終)令(命)于有周,追考(孝)對,不敢墜。邵(昭)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冊王令(命),乍(作)周公彝。”[4](P2457)顯然,周公稱王同時,已經有天子的稱呼,封在魯國的周公,應為主持朝廷政務,也稱為天子,即魯天子。其表達方式是出成命時叫王命,臣下稱王叫天子,天子又叫下帝,下帝就是天下的中心。上帝就是這時候產生的,是為了和下帝相區(qū)分,而不是后來的舶來品。但是,下帝一般只稱為帝,是與上帝對應的。像《作冊麥方尊》等也是穆王之前的器,稱王命時稱王,表示尊敬時稱天子,這樣一個政治體制標志著華夏中心的確立。與之相應的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建都洛邑。

從傳世文獻資料同樣可以證明,君王稱天子至少從夏朝和殷商時代就開始了?!渡袝へ氛鳌氛f:“欽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惟新?!盵5](P104)?!渡袝ふf命》又說:“群臣咸諫于王,曰:‘嗚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實作則。天子惟君萬邦,百官承式?!盵5](P139)天子惟君萬邦就是說大臣稱王為天子,這樣的例子還比較多,《尚書·說命》下還出現(xiàn)了“對揚天子之休命”[5](P142)這樣的句子。一般都認為三禮等典籍成書較晚,但《尚書》應該可信。《逸周書》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證據,《作雒解》第四十八說:“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東,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監(jiān)殷臣。武王既歸,乃歲十二月崩鎬,肂于岐周。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略?!盵6](P48)也表明周公時代稱王為天子。同書月令解第五十三說祭祀時“主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輅,駕蒼龍,載青畤。義青衣,服青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謁之天子”[6](P58)。對照這些材料,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周初就稱王為天子了。復檢《詩經》,大雅中傳為召公作的《假樂》說:“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干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百辟卿士,媚于天子。”[7](P895-897)召公教導成王做事要率由舊章,而百辟卿士要媚于天子,說明成王也曾經被稱為天子。

歷來的正統(tǒng)觀念指的是代表天道,這個道實際就是正統(tǒng)?!妒酚洝酚涊d,殷紂王放肆荒淫的原因就是認為“我生不由命在天乎!”武王克商后,“殷民大說,于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后世貶帝號,號為王”。關于后世貶帝號之事,索隱說:“夏、殷天子亦皆稱帝,代以德薄不及五帝,始貶帝號,號之為王,故本紀皆帝,而后總曰‘三王’也?!盵8](P138-140)這表明從夏代開始,君王就開始稱帝了。但是,每個時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不是一直稱帝,而是有的稱帝,有的稱王,有的稱天子,我們閱讀時應以資料為準。

《尚書·大禹謨》:“無殆無荒,四夷來王。”[5](P53)應該說這么做主要都根據政治需要。又《竹書紀年》載:“帝癸(夏桀)即位,畎夷入歧。”[9](P9)在夏代,四邊民族已經被稱為夷。夏,根據《爾雅》釋義就是大國中心之意。周朝分得更為詳細,西有昆夷,東叫淮夷,北作畎夷,周為中國,等等,華夏之說早就出現(xiàn)并形成了。

普天之下都是王土,既然君王為天子,當然天子就是正統(tǒng)和天下的中心了。那是不是說君王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正統(tǒng)的中心呢?從理論上說似乎是這樣。周朝的首都曾經遷移,但是不影響帝王的稱呼,選擇天下中心作為都城是華夏中心正統(tǒng)學說的核心。也正因為如此,周公秉承周武王之命一直在尋找這個中心,經過多年的論證,最后確定在“有夏之居”洛邑建都,華夏正統(tǒng)中心于是形成。之前或是或不是,但到周代,完全確定,之后沒有變化。東西南北的稱呼也是這樣,以洛陽為中心,一直到清代。

《何尊》(集成6014)出土于陜西,根據器形紋飾及銘文字體風格,知此器的制作時間屬西周早期。銘文云:“肆文王受茲大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或,自之義民。”[10](P3703)《何尊》中的大命就是天命,中國就是天下中心,尊表示周人完成了天下中心的轉換改制。在武王克商之后,武王決定建設中心都城,因此周公建設洛邑是秉承武王之命完成了這一任務。建設洛邑的目的,《尚書》《史記·周本紀》《逸周書·度邑》也都有記載。周武王滅商之后,憂慮“未定天保”而夜不能寐,因此要確立享受天命的正統(tǒng),居天下之中。周公花了五年的時間經過丈量,確定洛邑就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于是遷九鼎,同時伐淮夷、踐奄、改度制、興禮樂,包括根據道里確定五服制度。

周穆王時祭公謀父云:“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wèi)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亨,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亨,歲貢,終王?!盵11](P4)對于諸侯和邊遠地區(qū)的人,周人按照距離,確定其關系。嚴格意義上,在周朝這種關系是不變的,中國的大一統(tǒng)社會由此全面形成,而所謂華夏中心論也當然確立,由于后來彼此消長,重新洗牌,就出現(xiàn)了華夷之辯??鬃邮菑闹艿娜耍∈刂苤?,所以他藐視夷狄。

周朝和殷商有姻親關系,周文王又是殷商的三大諸侯之一,周武王攻打朝歌時還帶著周文王的木主(木刻像),所以周對于殷商的東西采取的是逐步改變的策略。由于祖先相同,所以,殷周同祭以及安撫殷民,成為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但是,殷紂王鼓吹他繼承位置是秉承天意,周武王雖然殺了他,但是出于安定人心的需要,所以才有了稱王、稱帝和稱天子幾個罕見的說法。

《詩經·大雅·文王》說:“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盵12](P175)大雅《皇矣》又說:“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12](P83)所以,開始時候按照《史記》所載是延續(xù)殷商最后兩位帝王的稱呼,叫死去的帝,文王不是他們的兒子,但是關系密切,所以文王能夠在他們左右?!兑葜軙な婪狻氛f:“戊辰,王遂御,循自祀文王……甲寅,謁我殷于牧野。王佩赤白旌。龠人奏《武》,王入,進《萬》,獻《明明》三終?!盵13](P417)

西周時代的《虢季子白盤銘》為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銅器,亦稱《虢季盤》?!峨郊颈P》出土于陜西寶雞虢川司,內底鑄有銘文八行一百十一字,通篇用韻?!峨郊咀影妆P銘》說:

唯十又二年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作)寶盤。不(丕)顯子白:壯武于戎工(功),經維四方。搏伐(玁)狁,于洛之陽。折首五百,執(zhí)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馘于王。王孔加(嘉)子白義,王各周廟,宣愛鄉(xiāng)(饗)。王曰伯父:“孔(景)有光?!蓖鯐?賜)乘馬,是用左(佐)王。暘(賜)用弓,形矢其央。暘(賜)用戊(鉞),用政(征)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虢季盤》銘文說明,周宣王時期也是將帝王叫做王。西周時期的《史墻盤》說:“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淵哲康王。宖(宏)魯邵(昭)王,廣楚荊。唯寏(煥)南行。祗(景)穆王,井(型)帥宇(訏)誨。申寧天子,天子克纘文武長刺(烈),天子無匄(害)。褰()上下,亟慕(謨),昊照亡(斁)。上帝司夒(擾),尢保受(授)天子綰(寬)令(命)、厚福、豐年,方蠻亡不見?!盵10](P5485)《史墻盤》(墻盤)為西周恭王史官墻所作的禮器,1967年于陜西扶風莊白村出土,從文字看,將文王前面加古字,與當代的顯示不同,當代的帝王則稱為天子,說明帝王自稱為天子,以后稱王逐步減少。事實證明,早期的王或者帝的稱呼是延續(xù)殷商,而天子是周其命維新的結果。到戰(zhàn)國時期,已經稱立天子是古代的事情,說明這已經成為慣例。

總之,從夏朝開始,帝王開始稱為帝,自稱華夏。夏就是大國中心,將四周邊區(qū)稱為夷,華夷之說初步出現(xiàn)。周人其命維新,帝王叫天子,所以后期的王就叫天子了,王專門指諸侯。隨著戰(zhàn)爭和文化的消長,出現(xiàn)了華夷之爭,孔子恪守從周理念,貶低四夷,亦承此而出。有人認為華夷正統(tǒng)論出自春秋與之后,不符合事實。

猜你喜歡
殷商正統(tǒng)文王
殷商編鐃的類型學與雙音性能研究
殷商遺址大搜尋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紋飾探析
讀典
正統(tǒng)的場合
正統(tǒng)的場合
正統(tǒng)的場合
文王《詩經·大雅》
雙語話中國歷史名人:姜子牙
殷商古城青銅器對現(xiàn)代設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