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夢 月
(重慶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重慶市 401331)
多功能語素的跨語言比較是詞匯類型學(xué)(lexical typology)研究的對象之一,由于詞項的共時多義性表現(xiàn)往往是其歷史語義演變的層積,因此,可以根據(jù)詞項共時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模式去探求其歷史語義演變的軌跡。很多學(xué)者都認(rèn)為語義的演變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Wilkins 1981,Bybee 1985,Traugott 1985,Traugott & Dasher 2002,Sweester 1990,Heine 1992,Evans 1992,Svorou1993,Eckardt 2006等)。Traugott & Dasher(2002)將“語義演變的規(guī)律性(Regularity)”界定為“常見的演變,跨時間、跨語言頻繁發(fā)生的復(fù)制”。語義圖模型(Semantic Map Model)是近年語言類型學(xué)和認(rèn)知語義學(xué)用以進行多功能語素跨語言研究的一種語義分析方法,其目標(biāo)是探求人類語言多功能語素模式的變異模式與普遍特征。作為一種類型學(xué)研究的方法,語義圖模型特別著力于發(fā)現(xiàn)多功能語素模式背后的跨語言共性或者說規(guī)律性,以之構(gòu)建的特定語素的歷時概念空間恰好可以為多功能語素語義演變的規(guī)律性研究提供事實參照。
從語言事實及已有研究看,“排除”義詞語及其句法格式是一種普遍存在于古今漢語及多種語言中的多功能語素,可以用語義圖模型描寫、解釋其語義的關(guān)聯(lián)模式及演變軌跡。岳巖(2016)將“排除”范疇作為一種普遍語法范疇進行討論并認(rèn)為其與否定范疇、量范疇等多種語法范疇緊密相關(guān)[1]。張秀松(2014)循著形式語義學(xué)的思路,發(fā)現(xiàn)古今漢語及多種外語中排除義詞語、句法格式的形成及其“限定—排除”語義演變都是基于某些共同的認(rèn)知處理和邏輯規(guī)則發(fā)生的,例如古漢語限定義范圍副詞“無非/莫非”,句法格式“非x,即/則/而y”,現(xiàn)代漢語的特殊“除”字句,古英語排除義butan到現(xiàn)代英語but的限定用法的形成都屬于“排除>限定”的語義演變;古漢語的[Neg+only]結(jié)構(gòu)“非特/非直/非但”,英語的限定義連詞unless的形成都屬于“限定>排除”的語義演變;“除非”兼表排除和限定義,由限定義詞語和排除義詞語共現(xiàn)詞匯化而成的“除唯、唯除、只除(非)”,普遍存在于英、法、意、日語中的否定羨余(negative redundancy)結(jié)構(gòu)都是“限定-排除”多義性的表現(xiàn)[2]。此外,Hoeksema(1996)Fintel(1989/1991/1993)Moltmann(1995)Lappin(1996)Traugott(1997)Declerck &Reed(2000)álvarez(2008)等也都曾討論過英語等語言中的例外義詞語(如Unless)、例外結(jié)構(gòu)(Exception phrases)或例外義句式(Exception sentences)。
在古今漢語中,“除”能夠作為構(gòu)詞語素、動詞、介詞、連詞等使用,在各類句式或特定句法格式中,表示清除、(時間)流逝、排除、限定、加合、必要條件、例外條件、選擇、周遍9種語義。例如:
(1)動詞:a.撫民以寬,除其邪虐,功加于時,德垂后裔。(《周書·微子之命》)
b.昔我往矣,日月方除。(《詩經(jīng)·小明》)
c.這個波瀾壯闊的運動堅決要求廢除文言,用以人民大眾的口語為基礎(chǔ)的新的書面語作為表現(xiàn)新文化的工具。(“北京大學(xué)語料庫”CCL,下文同指)
(2)介詞:a.一切但依此法,除蟲災(zāi)外,小小旱,不至全損。(《齊民要術(shù)·雜說》)
b.來去騰騰兩京路,閑行除我更無人。(白居易《京路》)
c.在歐洲,[封建社會的教育]除了明顯的階級性、等級性外,還具有強烈的宗教性。(CCL)
(3)連詞:a.若在人間須有恨,除非禪伴始無情。(羅鄴《別夜》)
b.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給白修理。(《駱駝祥子》)
(4)除了…就是:a.[這幾天]除了刮風(fēng),就是下雨。(《八百詞》)
b.這幾天在西區(qū)的食堂吃的除了蘿卜白菜,就是蘿卜白菜。(張秀松2014例)
(5)除了…還是:a.這家餐廳除了吃飯還是創(chuàng)業(yè)平臺。(《重慶晨報》2014年12月8日,程亞恒 2016例)
b.[他房間里]除了書,還是書。(朱軍、盛新華 2006例)
例(1)中的“除”為動詞或動詞性語素,(1)a的“除”是清除義及物動詞,(1)b的“除”為流逝義動詞做謂語,(1)c的“廢除”含有動詞性語素“除”。(2)中的“除”為介詞或介詞性語素,(2)a的“除…外”是排除義介詞框架,(2)b的“除”是限定義介詞,(2)c“除了…外”是加合義介詞框架。(3)中的“除非”為連詞,(3)a是必要條件義連詞,(3)b是例外條件義連詞。例(4)(5)是現(xiàn)代漢語介詞“除了”構(gòu)成的特殊句法格式,(4)a的“除了…就是”表選擇義,(5)a的“除了…還是”表加合義,(4)b(5)b均表周遍義。漢語史研究認(rèn)為,例(1)—(5)中這9種語義的“除”是相關(guān)且同源的(王鴻濱 2003[3],陳昌來、朱峰2009[4]等),其共同來源都是清除義動詞“除”,由其虛化而來的排除義介詞“除”,又衍生出了其他多種語義和用法。由此可知,古今漢語中的“除”是一種涉及語義的歷時演變且兼有多種語義的多功能語素,可以用語義圖模型予以描寫和解釋。由于語素“除”在使用中的具體形式為詞,因此,下文統(tǒng)稱其為“除”類詞。本文將在“除”類詞語義圖分析的基礎(chǔ)上,探求“排除”范疇詞語及句法格式語義演變的規(guī)律性。
根據(jù)語法化的一般規(guī)律,介詞“除”是從動詞“除”虛化而來的,連詞“除”又是從介詞“除”虛化而來的。介詞“除”最初表排除義,太田辰夫(1987)[5]、向熹(1993)[6]、馬貝加(2002)[7]都認(rèn)為介詞“除”的最早用例出現(xiàn)在六朝,如例(2)a;王鴻濱(2003)則認(rèn)為介詞“除”最早出現(xiàn)在西晉,例如“自臣昔客始至之時,珠崖除州縣嫁娶,皆須八月引戶……(《三國志·張嚴(yán)程闞薛傳》)”[3]。陳昌來、朱峰(2009)進一步將介詞“除”的最早用例提前至《莊子》時代,例如“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4]。但無論介詞“除”出現(xiàn)在什么時代,其最初語義都是排除義,其他表限定、加合、選擇、周遍義的介詞,或者表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義的連詞,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直接或間接演變而來的,因此,排除義的語義要素是說明其他后起語義的關(guān)鍵。本文認(rèn)為,排除義“除”有三個語義要素:論域、排除項和剩余項。論域是指句子謂語可能涉及的全部范圍,排除項是指“除”引入的部分,剩余項是指論域內(nèi)排除項之外的部分,排除項基本對應(yīng)于Moltmann(1995)的“例外短語補足語”(EP-complement),剩余項對應(yīng)于其“例外短語相關(guān)項”(EP-associate)[8]。三者的關(guān)系為:論域=排除項+剩余項。也就是說,排除項和剩余項是論域集合中兩個呈互補關(guān)系的真子集。由排除義衍生出的限定、加合、選擇、周遍、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義都能用這三個要素予以說明。漢語史上“除”類詞的各種語義和用法具體如下:
1.清除義
“清除義”動詞上古已出現(xiàn)并沿用至今,包括各種單雙音節(jié)動詞“除、除了、除去、除掉、解除、辟除、掃除、滅除、誅除、屏除、清除、斷除、滌除、息除、除滅、除棄”等。例如:
(6)除:是先王非務(wù)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國語·周語上》)
(7)除了:看書,不可將自己見硬參入去。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朱子語類》)
(8)除去:已祭之后,心快意喜,謂鬼神解謝,殃禍除去。(《論衡》)
(9)解除:一旦令至,解械徑出,未必解除其兇者也。(《論衡》)
(10)掃除: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漢書·景帝紀(jì)》)
(11)辟除:今人殺白犬以血題門戶,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于此也。(《風(fēng)俗通義》)
(12)除滅:所作五逆重惡之罪悉得除滅。(《六朝北涼譯經(jīng)·大悲蓮華經(jīng)》)
(13)除卻: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癡名妄,自有本覺性,將正見度,即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六祖壇經(jīng)》)
(14)除掉:佛氏則只認(rèn)那能視、能聽、能言、能思、能動底,便是性?!钆氯苏f這“理”字,都要除掉了,此正告子“生之謂性”之說也。(《朱子語類》)
例(6)—(14)中的“除”為動詞性語素,在句中帶賓語,如(6)(7)(9)等,或者做受事主語句的謂語,如(8)(12)(14)。
2.流逝義
“流逝義”動詞“除”的用例很少,僅見于上古,除上文(1)b,又如:
(15)除: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詩經(jīng)·蟋蟀》)
3.排除義
“排除義”是介詞類“除”的最早用法,“除”在句中引入排除項,其介詞短語通常做狀語,排除義句式強調(diào)剩余項部分的一致性,呂叔湘先生(1980)對排除義介詞“除了”的釋義為“排除特殊,強調(diào)一致”[9]。王鴻濱(2003)稱之為“逆向減除”句[3]。排除義介詞可與方位詞“外/之外/以外/而外”組成介詞框架,功能與單用介詞“除”相同。這類句式中,排除項是次要的背景信息,句子的焦點信息在剩余項,其中經(jīng)常含有一個全量義標(biāo)記詞(universal quantifier),用來強調(diào)剩余項情況的一致性,該詞同時也是句子的焦點標(biāo)記(focus marker)。這類全量義標(biāo)記詞可以是范圍副詞“皆、悉、都、俱、并、統(tǒng)、全、凡、均、盡、渾”等,也可以是形容詞“舉、一切、所有”等。此外,一些能強調(diào)剩余項一致性的限定義詞語,也可用作焦點標(biāo)記,如“就、只、余”等。漢語史上的排除義介詞有“除唯/唯除、除、除了、除卻、除著、除去、除開、除掉、除非”等。例如:
(16)唯除:a.爾時唯除三惡眾生及無色天,其余所有一切大眾皆從毛孔入如來身。(《北涼譯經(jīng)·入定三昧門品第六》)
b.舉國人們悉不殺生、不飲酒、不食蔥蒜、唯除旃荼羅。(法顯《佛國記》)
(17)除唯:除唯意所行色,一切色聚有色諸根所攝者。(《瑜伽師地論》卷三)
(18)除:a.[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余者皆無大異。(《紅樓夢》)
b.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滿席]都離了席,俱垂手旁侍。(《紅樓夢》)
(19)除…外:[應(yīng)天下見禁囚徒],除十惡五逆、殺人放火、劫盜、合造毒藥、官典犯贓、偽行印信、屠牛外,罪無輕重,并從釋放。(《舊五代史》)
(20)除…之外:[草藥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為第一,此神仙補理、養(yǎng)生上藥。(《夢溪筆談》,陳昌來、朱峰2009例)
(21)除…以外:狄希陳做了三四年官,回到家內(nèi),算那除盤攪以外,凈數(shù)帶回家的不多不少,正合那石槽底下五千之?dāng)?shù)。(《醒世姻緣傳》)
(22)除…而外:[前后隨從],除本署差役而外,大半皆是綠林中人。(《施公案》)
(23)除了:a.大抵蒙卦除了初爻,統(tǒng)說治蒙底道理。(《朱子語類》)
b.除了高先生,我們都還會說英語。(肖奚強 1996例)
(24)除卻:除卻黃龍頭角外,自余渾是赤斑蛇。(《五燈會元》)
(25)除著:今除著序文讀著,則文勢自相連接。(《朱子語類》)
(26)除去:金頭虎賈明對歐陽德說道:“天下英雄屬誰?”歐陽德問道:“你說屬誰?”金頭虎道:“除去三個老頭,就得數(shù)我?!?《三俠劍》)
(27)除開:土撥鼠…除開對一些植物之外,其余都不傷害。(《讀者》)
(28)除掉:所以他現(xiàn)在雖然還是知府,除掉護院之外,藩、臬卻都不在他眼里,有些事情竟要硬駁回去。(《官場現(xiàn)形記》)
(29)除非…外/以外:a.除非寒食節(jié),子孫冢傍泣。(項楚《王梵志詩校注》)
b.委吏部檢勘去冬選人,若有此色,除非身名渝濫,及欠選欠考外,并以比遠(yuǎn)殘闕取。(唐僖宗《南郊赦文》,胡麗珍、雷冬平 2007例)
c.這些日子以來,她真很少和我說話,除非是該說的以外。(李晉霞2009)
例(16)—(29)的排除義句式,有的句中有標(biāo)記論域范圍的詞語(用方括號表示),如(18)(19),有的沒有論域標(biāo)記詞,如(16)。句中可出現(xiàn)全量義等焦點標(biāo)記詞,如(16)(18),也可以沒有顯性的焦點標(biāo)記,如(29)ac??鐚幽Y(jié)而成的排除義介詞“除非”出現(xiàn)于初唐(曹翔2011)[10],如(29)a,且一直沿用至今,如(29)c。后世“除非”的限定義介詞和條件連詞用法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的。
4.限定義
“限定義”介詞“除”所在的句式中,剩余項被否定,因而句子的真值義被限定在“除”介引的排除項上。句子表示排除項是論域內(nèi)僅有的選擇,即(論域內(nèi))只有排除項與謂語搭配的句義為真。剩余項中常有一個否定義標(biāo)記詞(negative marker),如否定詞“無、不、沒有”或表否定的任指疑問代詞“誰、何、什么”等。限定義句式的剩余項是次要的背景信息,排除項是焦點信息。限定義介詞有“唯除、除、除了、除卻、除去、除掉、除開、除是、除非”。例如:
(30)唯除:a.唯除瞿曇顏貌端正,其余無及此摩納者。(《長阿含經(jīng)》卷一)
b.[此正等覺如來佛陀三句妙義],無能究竟宣揚抉擇,唯除諸佛。(玄奘《說無垢稱經(jīng)》卷五)
(31)除:a.若七日不得作者,必須收藏取七日水,十五日作。除此兩日則不成。(《齊民要術(shù)·作配法》)
b.除酒銷春何計。(吳文英《西河》)
(32)除…外:除憶文流外,何人更可言。(周賀《春日寄友人》)
(33)除…之外:除此之外,何者是心?(《祖堂集》)
(34)除了:a.孔雀線現(xiàn)成的,但[這里]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紅樓夢》)
b.[廈門]除了鼓浪嶼,還是什么地方值得去?(程亞恒 2016)
(35)除卻…(之外):a.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b.他除卻趕緊去和假洋鬼子商量之外,再沒有別的道路了。(《阿Q正傳》)
(36)除去: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后輩失之驕,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后人惜余福,除去勤儉二字,別無做法。(《曾國藩家書》)
(37)除掉…之外:你看[我這店里],除掉幾包丸藥,幾瓶藥酒之外,還有什么東西可以送得人的?(《官場現(xiàn)形記》)
(38)除開:[街上]除開崗位上的警察以外,什么人也沒有了。(蕭軍《初夜》)
(39)除是:摧邪道自如誰人相委悉。除是碧眼胡。(《古尊宿語錄》卷十)
(40)除非:a.除非一杯酒,何物更關(guān)身。(白居易《感春》)
b.此人十八般武藝皆全,除非此人可去。(《全元曲·狄青復(fù)奪衣襖車》)
c.除非兄長,[蕭山縣]沒有(人)是段山峰的對手。(《濟公全傳》)
d.[在天地間],沒有力量能夠阻攔人類,除非人類自身。(《財主底兒女們》)
限定義“除非”最早見于《全唐文》《全唐詩》中的“除非A不B”句式(席嘉 2010)[11]。有的限定義句式的剩余項沒有否定詞,如(40)b,說明限定義已固化為“除非”的詞義。
5.加合義
“加合義”句式是在排除項上追加剩余項,論域仍為排除項與剩余項之和,《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除了”可表“排除已知,補充其它”[9]。加合義“除”仍為介詞,王鴻濱(2003)稱這類句式為“順向減除”句,“表達作用是引進新信息或新話題,強調(diào)一種新情況,有補充、遞進義”[3]。加合義句式的排除項為次要的背景信息,句子的焦點在追加的剩余項部分,句子的信息結(jié)構(gòu)與排除義句式類似。這類句式的剩余項中常有一個追加義標(biāo)記詞(additive marker),如類同副詞“更、還、也、再、亦、又”,“現(xiàn)代漢語表‘排除已知’的‘除了’句,也是以添加性小品詞‘又、也、還、再’幫助實現(xiàn)添加性語義的”(見張蕾、吳長安 2020)[12]。旁指代詞“另、另外、別、別人”等也有此功能。例如:
(41)除…外:a.每百姓納賦,除正稅外,別先責(zé)絹五疋,然后為受。(《北齊書》)
b.不知除此外,南朝皇帝更有何意旨?(《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宋代卷》)
c.誰知道除那管船的人搜括眾人外,又有一種人在那里高談闊論的演說。(《老殘游記》)
(42)除…之外:只因平日掌家時,除典田之外,他欺處還多。(《二刻拍案驚奇》)
(43)除了:a.佛祖道:“你除了長生不老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宮勝境”。(《西游記》)
b.除了英語,他們都還會說幾種別的語言。(肖奚強1996例)
(44)除著:每年除著照例的報效和珅不算外,也送劉全一份干脩,所以劉全在和珅面前,替汪鹽商著實說幾句好話。(《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
(45)除卻…外:既今某甲除卻揚眉目一切之事外,和尚亦須除之。(《祖堂集》卷五,陳昌來、朱峰 2009例)
(46)除去:其余六百,朱嘯山處兌錢百三十千,即除去一百兩,四月間再付五百回家,與同鄉(xiāng)公車帶回,不同縣者亦可男自有斟酌也。(《曾國藩家書》)
(47)除開:除開這些專宿腳夫的雞毛店,較為象樣的棧房也有一家,叫“官店”。(沙汀《某鎮(zhèn)紀(jì)事》)
(48)除下:西門慶道:“除下拙妻,還有三四個身邊人,只是沒一個中我意的。”(《金瓶梅》)
(49)除掉…外:a.撫臺道:“世兄這邊除掉礦務(wù)事情,還有別的事嗎?”(《官場現(xiàn)形記》)
b.除掉歸還股東股本外,自己很可穩(wěn)賺一注錢財。(同上)
加合義句式中的追加義標(biāo)記詞并非強制出現(xiàn)的,有時可僅以語義關(guān)系體現(xiàn)加合義,如(49)b。
6.必要條件義
“必要條件義”連詞“除”由限定介詞“除”虛化而來。當(dāng)謂詞語或句子類推進入限定介詞“除”后的賓語位置時,表限定的排除項狀語重新分析為表必要條件的分句,剩余項重新分析為其結(jié)果分句,其中的介詞“除”語法化為連詞。必要條件句強調(diào)排除項條件的絕對必要性,排除項分句是句子的語義重心和信息焦點,句子的信息結(jié)構(gòu)與限定義句式類似?!俺恰笔亲畛R姷谋匾獥l件義連詞,《八百詞》:“除非”表示“強調(diào)某條件是唯一的先決條件”[9]。趙新、劉若云(2006)稱之為“順條件‘除非’句”[13],其他必要條件連詞還有“除、除非是、除是、唯除”等。例如:
(50)除非:a.除非凈晴日,不見蒼崖巔。(陸龜蒙《引泉詩》)
b.除非奉朝謁,此外別無牽。(白居易《朝歸書寄元八》)
c.若在人間須有恨,除非禪伴始無情。(羅鄴《別夜》)
d.學(xué)者若有絲毫氣在,必須進力!除非無了此氣,只口不會說話,方可休也。(《朱子語類》)
e.要覓長生路,除非認(rèn)本元。(呂巖《五言》)
f.要不思量,除非酒醒,休照菱花。(陳詵《眼兒媚·餞別》)
g.我怎么做個計較?則除非恁的…(無名氏《朱砂擔(dān)》,席嘉 2010例)
h.我這園不賣。他若要買我的時,除非黃金滿布園地。(《西游記》九十三回)
i.智圓道:“我叫他不肯來,除非師父自去求他。”(《初刻拍案驚奇》)
j.富翁道:“日日如此用度,除非家中有金銀高北斗,才能象意;不然,也有盡時?!?《初刻拍案驚奇》)
k.但仙人無戲言,他既允許將你造就,又已得過你的好處,除非你做了什么歹事,斷斷不能再收,否則終要設(shè)法成全你的。(《八仙得道》)
(51)除非是:舊愁百種誰知?除非是見伊?xí)r。(呂本中《清平樂》)
(52)除:除其孝順在眼前,供給所須不闕乏;假使碎身于萬劫,不能報答一毫恩。(《敦煌變文·盂蘭盆經(jīng)講經(jīng)文》,席嘉 2010例)
(53)唯除:如是變化,唯除見者,乃能信之。(《佛說起世經(jīng)》)
(54)除是:a.此并犯禁之具,若不毀,除是誘人于陷阱也。(闕名《對覆車罝罘判》,席嘉 2010例)
b.除是法師會飛,方能到彼。(《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
在必要條件連詞中,連詞“除非”的句式最豐富,如(50)a—k,其中帶否定詞的“除非A不B”句式出現(xiàn)最早,大約在晚唐(胡麗珍、雷冬平 2007)[14],如(50)ab,其后出現(xiàn)的句式有“除非A始/方/才B”句,如(50)cd,“若(要)B除非A”句,如(50)efh,“不B除非A”句,如(50)i,“除非A(才)B不然/否則C”,如(50)jk。語序方面,“除”引導(dǎo)的條件分句可以前置于結(jié)果分句,如(50)a-d(53),也可以后置于結(jié)果分句,如(50)efhi。結(jié)果分句中可以有否定詞“不、無”或表否定的疑問代詞“誰”,條件關(guān)聯(lián)副詞“乃、始、方、便、才”或假設(shè)條件連詞“若、要、擬”等,作用都是強調(diào)排除項條件對剩余項結(jié)果的必要性。
7.例外條件義
“例外條件義”的連詞“除”是必要條件連詞“除”在排除介詞“除”的類推作用下產(chǎn)生的一種新義。例外條件句強調(diào)論域內(nèi)所有剩余項條件下結(jié)果的一致性。句子的信息結(jié)構(gòu)與排除句類似,排除項表示的例外條件分句是次要的背景信息,焦點信息在剩余項條件導(dǎo)致的結(jié)果分句中。漢語史上的例外條件連詞有“唯除”“除非”“除非是”,最常見的連詞是“除非”,可見于古今漢語?,F(xiàn)代漢語中,“‘除非’后同一動詞一正一反疊用表陪襯的句式”(《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9])也是“除非”的例外條件用法之一?!俺恰笔恰坝脕砼懦僭O(shè)性例外”的連詞(張誼生 1992)[15],“除非”條件句主要用來強調(diào)結(jié)果的絕對性或普遍性,與強調(diào)條件必要性的“只有”相對(趙新、劉若云2006)[13]。王春輝(2014)認(rèn)為現(xiàn)代漢語“除非”小句存在“只有”和“如果不/沒”兩種語義解讀,第二種解讀是其優(yōu)勢用法。本文認(rèn)為,第一種“只有”義的“除非”小句屬于必要條件句式,第二種“如果不/沒”句屬于例外條件句[16]。例如:
(55)唯除:a.諸菩薩等皆是一生,無有一人生于余處,唯除他方當(dāng)成佛者,處兜術(shù)天,命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悲華經(jīng)·文殊菩薩本愿》)
b.命終之后必生我國。唯除五逆,毀壞正法,誹謗圣人。(《佛說悲華經(jīng)》卷四)
(56)除非:a.除非江東孫權(quán)、西川劉備二處起兵于外,操必自往。(《三國演義》)
b.新尸強魂必不可脫,除非連柱子弄了家去。(《二刻拍案驚奇》)
c.我告訴你,除非你賠償上八十塊錢,我一定免你的職!(《四世同堂》)
d.孫小姐笑道:“范小姐告訴我的。這學(xué)校像個大家庭,除非你住在校外,什么秘密都保不住,并且口舌多得很”。(《圍城》)
e.這樣好機會錯過,除非這人是個標(biāo)準(zhǔn)傻瓜。(《圍城》)
f.他除非不出去,一出去就是一天。(《八百詞》)
g.本書除非特別說明,否則所述計算科學(xué)均指稱狹義計算科學(xué)。(CCL)
(57)除非是:不要騙人,除非是寫小說。(李晉霞 2009例)
例外條件句的結(jié)果分句中,常有必然義副詞“必、一定”或全量義副詞“皆”“都”“均”等,用以強調(diào)所有剩余項條件下結(jié)果的必然性與一致性。語序方面,“除”引導(dǎo)的條件分句可以前置于結(jié)果分句,如(56)acd,也可以后置于結(jié)果分句,如(55)(56)be(57)。
8.選擇義
“選擇義”句法格式中的“除”為介詞,句式表示論域內(nèi)僅有排除項或剩余項兩種選擇,同時排除論域以外所有的情況。句子的焦點是由排除項或剩余項組成的整個論域。沈開木(1998)稱為“選擇式”[17],朱軍、盛新華(2006)稱其為有選擇關(guān)系的“除了”句[18]。選擇句不僅表選擇,而且強調(diào)對論域范圍外一切情況的排除,因此又被描述為“別無他選的排除關(guān)系”(郭婷婷、蕭國正2001)[19]和“AB并舉,雙項排他”(邵敬敏2017)[20]。古今漢語中的選擇義句式有“除非A,即是B”“除掉A,便是/就是B”“除了A,就是B”,例如:
(58)除非…即是:除非紫水脈,即是金沙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以毛公泉獻大諫清河公》,胡麗珍、雷冬平 2007例)
(59)除掉…(還有)…便是:a.他到此亦不謙讓了,除掉現(xiàn)銀子,便是銀票:一千兩、二千兩、三百兩、五百兩,白紙寫的居多。(《官場現(xiàn)形記》)
b.他自己一想:[上頭]除掉姑老爺,就是于舅太爺一位,余外的人都越不過我的頭去。(同上)
c.[一身之外],除掉兩件破舊衣裳,還有幾張破紙頭,便是當(dāng)年所得的獎札、飭知了。(同上)
(60)除了…就是:a.[(當(dāng)時當(dāng)?shù)?]除了他就是那個女孩。(邵敬敏 2017)
b.[最近幾天]我除了上課,就是開會。(朱軍、盛新華 2006)
c.我們這里很難吃得到青菜,藏民沒有種菜的習(xí)慣,在他們的飲食中除了肉類和青稞炒面以外就是酥油茶,酥油茶就是奶油和磚茶的混合物,這種飲料卻能神奇地補充或代替他們應(yīng)該在青菜里得到的多種維生素。(白樺《天上一人間》)
選擇義句式唐代已出現(xiàn),如(58),胡麗珍、雷冬平(2007)認(rèn)為其中的“除非” 為介詞[14]。清代出現(xiàn)的“除掉…便是/就是”選擇句可與全量義標(biāo)記詞“都”搭配,表示排除論域范圍外所有的情況,如(59)b,兼表“姑老爺”和“于舅太爺”在我之上和“余外的人”都在我之下兩種語義。有的選擇句與加合句套疊,如(59)c,兼表加合前兩項“兩件破舊衣裳”“幾張破紙頭”與在三項之間選擇的兩種語義?,F(xiàn)代漢語的選擇句為“除了…就是”句,選項A,B可以是名詞,如(60)a,也可以是動詞語,如(60)b,選項也可多至三項,如(60)c。這類句式用于強調(diào)特定論域且常有一定的排他性,選項A,B(C)必須同屬一個范疇且可能排斥其他選擇,如(58)“紫水脈”和“金沙源”都屬自然景觀范疇,(60)a的“他”和“那個女孩”同屬人物范疇,(60)b的選項“上課”“開會”同屬工作范疇且排斥休閑類活動,(60)c的“肉類”“青稞炒面”“酥油茶”同屬飲食范疇且排斥上文所述的蔬菜類食品。
9.周遍義
“周遍義”句式現(xiàn)代漢語才出現(xiàn),是在選擇句或加合句基礎(chǔ)上形成的一類特殊句式,其特點是排除項與剩余項相同,有“除了A就是A”或“除了A還是A”兩種形式。周遍句強調(diào)某種情況A周遍覆蓋整個論域,句子的焦點與選擇句類似,也是整個論域。邵敬敏(2017)將其描述為“AB一致,凸顯唯一”[20]。例如:
(61)除了…就是:[這幾天在西區(qū)的食堂吃的]除了蘿卜白菜,就是蘿卜白菜。(張秀松2014例)
(62)除了…還是:a.[他房間里]除了書,還是書。(朱軍、盛新華 2006例)
b.[小王這個把月]除了寫文章,還是寫文章。(張秀松2014例)
c.除了二還是二。(邵敬敏 2017例)
d.[華山]除了人多還是人多。(程亞恒2016例)
周遍義句式中的排除項與剩余項A可以為名詞、動詞、形容詞,甚至是小句,分別如(61)(62)a,(62)b,(62)c和(62)d。張秀松(2014)認(rèn)為“除了…就是”句“是通過對排除式的否定來達到限定和總括之目的的”[2],如(61)。程亞恒(2016)稱“除了…還是”句為“夸張型排除構(gòu)式”,表示“主觀上夸大X的認(rèn)知域內(nèi)除了X再無其他”[21]。
綜上所述,古今漢語中“除”類詞的語義分布具體如下表1:
表1 “除”類詞語義分布矩陣表
從表1看,做介詞是“除”的主要用法,共有排除、限定、加合、選擇、周遍5種語義,除開、除著、除唯、除了、除卻、除去、除掉、除非、唯除9種詞形;動詞類用法次之,有清除、流逝兩種語義,除、除了、除卻、除去、除掉、解除等詞形;連詞類用法最少,僅有必要條件、例外條件兩種語義,詞形有除、除非、唯除、除是。兼類和多義現(xiàn)象凸顯,如“除”兼有動、介、連三類詞用法,兼表清除、流逝、排除、限定、加合、必要條件6種語義?!俺恕奔孀鰟釉~、介詞,兼表清除、排除、加合、限定、選擇、周遍6種語義?!俺恰奔孀鼋樵~和連詞,兼表排除、限定、必要條件、例外條件、選擇5種語義?;凇俺鳖愒~的上述語義分布狀況,可以構(gòu)擬其各種語義關(guān)聯(lián)模式與演變方向:
1.“動詞—介詞”語義關(guān)聯(lián)與演變:1)清除>流逝;2)清除>排除
1)清除>流逝
根據(jù)動詞“除”可兼表清除和流逝義,“除了、除卻、除去”等雙音動詞表清除而不表流逝義,可建立“清除>流逝”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與演變方向。該語義演變是“特化”(specialization)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通過增加某些限制而使語義所指由較大范圍變?yōu)槠渲械奶囟ǚ秶?郭銳2012)[22]。通過將清除義動詞“除”的對象限制在時間領(lǐng)域,使詞義特化為專表示時間的消失(流逝義)。
2)清除>排除
根據(jù)“除、除了、除卻、除去、除掉”兼表清除和排除,“除開、除著、除非、唯除”表排除而不表清除,可建立“清除>排除”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和演變方向。漢語史研究表明,排除義介詞“除”來源于清除義動詞“除”(劉堅等1995[23],馬貝加 2002[7],王鴻濱 2003[3],張旺熹 2004[24],陳昌來、朱峰 2009[4]等)。作為直接毗鄰的兩個語義節(jié)點,清除和排除的語義關(guān)系符合“最小差異原則”(郭銳2012)[22],因為相對于排除義,清除義與其他加合、限定、選擇、周遍的介詞類語義關(guān)系更為疏遠(yuǎn)。從認(rèn)知角度看,語義演變“清除>排除”是“隱喻”(metaphor)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是“內(nèi)容層面”(content level)向“認(rèn)識層面”(epistemic level)的跨域投射,從“行域”(真實世界發(fā)生的事件)過渡到了“知域”(心理世界中的推理)(Sweester 1990)[25]。清除和排除義的隱喻相似性在于,都表示其賓語從有到無的變化,其區(qū)別在于:清除義表示真實事件中賓語事物的消失,排除義則表示命題推理中賓語對象與謂語之間真值語義關(guān)系的消失。此外,陳昌來、朱峰(2009)認(rèn)為動詞“除掉”出現(xiàn)于現(xiàn)代漢語階段,是在其介詞用法之后產(chǎn)生的[4],似乎違背了“清除(動詞)>排除(介詞)”的語義演變規(guī)律。但據(jù)本文語料,動詞“除掉”北宋已有用例,如上文(14),表排除、限定、加合、選擇義的介詞用法出現(xiàn)于清代,如(28)(37)(49)(59),其語義、語法化演變符合本文的構(gòu)擬。
2.介詞類“除”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與演變:1)排除>限定;2)排除>加合>周遍;3)排除>選擇>周遍
1)排除>限定
根據(jù)“除、除了、除卻、除去、除掉、除開、除非、唯除”可兼表排除和限定義,“除著、除唯”表排除而不表限定,可以確定“排除>限定”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與演變方向。該演變的語義條件是否定剩余項,演變機制包括:“回溯推理”(abduction)、“語境義吸納”(absorption of contextual meaning)和“等值義凸顯化”(郭銳2012)[22],以介詞“除了”的演變?yōu)槔?,其具體過程如下:
b.限定義句式:除了草莓,其他水果我都不愛吃。= c.我只愛吃草莓。
d.限定義“除了”:除了草莓,其他水果我都不愛吃。
演變的發(fā)生分為兩個步驟:步驟一,否定剩余項使句式產(chǎn)生限定義(將句子的真值義限定在排除項),如(63)a到b。否定剩余項是演變發(fā)生的句法、語義條件,“回溯推理”是演變發(fā)生的具體機制,其推理形式如下:
大前提:論域內(nèi),只有排除項或剩余項可能為真
小前提:剩余項為假
結(jié)論:論域內(nèi)只有排除項為真
例(63)b中的“除了”仍為排除義介詞,限定是其新產(chǎn)生的句式義。席嘉(2010)[11]、胡麗珍、雷冬平(2007)認(rèn)為,“除非”最初為排除義介詞,如(29)b,限定只是其所在句式的語義[14]。
步驟二,介詞“除了”吸納了句式的限定義(即語境義),同時,(63)b的等值義句式(63)c的限定義被凸顯、固化為“除了”的詞義,如(63)b到d。排除到限定語義演變的認(rèn)知基礎(chǔ)是同一認(rèn)知框中[前景-背景]配置方式的倒置(張秀松2014)[2],是“轉(zhuǎn)喻”(metonymy)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除、唯除、除卻”等介詞在東漢至魏晉、后秦時期已產(chǎn)生限定義用法(胡敕瑞2008)[26],介詞“除非”則至唐代才出現(xiàn)限定義。
2)排除>加合>周遍
根據(jù)“除了”可兼表排除、加合、周遍義,“除、除卻、除去、除掉、除開、除著”可兼表排除、加合義,“除非、唯除、除唯”表排除而不表加合、周遍義,可建立“排除>加合>周遍”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和演變方向?!芭懦?加合”的演變以在剩余項上添加追加義標(biāo)記為句法、語義條件,同時也是“語境義吸納”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其具體過程如下:
加合義“除了”:c.除了高先生,我們也會說英語。
例(64)a中的“除了”為排除義,在其剩余項部分添加追加標(biāo)記“也”,就形成了加合義句式(64)b,刪略(64)b的全量義標(biāo)記“都”,“除了”進而吸納(64)b的句式義成為加合義介詞,如(64)c?,F(xiàn)代漢語兼表排除與加合義的“除了…都還”句,正是反映“排除>加合”語義演變的過渡句式(肖奚強1996)[27],與(64)b類似。加合義介詞“除卻”出現(xiàn)于唐代,后類推至“除下、除了、除掉、除開”等(陳昌來、朱峰 2009)[4]?!芭懦?加合”演變的基礎(chǔ)是“排除—否定”范疇的內(nèi)在語義聯(lián)系,“當(dāng)要否定排除對象和比較對象的一致性的時候,排除范疇表達的是排除功能;當(dāng)要肯定排除對象和比較對象的一致性時,排除范疇表達追加功能”(岳巖2016)[1]。周遍義句式“除了A還是A”至現(xiàn)代漢語才出現(xiàn),其來源顯然是加合義句式“除了A還是B”,“除了”的周遍義也是吸納其句式義的結(jié)果。
3)排除>選擇>周遍
根據(jù)“除了”可兼表排除、選擇、周遍義,“除非”兼表排除、選擇義,“除唯”僅表排除,可建立“排除>選擇>周遍”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和演變方向。排除到選擇義演變的句法、語義條件是在剩余項上添加強調(diào)判斷標(biāo)記“即是、便是、就是”等,形成了選擇義句式“除了A就是B”,“除非、除了”進而吸納其句式義為自身的詞義。選擇到周遍義的演變,與加合到周遍的演變類似,都是在排除項與剩余項等同的形式、語義基礎(chǔ)上完成的。漢語史上這三種語義出現(xiàn)順序亦可從旁印證上述演變的過程:排除義“除了”出現(xiàn)于宋(陳昌來、朱峰2009)[4],選擇義“除非”出現(xiàn)于晚唐(胡麗珍、雷冬平2007)[14],周遍義“除了”僅見于現(xiàn)代漢語。此外,周遍義的產(chǎn)生同時也經(jīng)歷了主觀化過程(subjectivisation),事實上,“論域=排除項+剩余項”的語義框架,預(yù)設(shè)有“排除項≠剩余項”的語義前提,因此排除項與剩余項等同的“除了A就是/還是A”是一種反預(yù)期的主觀性句式,有強調(diào)“A絕對周遍覆蓋整個論域”的主觀認(rèn)識情態(tài)義(epistemic modality)。
3.“介詞—連詞”語義關(guān)聯(lián)與演變:1)限定>必要條件;2)必要條件>例外條件
1)限定>必要條件
根據(jù)“除、除非、唯除”可兼表限定和必要條件,“除了、除卻、除去、除掉、除開”表限定而不表必要條件,可建立“限定>必要條件”語義關(guān)聯(lián)和演變方向。如上文§二(一)6所述,這一演變是“類推”與“重新分析”機制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以“除非”的虛化為例,當(dāng)限定義介詞“除非”的賓語從名詞語類推至謂詞語或小句時,例如從(40)到(50)bd,句子就重新分析為表必要條件義的復(fù)句,介詞“除非”語法化為連詞。“除非”最初出現(xiàn)于晚唐五代的“除非A不B”句中,連詞“除非”的來源是介詞“除非”(席嘉 2010)[11]。孫玉潔(1995)認(rèn)為必要條件句“除非…不”“除非…才”“只有…才”的出現(xiàn)并不同時,最早出現(xiàn)的是“除非…不”句,之后,條件關(guān)聯(lián)副詞“才/便”進入剩余項進一步固化了句式的必要條件義[28]。早期必要條件句“除非A不B”與限定句“除A不B”形式的相似性,應(yīng)該并非偶然,證明了否定剩余項正是限定義向必要條件義演變的句法、語義條件。認(rèn)知角度,限定到必要條件義的演變是一種從內(nèi)容層面(content level)到認(rèn)識層面(epistemic level)的隱喻投射,如限定義介詞“除非”的用例(40)bc是對現(xiàn)實事件的陳述,必要條件義連詞“除非”的用例(50)hjk則是基于一般認(rèn)知規(guī)律的陳述。介詞“除”到連詞“除”的演變同時也符合從“命題成分”(propositional component)向“語篇成分”(textual component),由表事物間關(guān)系向表命題間關(guān)系的語法化“單向性原則”(the hypothesis of unidirectionality,Traugott 1982)[29]。
2)必要條件>例外條件
根據(jù)“除非、唯除”可兼表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義,“除、除是”表例外條件而不表必要條件義,可建立“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和演變方向?!稘h語大詞典》中“除非”有兩個義項:一是“猶只有。表示唯一條件。常跟‘才、否則、不然’等連用”,引例如(50)e。二是“表示不計算在內(nèi)”,例如“上山那條路除非他,誰也不認(rèn)識”。義項一即必要條件義,義項二即例外條件義。曹翔(2011)的觀點可印證“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的演變方向,他認(rèn)為“除非”的第二個義項現(xiàn)代漢語才有,是從第一個義項派生而來[10]。我們推測,例外條件連詞“除”是必要條件連詞“除”在排除義介詞“除”的類推作用下形成的,例外條件句與排除句的語義重心都在剩余項部分,有相似的句子信息結(jié)構(gòu),區(qū)別僅在排除項的語類范疇不同,前者為表條件命題的謂詞語或句子,后者為代表事物的名詞語。此外,這兩類句式的相似性還表現(xiàn)在其標(biāo)記詞的使用上,如例外條件句也可使用全量義標(biāo)記詞“都”,如(56)d,與排除句一致??傮w而言,多義語素“除”的演變遵循了語法化“動詞>介詞>連詞”的一般規(guī)律,按照“推理較少>推理較多”(less inferential>more inferential)的語義演變規(guī)律(Searle1979)[30],共衍生出了9種語義。
基于“除”類詞的上述語義關(guān)聯(lián)模式和演變方向,我們構(gòu)擬的“排除”范疇的共歷時概念空間如下(由于歷時概念空間可涵蓋體現(xiàn)共時空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故于圖中合并體現(xiàn)):
由圖1可見,“排除”范疇語素的語義是兼以“放射型”(radial shift)和“鏈條型”(chaining shift)兩種模式(Balbachan 2006)進行派生的[31],其中排除義向加合、限定、選擇義的演變?yōu)榉派湫脱葑?,“排?限定>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的演變?yōu)殒湕l型模式。這兩種模式應(yīng)該是多功能語素演變過程中的常見語義演變模式。
圖1 “排除”范疇的共歷時概念空間
基于圖1的“排除”范疇概念空間,我們繪制了8個代表性“除”類詞的語義圖,它們分別有1到6種語義,具體如下:
圖2 “除”的語義圖
圖3 “除了”的語義圖
圖4 “除非”的語義圖
圖5 “除卻”的語義圖
圖6 “唯除”的語義圖
圖7 “除去、除掉”的語義圖
圖8 “除著”的語義圖
圖9 “除是”的語義圖
首先,“除、除了”是古今漢語中義項最多(有6種語義),使用時間最長,兼屬動、介、連三類詞的“除”類詞。動詞“除”出現(xiàn)于上古《詩經(jīng)》或《莊子》時代(王鴻濱 2003[3],陳昌來、朱峰 2009[4]),中古虛化為介詞(太田辰夫1987[5],向熹1993[6],馬貝加2002[7],王鴻濱 2003[3])。動、介詞用法的“除了”出現(xiàn)于宋元(陳昌來 2002)且都沿用至今。從其兼類及多義性的時間跨度看,這兩個詞的語義演變主要是以隱喻方式進行的。董秀芳(2005):“隱喻義產(chǎn)生之后,其源頭義往往可以與其長期共存”[32]。其次,多義性與使用時間跨度次之的是“唯除、除非”,有4到5種語義,兼屬介、連兩類詞?!拔ǔ敝饕娪谥泄?、近代漢語的漢譯佛典(胡敕瑞 2008)[26],“除非”形成于初唐(曹翔2011)[10],其做排除介詞與必要條件連詞的用法均從古沿用至今,主要演變機制也是隱喻。再次,多義性與時間跨度又次之的是“除卻、除去、除掉、除開、除著”等動、介詞,有2到4種語義,它們是“除+補”短語詞匯化的結(jié)果,大多形成于近代漢語并沿用至今。最后,單義的“除”類詞有兩類:一是“解除、除滅”等雙音節(jié)動詞;二是介詞“除唯”和連詞“除是”。前者是動詞“除”與另一動詞組合詞匯化的產(chǎn)物,分別表示特定的清除義,沒有虛化和多義化的需求。后者的“除唯”是排除介詞“唯除”的同義異形詞,在“唯除”的抑制作用下沒能使用開來,故只有一種語義。連詞“除是”是由“除非”類推產(chǎn)生的(席嘉2010)[11],在“除非”的抑制作用下也沒能使用開來,也僅有一種語義。
吳福祥先生(2017)認(rèn)為,語義演變的規(guī)律性表現(xiàn)為“非任意、有理據(jù)、模式化的路徑”。吳先生認(rèn)為“非任意”的語義演變是指“演變的發(fā)生及其路徑要受到制約,特別是演變方向要受到限制”;“有理據(jù)”是指“演變過程在條件、環(huán)境、機制和動因等方面具有可解釋性”;“模式化”是“演變的路徑具有跨語言(或跨時期)的可持續(xù)性和復(fù)現(xiàn)性,也就是說反復(fù)見于不同語言或同一語言的不同時期”?!俺鳖愒~的語義演變也呈現(xiàn)出上述三種規(guī)律性特征:
1.介詞、連詞演變以“排除”義為共同語義來源,以“論域=排除項+剩余項”為共同語義框架。
由圖1可知,排除義是限定、加合、選擇、周遍、必要條件、例外條件義的共同語義來源,后6種語義是由排除義直接或間接衍生而來的。這幾種語義的差異是基于對同一語義框架“論域=排除項+剩余項”真值語義與句子信息結(jié)構(gòu)切分方式的不同。它們所在句式的真值語義和信息結(jié)構(gòu)方式具體如下(方框表示該部分語義為真,是句子焦點信息的所在):
由1)可知,“排除/例外條件”都是減除論域中的排除項部分而凸顯剩余項部分,其區(qū)別在于,“排除”的論域、排除項、剩余項均為代表事物的名詞語,“例外條件”的三個要素則為表示命題的謂詞語或者句子。由2)可知,“限定/必要條件”都是因剩余項被否定而凸顯、限定了排除項,它們的區(qū)別與“排除”與“例外條件”相似,都表示事物關(guān)系與命題關(guān)系的差異。3)的“加合”義句式是在排除項上追加剩余項,使整個論域為真,是一種全焦點句。4)的“選擇”義句式表示論域內(nèi)的排除項或者剩余項為真,同時隱含論域外的所有情況為假。5)的“周遍”義句式是指論域與排除項、剩余項三者完全相等且同時為真。在以上幾種語義的衍生過程中,不變的是以“排除”為語義基礎(chǔ)的“論域=排除項+剩余項”的語義框架,變化的是句子真值語義和焦點信息的所在,前者是詞義演變中的“保留義素”,后者則屬于其“可變義素”(“可變義素”“保留義素”的界定與區(qū)分,具體見董秀芳2005)[32]。Lehmann(2008)認(rèn)為,信息結(jié)構(gòu)是語法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并且最終會以語法化實現(xiàn),信息結(jié)構(gòu)可以體現(xiàn)語法化的不同程度并為語法化所消解。任何成分或結(jié)構(gòu)的語法化都是在信息結(jié)構(gòu)的指派作用下進行調(diào)整的[33]。本文認(rèn)為,限定、加合等語義都是在同一語義框架下按照句子信息結(jié)構(gòu)指派方式的不同調(diào)整得到的6種衍生語義,該過程同時也是語素“除”由介詞演變?yōu)檫B詞,語義逐步脫實向虛的語法化過程?!俺鳖愒~語義演變中這一不變的語義框架正是語義演變“非任意”(non-random)規(guī)律性的體現(xiàn)。
2.“排除>限定”的語義演變以否定剩余項為語義條件,以“除A不B”類句式為過渡語境,可用“回溯推理”“語境義吸納”“等值義的凸顯化”機制進行解釋,是“除”類詞語義演變“有理據(jù)”(motivated)規(guī)律性的表現(xiàn)。
3.“排除>限定”的語義演變,亦可見于漢語史上的其他詞語、句式或外語中表示同類概念的詞語。
漢語史上,“舍、舍置”等負(fù)面排他標(biāo)記(即排除義)在東漢、魏晉時期衍生出了限定義(胡敕瑞2008)[26]?!盁o非/莫非/莫不”的跨層詞匯化,“非x,即/則/而y”句式的形成,通過對排除義的否定間接引申出了限定義(張秀松2014)[2]?,F(xiàn)代英語中兼表“排除”(Everybody leftbutJohn)和“限定”(He hopes that lastedbuta moment)的but,來源于古英語排除義的butan,限定是其后起語義(Maurice 1992)[34]。上述語言事實都表明,“排除>限定”的語義演變是跨語言(或跨時期)復(fù)現(xiàn)的語義演變模式,其演變路徑具有“模式化”(patterned)特征。
此外,“除”類詞的“異類多義性”(heterosemy)也呈現(xiàn)出一定跨語言的共性,如上所述,漢語“除”類詞可兼屬動、介、連三類詞,如“除”兼屬動、介、連三類詞,“除了”兼屬動、介兩類詞,“除非”兼屬介、連兩類詞。無獨有偶,現(xiàn)代英語的排除義標(biāo)記詞except和but也有類似的異類多義性表現(xiàn),except兼屬動、介、連三類詞,例如:
(65)a.赦免義動詞:You will all be punished; I canexceptno one.(海詞網(wǎng))
b.排除義介詞:They all went to sleepexceptme.(同上)
c.必要條件義連詞:They didn’t open their mouthsexceptto complain.(同上)
but可兼屬介詞和連詞,例如:
(66)a.排除義介詞:We go to school every daybutSunday.(海詞網(wǎng))
b.限定義介詞:Nobodybuthim could be so selfish.(同上)
c.必要條件連詞:He wanted nothingbutto stay here.(同上)
d.例外條件連詞:She can do anythingbutsing.(同上)
也就是說,排除義詞語的異類多義性表現(xiàn)也是其語義演變普遍遵循的“模式化”路徑。
綜上可知,古今漢語中表示排除、限定、加合、選擇、周遍等多種語義的介詞或連詞類“除”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認(rèn)知語義基礎(chǔ),即通過焦點化或背景化同一語義框架“論域=排除項+剩余項”中的一個或多個不同的部分來實現(xiàn)其語義?!俺鳖愒~義項分化與演變的上述事實,亦可作為考察其他多功能語素多義模式與演變路徑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