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夢湲
(山東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先秦時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開端,其文本內(nèi)容豐富多彩,精深幽微。在先秦儒、道兩家相關(guān)的文本翻譯和解讀中,一詞多義且表意模糊的“仁”“道”等詞一直是關(guān)注的焦點。一些在不同語境有特定含義的詞,如“素”,其寓意亦彰顯儒、道兩家中心思想,溝通哲學與美學觀念,然而其翻譯未能徹底澄清其哲學內(nèi)涵?!墩撜Z·八佾》中,孔子用“繪事后素”明仁遵禮,致中和之美[1];而《道德經(jīng)·十九章》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以證天地無為,大巧若拙之道[2]。儒道之“素”是否一致,其異域闡釋是否相同,一直未得到國內(nèi)學術(shù)界的足夠重視。據(jù)知網(wǎng)材料顯示,中國學術(shù)界關(guān)于儒、道兩家“素”之哲學內(nèi)涵闡釋的研究成果為數(shù)不多,如,楊碩鵬在《宿州學院學報》發(fā)表的《從“繪事后素”看文人畫的美學思想》[3],馬悅、陳星發(fā)表于《民族藝術(shù)研究》的《歷代“繪事后素”注釋新解》[4]等。而對于“素”的翻譯與異域闡釋,至今研究成果近乎于零。本文從“繪事后素”與“見素抱樸”之“素”在儒、道兩家中不同的闡釋出發(fā),分析多位譯者關(guān)于“素”的異域闡釋,探討其對儒、道兩家核心觀點與美學觀念的參悟與傳遞,并結(jié)合后世儒、道合流過程中“素”字的意義變遷,淺析儒、道合流的美學觀及其對后世注疏、譯本的影響。這將在先秦思想哲學內(nèi)涵闡釋與翻譯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外傳播等領(lǐng)域具有一定價值,在當前講好中國故事的倡議下,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
細觀儒家之“素”,在不同文本之中,其意義有微小區(qū)別,在翻譯中,就可能放大,以致異域闡釋差之千里。
昔《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云:“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5],以贊莊姜之美。后《論語·八佾》中,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弊酉脑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盵1]于子夏之問,解詩義為先?!睹娬x》鄭玄箋注曰:“此章說莊姜容貌之美,所宜親幸?!盵5],即對新婚女子美貌的描繪。孔穎達注“巧笑倩兮”曰:“以言巧笑之狀”[5],巧笑為動態(tài)之美;《毛詩正義》曰:“盼,白黑分”[5],即指眼珠與眼白黑白分明,故眼白之白能襯得眼珠的烏黑光亮,眼波流轉(zhuǎn)。而“素以為絢兮”一句不見于今本《詩經(jīng)》,僅見于《論語》,向作逸詩,王先諼《三家詩義集疏》以為《魯詩》有此一句[6]。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中解“素”為:安之若素之素,指素習,其原文為:“‘素’,以喻其人之嫻于儀容。上云‘巧笑倩’‘美目盼’者,其美益彰顯,是謂‘絢’也?!盵7]因此“素”與“絢”對應眼之白與黑,詩人借繪畫中“素”對“絢”的映襯比喻眼白對瞳孔的映襯。因此強調(diào)的是“素”對美的映襯作用或功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此例提出“素”的目的不僅在于“素”本身的意義,更在于強調(diào)“素”與“絢”對比中暗含的哲學概念對比,因此,譯者不但需要對“素”的表面含義做出解釋,更需要進入深層,強調(diào)“素”的第一性,以提示后文。
關(guān)于“素以為絢”中“素”的翻譯,辜鴻銘使用的是“simple and plain”[8],劉殿爵[9]和Waley[10]沒有翻譯,只是提及“plain silk”是畫布的材質(zhì),可以看出他們并沒有對“素”在儒學視角下的本質(zhì)進行定義。而穆勒的“without accessories”[11],Lyall[12]和Slingerland(森舸瀾)[13]的“unadorned”都有“未修飾”之意,但仍未體現(xiàn)“素”對于“絢”的映襯作用。在這些譯者中,Eno 使用的“the plain ground bring out the color”[14]和安樂哲“the unadorned enhance the color”[15]少見地完整表達出襯托的意思。
孔子的“繪事后素”承接子夏的“素以為絢”,但其意義有微妙的不同,對比的不是“素”和“絢”何為襯托的一方,而是“素”和“繪”的前后關(guān)系,后世有兩解,即“先繪后素”與“先素后繪”。這主要是根據(jù)繪畫的兩種不同方式來討論的。第一種,鄭玄云曰:“凡畫繪先布眾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間,以成其文。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zhì),亦須禮以成之也?!盵16]與之相反,朱熹則謂“繪事后素”是“先以粉地為質(zhì),而后施五采?!Y必以忠信為質(zhì),猶繪事必以粉素為先”[17]。在此段中,孔子默認子夏關(guān)于“禮后乎”的提問,相當于默認“繪”與“素”靠后的一詞能夠類比“禮”。因此,想要探究“禮”在孔子心中的定義與作用,需要先明白“素”和“繪”何者在先,才能理解“禮”對應的是“繪”還是“素”。
在“繪事后素”眾多譯本中,辜鴻銘使用“ornamentation and color ar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compared with the ground work”[8]強調(diào)“素”的重要性,但沒有提及“素”與“繪”的先后順序;除辜外的其他譯者,基本上都支持“先素后繪”,即認為顏色紋飾是在背景上添加的,比如Eno 的“painting follows after plain silk”[14],Lyall 的“coloring,said the master,is second to the plain ground”[12],Muller 的“a painting is done on plain white paper”[11];Waley 的“the painting comes after the plain ground work”[10]和劉殿爵的“the colours are put in after the white”[9]。這些譯本間細微的區(qū)別是,對于“素”的定義是否有疊加“white”的含義。突出“white”這個特點的譯者,其目的應該是采用另一個“素”的古義來解釋,鄭玄注《禮記·雜記》曰:“素,生帛也”[18],“然則,生帛曰素,對涑繒曰練而言,以其色白也”[19]?!抖Y記·玉藻》以白為“正色”,正色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被廣泛運用于禮教制度之中,以顏色區(qū)分禮節(jié)與身份的尊貴[18]。當“素”表示為“白顏色”時,其具有“正色”的禮制涵義,這應該能夠解釋子夏在后續(xù)的思考中,為什么將繪畫中的“繪事后素”與“禮”聯(lián)系起來。雖然這些譯者提及“white”,但由于缺乏細致注釋與文化背景缺失的原因,讀者也許仍然較難理解子夏的邏輯。此外,在原意上有所添加的譯者是森舸瀾的“The application of colors comes only after a suitable unadorned background is present”[13],強調(diào)“素”是“繪”的必要條件。因此,通過這些譯本的聯(lián)系與解釋,可以看出他們大多支持朱熹所解釋的“先素后繪”,“繪”對應“素”,并強調(diào)“素”的重要性與第一性。與孔子相同,譯者們也沒有給出“素”對應的概念,因此參考孔子的主要思想與朱熹的解釋,必須先有忠信的品德,或先達到仁義,才能夠?qū)W禮。
“繪事后素”除了對比“素”和“繪”在繪畫順序上的前后關(guān)系,更重要在于其通過隱喻對比“禮”和“仁”的主次關(guān)系?!岸Y”和“忠信的品德”的關(guān)系在譯文里的另一個體現(xiàn)是“禮后乎”對應的修飾詞是否區(qū)分上下義。Waley,Enos,森舸瀾,安樂哲與劉殿爵都將“后”譯為“come afterward”;而Muller,Lyall 與辜鴻銘則譯為“secondary”,前者只強調(diào)動作的先后,而后者強調(diào)主次性。本文認為,“禮”與“絢”闡發(fā)于“素”,又被其所映襯,兩者間的關(guān)系應當是有層級的,忠信的品德是遵禮的前提,而禮制是施行仁義的手段,因此,在譯本中體現(xiàn)這種主次關(guān)系是有必要的。
在子夏體悟“繪事后素”的深層涵義為“禮后乎”后,后世經(jīng)學家們往往將“繪事后素”置于人與禮的關(guān)系中進行闡發(fā)。如孟子對人性本質(zhì)的“性善論”探討和“良知”論,將“禮”的“合理性”歸根至天命,是對“人與禮”二者關(guān)系的深入闡述,也是儒家哲學關(guān)于“人的本質(zhì)”討論的擴充。當孟子思想中的“充實謂之美”對人的本質(zhì)進行“人格美”的道德灌注時,理雅各、陳榮捷與穆勒的譯本對于這個概念翻譯非常統(tǒng)一,認為“素”也就越加接近道德化的“goodness”。從中性的“white and plain”到抽象與褒義的“goodness”,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中對“繪事后素”分析為:“忠信由於質(zhì)美,圣賢論行,固以忠信忠恕為重,然如其質(zhì)而見之行事……則圣人始足以當之?!盵7]可見對“忠信“與“美質(zhì)”之間關(guān)系的探討,是對孟子所提出“仁義禮智信”與儒家“禮質(zhì)”內(nèi)涵的補充,也是對“素”在儒家仁義觀中心思想下的道德和美學闡釋。
道家之“素”與儒家之“素”的哲學內(nèi)涵不盡相同,在翻譯語境中,情形卻相似,不同語境下的“素”在異域闡釋中生發(fā)出不同譯文,有些意義相去甚遠。
對于“素”的語義,道家有不一樣的闡釋。《道德經(jīng)》第十九章云:“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盵2]在這個選段中,素”原義是未染色的生絲;“樸”為未加工的原木,引申為“本性”。據(jù)王弼所注:“圣智,才之善也;仁義,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屬,屬之于素樸寡欲?!盵2]因此,“素”與“樸”類似,是放棄束縛人們的巧智、仁義、巧利后的結(jié)果,是老子提出“無為而治”的三項治國措施。
道德經(jīng)的譯本使用主要兩種不同方法來翻譯,一種是把“素”與“樸”歸類為抽象思想或行事準則如Muller 的“See the origin and keep the non-differentiated state.Lessen selfishness and decrease desire.”[20]。
另一種是總結(jié)出具體的方法論比如理雅各的“simple views,and courses plain and true Would selfish ends and many lusts eschew”[21],陳榮捷的“Therefore let people hold on to these:Manifest plainness,Embrace simplicity,Reduce selfishness,Have few desires”[22]。區(qū)別是理雅各在提出“simplicity/plainness”之外,還強調(diào)“true”這個概念。然而,“真”的概念很少在中國先秦哲學中被闡述或討論,理雅各在翻譯過程中也許是受到基督教教義對于本真之心追求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素”與“樸”對“本性”的翻譯只有在辜正坤的翻譯“being simple in nature and mind”[23]中有出現(xiàn),認為“素”代表人性的“返璞歸真”,即回歸人的自然本性,從而悟道。這正是道家“素”區(qū)分與儒家的“素”的重要之處,儒家的“素”是道德化的“美質(zhì)”,而道家的“素”是“自然本質(zhì)”,道法自然,理解“素”,也就能夠理解“道”?!八亍币l(fā)人們回歸大道的訴求與愿望,故老子言“見素抱樸”,并且在道家的政治主張上訴諸“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由此“抱樸守拙”,放棄技巧,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也即順自然,循無為之道。
由“素”與“樸”推導向“拙”的不但有道家的治世思想,也有其審美觀念?!白尽保字?,粗疏,與“巧”相對。關(guān)于“拙”的定義,老子最早在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五章中就論述“拙”與“巧”的辯證關(guān)系:“大巧若拙”。陳榮捷和穆勒、Waley 都使用“clumsy”相關(guān)的翻譯,并用“seem like”修飾,而理雅各使用的是“Thy greatest art still stupid seem”[21]。然而,這些譯者普遍關(guān)注的是“笨拙”等字面意思,而沒有關(guān)注道家對于自然、疏放、天真、不加矯飾的審美追求:“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為異端,故若拙也”[2]。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2],體現(xiàn)為一種既“無為”,也“無我”的藝術(shù)之境。大多數(shù)譯者如陳榮捷等將其直接翻譯為“Great music sounds faint.Great form has no shape”[22];但理雅各使用詩意的語言來翻譯:“Loud is its sound,but never word it said;A semblance great,the shadow of a shade.”[21]。雖然與原意有所偏離,但這向觀眾傳達“無聲”“無形”本來是虛空,談不上“大音”“大象”的這一本質(zhì)。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應是大音若無聲,大象若無形。至美的樂音,至美的形象已經(jīng)和自然融為一體,反倒給人以無音、無形的感覺。因此,道家典籍中若遇“素”,應先判斷。
有關(guān)“素”的美學理解,除在“素以為絢兮”中表現(xiàn)為對莊姜美貌的映襯外,根據(jù)方玉潤斷《衛(wèi)風·碩人》為“衛(wèi)人頌莊姜美而能賢”[24],此“美”或“絢”也應當指向道德化的美。但從各譯本中,除理雅各的“l(fā)ady fair”[25]有少許“of good morality”的含義,其他譯本并沒有翻譯出這一層審美含義。此段是典型的“述而不作”,除強調(diào)仁義作為“素”,孔子也沒有否定禮作為“絢”的重要性?!秾W而》有云:“禮之用,和為貴?!盵1]在將禮教結(jié)合與社會規(guī)范時,孔子同樣強調(diào)中和之美。這一點雖然大多譯者沒有翻譯出來,但鑒于其他部分有更明顯的翻譯,并不會特別影響讀者理解,如果敘述過多,反而可能會使讀者混淆“仁”的第一性與“禮”的重要性。
儒家美學思想強調(diào)禮制指導下的“和合之美”,張弛有度;道家美學思想強調(diào)“虛實相生”,無而勝有。簡而言之,儒家的“素”建立在道德化的“有”上,是禮制的基礎(chǔ);道家的“素”建立在自然化的“無”上,是悟道的基礎(chǔ),兩者差距還是較大的。然而“樸”成為美學范疇,魏晉以“無”為天地萬物的精神本原的“貴無”思想的發(fā)展以及唐宋的儒道合流,“素”與其相關(guān)詞匯在各家中的美學含義逐步同化、完善。宋人周紫芝《竹坡詩話》載:“東坡嘗有書與其侄云:‘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26],即絢爛之美最后都會匯歸于素淡之美當中。其中,“素”為“簡”、為“無”;“絢”為“繁”、為“有”,由繁化簡(變素以為絢,素就是絢),“素”與“絢”關(guān)系的統(tǒng)一,恰如關(guān)于“美”的論述,如莊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27]“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27];亦如儒家中強調(diào)文質(zhì)彬彬,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坝钤娬Z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28]。儒家對素的闡釋和道家對自然的辯證法融合,成為中國美學的基礎(chǔ)。
近年來,多學科的發(fā)展也為“素”字的理解及翻譯提供新視野。如邵碧瑛結(jié)合歷年出土的東周漆畫、帛畫證明“繪事后素”確乎如鄭玄所言,是“先布眾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間”,因此朱熹的“先素后繪”可能會被“先繪后素”的論點取代[29]。本文第一部分采用朱熹的釋義解釋“素”在儒家學說中的意義的考量主要是依托于多個譯本均從此思路入手,而朱熹在儒學研究中的成就,也可推見譯者背景與時代影響,對于古典哲學類型的典籍翻譯,譯者慣常參考的譯注也有可能影響到翻譯的結(jié)果。本文認為,先秦哲學博大精深,其翻譯更是對中華燦爛文明的解讀、傳承與交互,因此譯者不應僅僅停留在翻譯出字面意思,更需顧及其隱喻含義、哲學內(nèi)涵乃至美學意蘊,對于模糊或有爭議性的選段,也應不止步于“譯介”,應當為典籍的研究與??必暙I進一步的力量。
通過結(jié)合不同譯本分析“素”在“繪事后素”與“見素抱樸”中體現(xiàn)的儒、道兩家核心思想與美學思想,我們認為翻譯既能夠提升對某些模糊概念的理解,也會受到譯者文化背景、參考注疏等影響,從而無法翻譯得恰好處?!八亍标P(guān)于人本質(zhì)的解釋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也是哲學與美學交融的過程,從單純的道德化與自然化定義,到后期儒道美學思想發(fā)展中,“素”“絢”的在兩家思想融合下的和合統(tǒng)一,可見“素”在中國古典哲學譯介中的重要地位。將這個詞的詞義翻譯到位,更是增加儒、道兩家異域闡釋多元性、提升外國讀者對中國思想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徑,可謂一“素”以觀萬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