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彩 琴
(西北民族大學 外國語學院,蘭州 730030)
立德樹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其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陳寶生也強調(diào):“對大學生思想言行和成長影響最大的第一因素是專業(yè)課教師,加強課程思政、專業(yè)思政十分重要。”“高校要明確所有課程的育人要素和責任,推動每一位專業(yè)課老師制定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盵2]“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盵1]因此,開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挖掘和梳理各門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知識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是國家賦予高校所有專業(yè)課程的歷史使命,外語類課程責無旁貸。
自2016年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立德樹人、課程思政便成為高校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的核心議題,各級各類線上線下教學研討會如火如荼,從事和熱愛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學者們紛紛撰文探討高校教育立德樹人(尤其是專業(yè)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給課程思政研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自2016年12月26日《學習時報》刊登曹文澤的《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創(chuàng)新育人手段》一文到2021年10月的近5年時間里,探討課程思政改革的學術文獻多達9 613篇,包括各類學術期刊文章9 458篇、學位論文51篇、會議論文104篇;議題從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課程思政理念的轉變、課程思政價值的論證等宏觀討論到各類專業(yè)課程思政的建設原則、教學模式、實踐路徑、方法策略、問題解決等微觀探索,涵蓋了理工農(nóng)醫(yī)文史哲等不同學科的各類課程,真正實現(xiàn)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三全育人”(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然而,在眾多課程思政研究文獻中,以英美文學課程為內(nèi)容的研究成果僅有14篇期刊論文,議題涉及英美文學課程思政的策略、實踐路徑、教學模式等具體改革措施,暴露出部分外語類專業(yè)教師(至少是從事英美文學教學的部分教師)的一種固有認識,即將外語(尤其是外國文學)教學獨立于課程思政之外。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明確指出,外語類專業(yè)要體現(xiàn)專業(yè)培養(yǎng)和思想教育兩手抓的指導理念,不僅要培養(yǎng)具有扎實的外語基本功、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外語專業(yè)人才,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3]92《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強調(diào),外語類專業(yè)要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篤定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走內(nèi)涵式發(fā)展道路,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倡導理念創(chuàng)新、方法多元,注重經(jīng)典閱讀、健全人格,把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chuàng)新精神、溝通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高素質外語專業(yè)人才和復合型外語人才作為高校外語類專業(yè)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4]1-2
英美文學課程作為《國標》和《指南》規(guī)定的英語專業(yè)核心課程,必須立足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注重英美文學課程的思政教育,充分挖掘英美文學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做到英美文學知識傳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融合,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文學審美能力的同時,提升其人文關懷和道德素養(yǎng),切實踐行時代賦予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英語人才的教育使命。
課程思政概念最早出現(xiàn)于2014年上海市出臺的《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專項計劃》,隨后一批試點學校的探索與實踐拉開了上海市課程思政的序幕。2017年中共上海市教育衛(wèi)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下達的《關于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實現(xiàn)了課程思政在上海高校的推廣與普及。同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發(f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沿用了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提出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其中第一項就是構建課程育人質量提升體系,推進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從此,課程思政成為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
課程思政,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進行思政教育,即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5]這里的“課程”既可理解為包括思想政治課在內(nèi)的全部課程,也可理解為思想政治課之外的其他課程。[6]由于思政課程一直以來顯而易見的思政教育功能,其他課程便理所當然地成為當前課程思政所關注的重點或焦點[6],課程思政因此也就意味著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非思政課課程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7],挖掘其他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發(fā)揮專業(yè)課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tǒng)一。換言之,課程思政以專業(yè)課程為依托,立足立德樹人目標,遵循課程育人理念,強調(diào)課程與思政的有機融合。
與思政課程不同,課程思政具有隱教性、多樣性、協(xié)同性等特點。首先,課程思政是一種隱性教育,即通過隱蔽的方式,對環(huán)境和情景等因素加以應用,將潛藏的教育意圖滲透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層面,使學生受益于無形。[8]具體來說,專業(yè)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通常是隱藏在專業(yè)知識當中的,有待教師積極挖掘并有機融入課程設計、教材開發(fā)、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其思政教育功能表現(xiàn)為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收到潤物無聲的思政教育效果。其次,課程思政是一種內(nèi)容豐富、多姿多彩的育人形式,涵蓋專業(yè)課、公共課以及實踐課等思想政治課之外的所有課程,不同門類課程(尤其是專業(yè)課程)以各自獨有的特點和魅力,蘊含不同的思政元素,體現(xiàn)不同的思政浸潤優(yōu)勢,可以有效避免僅憑思想政治課開展思政教育帶給學生的單一、枯燥乃至反感情緒。
另外,課程思政是一種基于“三全育人”的協(xié)同教育機制,不僅要求不同育人主體(各課程教師)的協(xié)力合作,而且強調(diào)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等全方位育人機制,產(chǎn)生長期協(xié)同效應,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英美文學課程屬于人文學科范疇,其教學目標不應是單純英美文學知識的傳授,也包括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僅要拓展學生的英美文學視野,培養(yǎng)其文學審美能力和文化自覺意識,而且要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和道德素養(yǎng),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應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內(nèi)涵式、融合性、多元化以及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需求,踐行時代賦予英語專業(yè)的育人使命。從一定意義上講,英美文學課程的思政教育關系到我國社會的價值導向和人文導向,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形象和精神的塑造[9],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個長效機制,保證英美文學課程思政的實效性和常態(tài)化。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教師感召力、凝聚力、滲透力的源泉。教師只有同時具備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在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間吸引、感染、教育學生,給學生帶來心靈震撼和情感共鳴,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是順利推進英美文學課程思政改革的首要途徑。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課程思政究其本質就是加強教師的靈魂塑造作用。塑造他人靈魂的人,自身必須有高尚的靈魂,所謂傳道者須聞道在先,身教勝于言傳。靈魂創(chuàng)造人格,健全的人格來自高尚的靈魂。要想成為擁有高尚靈魂的教師,就必須按“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來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老師必定是一個有風格、有風度、有風骨的人,必定是散發(fā)著獨特人格魅力的人,必定會吸引、感染、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換言之,一名愛崗敬業(yè)、德才兼?zhèn)涞暮?英美文學課)教師,必須具備愛國守法、淡泊名利、業(yè)務過硬、終身學習、富有愛心的優(yōu)秀品質,必須把“四有”好老師作為終身的追求目標,做學生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德才兼?zhèn)涫墙虝说那疤岷捅U??!安拧痹谟⒚牢膶W教師的身上表現(xiàn)為全面系統(tǒng)的英美文學知識和扎實過硬的文學批評鑒賞能力。英美文學知識浩如煙海,文學批評鑒賞能力的提高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成為一名有真才實學的英美文學課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夯實英美文學知識基礎,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豐厚文化底蘊。如果“才”是教書的基礎,那么“德”則是育人的保障。英美文學教師的“德”不僅包括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耐心與恒心,勤懇敬業(yè)、淡泊名利的專心與凈心,也包括甘為人梯、樂于奉獻的愛心、真心與家國心。英美文學教師只要時刻不忘修為師之“德”,就會讓英美文學生澀的教學內(nèi)容和龐雜的知識體系散發(fā)出人性的光輝,就會讓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知識、賞析英美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學會自我選擇、自我管理,養(yǎng)成自我完善、創(chuàng)新思辨的良好品行,形成品德高尚、正直無私、樂觀豁達、富有愛心的健全人格。
然而,經(jīng)師易求,人師難得。有效推進英美文學課程的思政改革需要的是集經(jīng)師與人師于一身的優(yōu)秀教師。如果經(jīng)師在一定意義上來自于國家的培養(yǎng),人師的成長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教師個人的修為,取決于教師的職業(yè)操守、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這是一個更為艱難而又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個體的恒久堅持。同時,人師的難得決定了人師的價值與人格魅力,決定了對學生的影響與感染力。因此,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是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前提。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到。英美文學課程要實現(xiàn)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其根本路徑就是教師通過提高自身修養(yǎng),教育感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樹立積極進取、樂觀自信、無私奉獻、自強不息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為專業(yè)核心課程,英美文學教學以相應文學史為主線,以不同時期的文學流派與代表作家的介紹以及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賞析為內(nèi)容,幫助學生梳理英美文學成就、構建英美文學知識體系。由于大部分英美文學作家同時也是思想家、哲學家,他們的作品既講述著相應國家的歷史進步與現(xiàn)實發(fā)展,也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英美文學課程呈現(xiàn)給學生的不單是一部英美文學發(fā)展史,也是一部英美文明史和思想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不能及時恰當?shù)匾龑W生進行中西文化對比,很容易導致學生對英美(西方)文化乃至價值觀的盲目認同,甚至產(chǎn)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沖突的認識,喪失中國文化自信,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文化的積淀是一個民族(國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生命體現(xiàn),是一個民族(國家)獨立于其他民族(國家)之外的“基因”表征,否定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等同于否定該民族(國家)的生命。任何民族(國家)都是憑借自身文化的獨特性和內(nèi)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獨特性是民族(國家)內(nèi)聚力的前提,一個民族(國家)若喪失了自身文化的獨特性,其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內(nèi)聚力將無從談起。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之間的本質差別就在于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華夏文化。獨特的華夏文化賦予了中華民族不朽的生命,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不卑不亢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也給了中國與英美等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平等對話的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時指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10]為避免英美(西方)文化可能帶給學生價值觀的負面影響,英美文學教學需要充分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引導學生就文學主題、人物形象以及背景事件等所反映的思想文化與價值取向展開討論,并實時引入中國文化元素進行分析比較,幫助學生認清中西文化差異、感受中國文化魅力、體會社會主義道路優(yōu)越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政目的。
英美文學是英美國家歷史文化的積淀,是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開闊學生文化視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英美文學特有的歷史背景和發(fā)展歷程也決定了其蘊含的意識形態(tài)與價值觀的弊端與局限,決定了英美(西方)文化并不具備絕對的優(yōu)越性與廣泛的適用性。傳統(tǒng)英美文學課程通過單純介紹英美文學知識、賞析英美文學作品的教學,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對英美(西方)文化和資本主義價值觀的片面認識甚至盲目認同,進而動搖其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因此,英美文學課程的思政改革需要加強批判性教學,引導學生質疑求真,形成邏輯推理和辯證思維能力,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和理論精髓。英美文學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宣揚英美(西方)文化觀乃至政治觀、宗教觀的內(nèi)容,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馬克思主義科學觀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客觀公正地分析英美(西方)文化價值及其意識形態(tài)的成因,一分為二,實事求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接受英美文學作品中積極、進步、科學、正確的思想、立場和觀點,對英美文學經(jīng)過歷史積淀留給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給予尊重和肯定的同時,必須清楚地看到,打著“自由、民主、平等、人權”旗號的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就是為英美國家的思想控制和政治統(tǒng)治服務,就是對白人至上、殖民統(tǒng)治、東方主義等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的粉飾、美化,具有明顯的抽象人性論、價值絕對化和階級欺騙性等特點,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虛偽性。
有效的批判性教學是學生質疑求真、辯證思維的保證。只有善于思辨的教師才能帶出勇于思辨的學生。因此,以實事求是為準繩,具體問題(文本)具體分析,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英美文學課程推行思政改革的必由之路,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對英美(西方)文化以及資本主義價值觀的盲目認同,堅定中國文化自信,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英語人才。
一言以蔽之,有效挖掘英美文學課程承載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滲透到英美文學專業(yè)知識教學當中,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英美文學課程思政的根本路徑。
并非英美文學課程的所有教學內(nèi)容都承載思政元素,都適合開展思政教育。因此,找到適合思政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即合適恰當?shù)乃颊d體),防止生搬硬套、牽強附會,是有效推進英美文學課程思政實踐的關鍵。而課程思政的隱教性、多樣性特征決定了英美文學課程迂回、靈活的浸潤式教學方式,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進行的分析、批判、評論,看似無痕,實則可以觸及學生心靈,產(chǎn)生潤物無聲、水滴石穿的育人功能。
《魯賓遜漂流記》是英國小說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標志著英語小說的興起。小說通過講述一個荒島求生的故事,贊美和謳歌主人公堅韌、頑強、勇敢、無畏的拼搏精神的同時,把主人公和以“星期五”為代表的海島土著對立起來,形成以文明與野蠻、高貴與低賤、正義與邪惡等為表現(xiàn)形式的鮮明的二元對立思想,完美地詮釋了笛福鮮明的歐洲中心主義思想。因此,抓住小說的歐洲中心主義思想,便找到了這部作品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元素。
歐洲中心主義或歐洲中心論,是指以歐洲為中心審視整個世界的一種隱含的信念,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jīng)濟擴張的產(chǎn)物,更是資產(chǎn)階級為其主宰世界制造歷史合法性的說教,在人文科學領域表現(xiàn)為西方主導的“話語霸權”。[11]歐洲中心主義以對歐洲環(huán)境、種族、文化乃至宗教的假定的優(yōu)越性和特殊性為前提,宣揚白色人種(歐洲人)超越于世界其他民族的至尊至上,歪曲和貶低非西方世界的文明、成就和貢獻。換言之,歐洲中心主義是一種對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基本尊重和理解、對自身缺乏正確認識和判斷而導致的思想偏見,體現(xiàn)了典型的西方二元對立思維。
在《魯賓遜漂流記》中,主人公魯賓遜以其特有的白人身份成為理所當然的主體,對荒島上的一切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以“星期五”為代表的土著則被置于客體地位,時時事事必須服從于魯賓遜。在笛福眼里,作為主體的魯賓遜象征著理性與正義,是天生的殖民者,始終處于支配、征服地位,而作為客體的土著則代表愚昧與邪惡,具有與生俱來的奴性,一定愿意/需要被征服、被支配。因此,他把魯賓遜塑造成一個不甘平庸、勇于冒險、創(chuàng)新自律的近乎完美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分子,而把以“星期五”為代表的土著塑造成外表丑陋、行為兇殘、野蠻成性的幾乎一無是處的未開化人,需要魯賓遜這樣的歐洲“文明人”去拯救、教化乃至征服。魯賓遜放棄穩(wěn)定體面的工作和衣食無憂的生活,跟隨外貿(mào)船只出海經(jīng)商,終因船只失事被困于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島長達28年之久。期間,他自制家具、養(yǎng)殖烹飪、耕種田地,靠自己的雙手締造生活;他馴化星期五、征服土著人、建立殖民點,靠自己的信念播撒所謂的西方文明。
在分析魯濱遜這一人物形象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看到一個自律能干、未雨綢繆的魯賓遜,更要啟發(fā)學生認清白人魯賓遜與生俱來的身份優(yōu)越感和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正確認識他(或笛福)眼里那些十惡不赦的異類、魔鬼(土著人)。小說這樣描寫食人族的吃人場景:
遍地都是人頭蓋骨、人手、人腳和人身體的其他部位。真難以形容我有多驚駭恐懼,特別是,我注意到有一處生過火,地上挖了個像斗雞場似的圓圈,我猜那是那些野蠻惡棍圍坐在一起大嚼同類肉體的地方。[12]98
對于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教師需要從笛福的殖民者身份和歐洲立場入手,分析作者極盡貶損之能事為英國(歐洲)的殖民和征服行為尋找道義借口與理論鋪墊的寫作動機,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審視笛福的歐洲中心論思想,客觀地看待笛福筆下英國人(歐洲人)的高貴與文明以及土著人(非歐洲人)的低賤與野蠻,謹防小說設置的價值觀陷阱,形成正確的學習觀、文化觀和價值觀,成為促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力軍。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作,也是世界文壇的瑰寶。故事以復仇為主線,描述了主人公短暫卻又充滿愛恨情仇的悲劇人生,再現(xiàn)了十六七世紀的英國社會現(xiàn)實。雖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作為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最杰出的代表,《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主題似乎是學界(尤其是英國文學的初學者)無法規(guī)避的話題。因此,引導學生用儒家思想審視哈姆雷特及其人文主義理想,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思想,豐富哈姆雷特研究,更能通過以中釋西,拓寬學生的批評視野,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進中西文化交流,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儒家思想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創(chuàng)立的,其理論核心是“仁”。仁的中心是人,即人本身以及人世生活。倫理學上,儒家注重自身修養(yǎng),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政治上,儒家主張仁政和德治,強調(diào)以禮治國、以德服人??鬃铀幍拇呵飸?zhàn)國時期是一個禮崩樂壞、乾坤顛倒的時代,他提出仁禮思想,以正君臣、篤父子、睦兄弟、和夫婦、設制度、立田里、賢勇知,意欲緩和階級矛盾、建立和諧社會。因此,儒家思想具有豐富而深刻的人文主義內(nèi)涵。
西方的人文主義發(fā)端于14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隨后蔓延到歐洲其他國家。文藝復興是一個“人”的時代,一個基督徒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的時代,一個歐洲人思想大解放的覺醒時代,社會文明取得了巨大進步?!豆防滋亍穭?chuàng)作于歐洲文藝復興晚期,剛從神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的歐洲人開始以個性解放的名義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墜入欲望的深淵,當時的英國社會私欲泛濫、秩序混亂,《哈姆雷特》就是這一特殊時代的審美觀照。與孔子一樣,哈姆雷特生在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肩負“重整乾坤的責任”。[13]26劇中哈姆雷特叔父的弒兄篡位,母親的閃電般改嫁,群臣的見風使舵、阿諛奉承以及好友的背叛等,無不體現(xiàn)著英國社會的乾坤顛倒、道德淪喪、放縱混亂。哈姆雷特對這個“顛倒混亂”的時代的斥責和對恢復理性、秩序的父王時代的期盼,流露著對道德與社會理想的呼喚,呈現(xiàn)出倫理型人文主義精神。
與孔子類似,哈姆雷特看重仁德基礎,把人欲納入道德倫理規(guī)范;其人文主義理想強調(diào)人的中心地位,但不認同新興資產(chǎn)階級將個人意志、利益乃至欲望作為評判世間萬物與人類行為的價值尺度的極端個人主義思想。這與儒家用禮約束和限制人的行為,但終究落腳于百姓的幸福安康的思想如出一轍。
這樣,在跨文明視野下,用儒家思想反觀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理想,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闡釋出中國的哈姆雷特,為主人公的憂郁性格與延宕行為找到新解,也有助于深刻領悟儒家思想,尤其是其“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這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髓,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真正做到英美文學課程思政的潤物細無聲、育人于無形。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茲杰拉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說的問世奠定了作者在現(xiàn)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為美國“爵士樂時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美國社會為背景,以主人公的虛幻愛情為線索,講述了杰伊·蓋茨比因不甘貧窮而投機鉆營繼而迷失自我,并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人生,真實地再現(xiàn)了美國青年的生活風貌,昭示著美國夢的破滅。因此,引導學生通過蓋茨比的悲劇人生分析美國夢破滅的原因,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小說主題的理解,更能引發(fā)其對中國夢以及中國夢與美國夢根本差異的思考,進而從民族復興的角度重新審視映射于主人公個人夢想中的美國夢存在的根本問題。
美國夢以個人的自由、富裕為標簽,宣稱任何個體憑借自身的勤奮、努力、意志和奮斗便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強調(diào)個人成功與個性張揚;中國夢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目標,包括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個層面,根本落腳點是人民群體的和諧幸福,強調(diào)全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14]美國夢是以自我為核心的個人主義,中國夢則是以群體利益、服從精神、合作態(tài)度為特征的集體主義。因此,雖然美國夢的追求者數(shù)以萬計,但蓋茨比始終在單打獨斗、孤立無援;雖然他對愛情矢志不渝、對地位心馳神往,但財富招來的猜疑、嫉妒以及美國社會的自私、冷漠終使他落得個夢幻破滅、替罪身亡的可悲下場。課堂上,教師結合主人公夢想破滅的原因以及美國夢與中國夢的本質區(qū)別,引導學生懂得,個人夢想不能凌駕于國家/民族夢想之上,每個炎黃子孫的個人夢想的實現(xiàn)必須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基礎,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14]如是教學,英美文學課程才能于作品解讀中喚醒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強國使命,做到思政教育與專業(yè)教學的有機融合。
文學是人學,不僅反映人的思想認識與生活體驗,更能體現(xiàn)并影響人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觀。英美文學課程不僅承擔著傳授英美文學知識、賞析英美文學作品、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教學任務,更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客觀公允的處事態(tài)度、科學理性的思辨能力、仁愛友善的人文情懷以及有容乃大的民族自信的育人使命。因此,英美文學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生相長、天然契合。
英美文學教學開展課程思政,不僅要挖掘英美文學作品蘊含的人類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更要站在炎黃子孫的立場審視英美文學中的殖民主義、種族主義以及文化霸權主義,幫助學生在取精華去糟粕的過程中,學會緣事析理、實事求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知識、有思想、有信念的人。同時,有效發(fā)揮英美文學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有賴于教師的個人修為,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教師潛心鉆研、因勢利導,才能合理發(fā)掘英美文學課程的思政元素,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教學與思政育人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