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露雅 銀川能源學院
鋼琴移調視奏技巧是學習聲樂鋼琴伴奏課程必須掌握的技能,不管是從事專業(yè)鋼琴伴奏的人,還是其他非專業(yè)學習者,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即演唱者需要調高或者降低音樂作品的原調,找到適合自己演唱音域的調子,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進而傳唱作品。由于每個演唱者的聲線、音域各有不同,并且聲部之間演唱曲目時常交換,由此需要通過移調方式處理,而且書面移動鋼琴伴奏譜對于演唱者而言缺乏靈活性,如果掌握了快速移調視奏技巧,則可以靈活應對不同鋼琴伴奏情況,又同時滿足了專業(yè)聲樂演唱要求。
鋼琴伴奏者掌握快速移調視奏技巧,需要站在視奏的基礎上,要先具備能夠熟練操作視奏技巧的能力,并且對樂譜有一定的敏感力和反應力,才能進一步根據(jù)視奏活動進行快速移調,這是對鋼琴伴奏者的專業(yè)要求,也是決定一個人鋼琴彈奏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標。換言之,視奏技巧是讓學習者看到一個新的樂譜時,能夠在沒有任何多余練習的情況下就能夠快速將樂譜內容演奏出來,所以,在鋼琴學習中,鋼琴視奏掌握難度較大,也正因如此,很多學習者在學習視奏技巧時都會表現(xiàn)出抵觸心理。結合我國鋼琴視奏現(xiàn)狀分析,不管是專業(yè)院校學生還是非專業(yè)學習者,他們的視奏能力都不理想。因為攻克這種難度系數(shù)較高的彈奏能力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并且學習者也需要一定的悟性,所以,比起那些反復練習就能輕易掌握的能力來說,視奏能力并不被學習者重視,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著名音樂家莫扎特曾表示:“視奏技巧實際上就是將一首曲子,以正常的速度演奏出來,同時將曲子中的情趣、情感表達出來,讓聽眾產生一種作曲者本人在演奏一樣”。所以,學習者應認識到掌握任何一種技能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應該按照規(guī)范的訓練步驟長期堅持下去,并刻苦練習,以下從鋼琴視奏步驟展開分析:
演奏一首視奏鋼琴伴奏作品之前,需要立足于整個曲子進行分析,找到曲譜左上角的速度、拍號以及調號,然后仔細觀察,因為通過這些要素可以了解整首曲子的基調,是大調還是小調、有幾個升號或幾個降號、中間是否有出現(xiàn)轉調等,這些細節(jié)看似不重要,但是關系著整首曲子的節(jié)奏、情感、手勢擺放位置等,能幫助演奏者快速確定演奏此調音階、和弦的基本指法,理清作品的演奏思路。同時,再分析作品是以橫向為主的復調為主,還是以縱向連續(xù)的和弦為主,然后根據(jù)伴奏作品的節(jié)奏類型,設定演奏作品節(jié)奏的相應指法。除了少部分是以對位法構成的復調鋼琴伴奏作品以外,大多數(shù)鋼琴伴奏作品都是由和弦和伴奏織體組成。故學習者在進行鋼琴伴奏的視奏練習中,需要明白演奏過程是在“彈和弦”,而不是“彈旋律”,做好彈奏前的相應準備,圍繞鋼琴伴奏作品的整體基調、速度、和弦等要素進行分析。
當明確了樂曲的基本調性,了解樂曲的細節(jié)之后,接下來就需要掌握和分析樂曲劃分為幾個樂句、幾個樂段,每個樂句、樂段需要運用哪一種演奏織體,并且了解整首曲子的曲子結構、演奏特征、風格類型等內容,對整首曲子有一個整體框架判斷,以此根據(jù)演奏類型風格的變化在彈奏過程中流暢地轉換。比如,《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這首歌曲蘊含著人民濃厚的對祖國山河、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向往之情,歌曲中重復出現(xiàn)“我愛你中國”,也更加突出了歌曲的主題思想。曲子結構以抒情手法為主,將F 大調作為基礎進行延續(xù),從引子到尾聲,采用單三部曲式,引子部分運用了跨度顫音,從而增強了曲子豪邁、磅礴的演奏氣勢,并且歌曲中第四小節(jié)的伴奏部分采用較大跨度的表現(xiàn)手段,利用32 分音符,讓整首歌曲的音調從高音區(qū)轉為低音區(qū),讓聽者感受到如同飛翔的鳥兒一般自由的情感。因此,演奏者在視奏之前應注意歌曲樂句、樂段,把握歌曲結構、演奏特征,提前找好重復點,避免視奏完成一個樂段后出現(xiàn)錯音、手足無措等狀況。
在進行前面筆者所述內容練習的基礎上,最后需要掌握視奏相對復雜的部分。因每個樂曲都有相應的技術難點,所以為了避免出現(xiàn)停頓、錯音等問題,演奏者就需要提前了解鋼琴伴奏曲子的復雜難點位置。在練習過程中,著重針對這些容易出錯、難點的視奏部分進行強化,同時要樹立一定的信心,即使出現(xiàn)彈奏失誤的情況,也不要停頓,變得不知所措,要學會鍛煉自己即使出錯也能繼續(xù)演奏下去的能力和心理素質,讓聽者感受不到彈奏錯誤的地方。為此,演奏者可以熟練掌握鍵盤和聲技術,利用鍵盤和聲技術進行視奏,演奏者只需要運用字母對照和弦進行標記,并不需要分析和弦級數(shù),確保和弦標記沒有錯誤的情況下,視奏過程中完全可以按照標記彈奏和弦,這樣可以增強視奏的流暢度。比如,在演奏《東北風》這首曲子時,這首曲子在第二小節(jié)運用了連續(xù)八個和弦進行演奏,和弦分布密集,表現(xiàn)出歡快、急促的情緒,需要演奏者右手有Fm/Ab與AbMaj7交替進行,并且左手八度音階式下行。同時在第六小節(jié)中,作為第二小節(jié)的移位,需要右手Bb/D 與Dm7交替進行,并且左手八度音階式下行。這些看似復雜的和弦節(jié)奏和音階經過標記,利用鍵盤和聲技術后,可以降低視奏難度。如樂曲第四、五小節(jié)的和弦在標記后表現(xiàn)為Fm、DbMaj7/Ab、Bb、Dm7b5/Ab、Bb7、Dm7b5/Ab。
之所以要掌握這一技巧,原因在于這一技巧對于移調視奏活動至關重要,演奏者可以根據(jù)“線、間”距離判斷音高,掌握“線、間”距離與鍵盤位置之間的關系,即相鄰的間線或線間為二度;相鄰的間間或線線為三度;相隔一線的間線或線間為四度;相隔一線的線線或相隔一間的間間為五度;相隔兩線的間線或線間為六度;相隔兩線的線線或相隔兩間的間間為七度;相隔三線的間線或線間為八度,形成規(guī)律性演奏技巧,但如何靈活運用這一規(guī)律,演奏者就不能僅僅依靠眼睛所看到的音符,而是要根據(jù)上述度數(shù)規(guī)律表現(xiàn)鍵盤上手指的跨度,在認譜與演奏之間靈活自如、隨時變換,這樣才能在快速移調視奏中不會受限于音符位置的干擾,在不同調上靈活彈奏。為此,演奏者在初期學習階段就需要注意眼睛視線的落點,要盡可能少停留于鍵盤上,將視線集中于樂譜上,經過持續(xù)訓練,需要做到每個手指熟悉指尖距離和鍵盤位置,讓手指自己“長眼睛”,快速找到需要的琴鍵,避免看樂譜的同時還要看琴鍵,容易增加彈錯音的幾率。
鋼琴音樂作品視奏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鋼琴這種多聲樂器的表現(xiàn)性能,所以,彈奏者必須要注重多聲道思維、縱橫架構和立體呈現(xiàn)效果,容納旋律、伴奏、背景、低音等,利用樂譜音符的橫向線條快速辨音,提高彈奏者的視譜速度。彈奏者可以不用像以往視奏過程中需要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觀察和識別,而應該利用鋼琴作品的橫向線條視譜實現(xiàn)一組一組地識別音符。在演奏過程中,既突出了音樂旋律,表現(xiàn)其清晰的線條和伴奏織體的生動調性,又可以從不同層面、多個線條中交錯演奏,運用技術手段,呈現(xiàn)橫向線條與融合共處的音響效果,演奏一曲多元融合的復調音樂。
其次,中國風格的鋼琴作品比較突出的特征是多聲部音樂,不同聲部在作品中承擔的功能、任務、作用各有不同,其中占據(jù)音樂主導地位的當屬具有民族特色的主旋律音樂作品,演奏者在彈奏這一類型音樂作品時,需要融入個人感情,抓住音樂主體旋律,循序漸進、有起有伏地將旋律完整表達出來。
最后,發(fā)揮根音的作用,很多鋼琴音樂作品的和聲低音以平穩(wěn)的旋律為主,也有部分音樂作品是采用五聲性調式音階的上下行旋律,或者大小調音階、半音階進行,極少情況會出現(xiàn)大幅度跳進,但是不管哪一種形式,整體和聲旋律線條是鮮明的,并且聲部內也會交錯出現(xiàn)各種旋律線,需要彈奏者注意把握好橫向線條,以免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音符大量堆積的情況。
例如,黃虎威的《嘉陵江幻想曲》第一部分中段引用的是沱江河畔纖夫哼唱的船歌,演奏過程中應將內聲部旋律彈奏清晰,表現(xiàn)出旋律內在抒情與哀婉兼具的情緒,形成一種背景音調,彰顯出濃厚民族風情意蘊,并與作品主旋律聲部和低音聲部形成呼應,相互作用。如作品中低音聲部的旋律配合短小的二音連線,呈現(xiàn)出輕松、歡快的氣氛,與主旋律聲部形成配合。因此,這種民族特色意味較強的作品不僅需要注重和聲的功能作用,還需要緊緊圍繞不同聲部的旋律線條,每個旋律線都能主次分明,表現(xiàn)各自聲部的特色。另一首作品《復調小曲三首》中的第二首《春天》涵蓋了三個不同聲部,每個聲部占據(jù)不同的地位,表現(xiàn)了不同的層次,雖然各聲部之間平行進行,演奏中也呈現(xiàn)了飽滿的和聲效果,但是主題聲部、對題聲部以及內聲部主次分明、功能清晰。分別來說,主題聲部位于高音聲部,其音調特點明亮且開闊;對題聲部風格特征與主題聲部相似,出現(xiàn)在低音聲部;內聲部主要起到烘托作用,通過左右手交替演奏出。在演奏中,如何凸顯出每個聲部的特色,表現(xiàn)出功能和任務,需要演奏者在力度上下功夫,通過不同力度突出旋律聲部,降低烘托聲部,并在音色上表現(xiàn)出差異性。如主題聲部要彈奏連貫,突出明亮特征;對題聲部要彈奏綿延、深沉,注重低音的橫向線條;內聲部重在表現(xiàn)陪襯、烘托作用,所以,彈奏要輕巧、柔和??偠灾?,演奏過程中要讓每個聲部都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功能,表現(xiàn)清晰、明確,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并且還要形成統(tǒng)一,促使各聲部之間形成配合,相互襯托、相互對比、相互呼應,構成完整、平衡的音樂整體。
鋼琴彈奏需要手指變動來完成。根據(jù)人手的生理形態(tài)與鋼琴鍵盤結構形態(tài),需要形成適應彈奏需要的手指觸鍵姿勢。客觀來說,鋼琴演奏中手的擺放位置并非一成不變,每首樂曲有不同的功能和任務,對手位擺放和彈奏姿勢也有一定的影響和要求。不同鋼琴家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時手的姿勢也各有不同,所以,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手位模式,只要適應其音樂表現(xiàn)需要,任何手的姿勢都是正確的。具體來說,在鋼琴視奏過程中,手位與調號在鍵盤中要體現(xiàn)出來。如將C 大調移至E 大調演奏時,需要先將四個升號在手位中體現(xiàn)出來,這時不管手位如何擺放,只要當中包含調號的都可以正確擺放。由此,在移調視奏中就可以快速達到目的,特別在升種調與降種調之間應用廣泛,不容易混淆。與此同時,手位也有固定擺放的情況出現(xiàn),一般來說,鋼琴伴奏中會有一個主體演奏區(qū)域,在這個區(qū)域內,手位需要在固定區(qū)域內根據(jù)伴奏譜擺放好位置,當開始演奏時手指隨著伴奏譜由主區(qū)域開始跳動,這樣可以做到怡然自若,演奏者的動作也會更加流暢,旋律彈奏得更加清晰,形成良性發(fā)展的演奏模式。
首先,從簡單、基礎內容開始,循序漸進地完成移調基礎練習任務。比如,結合《小星星》這首鋼琴曲進行分析,這首鋼琴曲相對簡單,作為學生基礎練習內容最適合不過,彈奏者可以隨時進行兩個升調或兩個降調的練習,在自身基礎知識與技能逐漸熟練以后,可以再提升練習難度,開始四個升調或四個降調的練習,在有前期練習的鋪墊下,彈奏者就可以對《小星星》這首鋼琴曲隨意移調。
其次,移調練習需要在規(guī)定范圍內進行。比如,彈奏者需要先選擇一首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鋼琴作品,圍繞移調處理方式,將鋼琴曲從C 大調轉式為E 大調,并且找到原調中可變音的音符,做好相應標記,經過原調與新調的對比,感受音調變化,找出其中的變化音,總結其規(guī)律,從而再完整地演奏。在開始練習移調技巧時,還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對于初期學習者來說,想要急于改正錯誤,其實訓練中出現(xiàn)錯誤在所難免,停止演奏而糾錯的行為并不可取,彈奏者需要先確保整體演奏完整性,然后再進行改正錯誤,防止出現(xiàn)演奏思路混亂、旋律線混淆的問題。
最后,在前兩階段移調訓練中,適當提高練習標準,給自己設置單音彈奏出和弦的任務和目標,隨意在鋼琴鍵盤上彈出一個音,以此為根音,進行三音五音以及七音的和弦伴奏,以此訓練敏銳的聽力,掌握聽出音準的能力,同時還需要練習者加強對不同音符的記憶能力,憑借從鋼琴鍵盤上隨意彈出的一個音,由此彈奏出新的調式。在此之前,需要練習者進行大量的練習,并經過原調與新調的對比,掌握其規(guī)律,分析從原調變?yōu)樾抡{的關鍵節(jié)點,以此通過大量練習掌握計算技術能力。
旋律移調是轉換調性最快捷的方法,進行移調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各有優(yōu)勢和短板,彈奏者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方法。第一種:通過半音移調方式,這種方法是將原調通過轉變調號來移高或移低半音。半音移調操作相對簡單,只需要在原譜中改變調號就可以完成移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半音移調方法只適用于半音之間的移調,并且需要確保相同的音級,即增一度的關系,將G 調移到#G 調或者bG 調,但是不能移到bA 調或者#F 調,也不能在非半音關系之間移到其他調。所以,總體來說,進行半音移調可以分為三步操作:首先,通過原調與新調的對比,根據(jù)其調號高低進行確定。例如,G 大調移調到bG 大調式,調號從一個升號轉變?yōu)榱鶄€降號。注意移調前后旋律變音記號會出現(xiàn)音響的變化,要找出變音記號音符,把握好新調與原調之間的關系,掌握其變化規(guī)律。如將原譜中G 調旋律與新譜中bG 調的降號升號變?yōu)檫€原記號,將原降號變?yōu)檫€原號。
第二種:音程移調方法,這種方法是將原調基于音程關系進行移高或者移低的方法,在鋼琴移調視奏中比較常用,并且這種移調方法沒有任何音高限制,但是不足之處在于需要重新抄寫樂譜,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效率不高,并且抄寫樂譜也容易出現(xiàn)誤差,移調前后的變音是否也做出相應的升高或降低的改變也很容易忽視。因此,運用音程移調方法,也需要通過三個步驟操作,首先,明確新調的調號,準備好一張空間譜表,寫出新調的調號。其次,確定新調與原調的關系,按照音程準確度數(shù)移高或移低的相應音程以及原譜中C 調旋律音移高三大幅度,并將其寫在E 調的譜表上。最后,找出原調變音記號的音符,根據(jù)原調與新調的關系確定C 調旋律的變化音,以此為基點,對E 調中四個升號的相應變化進行相應標記,如原升號變?yōu)橹厣枺堤栕優(yōu)檫€原號。
移調練習中,彈奏者要有即興伴奏、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和自信,可以以朗誦為切入點,從朗誦開始,逐漸過渡到鋼琴即興伴奏環(huán)節(jié)。比如,圍繞《黃河大合唱》朗誦詞,進行鋼琴即興伴奏訓練。在練習過程中,彈奏者可以圍繞特定音節(jié)或者段落,加強移調練習。與此同時,可以采取多人配合形式,鍛煉演奏者的即興表演移調能力。以《清平調》為例,先圍繞《清平調》進行朗誦,加深對這首樂曲的印象,并改變其音調,彈奏者隨著音調的變化進行移調訓練,不僅鍛煉了朗誦能力,也能在實戰(zhàn)訓練中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移調處理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開展針對性練習,這樣掌握的學習經驗和技巧運用也會更深刻,演繹鋼琴曲移調技巧時也會表現(xiàn)得更完美。
綜合上述分析,圍繞鋼琴視奏和移調訓練方法進行分析,了解了學習任何一項技巧并熟練運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刻苦練習,而移調視奏技巧作為鋼琴伴奏的特殊技巧,也是對彈奏者專業(yè)能力衡量的標準和要求,考驗了彈奏者手腦并用、眼睛快速反應、肢體協(xié)調配合、對變音記號音符出現(xiàn)規(guī)律的掌握等方面能力,因此,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鋼琴伴奏者,需要做好嚴格的訓練計劃,熟練掌握鋼琴移調視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