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陳邦懷的金石學(xué)研究

2022-12-28 04:50:34關(guān)
文化學(xué)刊 2022年9期
關(guān)鍵詞:金石學(xué)拓本古文字

朱 添 關(guān) 月

陳邦懷(1897—1986),字保之,室名嗣樸齋,我國古文字學(xué)家、金石學(xué)家、考古學(xué)家、書法家。陳氏從年約二十便尋訪金石拓本,至八十五歲所藏拓本近四千種,數(shù)量極為可觀。陳氏青年時先經(jīng)軍閥內(nèi)戰(zhàn),后值日寇侵略,難以專心治學(xué)。新中國成立后,其生活工作安定,遂開始撰寫金石跋文,勤懇耕耘,筆耕不輟。他主要的金石學(xué)著作有《嗣樸齋金文跋》《金文拾補考釋》等。本文以陳氏金石學(xué)著述為基礎(chǔ),并結(jié)合其親友的論著對陳氏金石學(xué)研究狀況進行梳理。

一、陳邦懷金石材料的來源

(一)自行訪尋

陳氏考釋金文多于跋文首尾闡明拓本來源。所藏拓本多從慶云堂、云山閣等書畫、碑帖鋪尋訪而得。陳氏曾先后居于天津和北京,并常去當(dāng)?shù)貙ぴL專售碑帖字畫的商肆。購于北京者,如:陳氏曾在《〈善齋碑帖錄〉跋》道:“余每至慶云堂,彥生必以新收金文或碑版供我欣賞,選購議價,鮮有不諧者。”[1]矢朐匋盎拓本即從此商肆所得。[2]214又如北京南新華街姚姓店鋪,陳氏曾從此購得無叀鼎銘拓本。[2]206陳氏曾在北京觀復(fù)齋見漢左表石柱二軸裱本,索價甚廉,遂購得以藏。[2]223購于天津者,如:云山閣文物店的西晉咸寧合氏磚拓本,[2]238天津張姓書鋪的魏石經(jīng)碑式拓本等。[2]336

(二)親友相贈

除親自尋訪購于各大書畫、碑帖鋪之外,陳氏所藏拓本有很大一部分為親友相贈。

陳邦福(1894—1976)為陳氏之兄,與陳氏多有金石交流,并常將手中所藏的拓本贈予陳氏,供其參考。他曾得宜侯夨簋拓本,并將此器定為成王時期,后將此拓本贈予陳氏。[3]56陳直(1901—1980)原名陳邦直,為陳邦懷四弟,與陳氏多有鴻雁往來,曾于信中得知陳氏正在整理《金文札叢》,特從西安寄金文拓本四種。[3]37右井器蓋、南宮柳鼎、師克盨等拓本皆為陳直所贈。

除陳邦福和陳直兄弟二人所贈的金石拓本外,還有諸多數(shù)量的拓本為陳氏友人相贈,主要有馬子云、楊魯安、耿朝珍等人。據(jù)《<善本碑帖錄>跋》記載,馬子云曾得魏西鄉(xiāng)侯殘碑拓本并贈予陳氏,“既而念念不忘,余使合浦珠還。子云欣然,以黃伯川所得此碑殘石墨本及漢公羊傳草隸磚墨本為報”。除上述金石拓本,還贈有商編磬精拓本、[2]203中山王墓守丘刻石等拓本。[2]212楊魯安曾跟隨陳邦懷學(xué)習(xí)古文字和古物鑒定,手中每有珍貴拓本便贈陳氏,漢單于天降瓦當(dāng)則為其所贈。據(jù)陳氏云:“余求此瓦當(dāng)墨本,已逾三年,今日楊魯安寄此紙來。久索得此,歡意無量?!盵2]224-226除此之外,秦三年詔事鼎、[2]215大南后鼎等[3]18拓本為傅大卣贈,呂朕余盤拓本為王世民贈[3]89。其余所贈,不再贅述。

(三)其他途徑所獲

除親友相贈拓本之外,亦有從他人之手暫借賞釋,或替人鑒定、考釋及以交換拓本所得者。

替他人考釋鑒定者。天津徐濠園曾攜商玉版甲子表請陳氏鑒定,后徐氏逝世,此物不知去向。至1973年,藝林閣賈少東攜其至陳氏處,遂為陳氏所藏。[2]201太師虘簋蓋為耿朝珍從上海所購,請陳氏代為審定。因文字多有殘損,難以辨別,耿朝珍便寄太師虘簋拓本,陳氏作《太師虘簋跋》以答之。[3]52

暫借釋讀者。據(jù)陳氏所述,其曾在焦山見出售鶴洲僧濃墨拓本,因其品相不佳,故未購存。后收得三版拓本,“一為翁覃溪題第四石淡墨拓整本,二為舊拓整本,三為六舟僧吳平齋遞藏之剪裱本”,其中或有字跡磨滅不可識,后借擁翠樓新獲之拓本,得以考釋未識之字,遂作《瘞鶴銘出水后最初精拓本跋》以謝其拳拳美意。[2]239-240

易換而得者。循鼎拓本乃與邊成交換拓本所得,據(jù)陳氏記載:“此鼎未經(jīng)著錄,其墨本為褚德彝舊藏,后歸邊成。邊氏欲得夨簋,余以副墨贈之,乃以此拓為報?!盵3]21-22

二、陳邦懷金石收藏的特色

(一)所藏拓本以殷周為主

陳氏所藏金石器物從時代上來看,上起殷周,下至?xí)x朝,皆有所藏,但以殷周為主?!端脴泯S金文跋》所釋銅器上起殷商,下迄戰(zhàn)國。另一部考釋著述《金文拾補考釋》也主要對《商周金文錄遺》和《三代吉金文存》進行了釋文,而此二書所著錄時期為商、周。且陳氏所藏金石拓本也與其所處的時代有一定關(guān)系。與陳氏同時代且頗具考據(jù)之功的親屬友朋,如商承祚、王襄、陳直、陳邦福等人,也常寄贈陳氏殷周金文墨本,與其進行金石方面的學(xué)術(shù)交流和切磋,對陳氏研究殷周金文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所藏拓本“金”多“石”少

據(jù)《<商金文萃>序》記:“余搜集商周金文墨本,歷數(shù)十年,得近四千種……”。[5]可見其所藏金文拓本數(shù)量浩博,極為可觀。在如此數(shù)量的拓本中,所藏金文拓本的數(shù)量遠超過碑石拓本?!督鹞氖把a考釋》序言提到:“數(shù)年以來,我收金文拓本,不自滿足,仍然多方征求。凡是新發(fā)現(xiàn)的鐘彝銘文和極少數(shù)未著錄的舊拓本,又積累三百多種。器物以類相從,文字以多寡分先后,排比畢工,署曰《金文拾補》。”[4]312所藏“石”之拓本也包括石刻、碑帖、磚瓦等,就書中所見僅僅零星著錄于《一得集》《古器物古文字考釋》及發(fā)表期刊當(dāng)中,就其所藏拓本來說,“石”之拓本相對較少。總體來說,陳氏所藏更傾向于“金”之拓本。

三、陳邦懷金石研究貢獻

(一)金石研究著述

1.《嗣樸齋金文跋》

此書與金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包括金文考釋、器物斷代及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皆以陳氏手稿刊印。所釋器物上始于殷周,下至戰(zhàn)國。所釋之言,不僅涉及《史記》《禮記》《詩經(jīng)》等經(jīng)史著作,還有《爾雅》《廣韻》等小學(xué)經(jīng)典以及《考工記》等手工藝專著。其文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蔚為壯觀。

2.《一得集》

“余于研究古文字外,平日讀書,偶有所見,隨筆記之……共得考證雜文一百零六篇,分為上下二卷,名之曰《一得集》?!盵2]1此書為陳氏的雜文卷,內(nèi)容涉及器物斷代、文字考釋及為諸書所作序言等。除此之外,尋拓本之苦辛,得拓本之歡欣,皆見于筆墨之中,是考證陳氏所藏拓本來源及金石研究的重要參證。

3.《金文拾補考釋》

至1959年,陳氏收藏金石拓本已逾卅年,藏三千多種拓本。后“凡是新發(fā)現(xiàn)的鐘彝銘文和絕少數(shù)未著錄的舊拓本,又積累三百多種”,[4]312并根據(jù)器物類別及字數(shù)多寡編次,共計三百三十四器。此書旨在彌補《商周金文錄遺》和《三代吉金文存》無釋讀之不便,考釋內(nèi)容涉及金文釋讀、句讀厘訂、辯證歷史風(fēng)物等諸多方面。所錄三百余器,正可與其他金石著錄書籍相互參考、補校。且釋文多著錄器物出土地、流傳經(jīng)歷以及藏主、現(xiàn)歸屬地信息,為后世了解所著錄金石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4.《商金文萃》

除上述三種著述已經(jīng)見刊之外,還有一冊名曰《商金文萃》,僅見作者序言,未見刊。據(jù)序言可知,此書選擇商金文共分為兩輯。與陳氏其他金文著述不同在于,此書注釋“器之字少者”,如地名、人名、官職、族徽、星宿等。選擇標準為“于文字則去偽存真,于墨本則去粗取精”。[5]整理完畢,并于卷后附上考釋。從序言所知寥寥,未敢揣其全貌。

5.《古器物古文字考釋》

此書與金石學(xué)相關(guān)的部分主要有三:一曰:考釋金石銘文,于器物銘文之未識者予以考釋,并舉例甲骨文字形或其他相關(guān)史料釋文以證。二曰:從古器物的銘文來分析傳世文獻所未予以記載的史實,此考釋方法正是王國維所提“二重證據(jù)法”的實際應(yīng)用,在陳氏其他著述中亦可窺得此法,體現(xiàn)陳氏考證的科學(xué)性。三曰:從古器物之名稱探索其功用及其意義,并對古代器名一一羅列加以考釋。

(二)金石考釋特點

1.浩博精密的考據(jù)方法

陳邦懷在考釋金石之時所引用的材料極為廣泛,所涵蓋范圍包括地上的傳世文獻,如 《爾雅》《廣韻》等傳統(tǒng)小學(xué)著述,《攀古樓彝器款識》《善齋吉金錄》等金石研究著述。還包括地下材料,如陳氏所藏甲骨、金石拓片以及其所延伸的甲骨學(xué)、金石學(xué)著作,所引證的資料不勝枚舉。陳氏金石考證精密,在金石學(xué)研究領(lǐng)域占有一席之地??紦?jù)中,陳氏在引用大量史料證明金石的同時,往往將同時代所見學(xué)者考述及相關(guān)著述加以對比分析。取其言之有據(jù)者,補釋充證;棄其言之無理,引史述新。并從不同角度入手,如從所載銘文之國別、制度、風(fēng)俗及器物之鑄造工藝等多種角度進行闡釋,以表其意至昭昭然。

2.實事求是的治學(xué)態(tài)度

李先登曾提到:“商老(商承祚)不止一次對我說,陳老為人正直,治學(xué)嚴謹,如龍行虎步,而他自己不過是天馬行空而已”。[6]陳氏考釋金石極為嚴謹,他考釋較為突出的特點就是以金石與經(jīng)史互相驗證,在考釋中他將史料作為研究的重要參考,也能做到不為經(jīng)籍史料桎梏。在金石考釋中他常常小心求證,對某一銅器考釋往往會參考三四個拓本以防有所偏頗和遺漏,如在考釋瘞鶴銘時,其手中就有三種拓本,《瘞鶴銘出水后最初精拓本跋》記載:“此本‘化于朱方’之化字作,余藏舊拓整本則作化,所從之匕,既移位置,而丿加長,乚又傾側(cè)不直,殆經(jīng)刓之失也?!盵2]239-240文中所記之“此本”為從擁翠樓新獲之拓本,為陳氏借讀,正是參考多種拓本,方能識拓本之未解字。以多種拓本相互勘校,也是陳氏治學(xué)嚴謹,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表現(xiàn)。

四、陳邦懷的金石研究思想

陳邦懷除了數(shù)十年來尋訪金石拓本,考釋銘文,在此過程中也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金石研究思想。

(一)“《說文解字》是研究古文字的階梯”

李先登在《懷念陳邦懷先生》一文中說,陳氏一方面教授他辨別青銅器真?zhèn)蔚姆椒?,另一方面多次強調(diào)《說文解字》是識讀古文字的基本功,“《說文解字》仍是研究古文字的階梯”。在《古字今釋》一文中陳氏提到:“ 余習(xí)古文字,最初讀《說文解字》,既而讀殷墟甲骨文,兩周金文,辨析字形,鉤沉索隱”。[2]3考釋初始,深受段、王二人之啟迪,“嘗取正始石經(jīng)殘字及戰(zhàn)國銅器、匋器、刀幣之屬,以校讀《說文》古文,每多符合,且可訂正今本《說文》傳寫之偽?!盵4]4甲骨文、金文乃至其他所見文字都成為陳氏的參證,在金石考釋實踐中,處處可見以《說文解字》考證金石銘文,也是陳氏考釋金石的一大特色。

(二) 金石可與史料相補校

陳氏著有一本與古器物文字相關(guān)的書,名為《古器物古文字考釋》。該書從古器物入手,考證銘文與其背后所承載的史實文化,如陳氏以邾公華鐘銘文得知其小心翼翼求為善政,于春秋內(nèi)外傳中卻未記載,正可以之補史。[4]506-507又如小臣缶鼎記載與《國語》中“制諸侯五年之制度”密切相關(guān),可以考史實。[4]506-507

以史為鑒,正可知興替;以史為鑒,也可補史實。他正是以考文字,彌補史書未至之處。文字與史書互鑒,以考明史實,釋讀古字。行文中以“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相互校釋,對所見之器以詳盡之考釋,以考證古史,是如今仍然可以沿用的治史觀念,對后人研究金石及補充史實大有裨益。

(三)重視對金石的保護

在《商金文萃》序言中陳氏道:“余搜集商周金文墨本,歷數(shù)十年,得近四千種,珍儲篋笥,愛護勝于頭目,以得之難,積之尤不易也。十年動亂,人人自危,況身外之物乎。迨撥亂反正,天日重光,金文墨本能與此身而俱存,實大幸也。”[5]又如前文所提到之商玉版甲子表,原以為不知所蹤,后賈少君攜之而來時,陳氏萬分欣喜并撰文道:“越三日,寫詩贈之,藉以表揚其愛護文物之誠意。”[2]201他也非常重視金石的整理和著錄工作,除了愛護著錄文字較多的器物,對于字少之器者他提到:“然而正為可以其字少而忽之也?每一器才一二字,亦有其史料之價值”,故選字之少者作《商金文萃》。[5]正是因其重視對金石及拓本的保護工作,才能收藏和留下豐富的金石資料。

五、結(jié)語

陳邦懷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金石學(xué)家,他的金石學(xué)研究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陳氏收藏了諸多珍貴的金石拓本,為后世留下了珍貴的資料。陳氏致力于搜集拓本,一生中搜集數(shù)千拓本。這些拓本,有些著錄于《商周金文錄遺》和《殷周金文集成》中,對研究金石之學(xué)的后來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保存金石拓本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其次,陳氏為我國的金石學(xué)培養(yǎng)人才,誨人不倦。如李先登、李學(xué)勤、王世民、楊魯安等老一輩專家學(xué)者都曾得到陳氏的悉心指導(dǎo)。最后,陳氏以平生搜集的拓本及所見著書立說,立足于傳世文獻和出土的古器物,從事金石考證,補充史料,對促進金石學(xué)的發(fā)展大有裨益。其勤懇踏實、勤儉樸素、孜孜不倦的治學(xué)態(tài)度也影響后人。

猜你喜歡
金石學(xué)拓本古文字
馬衡《凡將齋甲骨刻辭拓本》選
中國書法(2023年4期)2023-08-28 06:02:08
拉開距離作評判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guān)字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對讀的新發(fā)現(xiàn)
金石學(xué)是碑學(xué)發(fā)展的重要節(jié)點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36
《賈養(yǎng)材墓志》拓本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淺論陳介祺的藝術(shù)成就
扶余县| 新郑市| 滦南县| 邛崃市| 罗山县| 黄山市| 特克斯县| 和硕县| 保靖县| 木兰县| 榆林市| 靖江市| 咸宁市| 宣汉县| 青海省| 林西县| 定结县| 通化市| 菏泽市| 巴南区| 洛川县| 甘孜| 庄浪县| 宝鸡市| 通江县| 美姑县| 郑州市| 阿尔山市| 文水县| 西丰县| 秦安县| 威远县| 平泉县| 拉孜县| 淳安县| 赫章县| 四子王旗| 青川县| 乌兰浩特市| 图片|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