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霞
張國賓,元大都人,曾為教坊管勾,現(xiàn)存雜劇《薛仁貴衣錦還鄉(xiāng)》《公孫汗衫記》兩劇,元刊本《元刊雜劇三十種》及明刊本《元曲選》均有收錄(兩劇在《元曲選》中的題名分別為《薛仁貴榮歸故里》《相國寺公孫合汗衫》,本文簡稱為《薛仁貴》《汗衫記》元明刊本)①?!对x》另有《羅李郎大鬧相國寺》劇列于張國賓名下,學界多有異議,在此不論。
袁于令為《盛明雜劇》作序云:“寄悲憤,寫距斥弛,紀妖冶,書忠孝。無窮心事,無窮感觸,借四折為寓言?!雹谕鯂S也認為:“蓋元劇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學問也,其作劇也,非有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興之所至為之,以自娛娛人?!雹圻@表明戲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作家精神的載體與內心的寄托,承載著作家自身的審美理想和價值取向。張國賓作為元代戲劇藝人,經(jīng)歷著時代大環(huán)境的熏染,在關照時代與生活之際,必然融入自己的心理態(tài)度。關照張國賓兩劇的元明刊本,亦可見一斑。
古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積極入世的中國古代讀書人,無不追求如此,然而能從其一已屬難得。況且,個人的“不朽”又常與傳統(tǒng)倫理中的“孝”道相沖突??础堆θ寿F》及《汗衫記》兩劇在元明刊本中展現(xiàn)的不同觀念,亦可窺見劇作家張國賓及選本作者臧晉叔的價值取向。
《薛仁貴》一劇講述唐代大將薛仁貴離別父母投軍,因三箭定天山而立下汗馬功勞,但其功績被主管張士貴竊取,最終在上級官員杜如晦(明本中為徐茂公)的介入下得以功勞確認、衣錦還鄉(xiāng)的故事。元明刊本在故事基本情節(jié)上多有闡述“衣錦還鄉(xiāng)”,沒有大的不同。但通過諸多細節(jié)的比較,則能發(fā)現(xiàn)兩個劇本在倫理觀念上存在差異。
在投軍的態(tài)度方面,元刊本中薛仁貴父親薛大伯云:“孩兒,你撇了俺老兩口,遠處充軍去,好下的呵……孩兒你心去意難留。你去子去,你休問得官不得官,子早回家些兒者。”對薛仁貴投軍,劇中用賓白的形式,讓薛大伯從旁觀的角度進行闡述,多了一重審視。薛大伯更多的考慮是親子的依存關系,對得官與否并不太在意。但薛仁貴為實現(xiàn)個人價值,執(zhí)意離鄉(xiāng)。針對薛仁貴投軍,劇中用大幅筆墨來表述薛仁貴的這一行為的結果——給父母帶來的困境:
【五煞】你娘近七旬,你爺整八十,又沒一個哥哥妹妹和兄弟。你那孤獨鰥寡爺?shù)⒗?,你那老弱殘疾娘受饑。你空長三十歲。枉了頂天立地,帶眼安眉!
【四煞】那兩口兒端的衣無遮體衣,食無充口食。這鄰莊近疃都知委。怕小的每眼前說謊胡支對,常言道路上行人口勝碑。說的都識的。受了些風寒署濕,饑飽勞役。
【三煞】俺斂與些柴,濟與些米,甫能我拾下些吃的無穿的。您爺受絕臘月三冬冷,您娘撥盡寒爐一夜灰,餓的肝腸碎。甚的是羊肉白面,子是些淡飯黃薤。
【二煞】與人家擔好水,換惡水,又不會南頭販賤北頭販貴。您享著玉堂里臣宰千鐘祿,卻覷著那草舍內爺娘三不歸,灑了些恓惶淚。子辦的煩煩惱惱,切切悲悲。
【煞尾】從黃昏哭到早晨,從早晨哭到晚夕,作念殺離鄉(xiāng)背井辭仁貴。(帶云)你今日得了官,佳人捧臂,壯士擎鞭,早家去些兒個。你那一雙年老爺娘,兀的正盼望殺你!
及至薛仁貴返鄉(xiāng),兒時伙伴已然不能相識。面對詢問,其兒時伙伴拔禾在明知道對方功成名就做了高官的前提下,在訴說薛仁貴父母缺衣少食孤苦無依時,依然毫不客氣,不忘痛罵“老爺娘受苦他榮貴,少不得那六月雷聲霹靂”。劇中再次通過拔禾的唱詞表明鄉(xiāng)鄰的態(tài)度。很明顯,在元刊本中這種立身揚名追求個人價值,哪怕是實現(xiàn)了建功立業(yè)光耀門楣,也并不能抵消不孝的罪名——“事親盡孝”排在第一位。
對薛仁貴投軍一事,明刊本開篇也以賓白的形式,通過薛大伯之口表明薛仁貴投軍將導致父母無依無靠。但隨即,薛仁貴便以第一人稱口吻自述道:“孩兒聞的古稱大孝,須是立身揚名,榮耀父母。若但是晨昏奉養(yǎng),問安侍膳,乃人子末節(jié),不足為孝。今當國家用人之際,要得掃除夷虜,肅靖邊疆。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但博得一官半職,回來改換家門,也與父母添些光彩。”在第二折中,薛仁貴再次表達了“父親,您孩兒盡忠便不能盡孝也”的觀念。他首先將立身揚名上升到“大孝”的高度,隨后將孝歸結于忠,認為孝必然服從于忠,從而以立身揚名、當官改換門楣的大忠大孝化解不能事親盡孝的尷尬。很明顯,此處薛仁貴是將“立身揚名”排在第一位。
立身揚名與事親盡人子之職,到底孰先孰后,從作者對故事結局的處理來予以比較會更加清晰。《薛仁貴》劇元明刊本的不同,最大者為第四折。元刊本該折有15支曲子,而明刊本只有7支。15支曲子中,有【新水令】【陣陣贏】【黃豆葉】【慶東原】【慶宣和】【川撥棹】【七弟兄】【絡絲娘】【雁兒落】【搗練子】10支曲子都是薛大伯在反復傾訴兒子從軍10年中自己的困境——無食無衣、孤苦無依。在他看來,最基本的孝道當是人子能為父母披麻戴孝、養(yǎng)老送終,他最在意的也是“死限兒來時,誰與我拽布拖麻,奠酒澆茶”,在得知兒子得官榮歸成為駙馬的情況下,薛大伯沒有絲毫欣喜的表示,反而對身份懸殊的結合表現(xiàn)出擔憂與不適應:“怎敢和大唐天子做對門家!若是兒家女家有爭差,有碗來大紫金瓜,我其實怕他!大奶子休唬小娃娃!”縱然兒子功成名就,家族改換門楣,但10年艱難并沒有因此而被認可,立身揚名與事親盡孝的矛盾依然存在。明刊本7支曲子則主要是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戲劇大團圓結局:薛仁貴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奉旨娶親,一夫二妻,榮歸故里,皆大歡喜。如果說明刊本中薛大伯也曾怨懟兒子投軍10年給自己造成的孤苦無依,那么在得知兒子得官歸家的消息后,其10年艱辛瞬間被消解,“則俺個蒼顏皓首一莊家,也會緋袍象簡帶烏紗。孩兒你可也喜咱,不枉了從前教你學兵法”,娶了富家千金則更是“似錦上添花”。此處,立身揚名與事親盡孝的矛盾似乎已經(jīng)得到解決,而盡孝更被盡忠所統(tǒng)一。很明顯,在立身揚名與事親盡孝這一難題面前,元本作者張國賓選擇事親盡孝為首,而明本作者臧晉叔則更傾向于將孝統(tǒng)一于忠,以傳統(tǒng)的大團圓結局化解矛盾。
與《薛仁貴》一劇不同,《汗衫記》中沒有立身與盡孝的糾結,但對事親盡孝的態(tài)度同樣非常明確。主人公張孝友聽信陳虎誘騙,離家到東岳太廟算卦。對此,父親張員外唱道:“卻不父母在,不合離家?你兀的不惹的旁人罵。”“更做道好兒好女眼前花,你說這不聽您爺娘的話。兀的是那一個袁天罡算來的卦?這言語則好唬莊家,卻不憂父母病體著床榻。”明刊本在這一點上與元刊本相似,針對張孝友離家,父親也唱道:“交人道做爺娘的鰥寡,做孩兒的謊詐,交人道你個媳婦兒不賢達?!笨梢?,不管事親盡孝與立身揚名是否存在矛盾,張國賓都將“孝”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但如果二者可以兼顧,臧晉叔也不會否定“孝”道的重要。
石成金撰《傳家寶全集》有言:“人生在世,惟讀書、耕田二事是極要緊者。蓋書能讀得透徹,則理明于心,做事自不冒昧矣。用力田畝,則養(yǎng)贍有賴,俯仰無慮……若不讀書,何以立身、行道、顯親、揚名?若不耕田,何以仰事父母?何以俯畜妻子?唐人詩云:‘天下良圖讀與耕’。要知一切事,總不如此二字之高貴安穩(wěn)也?!雹芨x傳家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生存生活方式與倫理觀念,“耕”居于首位,以維持最基本的生存;“讀”居于第二位,以實現(xiàn)個體與社會價值??婆e制度產生之后,“讀”更給文人提供了進身之階,一時成為封建文人修齊治平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但自元代,以游牧作為主要生存方式的蒙古族入主中原,科舉考試時興時廢,讀書人通過讀書求仕進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方式被阻滯,耕與讀的傳統(tǒng)方式同時遭到破壞。元代漢人尤其是讀書人該如何自處?“貢舉法廢除,士無入仕之階,或習刀筆以為吏胥,或執(zhí)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販鬻以為工匠商賈。”⑤士、農、工、商的劃分與高低之別發(fā)生了巨大逆轉,耕讀的選擇被商武所替代。
耕讀觀念在元明的不同呈現(xiàn),通過張國賓劇元明刊本也可窺見一斑。
首先,通過元明刊本一些細節(jié)的比較,對社會風氣和觀念的改變可以有所了解。元朝實行征兵制的兵役制度,但其方式則因民族不同而略有區(qū)別,對蒙古各部采用成年男子皆兵的辦法征集士兵,其他民族實行軍戶制度,被劃為出軍當役的人戶稱軍戶,父子相繼,世代相襲,不準脫籍。漢人富戶,多逃避軍役,由貧困的下戶充當。兵役之苦在元本《薛仁貴》劇中即有鮮明的表述:
【滿庭芳】俺不是推東阻西,子怕言不按典,話不投機。俺龍門鎮(zhèn)積祖當差役,力寡丁微。俺叔叔瘤臁瘸跛,俺爺爺又老弱殘疾。怕著夫役,俺鄉(xiāng)都說知,折末要是末便依隨。(元刊本《薛仁貴》第三折)
見到官兵,百姓恐懼萬分,拔禾的第一反應是“怕著夫役”,因為龍門鎮(zhèn)早已“力寡丁微”,況且自家叔叔、爺爺均年老殘疾。這一幕,正如唐代杜甫的《石壕吏》所寫“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相對來說,明朝則重文輕武,兵役并不是老百姓最恐懼的事情。同樣是面對官兵,拔禾也懼怕,但這時他怕的是“官人待要來斂科稅”(明刊本《薛仁貴》第三折)。正是因為元代的尚武之風,導致征兵的頻繁,百姓不堪其苦,由此才有上述一幕。但這一狀況,在明代明顯發(fā)生了變化。
其次,看元明兩代劇作家對耕讀的態(tài)度。作為藝人兼文人,張國賓對“耕”與“讀”顯然相當熟悉。如《薛仁貴》劇中多處寫到農村風光,尤其第三折寫寒食節(jié)祭祖的習俗就相當生動,但農村生活的凋敝也隨處可見。對讀書仕進之路被阻斷,張國賓也有許多無奈:
【油葫蘆】我子見百結鶉衣不蓋身,呵呵呵,怎這般家道窘?(交與酒科)交連珠兒熱酒飲三樽。那蘇秦未遇春天困,他時來便掛黃金印。翻手是雨,合手是云。讀書萬卷多才俊,少是末一世不如人。(元刊本《汗衫記》第一折)
讀書萬卷多才俊,但是卻沉淪不遇,這正是元代讀書人的現(xiàn)實寫照,也表明張國賓對讀書人前途命運的關注。但明刊本在表達這一意思時,卻刪除了“讀書萬卷多才俊,少是末一世不如人”這一句具有其時代特色及普遍意義的唱詞,只是列舉蘇秦發(fā)跡變泰一事,對讀書及讀書人的普遍關注在此亦沒有明顯的表達。可見,讀書人的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應該是導致元明刊本寫法不同的原因之一。
其三,考察《薛仁貴》《汗衫記》元明刊本中主角的人生軌跡。在元代尚武風尚之下,讀書已然不能通往仕途,發(fā)展得另尋路徑。薛仁貴雖出身農家,但他“從小不好莊農作業(yè),子好掄槍使棒,學的十八班武藝皆全”。何以立身揚名,改換門楣?“目今聽知國家跨海征遼,招募民義充軍”,“待從軍去”!他最終三箭定天山,因武功而立身揚名,光宗耀祖。《汗衫記》劇主人公張孝友一家是“開著一座解典鋪”的商人,與薛仁貴家因務農而家道貧困不同,張家因從商而家道殷實,商與農的比較可見一斑。后張孝友被惡人陳虎陷害而至家破人亡(后被人所救)。何以報仇雪恨?陳豹(實為張孝友之子)“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拈,無有不會”,“好一身本事”,“男兒志氣三千丈,不取封侯誓不歸”,最終中武狀元報仇雪恨、闔家團圓。雖然兩劇題材完全不同,但化解沖突的方式都是以武仕進??梢哉f,尚武之風成全了部分百姓入仕的理想。再看那個因為竊取功勞而被罰的張士貴,則是“將取刨種三頃地,扶手一張鋤”,被“剝官卸職”而務農??梢?,務農已成為其時社會各階層不得已的選擇。耕讀傳家的傳統(tǒng)生活模式中,“讀”已然不具備優(yōu)勢,而“耕”更加不堪。雖然兩劇元、明刊本細節(jié)有別,還是能看到社會風尚之變化,但在劇本主線方面,明刊本顯然承襲了元刊本的寫法。
由此可見,社會環(huán)境急劇變化導致耕讀傳家文化傳統(tǒng)的衰落,文人的生活方式普遍受到?jīng)_擊,張國賓身處其中同樣不無遺憾。但尚武崇商的新風氣則要求老百姓必須尋找新的出路與進身之階,縱有千般無奈,但仍需順應環(huán)境,認真尋找出路,這正是中國文人無論窮達都堅持積極入世的具體表現(xiàn)。
通過仔細閱讀兩劇本的元明刊本可以發(fā)現(xiàn),在戲劇觀方面,張國賓與臧晉叔也有不同,其中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對待大團圓的態(tài)度。
大團圓的結局是中國古典戲劇的共同追求。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概括古典戲曲和小說的結構模式時說:“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雹蕖堆θ寿F》《汗衫記》兩劇在元明刊本中均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程度不同。
《薛仁貴》劇中,元刊本以薛仁貴被封為兵馬大元帥,招為駙馬,一家團聚結束,故事至此本已圓滿。然而在劇本第四折中,薛大伯對兒子離家?guī)淼钠嗫噙M行反復傾訴,同時對公主兒媳的身份呈現(xiàn)出近乎滑稽的反應,讓原本事親與立身的矛盾再次呈現(xiàn),戲劇沖突到此定格,并沒有得以完全解決。在明刊本中,這兩方面都進行了加工。針對兒子離家造成的困境,薛大伯以“不枉教你學兵法”一句消解其10年的怨憤,還特意增加了主人公對杜如晦感恩圖報環(huán)節(jié),讓人物形象更加圓滿。對新的兒媳,明本則做出了更大的改動。在劇首即特意增加薛仁貴原本已有妻室柳氏,她10年無怨無悔照顧公婆,用女性的犧牲緩解和補正了薛仁貴不能事親的不孝,并最終與薛仁貴的新妻宰相之女和睦相處,讓家庭生活變得完美和諧。
【折桂令】定道是俺家門則有這媳婦兒賢達,誰知你又被皇恩賜與嬌娃。一個是勇烈之夫,一個是糟糠之婦,一個是宰相之家。那一個知禮數(shù),好生謙洽。這一個忒溫良,并沒參差。您兩個堪羨堪夸,無釁無瑕。這一個村莊婦,曾舉案齊眉;那一個官宦女,似錦上添花?!逗股烙洝穭≈校骺驹谇楣?jié)主線上的改變不大,但在結尾處也特意增加一個細節(jié):專理銜冤負屈不平之事的府尹李志,奉圣旨決斷張家一案,不僅讓張、陳善惡各有所報,還著意凸顯皇恩浩蕩與官員清廉。這樣,就把原本作為個案的張陳事件,納入天下不平事件之中,以皇權的無所不至以及皇帝的英明神武作結,相比原劇的家庭內部大團圓,可謂是錦上添花。
《薛仁貴》《汗衫記》兩劇對故事沖突及結局的不同處理,固然是雜劇劇本從場上走向案頭過程中故事情節(jié)從簡單到嚴密的發(fā)展必然,也是雜劇作者和選本作者不同戲劇觀的表現(xiàn)。
注釋:
①元刊本雜劇《薛仁貴衣錦還鄉(xiāng)》,在明刊本中名為《薛仁貴榮歸故里》,本文統(tǒng)一簡稱為《薛仁貴》;元刊本雜劇《公孫汗衫記》,在明刊本中名為《相國寺公孫合汗衫》,本文統(tǒng)一簡稱為《汗衫記》。參見徐沁君校點:《元刊雜劇三十種》,中華書局1980年版;臧晉叔編:《元曲選》中華書局1958年版。
②袁于令:《盛明雜劇序》,參見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一集,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83頁。
③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頁。
④參見鄧子綱:《儒家耕讀傳家思想的倫理審視》,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
⑤宋濂等:《元史:選舉志一》,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2017頁。
⑥王國維:《靜庵文集》,參見《王國維遺書》第五冊,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49—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