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縣天祥小學五(4)班 林嘉馨
指導老師:劉貴祥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zhàn)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追憶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
看,平凡崗位的樸實畫卷。敬愛的老師把知識傳授給莘莘學子,工人、農(nóng)民用汗水描繪祖國藍圖,人民警察用生命守護著人們生活的安寧,白衣天使用敬業(yè)給我們帶來健康……
聽,感動中國的最美音符。有一個采石場的普通工人,他月薪微薄,但他省吃儉用,盡力捐錢為嬰兒治療白血病,他就是郭明義。他三十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yè),幫助身邊的困難群體,給300 多個瀕臨絕望的困難家庭帶去新的希望;他是180 多名特困中小學生的資助者;他無償獻血的累積總量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 倍……他做的好事多得數(shù)不清。
唱,華夏兒女的時代之歌。有積極投身家鄉(xiāng)災后重建和脫貧攻堅事業(yè)的張小娟;有全身心投入邊疆地區(qū)教育事業(yè)和兒童福利事業(yè)的張桂梅;有在客車突然失控沖向?qū)W生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有深入多家用工企業(yè),以農(nóng)民工的身份應聘的“臥底局長”陳家順;還有“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的中國院士林俊德……
他們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前進力量,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井岡山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行至半山,更應快馬加鞭;船到中流,更應明白“奮楫者先”。青少年一代的我們,應執(zhí)青春之筆,繪中國精神,用自己腳踏實地的奮斗去鑄就祖國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