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揚雄《州牧箴》考論

2023-01-04 18:08
華中學術(shù)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揚雄王莽漢書

熊 莉

(南京大學文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揚雄之箴,始見于班固《漢書·藝文志》載“揚雄所序三十八篇”之自注:“《箴》二”,及《揚雄傳·贊》曰:“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1]范曄《后漢書·胡廣傳》稱“揚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2],明確揚雄所作十二州、二十五官之箴各為一篇。又胡廣曾編次、注釋其時尚存的揚雄箴二十八篇,并己與崔骃、瑗父子及劉騊駼增補的二十篇,合四十八篇,為《百官箴》,即揚雄箴至東漢時既已亡九篇,而其亡存篇目亦于史無考。而見存典籍之載錄揚雄箴文較早且完備者,唯有《藝文類聚》《初學記》,及成于兩宋之際的《古文苑》[3]。

清嚴可均廣搜群書,于《古文苑》所載二十八篇之外,尚多殘篇五:《北堂書鈔》節(jié)錄的《太樂令箴》,李善注《文選》引用的《侍中》《國三老》二箴,及《太平御覽》選摘的《太史令》《太官令》二箴,凡揚雄箴三十三篇,顯然與《胡廣傳》尚存二十八篇的記載不符。據(jù)此,嚴可均推斷:“所謂亡闕者,謂有亡有闕,侍中、太史令、國三老、太樂令、太官令五箴多闕文,其四箴亡,故云九箴亡闕也?!栋俟袤稹肥照?,不收殘篇,故子云僅二十八篇?!盵4]嚴氏基于“亡闕”二字的訓釋而作出的論證甚為牽強,因據(jù)《春秋左傳正義·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孔穎達即引述揚雄作箴,崔、劉、胡補綴這段史事,與《胡廣傳》的意思表述相同,以揚雄箴“亡失九篇”[5]。嚴氏說不可靠的根本原因尚在于其邏輯前提的謬誤:以揚雄《州箴》完整無缺,而亡闕的九篇盡屬《官箴》。而在史書缺載的前提下,類書、選集的載錄作為證據(jù)材料,是辨別篇章真?zhèn)蔚奈镔|(zhì)前提,但并不充分。質(zhì)言之,揚雄箴的賦寫對象是官,客觀上必有職官的建制依據(jù),而其州箴正與兩漢之際州制更置相關(guān)聯(lián);揚雄作箴的目的對象是君王,即在元、成以后儒臣復古思潮以及古文經(jīng)學初興的時代背景下,將揚雄的經(jīng)學取向納入對其州箴的討論具有相當?shù)谋匾浴?/p>

一、州箴正名及州數(shù)獻疑

班固、范曄皆稱揚雄作“州箴”,《藝文類聚》《初學記》著錄十二州之箴,均載名“州箴”?!爸菽馏稹敝甲詣③摹段男牡颀垺ゃ戵鹌罚唬骸爸翐P雄稽古,始范《虞箴》,作卿尹、州牧二十五篇”[6],至《古文苑》則徑名“某州牧箴”。循名責實,所謂“州箴”,應更為“州牧箴”。要之有二:其一,揚雄所擬《虞箴》,乃春秋時魏絳稱引的周代虞人所獻之箴,其文結(jié)以“獸臣司原,敢告仆夫”,即“箴”的賦寫對象是司職者。且見存十二州箴末尾均以“牧臣司□,敢告□□”作結(jié)[7],所箴的對象是州牧。其二,胡廣編次的《百官箴》,其與行政區(qū)劃相關(guān)的還有崔骃《河南尹箴》、崔瑗《郡太守箴》《司隸校尉箴》,范曄說揚雄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分地方州官和中央之官,與《漢志》注“箴二”之意同,即州官(牧)之箴為一篇,諸官之箴又別為一篇,惟古人不苛求名實相副,皆以“州箴”稱便而已。

益、雍二州箴,考諸文獻,又有“梁”“涼”別名,及并州之箴,雖文獻載錄無齟齬,然較諸州名箴之例實為不類,凡此三篇之名亦不可不正。因辨之如次:

一,《益州牧箴》,《藝文類聚》《初學記》《古文苑》并作“益州”,惟九卷本《古文苑》注“一作梁州”,則南宋以前已雜出“益”“梁”之名。按束景南先生《揚雄作州箴辨?zhèn)巍芬詾橐嬷菀惑鹩羞`揚雄擬古《禹貢》“九州”之旨,遂于箴文“古曰梁州”之義未加詳考而反遷就梁州之名[8]。而核實箴文開篇“巖巖岷山,古曰梁州”,中敘“拓開疆宇,恢梁之野。列為十二,光羨虞夏”,結(jié)作“牧臣司梁”,是一箴三曰“梁”。然而依余箴之例,凡箴一州,行文必述及該州之名(《并州牧箴》應更名,辨之在后),箴首說“古曰梁州”,意即所箴為“今益州”。且武帝開拓梁境而新置的七郡,據(jù)《漢書·地理志》皆確然可考,即“今益州”乃“比虞夏封域為光羨”的古梁州[9]。篇中兩個“梁”名,反證作者本箴為“益”而非“梁”之實。而箴尾作“梁”,九卷本《古文苑》又有“一作梁州”之說,反可考見纂輯者因箴名與時制不合而改易之跡,以致“梁”“益”更迭未安,本不足辨。

二,《雍州牧箴》,《初學記》卷八《州郡部·隴右道》載名“涼州”,且文有“上帝不寧,命漢作涼,隴山以徂,列為西荒”,則雍、涼二名孰是亦有待訂正?!冻鯇W記》同卷之《關(guān)內(nèi)道》,《藝文類聚》卷六《州部·雍州》亦載此箴(二書均僅截存首尾),并九卷本《古文苑》,均名“雍州”而非“涼州”,且《古文苑》作“命漢作京”而非“命漢作涼”。今按韋孟《諫詩》“悠悠嫚秦,上天不寧,乃眷南顧,授漢于京”,及班固《西都賦》也稱“乃眷西顧,寔惟作京”,可知漢受天命而得定京于古雍州之地是漢人通識,則箴文原作“命漢作京”為是。由此可推見,唐宋人所見此箴原本作“雍州”,而《初學記》刊刻者因西漢制有涼州而無雍州,并見別文“授漢于涼”,故而徑改以兩合,而于前《關(guān)內(nèi)道》所載之《雍州箴》又不一考,以致錯訛。

三,《并州牧箴》,束景南先生以為東漢建武十一年以后附益之作,其證據(jù)是:“漢武帝的并州在河東,不以涇水為界;朔方在河西,不與幽州相值。一定要朔方并于并州合為一部,才可以這樣說?!盵10]今按箴文首稱“雍別朔方”,考余箴名州之例,是開篇即直書本州,或稱述本州域內(nèi)的山川澤地,而斷無舉他州之名及界域而不與本州之理;次曰“河水悠悠……畫茲朔土,正直幽方”,其后論述史事亦僅涉及西漢朔方所部諸郡,而與并州境域無涉。又按冀、幽二州箴文所述,就境地而言,西漢的并州所部既已劃而更屬冀、幽二州,如此方得朔土“正直幽方”。而東漢初王隆《漢官篇》亦有“雍別朔方”之語,胡廣解曰:“漢別雍州之地,置朔方刺史?!盵11]據(jù)此,朔方別自古雍州為漢代學者的通識性知識概念,不具有必然的現(xiàn)實意義。而《百官箴》諸篇目既為胡廣所撰次,其時已無朔方之州,則胡廣但遵其時州制而名之曰“并州”,以致后世傳抄而不辨其源[12]。故此,今《并州牧箴》應更名《朔方牧箴》,至于揚雄是否為并州作箴,抑或原箴已佚,則當另從考證。

揚雄之箴,有“九州”和“十二州”之別。以揚雄箴“九州”者,有《太平御覽》載錄的崔瑗《敘箴》,曰:“昔楊子云……作為九州及二十五管(官)箴規(guī)匡救……”[13]晉灼注《揚雄傳》“作《州箴》”云“九州之箴”[14];李賢注《胡廣傳》引《揚雄傳》文曰:“箴莫大于《虞箴》,故遂作九州箴?!盵15]宋人稱述轉(zhuǎn)引者,如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試辭學兼茂科格制”條、卷九“蔣廟鐘山,孫陵曲衍”條均徑稱揚雄作九州箴[16]。章樵注《古文苑·百官箴序》竟誤以班固贊語為揚雄自序,其引語曰:“箴莫大于《虞箴》,故作九州箴?!盵17]束景南先生以為李賢等注引《漢書》文作“九州”為有所本,且意在糾正《胡廣傳》文作“十二州”之誤,又以《豫州牧箴》有“夏宅九州”語、《虞箴》有“劃為九州”語,推斷“揚雄作《州箴》既然以《虞箴》為藍本,自然也是仿《虞箴》作九州之箴”[18]。然而,晉灼注《漢書》“頗以意增益,時辯前人當否”[19],顏師古于此謹保留晉灼注,及李賢引文、吳曾隨稱,均只能說明“九州”在魏晉以后學者的觀念中屬于知識性的概念范疇,與具體的各個時代的制度不存在必然的相關(guān)性?!稊Ⅲ稹纷鳛槲ㄒ豢煽康淖C據(jù),在未經(jīng)《太平御覽》編者隨意篡改的前提下才能成立。而章樵的謬引,反而為古人著書征引不嚴謹提供有力的佐證。因此,“九州”之箴,實為古人沿襲知識性的概念稱謂而已,而揚雄所箴州數(shù)之多少,應就其具體州制而論,固不得因“九州”概念而泥于“九”這個實數(shù)。

其稱“十二州”者,《胡廣傳》之外,先見于晉摯虞《文章流別論》,曰:“揚雄依《虞箴》作十二州、十二官箴而傳于世。”[20]其后,據(jù)《藝文類聚》卷六《州部》,《初學記》卷八《州郡部》,《古文苑》均載錄揚雄十二州箴文,三書所載僅次序、篇名及內(nèi)容多寡有別。除此,宋晁說之《嵩山文集》卷十九《揚雄別傳》說揚雄作荊、揚、兗、豫、徐、青、幽、冀、并、雍、益、交十二州箴[21]。按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廣德軍刊本《二十四箴》與據(jù)《古文苑》輯錄之《楊子云集》的《州箴》篇目無異[22]。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卷五、所輯《玉海·藝文》均載《中興館閣書目》錄揚雄《二十四箴》一卷,其《州箴》篇數(shù)為十二[23]。揆諸文獻,說揚雄所箴為十二州者,均本于《胡廣傳》,而世存署名揚雄箴中涉及輿地的又不僅此十二州,只因《潤州箴》《河南尹箴》明顯與揚雄所屬時代的州制不合,所以棄之不論。然而學者如嚴可均、姚振宗等,均不曾慮及《胡廣傳》數(shù)據(jù)載錄的總括性質(zhì),而以總括的數(shù)據(jù)去考訂編制具體的篇章無疑是膠柱鼓瑟。

如此,揚雄所作州牧箴,征諸文獻,其為“九州”者確無實證,其為“十二州”者雖有載錄之實,然而溯諸源流——源者,范曄所據(jù)胡廣撰次之《百官箴》已有闕失;流者,《藝文類聚》《初學記》但采編而未加甄別,《古文苑》所載來源未明,且所據(jù)《百官箴》亦不過唐人所見,亦有所未安。如此,唯有回到箴文本,考察其整體性表達和具體陳述,推論其最有可能存在的原始組合。已知箴的既有范本《虞箴》是因官而作,則《州牧箴》亦與其創(chuàng)作時的州制有必然的相關(guān)性,即如揚雄因郊祀、享賓、狩獵之禮制而創(chuàng)作的《甘泉》《河東》《長楊》《羽獵》四賦。

二、《州牧箴》獻疑:以《禹貢》及西漢州制為中心的考察

西漢末可見的經(jīng)典所載三代以降九州制度,依《尚書·禹貢》則夏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依《爾雅·釋地》則殷有冀、豫、雝(雍)、荊、揚、兗、徐、幽、營[24],依《周禮·夏官·職方氏》則周有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今據(jù)《漢書》《晉書》之《地理志》,及《續(xù)漢書·郡國志》,并從顧頡剛《兩漢州制考》之說,“拔除塵障”“把東漢的制度從西漢的《地理志》里清出去”[25],則武帝所置十三部為大致承續(xù)《禹貢》的冀、兗、青、徐、揚、荊、豫七部,取《周官·職方氏》之名而為戰(zhàn)國時燕、趙所辟的幽、并二部,并因斥地而更名的涼、益二部,及于古制無征而為武帝新拓的朔方、交阯二部[26]。十三部刺史制延至西漢末,其間僅昭帝始元元年載“有司請河內(nèi)屬冀州,河東屬并州”[27],及成帝元延四年應何武、翟方進諸臣之奏而于綏和元年十二月更置州牧[28],其后哀帝于建平二年“罷州牧,復刺史”,又于元壽二年復牧[29],然而諸州名及界域并無變更。平帝時,王莽奏言:“漢家地廣二帝三王,凡十三州,州名及界多不應經(jīng)……謹以經(jīng)義正十二州名分界,以應正始”,遂于元始四年更十二州名分界[30]。此后,王莽于始建國四年下詔“州從《禹貢》為九”[31]。及至后漢建武十一年省朔方入并州,十八年更復刺史[32]。綜合以上所列兩漢之際州牧更置的制度背景,揚雄作箴的時間節(jié)點有四:成帝綏和元年,哀帝元壽二年,平帝元始四年,及新莽始建國四年。

假定揚雄作箴與已知的州制更置相符,則十二篇箴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能與某一個制度相應,而不可與其余階段的州名、州界相混雜。然而以諸箴比次《禹貢》及西漢州制,出現(xiàn)三個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第一,若揚雄依《禹貢》州制,其九州則并存梁、雍,且無幽、并、交,今《州牧箴》則存益、雍、幽、并、交;及于《禹貢》九州,其冀、兗、青、徐、荊、豫、益、雍八州均從經(jīng)之分界,惟揚州則非,以致?lián)P、荊二州域界交混,而江淮之間則被空置。第二,若揚雄因成、哀更制且根據(jù)時制規(guī)箴百官,則其所箴當為十三牧,且益、涼二州名并存,而今存諸篇則否,且其冀、兗、徐、揚、豫五州之箴所述川澤又與西漢時制不符。第三,若揚雄作箴以應元始改制。按王莽依經(jīng)義而分州正域,考察其更制規(guī)則,凡經(jīng)有明文則從,無明文方利用傳記,今雍、梁二州有經(jīng)可征,何以獨復涼為雍,而不復益不梁;且依《堯典》經(jīng)文則“朔方”與“南交”相對,依經(jīng)義則幽州與交阯對舉,而并州則于經(jīng)無征,何以省朔方入并州,而獨置“交州”[33]。由此可見,《州牧箴》十二篇作為一個整體,與《禹貢》及西漢末的州制均不能完全吻合,故而揚雄作箴所遵從的并非既有的某一個制度,且《州牧箴》中必有后人補闕之作,固不當與揚雄之箴州等同。既然諸箴與諸段州制不能全合,那么見存揚雄諸箴更不可與元始四年王莽依經(jīng)義而更置的十二州混為一談。如此,則有必要另尋證據(jù)來解釋揚雄《州牧箴》本身存在的矛盾。

又見在揚雄之箴,尚存諸卿官箴數(shù)篇,諸卿、州牧之箴無異時而作之理。因新莽始建國元年,設(shè)九卿、六監(jiān),諸官名皆更置[34],而見存諸卿之箴官名無一與新室制度相同,故而揚雄無作箴于始建國四年的可能。如此,惟余成、哀、平三段。又根據(jù)兩漢職官改置,于諸卿僅涉及廷尉和宗正:廷尉,哀帝元壽二年復為大理,終西漢之世無改,后王莽又更為作士,東漢復舊,及至建安中方復名大理,此前并無變改[35];宗正,平帝元始四年更為宗伯,新莽又將之與太常合并為秩宗,東漢復舊。且根據(jù)摯虞之說,揚雄所箴不具九官,遂有崔氏縫闕之舉,而崔骃又與班固相交齊名,則崔骃所見應與班固《漢志》新入揚雄所序之箴無差,即崔氏所補乃揚雄所不曾箴之官:一則,西漢末無而揚雄不可能為箴之官如太尉、北軍中候(今存崔骃《太尉箴》,崔瑗《北軍中候箴》)[36];二則,因制度變革以致罷省或更名而無可箴之官如司隸校尉(今存崔瑗《司隸校尉箴》)[37]。然而見存揚雄《廷尉箴》,又存崔骃《大理箴》,顯然又與東漢制度不符。又據(jù)諸官箴因箴文首尾而名官之例,《宗正箴》首曰“經(jīng)哲宗伯”,結(jié)以“伯臣司宗”,是原箴本為宗伯而非宗正,而廷尉與宗伯不可共存。今將崔骃大理、太常二箴與其三公之箴對勘,即可發(fā)現(xiàn)崔氏征引《周官》釋名諸官的明顯傾向,而除《宗正箴》外,揚雄之箴州牧及諸官卻無此跡象。由此,可斷定崔骃作箴乃彌縫揚雄未備的公卿,有明顯的復古周禮的傾向,其子崔瑗、孫崔寔又因事宜而補作。據(jù)此,若以宗伯屬之崔骃,不但可釋崔骃作《大理箴》之疑,而見存廷尉、宗伯二箴不可共存的矛盾亦得到合理的解釋。如此,可推斷揚雄作箴乃與成帝綏和元年更制相應。然而以往討論王莽改制的學者均以見存十二篇《州牧箴》與元始更置的十二州混同[38]。再者,揚雄作箴是因公卿、州牧更置的政策指向而起,見存某些箴的署名權(quán)尚存疑問,故而見存《州牧箴》僅可作為王莽改制的有限佐證,而不可借之反推王莽更置的州名域界。

《州牧箴》每篇篇首均述及山水澤地,除幽、并、交三州外,余九箴文辭多化用《禹貢》經(jīng)文,可見揚雄作箴的契機有與改制相應的一面,更有依經(jīng)立意的主觀動機:一則如其擬《易》作《太玄》、擬《論語》作《法言》,惟擬《禹貢》以明古制之義,矯時說之非,即依經(jīng)議制,而不僅僅是班固所說的擬則《虞箴》而已;一則牽合經(jīng)說傳記以攀附經(jīng)義,從而附會當時更置的制度,即依經(jīng)比制。若揚雄依經(jīng)議制,其于經(jīng)、制皆有之州則概之以經(jīng),而不必牽合于制,至于經(jīng)無而實有之州,則根據(jù)實際情況立論成說,不必牽強附會,只要達到因古典以矯正其時俗說的目的即可;若依經(jīng)比制,其于經(jīng)、制合者亦皆從經(jīng),其不合者則力圖牽引諸子傳記,借此以附會申明制度改置的正義性。故此,無論置論時義,抑或比附時制,揚雄之箴州牧必然與經(jīng)義尤是《尚書》義相關(guān),因此揚雄的經(jīng)學取向即是討論《州牧箴》的關(guān)鍵所在。至于王莽更置的十二州,因史書闕載而不明,而諸家之論地理者,又以揚雄所箴諸州與之混同,復又牽合等同于《州牧箴》之州,反果為因,固難信從。

三、《州牧箴》釋疑:揚雄之依經(jīng)史標新義

王莽因《堯典》有十二州的記載而奏請依“經(jīng)義”而更置漢家十二州,而揚雄《州牧箴》所述域界、物產(chǎn)則多從《禹貢》,且諸箴述故史、論興亡亦多有化用《尚書》之語,故而考察《堯典》“肇十有二州”經(jīng)義的可能性闡釋及接受,是考察王莽更制與揚雄箴州的必要步驟。

釋《堯典》“肇十有二州”義為舜始置十二州,且明確十二州名,始于馬融,曰:“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置營州,于是為十二州也?!盵39]鄭玄亦承其說[40],即于《禹貢》九州之外,采合《周官·職方氏》《爾雅·釋地》之異于《禹貢》者而增幽、并、營三州。而根據(jù)江聲、陳喬樅的考證,十二州乃唐堯之制,舜攝政而行巡祭之禮,遂因系天文而制地理[41];孫星衍則推論馬、鄭或從衛(wèi)宏、賈逵孔壁古文之說[42],同時崔述亦力辨諸儒附會十二州名之非[43],皮錫瑞則疑馬、鄭說本于《漢書·地理志》[44]。自從偽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房玄齡《晉書·地理志》并皆從而不辨,《堯典》“肇十有二州”為舜始置冀、兗、青、徐、揚、荊、豫、益、雍、幽、并、營十二州的古文說觀點遂成權(quán)威闡釋。與之相對,三家今文說因鄭玄兼采今古文而成的《尚書注》行而漸廢,復遭西晉永嘉之亂而“師資道喪,二京逸典咸就滅亡”,再歷唐初孔穎達《正義》而“兩漢專門之學頓以廢絕”[45],“肇十有二州”的今文義竟至闇昧無聞。及至清初學者如惠棟、陳壽祺等著意于廓清今古文經(jīng)學而輯校伏生《尚書大傳》之古傳古注[46],今文經(jīng)義才漸為學界所注意。按鄭玄注《尚書大傳》“兆十有二州”曰:“兆,域也,為營域以祭十二州之分星也。”[47]且不論是《堯典》經(jīng)文,還是伏生為傳,皆可明確堯遭洪水天下分決為十二州之后,舜因巡守而有所制作,即“圣王巡十有二州,觀其風俗,習其性情,因論十有二俗……”[48]而班固《漢書·地理志》承劉向、朱贛之續(xù)而辨明漢郡國分域及其風俗,正與《大傳》說相承,是為今文以《堯典》之十二州上系十二次之說提供強有力的證據(jù)。

再者,慕古復禮,元、成諸儒已發(fā)其端[49],但學者欲建非常之議,凡所引據(jù)的“經(jīng)義”必為“六藝通義”,再牽引傳記以證成其說。例如元、成二世立孔子后代作為殷后以通三統(tǒng)之議??锖庠鴵?jù)《禮記》載孔子為殷后而議立孔子后嗣宋以繼殷之統(tǒng),元帝因牽制于文義而以匡說不經(jīng),遂寢其議;成帝時,梅福復引據(jù)《谷梁傳》說而發(fā)“圣庶奪嫡”之論議立孔子世為殷后,成帝令“推跡古文,以《左氏》《谷梁》《世本》《禮記》相明”,并詔以孔吉紹殷后[50]。又如哀帝復議定宗廟迭毀之禮,時儒彭宣、滿昌、左咸皆建五廟迭毀之議,而劉歆、王舜引《禮記》及《谷梁傳》之說相發(fā)明,并以殷有三宗作為有效的輔證,以為天子立七廟乃常法,并存武世宗廟,哀帝卒從王舜、劉歆之議[51]。至于王莽,其奏言作策,凡涉經(jīng)義者,必有學官經(jīng)文作為必要證據(jù),如其引《春秋》則舉《谷梁》《公羊》,其仿《大誥》作策,均尚今文[52]。且王莽自負“黃虞復出”,迷信“制定則天下自平”,尤“銳思于地里”,極度追求形式的完美,如其綜合《尚書》《周禮》而更置三公、九卿、六監(jiān)。然而凡所制作,必“考之經(jīng)藝,合之傳記,通于義理”,及其施行的各項政策,如立官稷、置學校,起明堂、辟雍,立《樂經(jīng)》,益博士員,及立宗師班教化,無不順承諸儒追復古禮之風。因此,采獲傳記以附會“經(jīng)義”,既已見效于成、哀之立制,而王莽奏言“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因復虞舜古制而預置的十二州,必然以《堯典》十二州通義,即上序天文以營州域的今文義為前提,且與博士系統(tǒng)之次分野相關(guān);至于州域,為達到形制純美的目的,非采獲《周官》以成其制不可[53]。

相應地,揚雄既為歐陽《尚書》之學,雖不師章句,亦未脫離當時博士之見[54];而所作《太玄》的框架亦備陳天、地、人,其作州箴的邏輯線也不出天文—地理—人事。但揚雄凡有所作,“皆斟酌其本,相與放依而馳騁”,如其論羲和之官,論黃帝終始,一概以圣人及“五經(jīng)”為準繩,而非章句儒之“煩言碎辭”。由此,可以斷定揚雄作箴是在遵從“經(jīng)義”的大前提下,博采眾說,擇其義之可者而因之,其不可者則革之,不必與王莽所依據(jù)的州域分野相同,更不必非采獲《周官》以成其說不可。

按二十八舍所次分野,據(jù)《史記·天官書》,其“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虛、危,青州。營室至東壁,并州???、婁、胃,徐州。昴、畢,冀州。觜觽、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漢書·天文志》同[55]。根據(jù)《漢書·地理志》載天官之次所配封域,則:秦—東井、輿鬼,魏—觜觽、參,周—柳、七星、張,韓、鄭—角、亢、氐,趙—昴、畢,燕—尾、箕,齊—虛、危,魯—奎、婁,宋—房、心,衛(wèi)—營室、東壁,楚—翼、軫,吳—斗,粵—牽牛、婺女[56]。茲將分星對應州、國如次:兗—韓、鄭,豫—宋,幽—燕,江湖—吳,揚—越,青—齊,并—衛(wèi),徐—魯,冀—趙,益—魏,雍—秦,三河—周,荊—楚。其中,周所應為京畿,畿外惟吳地所應不稱州;但依《地理志》條次分星所應漢域,吳地則分得揚州諸郡國,而越地則分得交阯諸郡。另,于兗、并、益三州,《漢書·天文志》《星經(jīng)》《晉書·天文志》之言分野皆對應鄭、衛(wèi)、魏,若與《漢書·地理志》相校,此三國封域所分郡國則皆無與三州所有郡國相應者。此亦可與王莽說漢家之州多不應經(jīng)相發(fā)明。且據(jù)鄭玄注《周官·保章氏》稱九州“州中諸國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書亡矣”,遂僅論十二次之分野[57]。如此,則除《漢書·地理志》從錄劉向之所言地分外,兩漢之際尚存他說。而史載元始間改置郡國所屬,吏不能記的根本原因仍在于王莽拘泥于某種分星之說以制定州域,并不符合地理區(qū)劃的實際。

見存十二篇《州牧箴》均為“域界方物—史事—鑒戒”的結(jié)構(gòu)模式。就域界方物而言,《禹貢》既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益(梁)、雍九州之箴均有選擇性地采用經(jīng)文。其余三州:朔方別自雍州,且以河、涇為界;幽州別自冀州,無域界;交阯則但曰荒服,不說域界。就史事、鑒戒而言,陳述歷代興亡是十二箴的總綱:凡興則數(shù)湯、文、武、周公、大漢,凡亡則說桀、紂、幽、厲、暴秦??偩V之外,又歷陳各州的代表性歷史事件。茲綜合《禹貢》、史事、《漢書·地理志》而論諸州箴如次:一,青、荊、雍、益四州域界方物采合《禹貢》,且州域與西漢郡國建置大致相符;至于史事、鑒戒部分,青州述及齊世之匡周室,荊州陳誡夏桀之放南巢,雍州述秦之興亡、漢之武功,益州立本于漢之創(chuàng)國、拓彊恢宇。二,兗、豫、冀三州域界方物承襲《禹貢》,幽州則說“惟冀之別”。于史事部分:兗州襲用《盤庚遷殷》《高宗肜日》《西伯戡黎》《牧誓》四篇有關(guān)殷的成事,且說“成湯五徙,卒都于亳;盤庚北渡,牧野是宅”,與既有的經(jīng)史傳注相異,屬于別說[58]。豫州述周之興亡,并曰“夏殷不都,成周攸處。豫野所居,爰在鶉墟”,則所序為“柳、七星、張之分野”的周地無疑。冀州以趙、魏之盛衰為鏈結(jié)點,總述春秋以降至于漢代“冀土”之治亂。幽州概述周末降及漢代“戎夏”交戰(zhàn)史。又,說冀州“趙魏是宅”、幽州“燕趙本都”,而據(jù)《漢書》之《天文志》《地理志》所載的趙國則涉及幽、冀、并三州之域,如此《州牧箴》的冀州分得趙地南境,幽州分得趙地北境,即本屬漢并州南部的太原、上黨二郡歸冀州,而北部之定襄、云中二郡則歸幽州。三,朔方、交阯二州域界方物本無經(jīng)文可采,而因北犬戎、南越裳的貢獻、叛亂之史略論朝代興亡,交阯之箴又特別述及漢武帝開拓疆域及發(fā)生于平帝元始二年的黃支貢犀一事。再將十二篇《州牧箴》所陳述的域界、史事各個編列并綴合為一體,則冀、兗、青、荊、益、豫、雍、幽、朔方、交阯十州適可犬牙契合,而無重合、罅隙。然而徐州之箴表述域界則從《禹貢》之“海、岱伊淮”,而揚州卻舍《禹貢》“淮、海惟揚州”而說“江漢之滸”“沅湘攸往”,由此造成徐、揚二州臨界的江、淮地域出現(xiàn)空缺,同時本屬荊州的江漢、沅湘流域反為揚州所侵。另外,在核心的史事部分,其余十一州之箴均有發(fā)生于本域的歷史事件作為鑒戒,而徐州則有違體例——無論是從歷史地理,還是從西漢實際地理的角度,徐州所對應的封域均為魯國,然而此箴的史事部分非但無一語涉及魯國,反曰“降周任姜,鎮(zhèn)于瑯琊,姜姓絕苗,田氏攸都”,顯然是舍魯而論齊,甚為可疑。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考察經(jīng)、史、地三方面的證據(jù),茲論定如次:一,并州原名朔方,交州為后世補作,揚雄本為“交阯”,二州名并依《堯典》文義,惟蠻荒新拓,有別于其余十州;名異于《禹貢》“梁州”的益州,于史地皆可征信,揚雄以實際地理為依據(jù)作箴并借此昭顯漢武攘夷置郡之功,于理無礙。二,冀、青、荊、豫、益、雍六州并依《禹貢》經(jīng)文立說,幽州又有《堯典》經(jīng)文可征,凡此七州,復考其域內(nèi)封國史事,皆可征信,應無疑。三,兗、徐、揚三州雖于《禹貢》有征,然考察箴文,并稽之史事、地理,有違通例,凡此三箴,固當存疑。揚雄為州作箴,基于《堯典》《禹貢》經(jīng)文,從經(jīng)今文十二分星之義,并綰合史事和地理實際,表達其對“十二州”的界說,其十二州,則冀、兗、青、徐、揚、荊、豫、益、雍、幽、朔方、交阯,無并州。相應地,王莽則銳意于復古,創(chuàng)造理想的形式制度,必然拘泥于時儒之說星分,從而采合《禹貢》《周官》定制十二州,合朔方于并州,是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幽、并、交阯十二州。綜之,揚雄作《州牧箴》,固與諸儒稽古復禮之風相應,然而其用意在規(guī)矯弊政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遵循“有因有循,有革有化”之道,宗本《尚書》經(jīng)文,稽考歷史地理,從而達到破時儒俗義而標立新說的目的。如此,揚雄所箴之州非但不可與王莽于元始四年更置之諸州混同,也不能等同于見在十二篇《州牧箴》,則揚雄附莽耽寵而為“漢賊”之罪當可釋也。

注釋:

[1] (漢)班固:《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27頁;卷八十七下《揚雄傳下》,第3583頁。

[2] (宋)范曄:《后漢書》卷四十四《胡廣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511頁。

[3] 王曉鵑:《〈古文苑〉成書年代考》,《文史哲》2010年第1期,第40~48頁。

[4] (清)嚴可均:《全漢文》卷五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第421頁。

[5]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九,《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33頁。

[6]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卷三《銘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第194頁。

[7] 按十二州,惟益州結(jié)尾不同,其辭曰:“牧臣司梁,是職是圖。經(jīng)營盛衰,敢告士夫?!笨家允来鏉h魏官箴結(jié)構(gòu)之例,此四句當錯亂,依箴之文義及韻語,疑其原為“經(jīng)營盛衰,是職是圖,牧臣司梁,敢告士夫”。

[8] 束景南:《揚雄作州箴辨?zhèn)巍?,《文獻》1992年第4期,第3~10頁。

[9] (宋)章樵注:《古文苑》卷十四,《中華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10] 束景南:《揚雄作州箴辨?zhèn)巍?,《文獻》1992年第4期,第3~10頁。

[11] (清)孫星衍輯:《漢官解詁》,《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20頁。

[12] 顧頡剛:《兩漢州制考》,《顧頡剛?cè)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189頁。

[13] (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八《文部四·箴》,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2650頁。

[14] (漢)班固:《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傳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583頁。

[15] (宋)范曄:《后漢書》卷四十四《胡廣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511頁。

[16] (宋)吳曾:《試辭學兼茂科格制》,《能改齋漫錄》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6頁;《蔣廟鐘山孫陵曲衍》,《能改齋漫錄》卷九,第258頁。

[17] (宋)章樵注:《古文苑》卷十四,《中華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18] 束景南:《揚雄作州箴辨?zhèn)巍罚段墨I》1992年第4期,第3~10頁。

[19] 顏師古:《漢書敘例》,《漢書》卷首,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頁。

[20] (隋)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一百二《藝文部八·箴》,北京:中國書店,1989年,第389頁。

[21] (宋)晁說之:《揚雄別傳下》,《嵩山文集》卷十九,《四部叢刊續(xù)編》第60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年。

[22]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61頁。

[23] (宋)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卷五,《二十五史補編》第2冊,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第1411頁;武秀成,趙庶洋:《玉海藝文校證》卷二十五,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第1260頁。

[24]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卷七,《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14頁。

[25] 顧頡剛:《兩漢州制考》,《顧頡剛?cè)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185頁。

[26] (清)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卷四,《二十五史補編》第1冊,第1265~1266頁。顧頡剛:《兩漢州制考》,《顧頡剛?cè)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185~194頁。

[27] (漢)班固:《漢書》卷七《昭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19頁。

[28] (漢)班固:《漢書》卷十《成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29頁;卷八十六《何武傳》,第3486頁。

[29] (漢)班固:《漢書》卷十一《哀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39頁;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741頁。

[30] (漢)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077頁;卷十二《平帝紀》,第357~358頁。

[31] (漢)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中》,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128頁。

[32] (宋)范曄:《后漢書》卷一《光武紀》,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58、70頁。

[33]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一,《十三經(jīng)清人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7~21頁。

[34] (漢)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中》,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103頁。

[35] (晉)司馬彪:《后漢書志》第二十五《百官二》,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3582頁。

[36] 按太尉,為武帝所罷,因置大司馬,終西漢之世官名皆無改,及至后漢建武二十七年,光武帝復更為太尉。又東漢北軍中候職,西漢時為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nèi),外掌西域”,《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737頁,而“中興省中壘,但置中候,以監(jiān)五營”,《后漢書志》第二十七《百官四》,第3613頁。

[37] (漢)班固:《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737頁。

[38] 諸家之說,參顧頡剛:《兩漢州制考》,《顧頡剛?cè)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譚其驤:《新莽職方考》《兩漢州部》,《長水集續(xù)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嚴耕望:《漢代州之建置》,《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第67~72頁。辛德勇:《兩漢州制新考》,《秦漢政區(qū)與邊界地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93~178頁。

[39] 按馬融說,為裴骃《集解》所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7頁。

[40] 按鄭玄說,為陸德明《爾雅釋文》所引,見黃焯:《經(jīng)典釋文匯?!肪矶拧稜栄乓袅x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884頁。

[41] (清)江聲:《尚書集注音疏》卷一,《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70~371頁;(清)陳喬樅:《今文尚書經(jīng)說考》卷一下,《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9冊,第115頁。

[42]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一,《十三經(jīng)清人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51頁。

[43] (清)崔述:《十二州名無可考》,《唐虞考信錄》卷二,顧頡剛編訂《崔東壁遺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0頁。

[44]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一,《十三經(jīng)清人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65頁。

[45] 說本皮錫瑞《經(jīng)學歷史》五《經(jīng)學中衰時代》之論,周予同注釋本,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49頁。

[46] 參侯金滿:《〈尚書大傳〉源流考》,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47] (清)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十三經(jīng)清人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66頁。

[48] (清)陳壽祺輯:《尚書大傳定本·虞夏傳》,《四部叢刊》據(jù)上海涵芬樓藏《左海文集》本影印,第15頁。

[49] 參錢穆:《劉向歆父子年譜》,《兩漢經(jīng)學今古文平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50] (漢)班固:《漢書》卷六十七《梅福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924~2927頁。

[51] (漢)班固:《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125~3127頁。

[52] (漢)班固:《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4068頁;卷九十九下《王莽傳下》,第4153頁。《大誥》策文見錄《翟方進傳》,王先謙以“莽作《大誥》皆用今文《尚書》說”,《漢書補注》第1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202頁。

[53] 參閻步克:《文窮圖見:王莽保災令所見十二卿及州、部辨疑》,《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51頁。

[54] 揚雄之用歐陽《尚書》,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及汪榮寶《法言義疏》多有證發(fā)。

[55] (漢)司馬遷:《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330頁;(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288頁。

[56] (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641~1671頁。

[5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卷二十六,《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19頁。

[58] 按《史記·殷本紀》《尚書·盤庚》,及諸家之注,或說自湯至盤庚凡五徙,或盤庚五徙,并無成湯五徒之說;又以盤庚乃南渡而徙都于亳,且所徙亦非牧野。且據(jù)《史記·殷本紀》《三代世表》,殷之復北渡河在殷末,而非盤庚之時;又據(jù)馬融、鄭玄之說,至帝乙方北徙宅牧野,紂以其都曰朝歌。故而皮錫瑞以為此箴“乃今文家異說,不如《史記》足據(jù)”。見《今文尚書考證》卷六,《十三經(jīng)清人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204頁。

猜你喜歡
揚雄王莽漢書
基于比較視角的《史記》《漢書》語言現(xiàn)象管窺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親戚
古今字研究應該重視出土文獻*——以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研究為例
懸梁刺股
試論揚雄《法言》對儒學的發(fā)展
芻議揚雄筆下的蠶桑及民生觀
揚雄的蠶叢說與史學價值
王莽:為爭帝位四個兒子殺了三個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唐詩中的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