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芒,韋艷雪
(湘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基本功”[1]。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的實踐中,毛澤東積極倡導并踐行調查研究,對制定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起了關鍵作用,且在調查研究的實踐基礎上,系統(tǒng)歸納總結了調查研究的思想理論和態(tài)度方法,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精神財富。毛澤東的調查研究思想不僅包含在他的著作、文稿中,而且在他的日常談話中也多有體現(xiàn)。以往學界主要是從各類公開出版的毛澤東著作、文稿出發(fā)研究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而鮮有從毛澤東日常談話出發(fā)研究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的成果。毛澤東日常談話系指沒有收進毛澤東本人已出版發(fā)表的各種著作文稿中的、在各種場合與各方面人士的談話、講話等。本文擬從毛澤東大量日常談話中解讀與分析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以就教于學界同仁。
毛澤東歷來重視調查研究,認為“調查研究極為重要”。他在其日常談話中不僅論述了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科學決策、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而且還論述了調查研究是克服主觀主義的重要方法。
毛澤東認為系統(tǒng)周密的社會調查是決定政策的基礎。唯有經過調查研究,才能了解實際情況,才能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進而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和策略。1955 年12 月23 日,毛澤東在中南局招待所召開的有省市委書記、市長和幾個地委書記參加的座談會上說:“制定政策、計劃,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正確方針、政策,來源于正確地分析形勢和調查研究”[2]214。1962 年2 月16 日,毛澤東在上海接見毛華初、韓瑾行夫婦時說:“你們不論做什么工作,都必須聽從組織安排,服從黨的需要,我不干預!在工作中,要注意深入調查研究。只有認真調查研究,才能了解真實情況,實事求是,制定正確的政策”[3]346。正因如此,毛澤東多次要求全黨同志學會調查研究的方法,運用調查研究這個武器,分析問題,制定政策。
相反,在毛澤東看來,不通過調查研究而決定的方針、政策則是不可靠的,危險的。1960 年12 月24 日至1961 年1 月13 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倡調查研究時說:“實行方針政策,要有一種方法。你們有很好的方針、政策,而情況不明,決心不大,方法不對,就等于沒有”[4]。而要“情況明”就須加強調查研究。1961 年1 月26日毛澤東到天津,在專列上同中共河北省委負責人劉子厚、閻達開、萬曉塘、王路明等談話強調:“今年這一年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沒有調查研究就決定政策相當危險”[5]。他認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都是沒有深入調查研究而在決策中出現(xiàn)的重大失誤,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挫折,使社會主義建設走了彎路。
毛澤東一直強調,調查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1961 年3 月在廣州會議上,毛澤東給大家講了一段他在作戰(zhàn)中調查的故事。他說:“我的經驗歷來如此,凡是憂愁沒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了。打仗也是這樣,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6]。會議結束那天,毛澤東在會上又談了調查研究問題:“我們是共產主義者,應該做調查……沒有調查就沒有政策,沒有政策就不能解決問題”[7]143。歷史也表明,調查研究對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各項問題的解決,的確有重要作用甚至有決定性的作用。
在我黨的歷史上,主觀主義曾幾次給黨帶來過不同程度的危害,使黨的事業(yè)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此,毛澤東多次指出了主觀主義的危害性,還領導全黨開展反對主觀主義的斗爭。
毛澤東把倡導調查研究同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主觀主義密切結合起來。1941 年11 月,中央機關召開經過精簡后的第一次全體干部大會。毛主席在會上談到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主觀主義的問題。他要求,中央機關的干部辦事情都要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fā),以避免主觀主義。毛澤東說:“你們可不要小看主觀主義,主觀主義也是個主義呢!過去,我們湖南人看到外國人手里提個文明棍,穿的褲子褲縫都是直的,于是斷定外國人的腿不會打彎兒,要不為什么褲縫是直的,走路還要拿棍子呢?”[8]319毛主席通過深入淺出的解釋,深刻地闡明了主觀主義的危害之大。最后他還指出:“中央機關的任務就是要了解真實情況,制定正確政策。主觀臆斷不能了解真實情況。不能了解真實情況,怎么能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呢?必須反對主觀主義,深入進行調查研究”[8]319。1942 年2 月,全黨開始延安整風運動。毛澤東主張將“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作為主要任務,要求黨員干部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用調查方法系統(tǒng)地研究周圍的狀況,使主觀主義有很大程度的克服。后來他又在一次會議上提到,“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受主觀主義的危害時間很長,受了很大的懲罰,根據(jù)地差不多喪失干凈,革命力量喪失百分之九十以上......經過延安整風,著重調查研究,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仍然面臨著主觀主義的考驗。為了加強黨的領導,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毛澤東同樣教導黨內要重視調查研究。1953 年毛澤東在南京期間,同中共江蘇省委負責人談話時多次說到:“領導要抓三條:第一條調查,把情況搞清楚。第二條指導,包括方針政策、任務、部署在內。第三條檢查,檢查要直接和下級干部見面,了解情況一起商量,他們覺得有困難,要提出解決辦法幫助他們。指導和檢查,要實事求是。不調查要犯主觀主義……”[10]39-41可見,要想防止主觀主義,就必須進行調查研究。毛澤東關于“不調查要犯主觀主義”進一步加深了黨內對調查研究重要性的認識。
毛澤東十分重視調查研究的態(tài)度問題,認為正確的調查研究態(tài)度是保證工作順利開展和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同時也是堅持黨的階級路線和群眾觀點的具體體現(xiàn)。在日常談話中,毛澤東就調查態(tài)度問題提出了以下觀點。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讓領導干部們能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過去調查研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好地投入到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中。毛澤東以身作則,帶頭離京巡視調查,并多次號召各地領導干部親自做調查研究。1953 年在南京期間,毛澤東在與中共江蘇省委負責人的談話中說:“領導人不要使大家感到莫測高深。上面的東西要經過你們過濾,筑壩。好的東西濾出來,臭水濾出去,在中央計劃基礎上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調查、指導、檢查,從實際出發(fā)”[10]39-41。同年2 月20 日,毛澤東從九江到華東視察工作時途徑安慶,21 日詢問了安慶的工作狀況后,毛澤東又說:“一個領導機關和一個領導干部,對上級的決定一定要很好地研究......上級的指示不一定完全正確,領導機關要經常了解下面的情況。所發(fā)的指示,一定要建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11]。毛澤東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上級的決策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領導干部應當基于親自調查,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執(zhí)行。如此才不會違背這些決策、指令的初衷。1957 年9 月7 日至9 日,毛澤東到湖南調研考察期間,也尤其關注湖南領導干部的調查研究情況。進入長沙后,他聽取了省委、省軍區(qū)和常德、湘潭地委的匯報,參加了兩個座談匯報會。當他得知王治國為此次調查在清溪鄉(xiāng)整整呆了7 天時,十分贊賞地說:“領導干部必須要多下基層親自做調查研究工作。”最后還詢問:“湖南的干部是不是都下去搞調查研究呀?”[12]51可見毛澤東非常重視領導干部在調查研究方面的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正是因毛澤東的督促、指導,各級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基層調查、熟悉各地實際情況,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
面對1959 年起的嚴重經濟困難,毛澤東在1961 年1 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批評前一段時間不大作調查研究的缺點,再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開展調查研究。他說:“調查研究這種事極為重要,要教會許多人;所有省委書記、常委、各部門負責人、地委、縣委、公社黨委,都要進行調查研究;情況不明,一切都無從談起,這就要搞調查研究”[7]406。同年3 月在廣州會議上,毛澤東說:“省委第一書記要親自做調查研究,我也是第一書記,我只抓第一書記。其他的書記也要做調查研究,由你們負責去抓。只要省、地、縣、社四級黨委的第一書記都做調查研究,事情就好辦了......我現(xiàn)在搞了幾個基地,派了幾個組住在幾個地方。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他們會后還要回去。我們了解情況主要不能靠報表,也不能靠逐級的報告,要親自了解基層情況”[12]153-154。由此可見,報表和書面報告也可了解一定情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親身調查了解實際情況。會議最后一天,毛澤東指出:“第一書記親身調查很重要,足以影響全局,所以今后我們必須擺脫一部分事務工作,交別人去做,領導干部最重要的是親自作典型調查”[7]407,“聽李雪峰同志講,河北省原有152 個縣,現(xiàn)在并為63 個縣,沒有一個縣委書記做過典型調查。這種現(xiàn)象很值得注意”[13]907。這一年在毛澤東的親自領導下,從中央到地方組織了大批調查組,深入農村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這對認識農村所面臨的形勢及存在的問題,糾正工作中的“左”傾錯誤,扭轉農村困難局面,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都起了重大作用。
當今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征程,新情況、新事物和新問題不斷涌現(xiàn),更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扛起時代重任,親力親為深入基層一線從事調研,以發(fā)現(xiàn)和解決現(xiàn)實的突出問題,滿足群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所以說,毛澤東這一調查研究態(tài)度,對我們今天的事業(yè)仍有極大現(xiàn)實意義。
領導干部除了親身去調查研究,還必須保持謙虛務實的態(tài)度,這是毛澤東經常強調的問題。
其一,要有放下架子、尊重群眾的態(tài)度。1953年1 月30 日,毛澤東對李家驥說:“這次回家鄉(xiāng)探親搞調查,你是第一人,要做出好樣子,給以后的同志做個榜樣,今后我準備讓他們都搞點調查研究。另外,回去不要對人家炫耀自己,說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不要擺架子,這樣就不好辦了,回來以后向我匯報”[14]。1955 年5 月14 日下午,毛澤東對即將回鄉(xiāng)搞農村調查的身邊警衛(wèi)人員說:“你們回到家鄉(xiāng),要尊重父母,尊重老百姓,尊重區(qū)鄉(xiāng)干部,不要擺架子。我的學問不高,我向你們擺架子,你們不會高興。團長向你們擺架子,你們也會不高興。所以不要向群眾擺架子。謙虛就可以調查出東西來”[15]73-76。在毛澤東的要求下,同志們端正調查的態(tài)度,把鄉(xiāng)親們看作自己的親人,真心實意與他們溝通交流,虛心聽取他們的呼聲,掌握了農村不少情況,對黨的政策制定起了重要作用。
其二,要有眼睛向下的態(tài)度。1957 年9 月7 日,毛澤東在武漢召集湖北省委和四個地委的負責同志開座談會。他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更好地執(zhí)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將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強調說:“我們的干部如果沒有眼睛向下、求實的工作作風,任何事也做不好”[2]298-300。1960 年5 月,毛澤東在武漢期間又召集王任重、王延春和地委書記孟筱澎、趙修、王家吉、姜一座談人民公社問題。聽完大家發(fā)言后,毛澤東又說:“你們各級領導干部要像王延春同志那樣,要深入群眾中去,進行調查研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絕不能粗枝大葉,這是黨性問題。中央的精神一定要和實際結合起來,要向群眾學習,到群眾中尋找真理。要眼睛向下,不要看上面臉色行事。沒有眼睛向下的態(tài)度,一輩子也不會把人民公社真正辦好”[13]822-823。雖因種種原因這次左傾錯誤未能徹底糾正,但領導干部眼睛向下、深入群眾的調查研究態(tài)度,無疑今天仍是要大力提倡和繼續(xù)發(fā)揚的。
其三,要有甘當群眾小學生的態(tài)度。1960 年代中毛澤東視察華北、中南和華東地區(qū),曾對大家說:“以后干部要分別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遇事多和群眾商量,做群眾的小學生”[16]。這樣才能從群眾中了解到新問題和真情況,真正找到開展工作的方法。毛澤東本人在調查時也經常將群眾當作最好的老師,把自己當作一個學生,向群眾請教他不知道的一切事情。早在尋烏調查時,毛澤東就常跟群眾一起勞動,與農民一起交談,了解農民的土地分配、農村的剝削情況等。他收集材料時,找的是一部分中級干部,一部分下級干部,一個窮秀才,一個破產了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知縣衙門管錢糧的已經失了業(yè)的小官吏。毛澤東說,他們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采取同志態(tài)度的”[17]16。這次調查,大家爭先恐后地向毛澤東報告自己所了解的情況,特別是郭友梅和范大明幾個人更是侃侃而談,使毛澤東獲得了許多聞所未聞的知識。毛澤東感激地說:“這回到尋烏,因古柏同志的介紹,找到了郭友梅和范大明兩位老先生,多謝兩位先生的指點。使我像小學生發(fā)蒙一樣開始懂得一點城市商業(yè)情況,真是不勝歡喜”[17]56。而后他本人也多次要求自己“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xù)當一個小學生”[18]。毛澤東正是本著這一認識和態(tài)度,才從群眾中獲得了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逐步全面而正確地認識到農民、農村乃至中國社會,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出了一條使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
毛澤東認為開展調查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去了解真實情況,有喜聽喜、有憂聽憂。但進城以后,有些同志不重視實際的調查研究工作了。1958年8 月上旬,毛澤東前往河北、河南、山東三省農村進行調查。個別地方領導干部為了展示成績,掩遮不足,他們提前把毛澤東的行程安排好,并把消息透露下去,讓基層群眾做好準備。結果讓毛澤東多是看到“粉飾”的現(xiàn)場而未能了解到更多的真實情況,最終大辦農村人民公社,使農村發(fā)展和農民利益受到損害。毛澤東對此特別反感,他對自己搞不了真實的社會調查、了解不到真實情況而十分抱怨地說:“人們都認識我了,下去只給看好的,不給看壞的”“我們動靜大,這里剛要邁腿,那邊早就粉飾好了”[13]921。還有一次沈同向毛澤東報告地方同志希望得到他的接見。毛澤東說:“我如有事要同他們商量,是會請他們來的,我經常到各地去看一看,又行止不定,要是集合了一大群人像個代表團,事先選好了地點,要在某月某日前去參觀,讓老百姓老早就作好準備,等‘代表團’一到,使人家應接不暇,也不知道說什么才好,那怎么能夠作調查研究!”[19]此后他盡可能對自己的行動采取隱秘,以致連身邊工作人員事先也不告知,以防下面“粉飾”。如有一次,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因毛澤東未告知行程而準備倉促心感不安時,毛澤東申明:“我的行動是不會事先告訴你們的!我如果先告訴你們明天要走,你們就會頭一天晚上催我早睡,第二天早上又要催我早起,早吃飯,步步緊逼,來干擾我,簡直麻煩得很!你們又要四處通知,八面準備,暴露我的行動,以至興師動眾,干擾四鄰八舍,影響人家的工作,好像我一出門,就要招搖過市,各地要員迎送,耀武揚威,鬧得大家不安......所以,我們的行動要保密,工作要爭取主動”[20]。
反觀今天,也有極個別黨員干部生怕上面不知道他在搞調查研究,生怕下面不講足成績、給足面子。他的所謂調查研究,看起來也像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但卻于調查前習慣給下面發(fā)通知、打招呼,其實等于暗示下面做好準備,調查時講排場、擺架勢,興師動眾,前呼后擁,喜歡聽下面歌功頌德,以便凸顯工作有政績,自己“有面子”。下面則心領神會,花大力氣做周密準備,以迎合領導口味。這樣的調查不但不能解決以前存在的問題,還會使問題和矛盾越積越多,對黨的事業(yè)前進和發(fā)展起消極作用??梢?,我們的調查研究都應像毛澤東那樣,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輕車簡從、減少陪同,深入底層,察實情、聽真話,辦實事、解難題。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改進工作,真正調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使調查研究真正起推動工作的作用。
調查研究不僅要有正確態(tài)度,還要講究科學方法。毛澤東在調查研究實踐基礎上,總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方法,為成功的調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在毛澤東的日常談話中,涉及調查研究科學方法的表述也占有重要地位。
矛盾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是毛澤東調查研究活動的重要方法。1941 年9 月,毛澤東對中央婦委的一個工作組說:“在進行調查研究時,一定要把握對立統(tǒng)一和階級斗爭兩個觀點,要詳細地占有材料,抓住要點”[21]。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減少工作中的錯誤。他對大家說:“一些同志不懂得分析問題,遇事籠而統(tǒng)之,因此就容易犯錯誤。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分析方法,就可以避免少犯錯誤”[22]。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總是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在農村調查中,毛澤東從各階級的經濟狀況出發(fā),對當時中國的階級狀況作出正確分析、判斷和決策。1933 年夏天,毛澤東在江西瑞金中央蘇區(qū)主持召開八縣貧農團代表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強調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進行調查研究的重要性,還系統(tǒng)講述了如何在農村劃分階級,完整地提出了黨在農村的階級政策。他說:“要依靠貧雇農,聯(lián)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yè)者,消滅地主階級。主張限制富農經濟,但給富農以經濟出路;對地主階級進行消滅,但對地主本人則給以生活出路,讓他們分得一份土地從事耕作,在勞動中改造自己”[8]235-236。他還一再強調聯(lián)合中農的重要性,明確指出:“中農的向背,關系到土地革命的成敗,不能侵犯中農的利益,要團結他們向地主作斗爭。這樣,就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孤立和打擊一小撮最反動的惡霸地主”[8]235-236。毛澤東還曾對大家說:“不要平面看農村,而要立體的看農村,就是說,要用階級分析的觀點去觀察農村,只有用階級的觀點,才能看出農村中有雇農、貧農、中農、富農、地主之分,才能認識農村封建勢力就是帝國主義和軍閥統(tǒng)治的基礎,而人口最多、受剝削最重的貧農(包括雇農)和中農則是中國革命隊伍的主力”[23]。毛澤東通過階級分析方法正確估量農村社會的各階級,弄清了他們的經濟狀況和政治態(tài)度,確定了哪些階級是革命斗爭的主力,哪些階級是應該爭取的同盟者,哪些階級是要打倒的,從而制定了正確的土地革命政策和策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了正確分析新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區(qū)分和處理不同性質的矛盾,毛澤東也主張使用階級分析方法。1949 年10月13 日,毛澤東請毛澤連、李軻到豐澤園做客。他對李軻說:“回去要掌握階級分析方法,分清敵我友,緊緊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搞好籌糧支前、土地改革和清匪反霸”[3]28-33。這對穩(wěn)定農村社會,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新中國的長治久安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梢姡A級分析方法在毛澤東心目中是占有十分重要位置的。
“走馬觀花”與“下馬觀花”是毛澤東對調查研究方法的形象具體的描述?!白唏R觀花”是粗略地了解面上情況的調查,尚不能達到調查研究的目的。因而毛澤東多次強調調查研究不能“走馬觀花”,浮于表面。1930 年,總結他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尋烏縣調查的經驗,毛澤東講到:“搞調查不能走馬觀花,要深一些,細一些。要分析,要有結論”[15]78。同年5 月,在結束尋烏調查之后,毛澤東又在馬蹄河畔召開過一次宣傳會。會上他針對調查不深入現(xiàn)象,告誡大家:“大家到一個地方,做調查研究是好的,但調查要深入細致,走馬觀花,到處只問一下,是了解不到問題的深處的”[24]。1955 年,毛澤東對回鄉(xiāng)調查的警衛(wèi)強調調查研究方法時說道:“要從小事問起,哪怕小孩講的話也好,往往在最不注意的地方最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到真實情況……不能浮在上面,走馬觀花,這樣不好,不利于我們作出決策”[15]83-88。毛澤東用他豐富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調查研究僅是“走馬觀花”,不對問題進行深挖細究,就不能了解問題的深度,就不能給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毛澤東強調調查研究必須要“下馬觀花”,即做深入實際、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他說:“調查研究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走馬觀花,一種是下馬觀花。走馬觀花,不深入,因為有那么多的花......還必須用第二種方法,就是下馬看花,過細看花”[25]36。在不同場合的談話中,毛澤東類似的表述很多。如1938 年4 月28 日,毛澤東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講話中引導大家說:“俗話說:‘走馬看花不如駐馬看花,駐馬看花不如下馬看花?!蚁M銈兌家埋R看花”[25]36。同年5 月中旬,毛澤東再一次來到“魯藝”,做了關于文藝問題的講話。在談到深入生活問題時,他指出:“要到人民生活中去,有人說是走馬看花,我們說下馬看花更好”[26]。充分說明“下馬”是比“走馬”更重要的調查方法。毛澤東還要求新聞工作者要經常下沉到地方調查,多接觸和了解新鮮東西。1958 年9 月30 日,毛澤東約見吳冷西時也說道:“你們辦報的應該經常下去,呼吸點新鮮空氣,記者、編輯要這樣做,總編輯也要這樣做?!眳抢湮骰卮鹫f:“我在五月間去河北、河南走了一趟,很有收獲。當然還只是走馬觀花。”這時毛澤東加重語氣說:“不能老是走馬觀花,要下馬觀花”[27]??梢?,毛澤東強調必須“下馬觀花”,也就是要深入問題的實質,對事物的本質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毛澤東不僅經常巡視祖國大江南北,全面細致地調查各地區(qū)各方面的情況,而且注重收集、整理和深入研究大量材料,得出了許多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結論。正如他1961 年3 月在廣州會議上說的:“解放后11 年,我做過兩次調查。一次為農業(yè)合作化問題,看過一百幾十篇材料,每省有幾篇,出了一本書,叫做農村社會主義高潮。又一次是十大關系,那是經過兩個月和34 個部門討論,每天一個部或兩天一個部,聽他們的報告,跟他們討論,然后得出十大關系的結論”[28]。由此展現(xiàn)毛澤東通過“下馬觀花”的調查所獲得的理論研究成果。而歸納出十大關系的那次調查,更是一次時間長、規(guī)模大,因而更為深入系統(tǒng)的經濟工作大調查??v觀毛澤東的一生,就是在認真做大量“下馬觀花”的調查研究后,才形成了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的豐富思想。
今天,有的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中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滿足于這里看看、那里瞧瞧,或者隨便問問,“急急匆匆下去,慌慌忙忙上來”。這種“走馬觀花”式的調查,勞民費財,于工作并無大益。顯然,毛澤東“下馬觀花”的調查方法,才是正確與必須的,值得今天繼續(xù)傳承發(fā)揚。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fā)展。然而毛澤東日常談話中的調查研究思想和方法卻并未因此而失去光芒,反而更顯熠熠生輝。我們必須學好用好毛澤東倡導并力行的調查研究方法。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年輕干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學會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領。調查研究要經常化。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傾聽基層干部群眾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29]。只有這樣,我們黨才會有足夠多的年輕干部養(yǎng)成良好的調查研究習慣,學會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嘗到深入調查研究的甜頭,才會在各種復雜的矛盾和問題面前作出科學的決策,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而完成新時代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