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琪麗 徐 威 張雯娣 曾 凡
(南京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7)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滿足學生多元化發(fā)展需求的教學創(chuàng)新。2018年,教育部明確提出要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構建全方位全過程深融合的協(xié)同育人新機制。目前,全國多地多校都在開展通過慕課等在線開放課程[1]支持線下“金課”的教學資源構建的課程改革,同時也是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初步摸索和嘗試。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相符?!盎ぴ恝颉弊鳛榄h(huán)境工程學院能源化學工程(以下簡稱“能化”)專業(yè)學生的基礎課程,過去采用傳統(tǒng)的面授方式,留給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很少,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難以培養(yǎng)學生將課程專業(yè)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化工過程中的能力。此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主要集中在課堂時間內,對課堂以外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跟蹤了解,無法掌握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預習、鞏固情況。根據(jù)過往經(jīng)驗,本課程學生的掛科率在30%左右。
線上教學階段的嘗試和探索中,更多的是簡單地把課堂上講的專業(yè)知識搬到線上,通過直播或錄播進行授課。從教師方面來說,教學內容上差異并不大,但是對課堂的監(jiān)管遠不如線下教學。以本學期初期的線上教學為例,存在部分學生進入線上直播,但沒有打開視頻音效或者不在電腦前面等現(xiàn)象,當進行課堂提問時,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答復或者根本沒有答復,非常影響上課氛圍和節(jié)奏。另外,在線上課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在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上也存在較多的不足??傮w來說,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化工原理Ⅱ”課程的受眾廣泛,包括環(huán)境專業(yè)、化工專業(yè)等,所以線上資源并不少,但是主要針對課程知識點的講解,缺乏對課程的整體設計,不能滿足我院能化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特點和專業(yè)能力要求。而且直接使用這些教學視頻資源作為線上教學的材料,也無法充分體現(xiàn)我校學以致用、注重實踐應用的特色。另一方面,思政元素未有機融入課程當中,不符合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要求。所以,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中,必須設計制作符合我院專業(yè)要求、特點的在線視頻資源。
目前對線上課程資源的整合也存在不足。在前期線上授課過程中,有些資源上傳在學習通,有些資源直接發(fā)布在課程班級群里面,需要在后續(xù)課程建設中加以改進[2,3]。而且所提供的學習資源主要是“化工原理Ⅱ”課件、實驗指導書等,視頻制作也不夠規(guī)范合理。例如,本學期開學的前幾次課程,采用純錄播、定時開放的形式進行教學,每次發(fā)布兩個視頻,每個時長45 min左右。這些視頻沒有系統(tǒng)地按照知識點進行剪輯,使得學生無法快速找到想要回顧的知識內容,因此無法提供給學生好的預習、復習體驗。
線上教學順應了信息化、智能化發(fā)展的趨勢,打破了特殊情況下時間和空間對課堂教學的限制,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保障學習進度、維持正常教學秩序等具有重要作用[4]。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把課堂授課改為視頻直播授課或者錄播授課,是難以保證教學效果的。
相比日常課堂教學來講,線上教學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約束和監(jiān)督,在自我約束力強和自我約束力較弱的學生中間容易出現(xiàn)學習效果兩極分化的鴻溝。因此,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提高教學質量,仍需要繼續(xù)探索實踐。
在線下教學中,“化工原理Ⅱ”主要從出勤、作業(yè)、課內實驗、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試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分。顯然,這樣的考核形式,并不適用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尤其是線上教學部分。在混合式教學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尤為重要,教學考核不能夠僅局限于課程考試,更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當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形式已經(jīng)在我校被廣泛應用,但目前針對這一授課形式的課程評價機制尚未建成。在前期的線上教學過程中,幾乎沒有學生主動向老師反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無法及時彌補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因此,必須完善課程的評價反饋機制,形成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提高教學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針對現(xiàn)階段教學存在的上述問題,課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和改進。
根據(jù)課程知識點內容進行短視頻錄制并上傳,構建系統(tǒng)性的線上學習視頻資源。根據(jù)環(huán)境學院的專業(yè)特色和課程特點,融合課程思政體系,注重教學素材的選擇和設計,多方位呈現(xiàn)課程內容。
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手段。通過適當?shù)谋O(jiān)督,包括打卡、發(fā)布限時任務、布置課前課后任務等,督促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思考。
對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模式,需要重視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核,變終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根據(jù)教學過程實施的相關環(huán)節(jié)制訂詳細的考核評價標準,可以將學生的線上視頻觀看情況、在線測試、平時作業(yè)、課堂活躍度(線上、線下)、線下翻轉課堂表現(xiàn)、問答情況、課堂討論等都納入考核范疇,作為過程性評價成績[5-7]。最后把過程性考核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累加,作為學生的課程考核成績。
傳統(tǒng)的課程的線上評價,對混合教學模式的針對性不強,無法實現(xiàn)對課程的綜合性評價,需要制定新的評價體系和指標,以便根據(jù)學生的評價反饋情況,進行教學過程的反思和改進,據(jù)此對后面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
針對課程目標,課程實踐從四個方面入手,分別為課前準備、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和評價反饋。
課前準備包括調研、課程情況介紹、課程設計、課程資源整合等內容。
開課初,首先設計調查問卷,就學生基本情況、學科知識儲備、以往學習經(jīng)歷以及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知程度等進行調查,對課程后續(xù)的教學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向學生介紹課程將要采取的教學模式、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等,讓學生心里有底,為課程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開展課程設計,一是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組織,按模塊細化知識點,精心設計課程思政要點,制作線上資源;同時建設和課程知識點、教學模塊相對應的測試題庫,供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和課后鞏固。二是需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合理布局,根據(jù)不同知識點的特點,選擇相應的線上或者線下教學方式。三是注意整體內容(線上線下知識點的規(guī)劃、設計)的連貫性,避免出現(xiàn)課程內容不完整的情況。知識點分解詳見表1。
表1 “化工原理Ⅱ”知識點分解
3.2.1 線上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平臺設置隨堂小測、在線討論,從而了解學生是否完成課前預習任務以及對授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通過平臺進行隨機點名回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聽課的專注度;通過布置思考題,增加實時在線討論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展開深入思考。
3.2.2 線下環(huán)節(jié)
這一部分同樣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線上課程內容的進一步強調和深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2-4]。
(1)知識回顧:在上課開始的幾分鐘里,教師快速、簡略地回顧前期的線上學習內容,通過突出重點的方式,強化學生記憶。同時也可以把線上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學生沒有完全掌握的內容再次集中討論、鞏固。
(2)總結討論:在這一步,先要對知識點按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對于淺顯易懂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行解決,教師直接給出結論進行總結。對于難度較大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步一步歸納,得出正確答案。在完成基本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知識點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展延伸,提升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和對相關知識的探索精神。
(3)課程小結:教師通過梳理學生在線上及線下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課程學習表現(xiàn)進行點評,督促學生完成課程任務,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4)課后提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對應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布置線上和線下作業(yè)。線上作業(yè)一般發(fā)布在相應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借助課程視頻自學、復習、鞏固知識點,完成作業(yè)并提交,教師則對學生提交的電子版作業(yè)進行批改點評,最后上傳題目的答案和解析,供學生參考學習。
(5)課程考核評分標準: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重視過程性評價,重視對學生素質、能力的考核。具體分值分配見表2。
表2 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定表
課程評價反饋既可以采取線上方式,借助網(wǎng)絡平臺開展評價,也可以采取線下問卷、訪談等方式實施。內容需要包括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反饋和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反饋兩個層面。通過評價反饋了解混合式教學這種新模式的應用效果,在今后的探索中揚長避短,不斷改進。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注重學生主體地位,著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督要求,需要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從多維度出發(fā),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引導。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展開,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跨界融合,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與線上教學的貫穿融合。整合課程資源,完善課程的線上資源,包括線上視頻資源、習題庫、思考題庫等。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結合混合模式的特點,立足“三全育人”,讓“育人”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有限的課堂上。建立新的課程考核機制,細化評分標準,強調過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