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哲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 北京 100089]
法家無疑是中華歷史上對實際政治影響最為深刻,但又最受爭議的原生治理思想。法家在政治實踐上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來大一統(tǒng)的國家基本形態(tài)和政治制度,但卻又長期備受歷代思想家的非議,使得對于法家思想形成了種種誤讀和錯誤的批判,導致中華文明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國家治理思想長期不能被正視和尊重,乃至于依法治國必須要從近代西方法治思想來借鑒。這既不符合法家思想的原意,也抹殺了中華原生法治思想的歷史價值。這種情形,無論是對于中華文明思想體系的溯源還是當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備建設(shè),都是非??上У?。
究其根源,歷代思想家多將法家思想直接與苛政暴政等同,而不解法家思想的真意。這如同近現(xiàn)代以來將儒家簡單等同于思想專制和人性禁錮一樣,都是片面的思想刻板印象或思想斗爭形成的故意扭曲。而實際上法家上承道家,與儒互補,以信取民,以刑止刑,以平等而無視貴賤,以有為行無為之術(shù),減社會內(nèi)耗,揚人性之善,聚國家合力,最終得以實現(xiàn)民富國強、以法治國的良治格局。若非法家,中華不可能完成大一統(tǒng)的國家形態(tài),也無法形成迄今為止眾多依然運行的寶貴政治制度,即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法”,可以說,無道儒,無中華文化,無法家,無中華大一統(tǒng)之國家。
因此,對于中華法家思想的認識,要拋棄長期以來儒法之爭形成的思想刻板印象,而是要逐本溯源去探尋中華法家思想的根源,明晰其脈絡和其核心思想,并在大的歷史長河中去評判中華法家思想的歷史和當代價值,可以說無論是思想的質(zhì)樸性、制度的先進性、平等的可貴性還是實踐中的有效性,中華法家思想都毫無疑問是中華思想體系中最為寶貴和最值得重視和借鑒的治理思想之一。
中華法家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綿延數(shù)百年,思想亦涉及深遠,但簡而論之,其核心要義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以法強國”,以法治超越人治之狹隘,以法治成就強大之國家和天下之治。為什么中華文明能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萌發(fā)出如此先進的思想,這就要追溯到法家思想的根源上去。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思想的源頭,諸子百家本質(zhì)上皆源于道,〔1〕所謂“道為天下裂”(《莊子·天下》)。然而,各家繼承之道卻各有側(cè)重,如儒家以道成仁,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系辭傳上》),陰陽家承其方術(shù),而就治世而言,唯有法家是直接繼承道家的治世思想。究其根本,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以道治世。而這個無為就是指要減少人為對治理的直接干預,尤其是減少人的妄動妄行,所謂“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最終實現(xiàn)“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德經(jīng)》)。因而,道家是相信自然之力大于人力,社會規(guī)律大于人欲,道作為自然和規(guī)律的化身,以道治世,就是要以自然和社會的規(guī)律作為治世的主要原則,人要敬畏道,遵從道,社會自然而然就會根據(jù)規(guī)律而實現(xiàn)無為無不為的良治格局。
正因為道家思想奠定了以道治世的原則,法家思想的誕生就順理成章。法家直接繼承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但法家更進一步,認為作為天地萬物規(guī)律的大道,很難被凡人所感知遵行,因此道在人間要以法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大道無形而法有形,只要根據(jù)大道規(guī)律制定法律,就可以形成國家社會按照法律有條不紊運行的理想狀態(tài),最終以法治替代人治,形成無為而治的格局。
在這樣的思想傳承的基礎(chǔ)上,可以處處看到法家對道的推崇。典型如馬王堆出土《黃帝四經(jīng)》〔2〕開篇《道法》即言,“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殹,故執(zhí)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殹,法立而弗敢廢。”又如早期法家思想家管子推崇圣人之道,認為圣人之道以天地宇宙為效法,“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絡天地”,無所為無所不為,所謂宙合(《管子·宙合》)。因此,治國要奉道明法。如所言,“明一者皇,察道者帝”(《管子·兵法》),“所謂治國者,主道明也”(《管子·明法》),“憲律制度必法道,號令必著明,賞罰必信密,此正民之經(jīng)也”(《管子·法法》)。正統(tǒng)法家的開創(chuàng)者商鞅更直接地表現(xiàn)出對道的推崇,與管子更重法勢治國不同,商鞅則毫無避諱地始終貫徹法無貴賤,以法治國,乃至刑制王公,最后以身殉法?!渡叹龝访鞔_指出,“故有道之國,治不聽君,民不從官”(《說民》)。而作為法家之集大成者的韓非子在《主道》篇亦指出,“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又言“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顯然皆與道家思想一脈相承。
此外,法家對道家的繼承還體現(xiàn)在對于人治和仁政的共同態(tài)度上,無論道家法家都認為,所謂仁政,本質(zhì)上是人治,縱然名為善,但其實私,非善治也。因此《道德經(jīng)》言,“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而《商君書》亦言,“辯慧,亂之贊也,禮樂,淫佚之徵也,慈仁,過之母也,任譽,奸之鼠也”(《說民》),可謂如出一轍。這里并不是說道家法家認為仁義不對,而是一則認為當弘揚仁義的時候,就說明社會已經(jīng)綱紀馳亂;二則認為一味弘揚仁義,更可能鼓勵沽名釣譽,使得人心浮動進一步加劇社會之亂。所以道家推崇“不尚賢,使民不爭”的返璞歸真、大仁不仁的圣人之治。法家則同樣認為,“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于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商君書·畫策》)。因此,要以法治國,奉法強國。
從法家思想的發(fā)展與演變來看,法家上承上古法律傳統(tǒng),如《尚書》中大量記載了上古的刑律傳統(tǒng),如《舜典》所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災肆赦,怙終賊刑?!薄洞笥碇儭份d,“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無刑,民協(xié)于中,時乃功”,提出了以刑助教、以刑止刑的思想。又如《伊訓》載,“制官刑,儆于有位”,提出了以刑治官的思想。又《呂刑》載,“朕敬于刑,有德惟刑”,將刑德并立,〔3〕又指出,審案時“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簡,天于五罰,五罰不服,正于五過,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內(nèi),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其審克之”。這其中不但將法官稱之為師,亦提出了完整的審判定案的程序,以及由五刑、五罰至五過的不同輕重的懲戒體系,也指出了若法官一味輕罰的弊端,即徇私舞弊,也建立了法官枉法亦受其罪的懲戒機制。從以上均可見,在中華文明的早期,就已經(jīng)形成了注重立法、以刑止刑、以法治吏、明斷是非、公平執(zhí)法等重要的原始法家思想。故《漢書·藝文志》言,“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p>
自春秋開始各國逐漸紛爭不斷,大道為天下裂,各家思想又依時依勢而逐漸形成,儒家倡導恢復周禮祖制,欲復古而治,法家亦為強國而出,可以分為前期法家、中期正統(tǒng)法家、晚期法家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恰恰又分別代表了法家的勢、法、術(shù)三派(當然,不是說前中后必然絕對是勢法術(shù),而是說在各個階段法家的主流有所側(cè)重)。因此,從整體的法家思想發(fā)展的流變脈絡而言,雖然皆推崇以法令為治國的必要,但亦體現(xiàn)為從側(cè)重隱性的勢到明確的法再發(fā)展到君主權(quán)術(shù)的流變關(guān)系,這其中也從側(cè)面折射出法家自身逐漸從道家走出并不斷與國家權(quán)力相結(jié)合從而成為政治工具的演變特征。
1.早期法家——以勢治國
從法家思想的形成來看,春秋時期的管仲可謂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自輔齊桓公后,改行政、明司法、開漁鹽、立官市、重工商,使得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史稱管仲變法。管仲的治國思想被記載入《管子》一書,《漢書·藝文志》將其歸為道家類,《隋書·經(jīng)籍志》改列入法家類,亦可以看出法家對于道家的傳承關(guān)系。
從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來看,其關(guān)鍵在于明法御勢,強調(diào)法令嚴明以利于君勢,君勢成而政令通,從而游刃有余地進行國家治理。這個勢,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要順應天道,〔5〕天道就是勢,就是要順勢而為。如《管子·形勢》云,“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有聞道而好為國者,一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定萬物者,天下之配也。”又言,“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庇盅裕盁o為者帝,為而無以為者王,為而不貴者霸,不自以為所貴,則君道也”(《管子·乘馬》)。實際上皆指明,所謂國君者也好,天子者也罷,皆要承道而行,道就是天勢,順應天道才能身配君位,也才能治理好國家。從今天的視角來看,天道既賦予了君主的政治合法性,同時也賜予了君主的治國方法論,就是要順道。
勢治的第二層,就是要強化君勢。只有君勢強,則諸臣從,萬民服。即所謂,“銜命者,君之尊也”(《管子·形勢》),又云,“所謂治國者,主道明也,所謂亂國者,臣術(shù)勝也,夫尊君卑臣,非計親也,以勢勝也,百官識,非惠也,刑罰必也,故君臣共道則亂,專授則失”,“是故先王之治國也,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故能匿而不可蔽,敗而不可飾也,譽者不能進,而誹者不能退也?!奔磸娬{(diào)要用法來區(qū)分君臣,強化君勢,同時使得百官臣工各司其職、察奸去佞,即“君臣之間明別,明別則易治也,主雖不身下為,而守法為之可也”(《管子·明法》),“故為人君者,莫貴于勝,所謂勝者,法立令行之謂勝,法立令行,故群臣奉法守職,百官有常,法不繁匿,萬民敦愨,反本而儉力,故賞必足以使,威必足以勝,然后下從”(《管子·正勢》)。
勢治的思想在后世的法家中同樣被保留下來,本質(zhì)上勢治是法家初脫胎于道家的產(chǎn)物,因此具有明顯的順應自然、順應天道、強化君勢、無為而治的復合特征,又如典型的勢治派大師慎到〔6〕在其殘存的《慎子》中言,“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故事無不治,治之正道然也”(《民雜》),同時又強調(diào)以法治國,以法治官,即“為人君者不多聽,據(jù)法倚數(shù)以觀得失,無法之言,不聽于耳,無法之勞,不圖于功,無勞之親,不任于官,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君臣》)。
通觀勢治,上承道家,法以先王,強調(diào)禮儀倫常,重商重工,強化君道,以勢御下,雖然推崇以法治國,但明顯具有春秋時期學術(shù)派別未分的典型復合雜糅特征,其已經(jīng)隱隱將法置于其他各治國之術(shù)之上,并在政治實踐上開啟五霸時代,因此為后世正統(tǒng)法家的出世奠定了理論與現(xiàn)實基礎(chǔ),在管子之后,各國以李悝、吳起變法等,為后世法家的大興奠定了基礎(chǔ)。
2.正統(tǒng)法家——以法治國
從勢治到法治是法家思想的一大飛躍,因為,從根本而言,勢治依然是道家治理思想的延續(xù),雜糅以君權(quán)人治,以法為表象統(tǒng)合。而法家法治則徹底地推崇以法治國,〔7〕主張治國問法不問君,由法不由君。這在漫長的數(shù)千年古代中國歷史上既是空前,也是絕后,其根源在于戰(zhàn)國時代特殊的天下形勢使然,在生存還是毀滅的二選一中,以法治國強國的理論順勢開天地而出。
自戰(zhàn)國起,列國紛爭不斷,大國吞并小國,傳統(tǒng)貴族奴隸制的國家形態(tài)由于國內(nèi)貴族割據(jù),力量分散,遠遠無法凝聚國力適應戰(zhàn)國時代的征伐,因此,很多保守舊制的國家都消亡了,典型的如宋、魯被法家勢治的齊國所滅,宋是堅守殷商舊制,魯則是周禮舊制。在興亡更替下,變法則生,不變則亡,成為一種普遍的戰(zhàn)國共識。所以,變法強國不僅是一種治國主張的革新,更是實實在在的列國生存危機下的無奈選擇。
因此,自戰(zhàn)國起,李悝、吳起等變法,〔8〕為天下確立了以變法強國的典范,李吳之變法核心都在于廢除井田、獎勵農(nóng)耕、抑制貴族、建立新軍、以法強國,正是變法的作用,使得魏國實力在戰(zhàn)國中一時暴起,成為長期霸主,連續(xù)對秦作戰(zhàn),將秦國土地壓縮到黃河以西,幾乎亡國,而吳起在楚國短短一年的變法,即“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也正因為此,催生出了戰(zhàn)國時期的最深徹的變法——商鞅變法,也產(chǎn)生了法家最正大光明的正統(tǒng)學派——法家法治派。
商鞅變法自古就引起極強烈的爭議,儒家斥之為暴政,而后世改革派則視商鞅為先驅(qū)榜樣,這不僅因為商鞅變法是最成功的變法,也因為商鞅變法是對傳統(tǒng)貴族君主體制影響最大變革最大的變法。究其根本,就在于商鞅徹底推行以法治國,法等同甚至高于君權(quán),更勿論高于貴族特權(quán),這在兩千年前的中國,不啻于開天辟地、驚天動地。更重要的是,商鞅徹底的以法治國思想,竟然能夠被自穆公以來長期信奉仁政的秦國接受且徹底推行,亦成為中華歷史上的一件罕事。
商鞅入秦之前,秦國已遠不是穆公時代春秋五霸之一的盛景,與魏國連戰(zhàn)連敗,函谷天塹失守,河西之地盡失,幾欲亡國,秦孝公即位,勵精圖治奮發(fā)圖強,向天下發(fā)《求賢令》,痛陳國恥,直斥先君,“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nèi)憂,未遑外事,”又承諾,“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史記·秦本紀》)。以今觀之,此文乃自古以來天下奇文,不但痛陳國恥,非議先君,不懼悖逆,而且承諾裂土以待強國之賓。事實也的確如此,衛(wèi)鞅自變法大成擊敗魏國被封商君后,孝公以十五邑為封地,而秦國在變法初也只有四十一縣,可謂的確做到了分土以賓的承諾。自古有明君者有能臣,而如孝公之大度之坦蕩明君,更是古今罕見。因此商鞅變法和法家法治的政治成功,不僅是治國思想的成功,更是歷史在特定時期特定人物下的政治巧合,這也解釋了為何以法治國在后世很快被拋棄,但其思想價值卻不容抹殺,〔9〕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縱觀商鞅變法,其削弱貴族、重整田土、建立縣制、獎勵耕戰(zhàn)、劃分什伍等皆不是其首創(chuàng),在管仲、李悝、吳起等變法中都有體現(xiàn),然之所以商鞅能為法家之光大正統(tǒng),在于其徹底堅持以法治國。其法治思想根本在于三:一是變法思想,二是立法思想,三是執(zhí)法思想。
商鞅的變法思想核心就在于不泥古法,不慕先賢,主張法貴因時因勢而變,其在《商君書》開篇《更法》即言,“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這其中不但提出了立法要因時而變,同時也提出了治世不一道的觀點,這與勢治派處處以道自守,主張治國者一道的觀點就有所差別,真正使得法家思想從道家思想中脫離出來而成熟。而商鞅的變法思想被王安石所全盤接受,其著名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傳》)與之可謂如出一轍。
變法思想確立后,立法就成為重要的內(nèi)容。立法不僅指如何制定頒行法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法律能夠在國中朝野立住,也就是被臣民所普遍接受。商鞅的立法有三個基本的思想:一是以信立法。商鞅認為,政府法令推行的根本在于政府本身的信用和信任,無信則無法。因此,商鞅徙木立信,以官府履行明顯違背常理的承諾而證明官府自身的信用,可謂苦心孤詣,〔10〕從而使國中臣民無不尊信官府。二是法為治本。商鞅認為,一切治理的根本在于法。對于君主而言,法為君權(quán)之根本保障,無法亦無君,所謂“法之不明者,君長亂也”,又云,“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quán),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商君書·修權(quán)》),實際上是將國、君、法三者緊緊捆綁在一體,使得君權(quán)得以維護法治。商鞅甚至認為法高于君,所謂“有道之國,治不聽君,民不從官”(《商君書·說民》)。三是建立法官。為了確立國家范圍內(nèi)的法令統(tǒng)一,商鞅建立了法官制度,法官最重要的不是審案,而是宣教釋法,一旦法官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則以被問之罪而不是瀆職之罪處罰,如《商君書·定分》載,“主法令之吏不告及之罪,而法令之所謂也,皆以吏民之所問法令之罪,各罪主法令之吏”。商君宣法明法之策,制度之嚴、思路之奇、收效之大,亦歷代罕見。這比朱元璋之家家必須藏有大誥,有大誥者可以免罪一等還要更為有效。商鞅之宣法明法,其關(guān)鍵不在于讓民懂法,而在于讓官知法懂法,〔11〕否則就無從回答民眾問答,宣法之錯尚且不敢,更勿論枉法。所以商鞅法治,關(guān)鍵不在以法治民,而在以法治官。
立法之后,執(zhí)法就成為實踐中的關(guān)鍵問題。商鞅法治的思想在于執(zhí)法貴在統(tǒng)一,守法貴在由上至下,這與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治國思想產(chǎn)生了根本區(qū)別。自古立法立刑,重在治下,皇家王公貴族則由家法族規(guī)處置,而非國法,商鞅第一次提出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壹刑思想并實踐之。如其言,“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敗于后,不為損刑;有善于前,有過于后,不為虧法”(《商君書·壹刑》)。太子犯法同樣被懲治,因其年幼,刑制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可謂驚世駭俗,但其執(zhí)法效果卻得到了徹底保障。商鞅亦深知,是否執(zhí)法如一,關(guān)鍵在君王,因此強調(diào)君王要首先守法執(zhí)法,“世之為治者,多釋法而任私議,此國之所以亂也”,“惟明主愛權(quán)重信,而不以私害法”(《商君書·修權(quán)》),“圣人治國也,審壹而已矣”(《商君書·壹刑》)。
正是在這樣通過變法立法執(zhí)法的徹底貫徹以法治國的思想下,秦國最終實現(xiàn)了大治,《史記·商君列傳》載,“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辈坏蔀閼?zhàn)國強國,且孝公之后歷代國君均嚴守秦法,最終一統(tǒng)天下,塑造了中華文明此后基本的國土版圖和政治制度格局??梢哉f,正是正統(tǒng)法家法治學說,才成就了中華數(shù)千年大一統(tǒng)之歷史不世之功。
3.晚期法家——以術(shù)治國
商鞅徹底以法治國、由法不由君的思想顯然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難以被長期接受,因此,一旦秦孝公這一偉大君主去世以及秦國從當初面臨的亡國之勢而成為西方強國后,商鞅同樣面臨著吳起在楚國變法的尷尬局面,最終的結(jié)局是商鞅被舊貴族和曾被其懲治的繼任國君車裂而死。但值得慶幸的是,秦惠文王并未廢棄商鞅所設(shè)置的大部分法律,同時牢牢掌握著作為君主的權(quán)力,秦國法家最終同樣淪為了君主馭下的工具。這就形成了從法治派向術(shù)治派跌落的流變格局。
準確地講,法家術(shù)治派并非晚于商鞅法治派,與商鞅同時代的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就奉行術(shù)治派,術(shù)治派的核心思想是用法令來加強君主的權(quán)力,以權(quán)術(shù)而駕馭群臣。從現(xiàn)存的《申子》殘篇來看,申不害尤其注重君臣分別,謂之正名,〔12〕名分定而君臣別,如其所言,“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shè)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申子·大體》),顯然是將群臣視為君主的政治工具可以任意操持。申不害還主張明君治國不能過于操持具體事務,而是要操持臣下,以暗馭明,“明君治國,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三寸之機運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申子·君臣》)?!稇?zhàn)國策》亦記載了申不害欲任用堂兄而被韓侯斥責的故事。這顯然與商鞅治國一唯法治、大公無私、不惜以身殉法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申不害的術(shù)治思想其后被韓非子所繼承,歷來認為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實際上韓非子顯然更重術(shù)治,所以歷代后世思想家把申韓并列,而對商君卻獨存敬意。韓非子本是大儒荀子的弟子,但其思想?yún)s是法家,亦顯示了先秦時學術(shù)的融合。〔13〕韓非子認為,治國首要是君術(shù),〔14〕而法是為了加強君術(shù)的。他認為君主要神,要明,要察,要酷。所謂神,就是神秘莫測,不被群臣所知,見首不見尾,即所謂“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君”(《韓非子·主道》),“主上不神,下將有因”(《韓非子·揚權(quán)》),這樣群臣就會心生畏懼而不敢冒犯君權(quán)。所謂明,就是君主內(nèi)心要清明,要虛靜以待,當然虛靜的目的是遍察萬物,“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韓非子·主道》)。君主虛靜后,就可以明察群臣。而韓非子如同申不害一樣,認為君主察群臣要以暗察明,讓群臣在明處暴露,而君主在暗處觀察,所謂“虛靜無事,以暗見疵”,韓非子還提出君主要防備臣下蒙蔽的八種手段,謂之八術(sh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韓非子·八奸》)。所謂酷,就是人主要以刑德為主而治群臣,謂之二柄,“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韓非子尤其認為,刑賞是君主獨斷之權(quán),不可落入權(quán)臣之手,“今君人者釋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韓非子·二柄》)。由此可見,韓非子之術(shù)治,完全是從維護君主權(quán)威出發(fā),可謂中國版的《君主論》。
究其根本,法家術(shù)派雖名法家,但實質(zhì)已經(jīng)蛻變?yōu)榕獧?quán)之術(shù),如商鞅認為,“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quán)”(《商君書·修權(quán)》),可謂光明正大。而韓非則認為,“圣人之所以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韓非子·詭使》),相比之下,韓非治國更利用人性之惡,透出一種權(quán)術(shù)的詭詐陰鷙之氣,讀之令人悚然。因此,歷代思想家對韓非之術(shù)批判尤甚。但由于其顯然有利于君主之用,且推崇忠孝,所以,后世歷代強君皆彰孔孟,而實申韓,形成外儒內(nèi)法的格局。至法家術(shù)治的大興,實質(zhì)上結(jié)束了正統(tǒng)法家以法治國的歷史進程與思想輝煌。
以上從思想發(fā)展流變的角度闡述了法家思想不同時期不同派別的演變,顯然法家思想內(nèi)部駁雜豐富,但歸而統(tǒng)之,亦可以從以下幾個核心角度把握和理解。
如前所述,道法一脈,不可割裂。無論是管、慎、商、申、韓皆以道為自然之宗,以法為人間之矩,認為人間正法本質(zhì)上是大道秩序的人間化體現(xiàn),君王不過是替天行道,代天立法,而天下臣民之所以遵從法,本質(zhì)上是遵從天地自然的大道秩序。因此,道法一脈的根基,既決定了法家法的神圣性,同時也客觀上抑制了君主通過法而滋生的濫權(quán)和暴政。而法家法派更進一步將法甚至置于君權(quán)之前,實際上也正是由于天道大于君權(quán)的大道思想之基決定的。可以說,正是因為道法一脈,道為法源,法是道顯,才使得法家從根源上確立了其并不是單純的君主統(tǒng)治工具和本身具有的符合歷史和客觀規(guī)律的正當性價值。一旦君主濫權(quán),使得君王之法過于偏離社會正當性和客觀性的秩序需求,就會失去天道的根基,新的社會秩序也就是正道和體現(xiàn)正道的正法就會替代暴政,這就從思想和實踐中抑制了君主的過度暴政和濫權(quán)。而在法治而言,正統(tǒng)法家尤其崇尚法一,法所及內(nèi),人人平等,這實際上亦與道家相同,天道一也,故人法一也。
法家特別是正統(tǒng)法家法派尤重以信治國,這在本質(zhì)上與道家的以道化天下、儒家的以義得天下有類似之處,然而正統(tǒng)法家認為,無論是天道也好、大義也罷,都更為抽象飄渺,世間蕓蕓眾生凡夫俗子如何都懂天道、大義?而朝堂官府之信才是實實在在,可以被黎民百姓看得見的。官府無信用,縱有法也枉然,以此,正統(tǒng)法家的核心在法大于權(quán)之后,尤其重視以信立法,因此商鞅以徙木賞重金之荒謬而立朝堂之信譽,以刑制王公而立法之尊嚴。有信才有威嚴肅穆,民不敢違,官不敢欺。故后世王安石贊曰,“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可謂一針見血洞悉本質(zhì)。所以,正統(tǒng)法家認為法信一體,有信才有法,無信則法亡。以此觀之,歷代之政亡,苛政腐敗之外,必然是政府無信,民不信官,更不信法,才會揭竿而起。法家之重信,與古羅馬之塔西佗陷阱〔15〕之警示可謂如出一轍。因此,善治之重法,更要重信。
勢術(shù)雖有相異,但本質(zhì)實同,皆為加強君權(quán)而來。勢以天道加覆君權(quán),以法鞏固君勢,以君勢而馭臣下,使得臣不敢犯,民不敢欺。而術(shù)則以權(quán)術(shù)駕馭臣下,以暗觀明,加強考核察奸,使得臣下不敢二心覬覦,亦不敢懈怠。勢術(shù)雖名法家,但實非光明正大之法家,雖崇法令,名以法作為馭下之工具,而實以權(quán)術(shù)操之。勢術(shù)相比,勢尚且更好一些,更重君道操守。以歷史來看,法家之勢術(shù)也是貴族奴隸封建時代的必然,倒也無可厚非。然而,后世多抨法家苛刻,大部也因勢術(shù)而來,非堂堂正正之法治之法,這也是今人之借鑒法家時應該注意相區(qū)別的。
法家治國在法定后,尤重依法刑賞,法家認為,法之所以能夠讓天下所遵從,核心就在于要用賞罰的方式來影響到人的行為,因為,相比于說教,世人更在意實際的賞罰得失,因此,刑與賞是最能夠正人之行的方式,所謂揚善懲惡。因此,法家治國,在明律令的同時,亦建立功績制,無論勛貴平民,論功行賞,乃至平民可以靠耕戰(zhàn)獲爵,官員晉升亦是如此。而與賞相比,法家亦更重刑,與通常認為法家苛暴不同,法家重刑不在于濫刑,而是為了止刑,因為法家認為只有臣民畏懼刑法而不犯法,才能做到天下無刑的大治?!?6〕與儒家相比,法家認為濫施仁政,實是授民以小惠而壞法度,最終縱民犯法而實害民。此外,法家用刑還尤重公平,認為刑罰面前,無分貴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大道平等,法度如一。這與儒家之刑不上大夫,以及用刑議親議貴的八議制度又有了重大的觀念和制度差別。以今日之視角來看,法無貴賤、人人平等的法家刑法觀顯然更具有制度先進性。
歷代多認為法家拋仁棄義,實則望文生義而不解真意。準確而言,法家對仁義的態(tài)度是辯證的,一方面,法家繼承道家主張,認為社會應該返璞歸真,“大道廢,有仁義”,所謂的仁義反而是社會墮落的產(chǎn)物,而真正的大道是不言不張的;另一方面,從社會治理實踐來看,法家也并不反對仁義,只是認為仁義靠說教沒有用,一味提倡仁義反而會造成社會虛偽之風彌漫,處處假仁假義。故《商君書·畫策》有言,“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于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币虼耍艺J為真正要實現(xiàn)天下大治,實現(xiàn)人人仁義,不能靠詩書禮樂,而是要靠依法守法,只要法有規(guī)矩,君有信譽,則仁義自然由法而生,即所謂,“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圣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而從實踐來看,商鞅變法之后,秦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史記·商君列傳》),見義不為者皆有法懲處(《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的確實現(xiàn)了以法而正仁義的治理結(jié)果??梢姺抑卫?,務求實效,而不尚空論。
郡縣制自古有之,〔17〕然而大興的確是在法家。法家另一經(jīng)典《鹖冠子》即論述了上古賢君成鳩氏治國之法,“五家為伍,伍為之長,十伍為里,里置有司,四里為扁,扁為之長,十扁為鄉(xiāng),鄉(xiāng)置師,五鄉(xiāng)為縣,縣有嗇夫治焉,十縣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屬”(《王鈇》)。自管仲起,法家改革家亦多以此法整頓地方政權(quán)而強化國家權(quán)力,如李悝在魏,吳起在楚。而顯然商鞅在秦是徹底將其貫徹的,〔18〕始皇、李斯又將其推至全國??たh制在理論上亦屬于法一的范疇,也就是地方政權(quán)是國家政權(quán)的分支,國家之內(nèi),法令統(tǒng)一,從而強化國家實力而削弱地方勢力。而在實行上則要構(gòu)建起更為龐雜的行政機關(guān)體系。因此,郡縣制的優(yōu)點在戰(zhàn)國時代是極為明顯的,就是凝聚國家實力,消除國家內(nèi)耗,統(tǒng)一國家治權(quán),并事實上構(gòu)建了統(tǒng)一的大市場,也有力地促進了國家經(jīng)濟繁榮。然而其缺點亦很明顯,就是對于行政機關(guān)的能力效率和從君主到基層官員的素質(zhì)要求都更高,且很容易由于行政系統(tǒng)的復雜,鏈條的漫長、君主與官員的懈怠和腐敗導致整個體系治理能力的低下。因此,很大程度上,秦能統(tǒng)一天下后又亡天下,歷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皆與郡縣有直接關(guān)系。此后,經(jīng)兩千多年的震蕩后,終于形成穩(wěn)定之大一統(tǒng)國家。
法家之鼎盛,始于商鞅而終于秦亡。法家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華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迄今為止的中華歷代版圖基礎(chǔ)和基本政治架構(gòu)后,亦如同耗盡心力之英雄轟然倒地。秦的滅亡,除卻宮廷政治的原因如趙高亂政,大體而言,根源有四:一是擴張?zhí)保沟迷蟹顭o法適應突然暴增的國土,以及行政體系暴漲難以適應大面積的統(tǒng)治;二是文化認同,原六國之民尤其是舊貴族無法真正認同秦的文化,復國心切;三是民力征用太過,〔19〕阿房宮雖有考證或其不實,但是修建長城以及南方之運河靈渠等卻亦是事實;四是秦法苛刻,秦法的苛刻不是如同后世想象的動輒殺人,《睡虎地秦簡》已可證明秦法并不殘暴,但是秦法確實過細過密,以及與東方各國習俗多有不同,如以國法替代宗族統(tǒng)治,又移風易俗如整頓家庭倫理,推崇男女平等(甚至如“夫為寄豭,殺之無罪”《會稽刻石》),此皆犯了東方各國尤其是儒家之大忌。有此四,則秦之滅亡也是可以理解的了。然而,秦雖滅亡,秦法卻不滅,法家之基本政治制度和法治思想?yún)s依然不滅,被后世所繼承和流傳,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法”。
漢是一個兼容并包的大一統(tǒng)朝代。政治上漢初以道家無為黃老之術(shù)治國,而文化上又尊儒制禮,在政治體制上則承襲秦制,這不僅表現(xiàn)在國家版圖上繼承了秦所拓展的大一統(tǒng)格局,還表現(xiàn)在具體的制度上,如秦所確立的郡縣制以及完全照搬秦的官爵制等。只不過為了政治妥協(xié)和緩解秦制之弊,在漢初亦采用了分封與郡縣制相結(jié)合的方式,直至景、武之后,通過削藩和推恩等手段,中央政府進一步擴大貫徹了郡縣制。從法律角度,劉邦初以秦法苛刻而約法三章,但很快即發(fā)現(xiàn)遠不能用以治國,于是蕭何沿襲秦律,制漢九章律。班固雖崇儒家,但在《漢書·刑法志》中亦承認蕭何之律上承秦制(“相國蕭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時者,作律九章”)?!稌x書·刑法志》亦認為,“漢承秦制,蕭何定律,除參夷連坐之罪,増部主見知之條,益事律、興、戶三篇,合為九篇”。此后,孝文帝又廢除肉刑,體現(xiàn)了仁政與刑法的結(jié)合。而從治國思想而言,董仲舒雖倡導獨尊儒術(shù),但亦肯定刑法之功用,甚至主張“陰陽之理,圣人之法也,陰,刑氣也,陽,德氣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而漢武帝雖采納獨尊儒術(shù)之策,〔20〕卻興鹽鐵之利,重用律令之臣,以法家之術(shù)強國,遠擊匈奴,南平南越,故秦皇漢武可等量齊觀。漢武之后,有所反思,儒家則進一步影響到治國之策,至東漢末年,中央政權(quán)衰落,地方豪強和士林大族崛起,直至天下大亂。三國時期雖承東漢,崇尚儒家,但無論魏武帝〔21〕還是諸葛武侯,皆有雄才大略,行法家之術(shù)。如曹操為小吏時于縣門置五色大棒,“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招募人才時論能不論才,認為“撥亂之政,以刑為先”,當自己無心違規(guī)時,亦有割發(fā)代首之舉,史評“攬申、商之法術(shù)”(《三國志·武帝紀》)。而武侯治蜀,律法森嚴,官不敢欺,“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刑政雖峻而無怨者”,街亭兵敗后,亦自請謫降,史稱“管、蕭之亞匹矣”(《三國志·諸葛亮傳》)。
隋唐類似于秦漢,都結(jié)束了一個漫長的亂世而大一統(tǒng)。隋煬帝如同始皇帝,都好征發(fā)民力而求全治武功。唐又如漢,高祖太宗都崇清凈無為之治,所謂“無為而治,德之上也”(《貞觀政要·論君道》)。然又重修五經(jīng),推崇儒家,開科舉之先,重視文治,但又不唯儒家經(jīng)典,而以包括道、法、算學的六科取士。唐代尤重律法,以《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開元律》等為代表的唐律體系,〔22〕可謂中國歷代律法的集大成者。其不僅有刑訴,還容納民、商、行政,以及婚姻家庭等各種詳盡規(guī)定,甚至還有涉外事項,如《永徽律·名例律》:“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闭缣谒?,“法,國之權(quán)衡也,時之準繩也,權(quán)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貞觀政要·論公平》)。可謂深通法家之精義,而法之天下共治之思想,實與商君之正統(tǒng)法家相合。因此,唐之盛世,法治功不可沒,〔23〕唐之富強,理得其所。而自開元盛世之后,君主逐漸喪失警惕,民風奢靡,官風糜爛,奸臣當?shù)?,縱容豪強,終毀于安史之亂,亦是壞法度的必然結(jié)果。
宋代通常被認為是儒家治國,實則是儒道法兼有。太祖太宗開國之初皆拜會召見陳摶、蘇澄等道士,對以無為之策治國,歷代帝王亦多信奉道教,崇尚玄虛,又大興科舉,完善縣、州、太學體系,推崇以儒治國,但同時又于建朝初期以重典繩奸,又沿襲唐代律令,制《編敕》《刑統(tǒng)》頒行天下,形成了宋代獨特的敕律并行的律令體系(《宋史·刑法志》)。這亦體現(xiàn)出宋代強烈的儒法合治、教懲結(jié)合的特點。并且宋代立法廣泛,〔24〕如梁啟超所言,“宋代法典之多,實前古所未聞”(《論中國成文法編制之沿革得失》),除了刑律外,宋代立法民事商業(yè)皆有涉及,尤其商業(yè)立法更為豐富,甚至有海外貿(mào)易律令,也體現(xiàn)出宋代重視工商業(yè)的特點。此外,宋代還一改五代之肉刑,而改為折杖與流役之刑,體現(xiàn)出其寬仁一面。而在文人士大夫方面,一方面崇尚儒學,發(fā)展出理學的儒學高峰,另一方面,一大批變法革新派官員又崇尚商鞅法家,意圖變法以強國,〔25〕甚至王安石提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樣在儒家看來大逆不道之變法立論,而變法派亦長期掌控政權(quán)??梢娝未螄尸F(xiàn)出強烈的儒道法合流的局面。也正因為這種文化和治理思想的多元合流,終呈現(xiàn)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的繁盛格局。這其中不能不說亦有法家思想的助力。
元雖是外來政權(quán),但卻渴慕中華文化,蒙元本以藏傳佛教為國教,忽必烈尊崇全真道教,同時又以儒家官員治國,行文化包容之策,蒙元疆域極廣,橫跨歐亞,商旅縱橫,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思想又匯通,因而統(tǒng)治較為寬松,〔26〕就律令而言,元朝刑罰雖沿用金律,但重視寬刑慎刑,故《元史·刑法一》指出,“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緩弛而不知檢也”。但元法慎刑且注重程序的做法亦值得尊重,如《刑法二》載,“諸大宗正府理斷人命重事,必以漢字立案牘,以公文稱憲臺,然后監(jiān)察御史審覆之,諸有司非法用刑者,重罪之。”
明清是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制度的高峰,亦是法家思想備受重視的又一高峰。朱元璋即位之后,吸取元代教訓,指出“元以寬失天下”。治國策略上對民整體采用與民休息的道家方略,而在文化上又重視儒家,重開科舉,制度建設(shè)上則極為重視法制,不但組織編纂《大明律》,還親制《大誥》《大誥續(xù)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等法典。朱元璋不但重視修法,還極為重視普法,要求家家戶戶必備大誥,如有違法,有大誥者可減罪而無之者則加罪,這與商君置法官而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朱元璋還加大對官員的監(jiān)督和考核,〔27〕設(shè)置六科給事中和錦衣衛(wèi)以明暗督察官員,廢除宰相,君權(quán)獨斷,皆透出了法家申韓術(shù)派的氣息,后朱棣又重用宦官,東西廠制度形成,縱明一朝,都始終覆蓋于秘密政治的陰影之下。文化方面,縱然明代理學心學大勝,然如王陽明、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名為儒士,實為法家強臣,〔28〕如王陽明剿匪行連坐制,張居正上《陳六事疏》,明確要“省議論、振紀綱,重詔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實皆為法家治國之要,亦終以法家之術(shù)而中興明朝。
清承明制,無論是官制還是法律,清初順治等以無為之道治國,同時又重儒家,大興科舉,康熙倡導道統(tǒng)治統(tǒng)合一之論,以圣賢明君自居,但亦重視法制,〔29〕指出“國家刑法之制原非得已,然懲警奸慝又無不可”,“國家設(shè)立法制原以禁暴止奸安全良善,故律例繁簡因時制宜,總期合于古帝王欽恤民命之意”(《圣祖御制文集》)。而雍正則明顯是法家皇帝的做派,雍正之作為如同始皇帝或者朱元璋,一方面極為勤勉,傳世之批文多達2000萬字巨,古今罕見,另一方面嚴懲貪腐、強化考核、重用御史、懲官極嚴、號抄家皇帝,治國則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擴充財政、重用能吏、貶斥儒生,皆是法家做派。但結(jié)果甚佳,官員清廉、府庫充裕、民生興旺。乾隆亦然,雖效仿康熙寬仁之治,但亦嚴峻刑法而御下,甚至大興文字獄,顯然是擅長申韓之術(shù)。名雖仁政,實則法家。
從以上秦以后歷代對法家的應用歷史可見,法家思想和政策實則貫徹自秦一統(tǒng)之后的兩千多年,歷代帝王雖名以仁政以安民心,但實則以法術(shù)御下而治國,所謂外示儒術(shù),內(nèi)以申韓。法家實實在在成為數(shù)千年以來應用最廣和最徹底的實踐治國方略。但令人惋惜的是,后世之所謂采納法家實則是法家末流之勢術(shù),而非法家正統(tǒng)之法治,只有個別帝王如唐太宗試圖做到正統(tǒng)法家“法者,君臣之所共操”的法治天下的政治理想,其中原因,亦值得深思。
對法家的評價,歷來多有爭論乃至非議,然而,無論從法家思想根源還是其本身思想的歷史先進性和實踐中所取得的成就與價值而言,都值得審慎地看待。
中華文明很早就完成了從人格化超自然崇拜到抽象化真理崇拜的躍升,道作為上古中國所歸納和敬奉的自然萬物和客觀真理的本體化和抽象化指代,今天來看,具有極為先進的文化和哲學屬性,〔30〕其從根本上確立了中華文明對自然和客觀真理的信仰和追求。道為天下裂,先秦諸子百家皆來自于道,而法家則毫無疑問是大道思想在政治實踐中的最直接的繼承。法來自于道,是道的人間化體現(xiàn),通過法道一體來超越人治的局限,并完成了從小國寡民到大一統(tǒng)的實踐政治躍升。這種道法的直接傳承,既賦予了法家思想的歷史先進性,同時也確立了其思想與實踐的正統(tǒng)性。從中亦可以觀察到,在中華文明的源頭正脈,很早就產(chǎn)生了深刻的從理論到實踐的系統(tǒng)性的法治體系。
長期以來,中華政治傳統(tǒng)就等同于人治,幾乎成為一種共識,而法家甚至被認為是一種還遠不如人治的治理思想。然而,深究法家思想,尤其是法家法治思想,去反復品味“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quán),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權(quán)者君之所獨制也”。其所蘊含的法高于君權(quán)、以法來規(guī)范君權(quán)的中華法治思想則令人極為震撼。一方面是其出現(xiàn)的時間之早,與西方相比,法家法治思想和其完善程度,相較于古羅馬的法治思想亦不多讓,更遠早于英國大憲章運動以法治約束王權(quán)。另一方面是思想之先進之徹底,法家法治思想本質(zhì)上就是要超越人治,這在數(shù)千年的古代中國,可謂前無古人,后寡來者,如開天辟地一般開創(chuàng)了中華法治的歷史之先。
法家的成功不僅體現(xiàn)在思想上的先進性和徹底性,還在于政治實踐上的成功。在數(shù)百年的戰(zhàn)國之時代,法家終能夠在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國家和特殊的歷史人物的組合下,成為一國治國之宗,且堅持數(shù)代,終成統(tǒng)一之世,一舉奠定中華數(shù)千年大一統(tǒng)之政治格局與地理版圖。如果說儒家思想讓中華充滿了人情味,而法家則如同一個精妙的政治架構(gòu)師,構(gòu)建了數(shù)千年中華的政治建筑的主框架。從這個意義上,中華的法治傳統(tǒng)從大一統(tǒng)時代就已經(jīng)確立,雖然法家法治最終滑向術(shù)治,但其奠定的法治思想的框架卻始終保留下來,其確立的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等人人平等的法治觀念亦被流傳下來,甚至后任的個別極為開明的君王如唐太宗還能拾起“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的觀念,亦可以看出法家思想的深遠影響。
今日中國正進行法治國家建設(shè),必須客觀承認,建設(shè)法治在長期人治傳統(tǒng)的中國是非常不易的,但逐本溯源,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華文明同樣是具有深刻的內(nèi)在的法治傳統(tǒng)和法治血脈的。中華大一統(tǒng)之歷史正是由法家所開創(chuàng),甚至與世界法治歷史相比,亦不遑多讓?!胺罘ㄕ邚姡婪ㄕ咧?,亂法者亡”,是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所清晰揭示的寶貴經(jīng)驗教訓。今日社會主義中國之建設(shè),始終要依法、奉法、尊法、守法,“任何組織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quán)”,而只有依法、奉法、尊法、守法,民心才能聚集,經(jīng)濟才能繁榮,國力才能強大,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夠最終實現(xiàn),中華文明才能夠升華進入到更高層次的文明階段。
追溯中華法家思想,不僅在于歷史思想文化上的意義,更在于對現(xiàn)實治理實踐的完善產(chǎn)生啟發(fā),簡而言之,大體有以下幾個層面。
法治不僅是國家治理的某一具體建設(shè)領(lǐng)域,而應是一切國家治理的根本準則。今日之中國,正在進行轟轟烈烈包括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等各個領(lǐng)域的建設(shè)和治理。然而,法治建設(shè)與這些具體領(lǐng)域均有所不同,法治建設(shè)并不僅是司法領(lǐng)域的具體建設(shè),而是一種根本的國家治理準則和框架構(gòu)建。法治的本質(zhì)就在于通過系統(tǒng)性、程序性、成文化的正式群體理性,來克服由少數(shù)人施加人治的缺陷,最終實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守法的天下共治格局。對于公共權(quán)力而言,法無授權(quán)不可為,應該成為一切公共治理的牢不可破的底線和根本共識。中華法家在很早的時代即確立了法治高于人治的寶貴思想,而歷代亦把法外無刑、濫刑必究寫入其律法之中。盡管在長期的歷史階段中,法治思想只是曇花一現(xiàn),最終沒有根本確立。但是對于今日之現(xiàn)代中國,應該秉承先賢志向,完成法治文明的根本確立。
信與法不可二分,無信即無法,這是中華法家留下的寶貴思想。信用建設(shè)的根本不在于讓人民守信,而是要讓政府和公權(quán)者守信,因為只有政府守信,人民才會相信政府,也才會相信國家所確立的法律之威嚴,上行下效,人民才會守信守法。因此,商鞅不以酷刑立法,而是先以徙木立信而立法。更進一步,對于現(xiàn)代國家而言,政府乃至一切公共權(quán)力機構(gòu)的合法性來源正在于人民之信任與擁護,如果政府反復無常,言而無信,人們就會喪失對公共權(quán)力的基本信任。而樹立政府信用的根本,一在于各級政府和公權(quán)者要遵守自己的各種承諾,凡諾必兌,失信必懲。二則是更根本的在于政府和公權(quán)者要帶頭守法。法者,天下之法,政府和公共機構(gòu)起草各種法律,就必須要帶頭遵守執(zhí)行,否則法律必然失去其公信力,更何況現(xiàn)代國家法律本質(zhì)由人民所立,政府更要遵循,這正是人民主權(quán)的應有之義。
人人守法尊法的前提是人人知法懂法,中華法家很早就確立了系統(tǒng)的大規(guī)模普法的思想和制度。商鞅確立自上而下的法官制度專以普法,甚至釋錯法要以所釋之罪而懲罰法官,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從重視普法教法中亦可看出,中華法家法治思想遠非酷政主張,其重視法教的思想亦與儒家如出一轍。這種對法律普及的高度重視,非常值得今日之借鑒。法律的根本不在于通過刑律懲罰公民,而在于通過法律的教育來實現(xiàn)對犯法行為的規(guī)避,從而保護公民,對違法犯罪的懲戒只是一種最后的手段。在現(xiàn)代法治的建設(shè)中,亦可以發(fā)現(xiàn)法治推行的難點在于公民乃至官員的法律知識的匱乏,其亦必然導致法治意識的淡漠和社會行為中違法濫權(quán)的發(fā)生。因此,要用更大的力度去做好宣傳法律和以案釋法的工作,讓人人都知法懂法,尤其是讓各級官員要帶頭知法、懂法、用法。
法治之實現(xiàn),以立法、修法、改法為前提,故歷代法家思想家皆重視立、修、改,無法則無法治,不修、不改則無以適從社會。故秦興于變法,而亦亡于法令之不修、不改,以治一地之法而治全國。王安石變法,亦因在實踐中與設(shè)想有所差異而不及時改正,形成圍繞變法的長期政治沖突,甚至有后人言之北宋亡于變法。因此,在法治的推行之中,要時刻注意與實踐的密切結(jié)合和對法律實施效果的評估,絕不能立而不管,行而不察。在長期封閉而變化緩慢的農(nóng)業(yè)時代是如此,在今日之現(xiàn)代社會,社會變革日新月異,更要求重視法律在新領(lǐng)域的及時制定,面對新發(fā)展的及時修訂、改正。否則要么陷入無法可依的尷尬,要么法律脫離實際,則必然違法叢生,最終損害法治之權(quán)威和社會之良治。
法治之行,關(guān)鍵在人。自古以來,法治之難,在上不在下,在朝不在野,庶民百姓知法難而守法易,官員勛貴知法易而守法難。官吏勛貴無論是瀆職貪腐也好,徇私枉法也罷,歸根結(jié)底都是違法犯罪。因此,公權(quán)者之守法,既是法治實施之必要,也是整頓吏治,建設(shè)好的政府之必然。而整頓吏治的關(guān)鍵,也在于法治,官員好不好,評價標準關(guān)鍵在于是否遵法守法,要依法治官,違法必懲,失信必究,形成自上而下對法律體系的尊重、對政府信用的敬畏和對法治原則的崇信與篤行。政府和公權(quán)人員尊法守法,社會和普通公民必然上行下效,亦知法守法,才能最終實現(xiàn)法治大成的局面。
在中華傳統(tǒng)治理思想中,中華法家毫無疑問是極具歷史先進性和深刻性的,其所提出的以法治國的思想賦予了中華文明內(nèi)在的法治精神,其構(gòu)建的政治架構(gòu)在數(shù)千年里得以流傳。在今日建設(shè)法治國家的時代,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中華文明本身是具有法治傳統(tǒng)和法治血脈的。在對法家思想的重視和挖掘中,同樣也要區(qū)分法家法治和法家術(shù)治思想,揚法治之光明而棄術(shù)治之陰暗。中華法家思想和歷代興衰經(jīng)驗也清晰地告誡今人依法者治、奉法者強、亂法者亡的歷史教訓。今日法治之建設(shè),要高度重視法治根本原則的確立和政府的信用、法律的宣傳、法律的立修改及公權(quán)本身的尊法守法建設(shè),最終形成上行下效,同尊同信、法治天下的善治格局。
注釋:
〔1〕何哲:《道與無為:中華道家的治理思想及對人類治理體系完善的啟示》,《貴州社會科學》2021年第9期。
〔2〕王德有:《中國古代學派的分水嶺——兼論〈黃帝四經(jīng)〉的法家歸屬》,《哲學研究》1996年第10期。
〔3〕王保國:《從〈呂刑〉看“明德慎罰”思想在西周的演變》,《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4〕周熾成:《法家的道理之論:從管子到韓非子》,《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5〕金敏:《法出乎道——論〈管子〉的道法觀》,《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6〕何慧:《簡論慎子的法律思想》,《法制與社會》2016年第10期。
〔7〕蕭伯符:《商鞅法治理論及其現(xiàn)代借鑒》,《中國法學》2002年第2期。
〔8〕高專誠:《戰(zhàn)國前期李悝變法的歷史反思——兼以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為參照研究》,《史志學刊》2015年第1期。.
〔9〕丁天立:《先秦法家“法治”主義下的正義話語——以商鞅變法為例》,《西安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
〔10〕毛澤東:《商鞅徙木立信論》,任繼昉編著:《毛澤東學生時期文稿詳注(1910—1918)》,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11〕楊百勝:《商鞅變法與全民普法教育》,《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12〕莊仲:《申子“名”思想之解析》,《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13〕李峻嶺:《荀子與法家:援法入儒及理念分合——兼論荀子與韓非、李斯之關(guān)系》,《理論學刊》2018年第5期。
〔14〕戴木茅:《政治真實與知人之術(shù)——基于〈韓非子〉術(shù)論的分析》,《中國哲學史》2017年第4期。
〔15〕蔡汾湘、郭鑫:《走出立法的“塔西佗陷阱”》,《人民論壇》2014年第27期。
〔16〕馬榮春、徐曉霞:《法家“輕刑傷民”思想及其對當今的啟示》,《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
〔17〕韓連琪:《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郡縣制及其演變》,《文史哲》1986年第5期。
〔18〕孫聞博:《商鞅縣制的推行與秦縣、鄉(xiāng)關(guān)系的確立——以稱謂、祿秩與吏員規(guī)模為中心》,《簡帛》2017年第2期。
〔19〕邊澤惠:《秦“二世而亡”在于政策失誤》,《渤海學刊》1993年第2期。
〔20〕申波:《論法家思想在漢代的隱性化》,《江淮論壇》2005年第2期。
〔21〕朱永嘉:《論曹操的抑止豪強及其法家思想》,《復旦》1959年第6期。
〔22〕張生:《“唐律五百條”:規(guī)范技術(shù)、法律體系與治平理念的融貫統(tǒng)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6年第2期。
〔23〕王炤、魏文超:《初唐盛世的法治成因》,《安徽史學》2011年第4期。
〔24〕呂志興:《宋代法律體系研究》,《現(xiàn)代法學》2006年第2期。
〔25〕劉文波、劉浩:《“立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倫理思想探析》,《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5期。
〔26〕王敬松:《論元代法律中沒有“十惡”體系》,《民族研究》2013年第5期。
〔27〕汪火良:《朱元璋重典治吏反腐對法治反腐的鏡鑒》,《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28〕韓偉:《明代法家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理論探索》2017年第1期。
〔29〕霍存福、程令政:《被推崇為“良法”的康熙、雍正諸條例——勸與懲的導向及其精神》,《河北法學》2019年第1期。
〔30〕陳鼓應:《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論道、儒、墨、法多元互補》,《哲學研究》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