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慧玲 陳洪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作出一系列戰(zhàn)略性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1]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鞏固和發(fā)展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2]這再次凸顯了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
情感認同作為一種最真實而又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心理認知,具有驅動、調節(jié)、感染、遷移等功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發(fā)揮情感認同的驅動作用,讓每個成員由體驗感知層面上升到情感認同層面,獲得同屬一體的價值認知和情感皈依,激發(fā)向中華民族共同體邁進的力量之源。當代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實現(xiàn)“認知—情感—實踐”的層層傳導,將認知傳導與情感認同有機結合,自覺樹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從一定程度上講,情感認同與行動同化相伴而生,廣大青年只有以自下而上的情感認同作為心靈深處的支撐力量,才能轉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動自覺,匯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激發(fā)團結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動力。
情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紐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廣大青年群體中的傳播,需要建立在當代青年密切的情感交流、深刻的情感體驗和積極的情感參與基礎之上。當代青年具有獨特的情感特征,需要借助情感的力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本源性動力。
情感是生理主體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求的價值判斷和情緒體驗。情感表現(xiàn)為人的感性體驗,是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當客觀事物與人的情感需要相契合,則會產(chǎn)生積極、正向的情感;反之,則會產(chǎn)生消極、負向的情感。情感為人們開展特定活動提供內在驅動力,并發(fā)揮黏合劑的作用,將人們緊密聯(lián)結在一起?!扒楦性谡J同意識的心理結構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對行為產(chǎn)生的推動作用具有重要的價值,為認同意識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來源和成分?!盵3]
特定的生活經(jīng)歷和外部環(huán)境影響和塑造著人們的行為選擇和情感體驗。由于教育水平、生活條件、文化氛圍、交往方式等發(fā)生重大變化,當代青年普遍追求自我獨立、推崇個性自由、堅定自立意志。其情感生活日益豐富,情感反應較為敏感,情感需求自主傾向較為明顯,這為情感發(fā)揮動力、調解、感染、中介、遷移等作用奠定了基礎。另外,當代青年的情感交流和表達方式也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呈現(xiàn)出日益趨同的態(tài)勢。少數(shù)民族青年熱衷于學習普通話,語言交流能力越來越強,共通的語言是形成一致情感表達的基礎。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當代青年熱衷于使用B站、快手、抖音等交流平臺,網(wǎng)絡語言漸趨一致,情感表達方式日益接近。共通性的情感表達方式、共享性的情感交流媒介推動當代青年的情感互動和共鳴,容易對特定事物形成高度一致的情感認同。
當代青年一旦對特定事物形成情感認同,往往能夠保持堅定的情感信念和情感動力,并轉化為澎湃的行為動力。就中華民族共同體而言,當代青年對其形成情感認同,能夠深刻體會中華民族從自在到自為的歷史,自覺增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心理歸屬和情感維系,全面實現(xiàn)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升華。當代青年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動員之下,實現(xiàn)了歷史與未來的有效銜接,增強了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利益的自發(fā)性和自覺性。他們對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銘記于心,心系山河故土,心憂百姓疾苦,遵守社會公德,維護民族利益,彰顯各民族休戚與共的情愫,拓展命運相依的情感載體。
情感認同是個體對他人和群體觀點、態(tài)度、價值和行為的認可與接受,并自覺向其靠攏和接近的過程。所謂情感認同,是“主體在社會交往交流中對客體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體驗”。[4]情感認同的生成,建立在深厚的情感基礎、充實的情感內容和默契的情感表達方式基礎之上,堅持以情感的共建、共有、共享、共通為價值導向。情感認同具有復雜多元的功能,其動力功能體現(xiàn)在激發(fā)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為人的行為開展提供強大的“內驅力”;其調節(jié)功能體現(xiàn)在積極情感的建構作用或消極情感的瓦解作用;其感染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情感的相互作用,促成情感共鳴和情感共情。
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是指當代青年自覺形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積極、肯定的情緒體驗,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情感歸屬和價值認同的行動過程。從“認知—情感—行為”三維視角審視,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三者構成了完整的認同意識結構,三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存在貫通和銜接的邏輯關系。其中,情感認同居于中間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能夠將認知認同和行為認同有效銜接、動態(tài)轉化。情感認同是當代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催化劑”和“孵化站”,通過發(fā)揮喚醒、激勵、調解、強化等作用,推動認知認同向行為認同躍遷。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確認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身份,并從心理層面發(fā)揮穩(wěn)定、持久和深層的作用,增強當代青年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自豪感,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情感的融入和匯聚,推動人們親近和接受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為意識形態(tài)構建提供內在動力。情感認同具有柔性感召和熏陶浸潤的功能,拉近民眾的心理距離,增強民眾對特定對象的接納度。當代青年只有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深厚的情感認同,才能欣然接受、勤于體悟并躬行實踐。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深厚的價值意蘊和顯著的實踐效果。
情感認同將個體情感與集體情感高度融通,體現(xiàn)了價值判斷和生活體驗的有機統(tǒng)一。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引導當代青年正確把握新型民族關系,理性看待各種復雜的民族問題,形成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情感維系,自覺營造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情感氛圍,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能夠引導各民族青年不斷強化“五個認同”,牢固樹立中華民族整體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增進相互信任的情感紐帶,凝聚團結一致的情感力量。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的感召之下,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高度認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社會資本。
精神家園是指人們在精神層面追求的關于生活、支柱、動力以及信仰等方面的總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各民族千百年來在共同的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譜系,為各民族提供精神寄托和心靈歸宿,也是各族人民所共同認可和遵守的社會文化形態(tài)。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以激發(fā)當代青年揮灑青春熱血,逐夢美好未來,為實現(xiàn)經(jīng)濟繁榮、民族團結、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民富裕的宏偉目標而開拓進取,切實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可以推動當代青年形成思想和行動共識,并將其熔鑄于中華文化的血脈,轉化為中華民族團結進取的精神力量,共同呵護各民族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家園共同體。
肩負歷史使命,履行責任擔當,要以深度的情感認同為前提。在不同歷史階段,基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的感召,各民族青年勇?lián)鷷r代重任。在革命年代,各民族青年前赴后繼,反抗帝國主義入侵,攜手共克時艱,挽救民族危亡;在和平建設時期,各民族青年自覺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責任,將滿腔的熱血和激情投入到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之中,譜寫了改天換地的壯美贊歌;在改革開放時期,各民族青年自覺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將愛國主義的情感轉化為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蓬勃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景下,各民族青年賡續(xù)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xù)奮斗。概而言之,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味著每個人都要自覺接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熏陶,潛移默化地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邊疆穩(wěn)定的責任和義務。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各族群眾的共同目標和公共利益。面對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轉型急劇加速、異質文化強勢滲透的挑戰(zhàn),當代青年需要增進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情感認同,抵御外部力量對中國發(fā)展的干擾和破壞。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激發(fā)各民族青年自覺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利益的行為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情感認同越堅定,社會凝聚力就越強,維護共同利益的行為動力就越充沛。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各民族青年需要勠力同心、步調一致,拓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徑,一致維護中華民族共同利益。
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和有利的條件保障,即各族人民基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判斷,逐漸從政治命運共同體、經(jīng)濟命運共同體、社會命運共同體和文化命運共同體等復合型概念的角度來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日漸深入人心;黨和政府努力推動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逐步提高,增強了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認同;網(wǎng)絡空間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象的生動再現(xiàn)、直觀表達、情感共鳴和認同建構提供了平臺支撐,等等。但同時要看到,各民族青年深度文化交流活動欠缺,政治儀式有機嵌入不足,向榜樣模范學習能力匱乏,網(wǎng)絡輿論引導有待強化等因素,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認同。
回顧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情感認同的重要條件。從運行邏輯來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呈現(xiàn)層層遞進的關系,各民族在彼此的交往活動中加深認知和滿足共同需要,在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促進觀念共享和文明互鑒,在民族交融的過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當前,各民族青年的交流交往交融有待強化和拓展,各民族青年的相互了解不夠深入,對彼此之間的民族語言、文化習俗等包容性不夠;伴隨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少數(shù)民族人口呈現(xiàn)高流動狀態(tài),各民族青年的空間性接觸和生活性接觸相對較少,在特定的空間居住場所、學習生活場域、合作洽談場景、文化娛樂場地的互動頻率偏低,難以營造共享共建共治生活的氛圍,不利于加強情感聯(lián)結和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進而制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
政治儀式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政治現(xiàn)象,通過體現(xiàn)社會政治規(guī)范的、重復性的象征行為,形成政治權力的再生產(chǎn)與政治社會化。[5]慶典、集會、表彰、紀念、宣誓等政治儀式,有助于喚醒集體記憶,激發(fā)民族意識,塑造政治忠誠,共建精神家園,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和規(guī)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6]然而有助于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儀式相對較少,政治儀式的操演廣度、深度、頻率等遠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不能很好地“喚醒—重構—固化—刻寫”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難以激發(fā)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身份認同和情感共振。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千千萬萬英雄模范,需要弘揚英雄模范精神。為鞏固和發(fā)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良好局面,當代青年應向榜樣學習,爭做民族團結模范,學習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將民族團結融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因此,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當代青年要認真學習英雄模范心系祖國、維護民族團結的崇高品質,平等相待、友好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奮力開拓、關心人民的優(yōu)良風格,腳踏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奮斗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但是,當代青年也還存在對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了解不多,對英雄模范的精神實質體悟不深,向英雄模范學習流于形式,等等問題。這說明當代青年向榜樣模范學習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信息化時代,以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的發(fā)展,改變了以往的網(wǎng)絡輿論傳播方式,形成全新的網(wǎng)絡輿論傳播業(yè)態(tài)。各民族青年充分享受網(wǎng)絡資源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深受網(wǎng)絡信息泛濫的困擾;個別青年對網(wǎng)絡信息存在誤讀或曲解,妨礙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網(wǎng)絡輿論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國內外敵對勢力和“三股勢力”加強滲透,網(wǎng)絡空間民族分裂言論不時發(fā)生,這不利于當代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網(wǎng)絡輿論引導提上議事日程。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網(wǎng)絡空間的凝聚作用和整合能力還有待提升,網(wǎng)絡空間輿論引導缺少話語創(chuàng)新和傳播效能,不能深入精準地把握話語傳播規(guī)律,不能摸準當代青年的心理脈動,不能彰顯網(wǎng)絡輿論引導的親和力和影響力,進而影響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信息和意義共享,難以激發(fā)其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自覺體認和情感共鳴。
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動態(tài)延續(xù)、久久為功的過程。要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要改變硬性植入與刻板說教的做法,加強情感的浸潤與滲透,促進情感交流與融通,以情感認同確保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到情感的滋潤和熏陶,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獲得普遍的遵守和踐行。具體而言,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根據(jù)雅斯貝爾斯的“內在的主體間性”(internal inter-subjectivity)觀點,每個個體都是共同體的一分子,他們基于內在的人格尊重、關懷和公共利益而開展交往活動。這種交往實現(xiàn)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各民族青年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符合內在主體間性的原理和精神,是一種理想的交往狀態(tài),有利于加深彼此之間的情感聯(lián)結。另外,無論是從理論層面考察,還是從實踐層面審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的強化,要建立在族際接觸的基礎之上,通過增進彼此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情感融入,全面構建良好的族際關系。根據(jù)群際接觸理論,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接觸可以消除情感隔閡、密切情感聯(lián)絡、產(chǎn)生共情效應。伴隨接觸范圍的拓展、接觸方式的改進和接觸頻率的提高,群際接觸的效果逐步得到提高,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得以建構。因此,要尊重當代青年群體的多元性和差異性,搭建高效運轉的對話交流平臺,建設完善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機制。
首先,策劃各民族青年文化交流互鑒活動?!爸腥A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其生命歷程始終存在交往交流交融的發(fā)展狀態(tài)?!盵7]要在文化認同基礎上推進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實現(xiàn)精神相通、情感交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文化支撐?;诖?,要引導當代青年積極開展“攜手共成長”活動,開創(chuàng)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情感認同的工作新思路,增強心心相印、情感融通的效果。為促進內地和新疆、西藏等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青年手拉手、共成長,可開展夏令營、文娛活動,相互學習剪紙、書法、雕塑、舞蹈、戲劇、音樂、武術等技藝,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家國情懷,增進各民族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舉辦民族文化節(jié),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弘揚民族文化演講比賽、民族友愛舞臺劇表演等系列活動,實施漢族青年和少數(shù)民族青年“結對子”工程,讓各民族青年像“石榴籽”一樣團結在一起,不斷鞏固各民族青年情感交融、心靈相通的文化基礎。
其次,開展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民族團結教育。要面向各民族青年開設民族團結課程,講述民族團結奮斗的光輝歷史,闡釋各民族攜手共進的突出成就,增強對民族團結進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善刚垖<覍W者講述民族經(jīng)典文體藝術,將民族團結思想融入到培訓內容和環(huán)節(jié)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各民族青年,激發(fā)情感交融的共鳴點,尋找心理相通的接洽點,讓民族團結真正融入到各民族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轉化為源遠流長的精神血脈。
其三,創(chuàng)造各民族青年交流交往交融的嵌入式生活環(huán)境。“嵌入”概念由波蘭尼于1944年首次提出,格蘭諾維特于1985年深度闡釋“嵌入”內涵,并將其分為關系型嵌入和結構型嵌入兩種類型,前者強調個體間互動形成的關系網(wǎng)絡,而后者強調的是組織之間的聯(lián)結。[8]運用“嵌入”思維,構建嵌入式社會結構或社區(qū)環(huán)境,對于當代青年體驗民族傳統(tǒng)文化,感悟民族發(fā)展成就,增進民族交流活動,共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為當代青年營造嵌入式生活環(huán)境,構建多元互動場域,激發(fā)情感元素,深化情感體驗,實現(xiàn)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的互動與共生。當代青年與各族群眾共同居住于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在嵌入式的生活場域互相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和長處,共同參與民族事務的治理,共同收獲成長的幸福與快樂。
儀式傳播對意識培育具有積極的建構作用。美國學者格爾茨認為,儀式是建構信仰和社會秩序的方式。[9]在儀式中,大家感受到彼此之間共同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召喚。[10]政治儀式能夠發(fā)揮具象化的作用,彰顯共同的歷史記憶、對特定對象進行政治教化、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實現(xiàn)民族的融通與聚合。我國政治儀式是以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政府為行為主體,在程序、時間和空間上遵循與日常生活不同的規(guī)則,[11]可將歷史記憶、政治情感、情緒感染融入其中,從而喚醒民眾的家國意識、激發(fā)情感動能和塑造價值共識。
其一,感知政治儀式符號,強化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認知。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抽象不易直接被感知的民族實體,需要借助特定的象征物以實現(xiàn)具象化展現(xiàn)。[12]政治儀式符號作為特定的象征物,主要以數(shù)字、雕塑、圖像、影像、聲音等方式進行呈現(xiàn),人們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方式進行感知,捕捉和感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影像”,催生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記憶和情感交融??山M織青年觀看各民族生產(chǎn)生活圖片、動態(tài)影像和民族物品資料,讓當代青年深刻體會中華民族親如一家、各民族大團結的精神風貌;可動員當代青年欣賞用琴、箏、簫、笛、嗩吶、二胡、琵琶、絲竹、鼓等不同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體會每一件民族樂器所蘊含的生命狀態(tài)、精神氣質與情感表達特征,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深邃的文化;可引導當代青年觸摸民族英雄紀念碑,浮想各民族為抵御外侮、保家衛(wèi)國所開展的可歌可泣的斗爭,增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體驗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感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輝煌歷史,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講好政治儀式故事,深化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體悟。故事是不同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個體的“黏合劑”,具有建構身份意識和情感認同的功能。[13]政治儀式中往往鑲嵌著諸多真實的歷史故事,詮釋個體的群體身份及其與共同體的關聯(lián)。在政治儀式傳播過程之中,感人肺腑的故事能夠再現(xiàn)情景,為社會成員提供共享的情感空間,構建情感紐帶,豐富情感世界。因此,要動員廣大青年宣講政治儀式故事,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故事演講比賽,歌唱對祖國大好河山、各民族人民的熱愛,相互進行情緒帶動和情緒渲染,激發(fā)廣大青年的情緒反應和心理波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內心深處生根發(fā)芽。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還可通過網(wǎng)絡空間宣講政治儀式故事,以強化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可和贊同,增強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三,開展政治儀式活動,增強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歸屬?!皟x式是一種操演語言”,[14]讓身處其中的參與者流露真實的情感,在特定的儀式場景中互相熏陶和感召,凝聚共同的價值認知和判斷。面向青年群體舉行政治儀式活動,讓其“身體在場”和情感共融,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情緒感染、思想浸潤和精神感召的功能。青年群體在操練節(jié)日慶典、紀念哀悼、成果表彰等政治儀式的過程中,可以對家國屬性和民族特征形成深刻記憶,同時也能發(fā)揮政治教化和民族聚合的作用。應當看到,“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屈辱感都是國家認同感的基本維度”,[15]二者都構成了政治儀式的基本元素。例如,春節(jié)弘揚傳統(tǒng)農歷新年習俗、清明節(jié)舉辦拜祖大典、端午節(jié)舉行龍舟盛會、平時舉行升國旗唱國歌的政治儀式等,可強化當代青年的儀式記憶,喚醒全民族的家國意識,將文化符號印刻心間,激發(fā)民族自豪的情感共鳴,增強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的身份認同。要通過探索快樂體驗路徑、搭建共述平臺、重塑集體記憶等情感工作方法,努力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增強情感的感染力和滲透力,[16]在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等政治儀式中,營造莊嚴的現(xiàn)場氛圍,制定運行有序的程序,更好地詮釋政治文化,加深民族集體記憶,重申共同的價值追求,更好地構筑中華民族記憶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意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民族團結進步的青年典型人物,具有感人的事跡和突出的貢獻,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鮮活體現(xiàn)和實踐印證,能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象化和人格化,感染和激勵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青年群體中涌現(xiàn)出來的民族團結先進分子,要大張旗鼓地召開表彰大會和頒發(fā)榮譽證書,以主體的人格力量感召他人,提高感同身受的效果,實現(xiàn)情感交融和價值互通;要喚醒青年群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促進民族團結、實現(xiàn)共同繁榮而不懈奮斗。
各民族青年要以自身的先進思想、優(yōu)良的道德品行和卓越的奉獻精神,積極主動地向道德模范學習,爭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典型,激發(fā)內心深處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重塑民眾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行為,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影響力。在具體的實踐中,應著力挖掘和培養(yǎng)民族團結模范人物。面對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和個人主體意識的增強,發(fā)動群眾通過民主評議、網(wǎng)絡投票等方式,自發(fā)選出德高望重、具有感召力的民族團結榜樣人物。同時,在塑造民族團結榜樣人物時,注重榜樣人物的時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塑造可親可敬的民族團結模范,讓群眾了解榜樣人物的心路歷程,增強與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引發(fā)民眾自覺遵從和效仿。另外,還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傳媒宣傳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通過深度宣傳維護民族團結的情理、感人至深的情景、發(fā)人深省的情節(jié),拉近各民族群眾與模范人物的情感距離,激發(fā)各民族群眾對榜樣人物的情感共鳴。
當前,人類社會正邁入信息化時代,微信、短視頻、自媒體平臺得到廣泛應用,為當代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多樣化的對話場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自媒體力量的崛起,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技術門檻和成本,也充分滿足了人們表達觀點、聯(lián)絡感情和張揚個性的情感需求。每個人都擁有將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向社會表達和傳遞的載體,可以擺脫時間和地點的束縛進行即時聯(lián)結和集體行動。由此,基于共同的情感訴求,公眾更容易在網(wǎng)絡空間進行情感聚集、情感釋放和情感共鳴。因此,加強網(wǎng)絡空間輿論引導,倡導正向情感的感召作用,已提上議事日程。
一是培育意見領袖,增強其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引領作用。在網(wǎng)絡空間,青年意見領袖擁有大量粉絲,他們樂于闡發(fā)觀點,是引領網(wǎng)絡輿論的風向標。要著力培育政治覺悟高、號召能力強、有良好口碑的青年意見領袖,充分發(fā)揮其在圈層中的情感引領作用。網(wǎng)絡空間中的青年意見領袖要率先垂范,帶領廣大網(wǎng)民身體力行,自覺深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認同。
二是設置網(wǎng)絡議程,吸引網(wǎng)民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機制的構建。要積極主動地設置網(wǎng)絡議程,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開充分討論,商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想方案,進而影響人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和選擇。要提高議程設置能力,醞釀契合實際、科學合理的焦點議題,激發(fā)網(wǎng)民共同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機制的構建,不斷總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案例和實踐經(jīng)驗,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氛圍。
三是疏導網(wǎng)民的消極情緒,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掃清障礙。在網(wǎng)絡輿論場域,要積極傳播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正能量,激發(fā)崇德向善的積極情緒,以昂揚的姿態(tài)、堅韌的斗志克服不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理或情緒因素。同時,要把握網(wǎng)絡不同圈層內青年群體的情緒反應,疏導其對社會不滿的消極情緒,避免消極情緒的持續(xù)發(fā)酵。要滿足青年群體正當合理的利益訴求和興趣愛好,允許他們客觀理性地表達觀點,進而在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達成廣泛共識。
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認同,是人們內心深處最穩(wěn)定、最持久、最深沉的特質。著力培育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認同,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和時代價值。因此,要充分利用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有效滿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表達獲得網(wǎng)絡賦能等有利條件,激發(fā)當代青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聯(lián)結和情感共鳴。同時,還要有效回應各民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欠缺,政治儀式有機嵌入不足,向榜樣模范學習能力匱乏,網(wǎng)絡空間輿論引導有待強化等現(xiàn)實問題。以情感認同鑄牢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通過各民族青年交流互鑒,積極參加政治儀式,褒獎和塑造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青年典型,注重網(wǎng)絡空間青年群體的輿論引導等舉措,以期增強情感聯(lián)結、情感熏陶、情感共鳴與情感引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