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揚威,王海珠,張由建
1.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中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河南周口 466600;2.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河南周口 466000;3.河南省胸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河南鄭州 450000
冠心病(CHD)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好發(fā)于老年人。心肌缺血是CHD常見的并發(fā)癥,具有較強隱匿性,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尼可地爾廣泛應用于CHD心肌缺血的治療,可促進鉀離子外流,拮抗鈣離子內流,從而有效減少心肌細胞內鈣離子水平,促進心肌功能恢復,改善臨床癥狀[2]。但單純西藥治療對部分患者療效單一,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逐漸受到臨床關注。中醫(yī)認為,CHD心肌缺血屬“胸痹”范疇,主要表現為本虛標實之證,多由痰濁血瘀、心脈痹阻所致,故應以活血化瘀、疏通心脈為治療原則。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試驗,分析注射用紅花黃色素聯合尼可地爾對CHD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于周口市西華縣中醫(yī)院就診的86例CHD心肌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43例)和研究組(43例)。常規(guī)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45~76歲,平均(68.49±2.77)歲;病程1~6年,平均(3.13±0.94)年。研究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3~75歲,平均(67.91±2.86)歲;病程1~7年,平均(3.52±0.9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中醫(yī)臨床辨證標準及防治指南》[3]中相關診斷標準;均經超聲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確診為CHD心肌缺血;臨床表現為胸悶、胸痛等典型心絞痛癥狀。(2)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心律失常者;依從性差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肝、腦、腎功能不全者。
1.3方法
1.3.1治療方法 常規(guī)組患者給予尼可地爾(江西海爾思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36022313)口服治療,每天3次,每次5 mg。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聯合注射用紅花黃色素(山西德元堂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20050594)治療,將150 mL注射用紅花黃色素與250 mL生理鹽水進行混合,靜脈滴注,每天1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1.3.2檢測方法 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常規(guī)分離后取血清待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儀器型號:SMT-100)檢測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水平。IL-6、TNF-α試劑盒由武漢賽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號:SP13503;CRP試劑盒由河南來之康商貿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23。
1.4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心電圖結果。(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fā)作頻率、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及硝酸甘油日用量等病情相關指標。(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炎癥因子水平。
1.5療效評估標準 (1)臨床療效評估標準。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硝酸甘油使用量基本不變;進步: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硝酸甘油使用量減半;顯著進步: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不需要使用硝酸甘油。(2)心電圖改善療效評估標準。無效:心電圖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甚至加重;進步:ST段提升0.05 mV以上,但仍未達到正常水平,或T波變淺>50%;顯著進步:心電圖恢復正常??傆行?(顯著進步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及心電圖改善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98,P=0.013;χ2=4.497,P=0.034)。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情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心絞痛發(fā)作頻率、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及硝酸甘油日用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明顯降低、心絞痛持續(xù)時間明顯縮短,硝酸甘油日用量明顯減少,且研究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明顯降低,心絞痛持續(xù)時間明顯縮短,硝酸甘油日用量明顯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情相關指標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TG、LDL-C、TC、HDL-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TG、LDL-C、T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且研究組患者TG、LDL-C、TC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HDL-C水平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IL-6、TNF-α、CR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IL-6、TNF-α、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CHD是臨床常見的心臟疾病,多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繼而誘發(fā)心肌缺血、缺氧,其發(fā)病率、致死率極高。若未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嚴重者可繼發(fā)心力衰竭,威脅患者生命[4]。尼可地爾是一種鉀離子通道開放劑,通過提升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抑制細胞內游離鈣離子水平,促進冠狀動脈擴張,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從而有效改善心肌功能[5]。但由于部分患者長期用藥存在不良反應,影響病情恢復,臨床上逐漸將CHD的治療研究轉向中西醫(yī)結合方向[6]。
中醫(yī)認為,血瘀、痰濁阻心脈,不通則痛,故治療原則應以活血化瘀、疏通心脈為主。紅花黃色素是紅花提取物,紅花為活血化瘀常用藥物,具有活血化瘀和養(yǎng)血的功效[7]。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紅花黃色素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拮抗血小板聚集,促進血液流通,增加血液中纖維蛋白原水平,從而達到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有效促進臨床癥狀緩解[8]。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聯合用藥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紅花黃色素可有效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提升心肌血氧濃度,從而增強患者心臟功能,減輕臨床癥狀[9]。
血脂、炎癥因子(IL-6、TNF-α、CRP)水平與CHD心肌缺血病情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當機體脂質代謝出現異常時,TG、LDL-C、T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從而導致過量的脂質黏附于動脈內膜,加速動脈斑塊形成,引發(fā)血管管腔狹窄,同時提升血液黏稠度,阻滯血流,從而誘發(fā)心肌缺血,引起痙攣,加重臨床癥狀[10]。炎癥因子在CHD心肌缺血患者病情變化中起重要作用,其中IL-6可加重機體炎癥,提升血液黏稠度,并誘導肝臟合成CRP,引起斑塊脫落,促進血栓形成;TNF-α則可損傷血管壁,促進動脈斑塊形成,引起心肌缺血[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炎癥因子(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聯合用藥治療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分析其原因:紅花黃色素可有效緩解機體脂質過氧化,加速自由基清除,抑制機體炎癥。
綜上所述,注射用紅花黃色素聯合尼可地爾可降低CHD心肌缺血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癥,有效緩解心絞痛等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