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紫薇 楊 麗
胡楊精神是在開發(fā)、建設西北邊疆的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凝聚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的內涵,是激勵新疆各族人民不懼艱辛,勇毅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胡楊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印證了“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雹倭暯娇倳浿赋?“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體,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雹谛聲r代,新疆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需要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胡楊精神育人實踐的探索,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添力量,為培育扎根邊疆的新時代人才,凝聚共同團結奮斗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思想共識。
胡楊精神育人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培育高校師生具有其“以文化人”的高尚品質,具有涵養(yǎng)個體道德品質、涵養(yǎng)精神力量、引導其扎根奉獻邊疆等現(xiàn)實價值。這都有助于新疆高校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時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傳承紅色基因,有助于新疆高校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yǎng)愛國愛疆、扎根邊疆、興疆固邊的新時代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大學考察調研時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雹埸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地位,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胡楊精神蘊含的高尚品質、奮斗精神和愛國情懷,是新疆高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生動素材,胡楊精神育人體現(xiàn)了新疆高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是新疆高校立德樹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新疆高校在以胡楊精神育人的過程中,有助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幫助師生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胡楊精神是西北邊疆人民在共同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精神財富,記錄著各族群眾團結建設西北邊疆的艱辛歲月。在胡楊精神的接續(xù)傳承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有高尚品德的先進代表和英雄模范,如守衛(wèi)邊境線的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堅守在雪域高原的戰(zhàn)士、扎根在邊疆基層的各族干部,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高尚品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以實現(xiàn)偉大夢想為旨歸。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模范人物和生動事跡詮釋著胡楊精神,是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素材,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范例。在胡楊精神育人的過程中使之內化為新疆高校學生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在主動踐行胡楊精神的過程中完善個人的道德品質,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的遠大志向,積極投身西部建設。
新疆高校用胡楊精神育人就要將胡楊精神融入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充分發(fā)揮胡楊精神的道德塑造、精神激勵和價值引領作用,使胡楊精神成為培育新時代人才的生動素材,讓胡楊精神育人成為新疆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徑。
國家發(fā)展需要人才,民族振興需要人才,新疆的建設發(fā)展尤其離不開人才支持。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新疆高校需要肩負起培養(yǎng)興邊固疆人才的使命任務。
以胡楊精神育人,能夠為興疆固邊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人才是推動新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力量。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仍需要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因此需要激勵師生在踐行胡楊精神的實踐中感悟家國情懷,在建設西北邊疆的過程中書寫人生的價值。另一方面,新疆的陸地邊境線長,新疆人民肩負著護邊守邊、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新疆高校用胡楊精神育人有助于幫助師生堅定“五個認同”,凝聚起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思想共識,激發(fā)新疆高校師生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團結、自覺投身于邊疆建設的熱情?!跋碌萌?、用得上”是新疆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原則,以塔里木大學為例,該高校鼓勵師生投身基層、服務基層,使其在扎根邊疆的實踐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追求。興邊固邊、穩(wěn)疆興疆需要投身基層、奉獻青春的人才,需要廣大青年傳承前輩在建設邊疆、守衛(wèi)邊疆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高尚品質,立志扎根邊疆、奉獻邊疆。
“用胡楊精神育人”目的指向“為興疆固邊服務”。用胡楊精神育人是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擔當?shù)闹匾绞?是培育新時代人才接續(xù)奮斗的內在要求,使其在建設西部、扎根基層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人生理想。
胡楊精神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紅色文化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在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和兵團精神的滋養(yǎng)中,繼承了老一輩建設者的革命精神,并在建設邊疆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在物質生活條件富足的時代要更加注重對紅色文化的傳承,新疆高校胡楊精神育人能夠使高校師生從紅色文化印證的滄桑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中汲取營養(yǎng),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胡楊精神體現(xiàn)著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道德品質。用胡楊精神育人,是幫助師生厚植愛國情懷、補足精神之鈣的重要方式,能夠使學生在紅色文化熏染中增強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人本著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堅守,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克服一切困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為西北邊疆注入紅色基因。
新疆高校是弘揚胡楊精神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師生是踐行胡楊精神的重要力量。胡楊精神所蘊含的紅色文化特質能夠確保新疆高校沿著正確的辦學方向,積淀紅色文化底蘊,涵養(yǎng)新疆高校師生品格。
胡楊精神育人是新疆高校辦學育人的特色優(yōu)勢,能夠增強高校師生的精神動力,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形成獨特的精神風貌和文化氣質,能夠推動新疆高校打造育人的特色品牌,是形成辦學育人特色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胡楊精神育人是增強高校師生精神力量的有力措施,能夠使新疆高校師生在胡楊精神的感染下形成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根據(jù)馬克思的需要理論,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是一切需要的根本旨歸,人們在物質條件達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的精神需要,歸根到底是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胡楊精神作為推動新疆社會發(fā)展的先進精神文化,能夠豐富高校師生的精神世界,滿足其對高尚精神追求的需要,增強其精神力量。改革開放初期,新疆面臨著師資緊缺、教學設施簡陋的現(xiàn)實問題,“師生住在地窩子,黑板掛在樹上,學生坐在地上”④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在幾代人的接力堅守下,新疆教育水平逐漸提高,培育了各民族莘莘學子,夯實了新疆的人才培養(yǎng)基礎。教師們用自身行動詮釋了胡楊精神,在扎根邊疆的無言堅守中滋蘭樹蕙。許多教師在教育戰(zhàn)線奮斗幾十年,用心育才、以愛育人,有的扎根基層為偏遠農村的孩子打開知識的窗口,有的教師潛心致力于解決南疆大地基層的現(xiàn)實問題。他們秉承著用胡楊精神育人的理念,是塑造胡楊精神的重要主體。新時代,新疆高校在辦學育人的過程中更應該傳承這一份高尚情懷和優(yōu)良品質,增強扎根邊疆、潛心育人的信念,使胡楊精神成為支撐高校師生追求進步的精神動力,并在胡楊精神的涵養(yǎng)下形成獨具一格的精神氣質。
另一方面,胡楊精神育人是展示新疆高校辦學特色的名片。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辦學育人的特色并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雹葸@就需要新疆高校立足國家發(fā)展情況,結合現(xiàn)實情況,從本校實際出發(fā),形成鮮明的育人特色。塔里木大學地處沙漠腹地,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依托胡楊精神這一新疆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培養(yǎng)了一批批服務南疆,扎根基層的青年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塔里木大學離退休教師代表信的回信中也高度贊揚了這一做法。在新疆各高校的探索下,胡楊精神育人正逐步成為新疆高校辦學育人的鮮明特色。
當前,新疆高校師生能夠對胡楊精神產生較強的認同感,這為開展胡楊精神育人實踐奠定了基礎,新疆高校學生積極參與相關育人活動,使得踐行胡楊精神隊伍日益龐大。但是,在內容供給、教育方式選擇以及校園育人氛圍營造方面存在不足之處,這將直接影響新疆高校學生對胡楊精神的認知效果和積極性。
新疆高校緊密圍繞立德樹人任務,開展胡楊精神育人實踐,初步探索形成了胡楊精神育人的體系。新疆高校形成了在課堂教學中有形培育胡楊精神,在文化活動、校園環(huán)境中融入胡楊精神元素的育人模式,使得學生們在感知中加深認識,在踐行中體悟胡楊精神。
胡楊精神育人在整體設計方面,新疆高校通過開展各項活動,形成了胡楊精神育人的思想共識。2018年12月,自治區(qū)部署全疆大中專院校開展“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主題教育活動(以下簡稱主題教育活動)。隨后新疆高校依據(jù)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紛紛召開了主題教育活動的動員大會,通過制定主題教育活動方案,初步完成了胡楊精神育人實踐的頂層設計。此外有的高校還設計了主題教育活動的學習手冊,提出了相應的落實要求,形成了高校胡楊精神育人的管理機制。
在胡楊精神育人的具體實踐方面,新疆各高校嘗試將胡楊精神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利用課上、課下及網上、網下的渠道,將胡楊精神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一方面,將胡楊精神融入課上、課下的學習生活。在新疆高校思政課和課程思政中增添胡楊精神的內容是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形成對胡楊精神正確認識的有效方式,部分高校專門設置了與胡楊精神有關的專業(yè)課,并在課堂中融入胡楊精神內涵等內容。同時部分高校還以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涵育胡楊精神,紛紛開展以胡楊精神為主題的特色鮮明、形式豐富的活動。另一方面,積極營造網上網下的育人氛圍。有的高校在網絡平臺推送有關胡楊精神的文章、主題活動、榜樣事跡,增強了胡楊精神育人的影響力。許多高校都將“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這一標語設計在醒目的位置,以胡楊為造型的校園陳設強化了師生的直觀印象,還有的高校在文化長廊、展板等校園陳設中增添胡楊精神內容。
在制度機制方面,新疆部分高校探索了胡楊精神育人的激勵制度,提升了高校師生主動參與弘揚、踐行胡楊精神的積極性。例如,塔里木大學開展了年度“胡楊人物”評選活動,激發(fā)了學生踐行胡楊精神的內在動力。塔里木大學和石河子大學分別專門開設了“胡楊獎學金”“胡楊就業(yè)獎”的獎學金激勵機制,鼓勵全校學生積極投身于各行各業(yè)做貢獻。
新疆各高校逐步探索了課上課下聯(lián)動、網上網下發(fā)力、校內校外協(xié)同的育人模式,無形中構建了立體式的育人體系。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在校園活動、網絡平臺和社會實踐中,都將胡楊精神融入其中。總體而言,新疆高校在胡楊精神育人的積極探索和具體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育人經驗,初步構建了胡楊精神的育人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胡楊精神育人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有待進一步探索完善。
自部署全區(qū)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來,新疆高校師生對胡楊精神的認同感不斷增強。其不僅體現(xiàn)在思想上的認同,更體現(xiàn)在行為上的自覺,并由此激發(fā)出新疆高校師生建設邊疆和服務基層的高度熱情。
在思想認識上,新疆高校開展的胡楊精神育人實踐增進了師生對胡楊精神的了解。新疆高校學生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中了解胡楊精神的基本內涵和現(xiàn)實意義,使其能夠秉持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認識胡楊精神及其育人活動。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新疆高校師生對胡楊精神的了解程度較高,并在思想上自覺認為胡楊精神與自身關聯(lián)度高,表現(xiàn)出對胡楊精神的認同感和自覺弘揚胡楊精神的責任感,彰顯了胡楊精神在新疆高校的積極影響。
在行為自覺上,胡楊精神的內涵品質要通過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來體現(xiàn),要在行為實踐中強化和彰顯。新疆高校師生對胡楊精神有著積極的情感認同,并產生向榜樣模范學習、傳承胡楊精神的意愿,在踐行胡楊精神的實踐中進一步深化認識。高校學生不僅需要對胡楊精神有較高的認同度,還能夠認識到自身肩負的責任,這是胡楊精神育人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在新疆高校的培育下,對胡楊精神的積極情感激發(fā)了新疆高校學生踐行、傳承的主動性,越來越多新疆高校應屆畢業(yè)的學生在面臨就業(yè)選擇時表現(xiàn)出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意愿。2020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的畢業(yè)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了要去基層工作的選擇,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和贊揚:“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我支持你們作出的這個人生選擇。”⑥近年來,基層就業(yè)類型不斷得到拓寬,“三支一扶”計劃、鄉(xiāng)村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到邊疆就業(yè)展志向,到基層服務干實事,正成為新時代青年人的價值追尋和行為選擇,表明胡楊精神逐漸成為指引新疆高校學生做出高尚行為選擇的動力。
近些年,新疆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有序開展著胡楊精神育人實踐,探索了各具特色的育人方式,打造了別具一格的胡楊精神育人品牌活動。
塔里木大學開展了諸多胡楊精神育人特色活動,搭建了一系列平臺和實踐隊伍,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例如,組建了一批隊伍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其中“胡楊青年”志愿服務隊和“胡楊普法之聲”社會實踐團得到師生廣泛認可,“胡楊記憶”口述團隊在記錄退休教師對校史的口述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新疆其他高校也積極開展胡楊精神育人的特色活動,如新疆大學開展“弘揚胡楊精神,做新時代滿意教師”的青年教師沙龍,旨在分享交流青年教師成長經驗,體悟胡楊精神育人情懷;舉辦以踐行胡楊精神為主題的就業(yè)引導教育活動,幫助畢業(yè)生在就業(yè)選擇時秉持正確價值觀,鼓勵學生勇于去艱苦的地方干事創(chuàng)業(yè)。如新疆師范大學組建的“胡楊先鋒”學生黨員培訓班⑦,是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發(fā)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特色工程,為學生黨員學習、踐行胡楊精神提供了平臺。如新疆醫(yī)科大學開展“尋紅色足跡,溯百年初心”的主題社會實踐活動;設計“我為胡楊精神代言”的專欄,在本校微信公眾號報道踐行胡楊精神的先進事跡。如石河子大學舉辦胡楊精神專題學術講座,邀請模范人物講述胡楊精神。喀什大學將“胡楊般堅韌,紅燭般奉獻”作為學校精神,號召學生組建“金胡楊志愿服務隊”宣講胡楊精神。
無論是全疆高校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弘揚胡楊精神,還是精心打造的胡楊精神育人特色活動,都是新疆高校凝聚思想共識的重要體現(xiàn),是新疆高校結合本校特點,聯(lián)系學生實際,積極探索胡楊精神育人實踐的有效方式,形成了既有特色又貼近現(xiàn)實的胡楊精神育人品牌。
雖然新疆高校在推進胡楊精神育人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呈現(xiàn)出一些不足之處。如胡楊精神育人的內容供給不夠充實,育人方法有待改進,校園文化活動、網絡平臺和社會實踐陣地運用不充分的問題。為提升胡楊精神育人效果,還需客觀剖析存在不足的原因,為進一步提出優(yōu)化胡楊精神育人的路徑提供依據(jù)。
1.對胡楊精神的理論闡釋和資源挖掘不足,導致胡楊精神育人內容供不夠充實
新疆高校雖然探索了多種育人方式,將胡楊精神的元素融入學生的課堂學習、文化活動和校園環(huán)境中,但大多活動在開展時僅提及要踐行胡楊精神,或將胡楊精神內涵簡單列出。這種以蜻蜓點水般的內容呈現(xiàn)不夠深入,如果不系統(tǒng)地講清有關胡楊精神的相關理論和時代背景,易造成學生一知半解,不能正確認識胡楊精神全貌的問題。同時,供給內容的針對性不足。新疆部分高校胡楊精神育人的內容設計還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集中體現(xiàn)為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專業(yè)的實際情況。有的高校還存在思政課、講座等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內容銜接不夠通暢的情況。
2.存在胡楊精神育人方式針對性不強影響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的表現(xiàn)
一是從客觀角度而言,胡楊精神育人是新疆高校多年來育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胡楊精神育人的理論研究和育人規(guī)律仍在探索之中,胡楊精神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具體的目標設計、科學原則及落實情況等方面的宏觀把控仍在摸索之中,目前新疆各高校的有效做法和經驗還沒有得到充分整合。二是由于育人方法的針對性不強,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要,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起精細精致的關注培育,千篇一律形式會使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動力不足,形成無的放矢的結果。
3.部分高校對育人陣地的運用不夠充分造成胡楊精神育人氛圍不夠濃厚的情況
新疆各高校雖然積極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并進行了胡楊精神育人實踐路徑的有效探索,但各高校胡楊精神育人的氛圍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呈現(xiàn)塔里木大學的胡楊精神育人氛圍較濃厚,新疆其他高校相對較弱的特點。這主要是由于新疆各高校對胡楊精神育人的平臺利用程度不一。
塔里木大學的胡楊精神育人工作之所以相對更具特色,是由于該校不僅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還無形搭建了以校園文化活動、網絡媒體和實踐平臺為一體的育人陣地,使得校園中隨處可見胡楊精神身影,形成了較為濃厚的育人氛圍。相比之下,新疆其他高校雖然同樣探索了胡楊精神育人的多種做法,但是大部分高校存在對育人陣地利用不夠充分的問題,導致育人陣地合力發(fā)揮不足。僅在課堂教學簡單提及胡楊精神無法達到良好效果,有必要將胡楊精神充分融入學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在校園文化活動、網絡媒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合力作用下,營造春風化雨的育人氛圍,使學生在無形中感知,在踐行中體悟胡楊精神的深刻內涵。
為進一步提升新疆高校胡楊精神育人的實效,有必要通過優(yōu)化內容設計、加強理論研究和挖掘育人資源等方式深化胡楊精神育人的內容,并嘗試以事育人、以情感人等方式,增強育人方式的生動性和感染性。要通過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網絡和社會實踐陣地的作用,發(fā)揮育人陣地的合力效應,營造春風化雨的育人氛圍。通過常態(tài)化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發(fā)揮學生干部的朋輩優(yōu)勢,整合建設強有力的人才隊伍。
為優(yōu)化胡楊精神育人的內容體系,提供更科學、準確的教育內容,使育人內容供給更加充實、更具針對性,需要通過加強胡楊精神育人的理論研究,把握胡楊精神的本質,增強育人內容體系的科學性和學理性,在挖掘身邊胡楊精神故事的過程中,增進情感認同,匯編課程思政案例,增強育人內容的鮮活性和生動性。
1.要優(yōu)化內容設計,發(fā)揮內容合力效應
新疆高校胡楊精神育人的開展不是同一內容的“大水漫灌”,而是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精心設計、及時調整,是一個不斷完善的動態(tài)過程。需要內容設計既有主導性又有多樣性,既有科學性又有人文性,最終形成較為充實、科學、與時俱進的內容體系。一是在內容設計時要遵循整體性原則。依據(jù)教育目標,將胡楊精神的產生、內涵和特點納為基本的教育內容,使學生認識到胡楊精神是各民族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共同締造的精神財富。二是要把握層次性原則,根據(jù)不同階段的學生群體,突出重點,優(yōu)化教育效果。在胡楊精神的初步認識的階段,主要圍繞其來源、發(fā)展過程等內容,講清胡楊精神的紅色基因和文化淵源。在就業(yè)培訓等環(huán)節(jié),則注重設計青年在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在邊疆建設奮斗的生動案例。三是要遵循時代要求,與時俱進地增添相應的教育內容,使得教育內容既符合學生當下的個人發(fā)展需求,又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增強教育內容的針對性。
2.要加強理論研究,把握育人規(guī)律
“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⑧,新疆高校只有充分把握胡楊精神的時代內涵,講清胡楊精神的精神實質、時代特點和現(xiàn)實價值,充分理解胡楊精神育人的基本要求,才能做好育人過程中各項工作,才能使胡楊精神育人的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因此,需要加強對胡楊精神及其育人實踐的理論研究,提供研究平臺,拓展研究領域,探索胡楊精神育人的實踐內容和理論內容。目前,學界已從科學內涵、生成源頭和時代價值等方面對胡楊精神進行了一定的理論解讀,形成了一些理論成果。為充分把握胡楊精神的科學內涵,需要新疆高校師生主動學習最新理論成果,在整理參考現(xiàn)有成果的基礎上,從多學科視角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拓展研究領域。
加強對胡楊精神及育人實踐的理論研究能夠為胡楊精神育人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進一步充實胡楊精神育人的內容體系,能夠在學者、教師對胡楊精神及育人實踐的探索中,增強胡楊精神在理論上的說服性。形成更豐富的、多角度的理論研究成果,需要更廣闊的科研平臺,可以通過組織舉辦胡楊精神育人為主題的研討會、學術論壇等方式促進學者展開研究。通過以教促研、以研帶教的教學轉化方式對胡楊精神進行通俗化的理論闡釋,使其煥發(fā)出新的時代光彩。
3.要挖掘育人資源,匯編課程思政案例
生動且具有感染力的胡楊精神故事能夠引發(fā)精神共鳴,增強情感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內生動力。因此,需要大力挖掘胡楊精神育人素材,選取典型內容匯編成課程思政案例,用更具體、更詳實的故事素材充實教育內容,用更生動、更具感染力的人物形象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和情感距離。一方面,需要新疆高校師生主動收集胡楊精神故事。無論是校園中潛心育人的教師,還是在社會實踐和調研活動中尋訪到的代表人物事跡,都可以成為育人素材。學生將胡楊精神相關故事記錄下來的過程就是增進學生對胡楊精神的情感認同,促進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內化過程,是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認識、了解胡楊精神的途徑。另一方面,在深入挖掘胡楊精神育人資源的基礎上,可以嘗試匯編胡楊精神的課程思政案例集。匯編課程思政案例集需要結合本專業(yè)的教學內容、目標等,經過專業(yè)教師的討論交流、嚴謹篩選和科學編排,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動態(tài)添加形成合集,為胡楊精神育人提供更系統(tǒng)、更具針對性的內容支撐,是增強育人效果感染力和生動性的素材合集。
新疆高校在胡楊精神育人實踐中需要不斷豐富育人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在更生動、更直觀的方式中體悟胡楊精神。通過以事育人,講好胡楊精神故事,讓胡楊精神根植于學生內心;通過以情感人,在學生直接與榜樣人物對話的過程中,感悟其展現(xiàn)的高尚情懷。
1.講好胡楊精神故事,以事育人
在講好胡楊精神故事的過程中,使其成為新疆高校師生的精神標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講好新疆故事,理直氣壯宣傳新疆社會穩(wěn)定的大好局勢、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雹岷鷹罹駷橹v好新疆故事提供了具體內容和生動形象。要使胡楊精神深入人心,需要講好胡楊精神的形成發(fā)展故事。“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斗?!雹庑陆髯迦嗣裨诟瓯谥行耷伮?在沙漠旁移沙造田,在綠洲里建起高樓大廈,在“死亡之?!钡撵o寂中掛起閃爍霓虹,其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正如飽經摧殘卻傲然挺立在沙漠中的胡楊,展示出不屈不撓、頑強抵抗、昂揚向上的精神姿態(tài)。要使胡楊精神深入人心,需要講好平凡人物的扎根奉獻故事。屯墾戍邊的戰(zhàn)士們,一手拿槍,一手拿鎬,既是戰(zhàn)斗隊也是工作隊、生產隊,發(fā)揚著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喊著“拉起勞動的雙手,化戈壁為綠洲”的口號,感染、帶動著新疆各族群眾共同生產勞動,建設邊疆。起初天當被子地當床,只能露天睡在戈壁灘上的戰(zhàn)士們,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蓋出了固定住所——地窩子。軍墾戰(zhàn)士們在一片蘆葦湖上開拓出綠意與希望,茫茫戈壁中回蕩著他們埋頭苦干的熱情。這些都可以從小切口融入大內涵的故事角度,用平凡人物的質樸經歷折射胡楊精神蘊含的價值追求。
2.榜樣模范現(xiàn)身說法,以情感人
胡楊精神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具有相對抽象的特點,這造成胡楊精神育人的實踐往往是進行抽象的說理,而邀請榜樣人物與學生近距離交流,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共鳴。需要使用榜樣教育法,為學生感悟胡楊精神提供具體的形象和直接的情感來源,使其更好地接受、內化胡楊精神的內在實質。
一方面,新疆高校教師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拉近學生與胡楊精神的情感距離,提升育人效果的感染力和影響力。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教師作為育人的主體,其對胡楊精神的認識與情感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胡楊精神的認知和認同效果,因此需要先使之成為踐行胡楊精神的榜樣,以率先垂范的行為激勵學生,以自身的育人情懷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扎根西部教師的高尚情懷熏陶下,體會教師投身西部教育工作的擔當責任,學習教師在本職崗位勤懇工作,悉心育人的敬業(yè)精神,在教師高尚情懷和奉獻精神的感染中增進對胡楊精神的理解,進一步明晰青年一代的責任擔當,做出積極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另一方面,可以邀請優(yōu)秀校友、先進人物或模范代表等進行座談,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豐富、效果更生動,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榜樣力量??梢匝堅鶎拥膬?yōu)秀校友、先進模范、踐行胡楊精神的典型代表做客訪談,在與榜樣人物近距離交流中,為學生帶來更具針對性、更有感染力的專題思政課。使學生在這些扎根邊疆、默默奉獻的生動事跡中,感悟其愛國愛疆的真情,體會其扎根奉獻初心,進一步堅定“五個認同”,形成只有各民族團結奮斗,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中國夢才能實現(xiàn)的深刻認識。
胡楊精神育人活動的開展除了發(fā)揮思政課堂這一主陣地的作用,更需要發(fā)揮校園文化、網絡平臺和社會實踐陣地的作用,以此形成合力效應,在營造良好的胡楊精神育人氛圍、擴大胡楊精神育人的輻射范圍、提供踐行胡楊精神的實踐機會的過程中發(fā)揮育人合力。
1.打造校園文化精品,營造春風化雨的育人氛圍
校園文化活動是學校“以文化人”的重要方式,是學生主動參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領域,通過在校園文化陣地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在春風化雨般的育人氛圍的影響下使學生自覺認同、接受胡楊精神。
打造以胡楊精神為主題的特色精品活動,可著重以話劇、小品等高校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尋訪報道胡楊精神故事、展現(xiàn)新時代青年建設、扎根邊疆的奮斗意識為內容的多樣文化活動,還可以廣泛開展以胡楊精神為主題的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繪畫比賽、攝影比賽等。以沉浸式、情景式、互動式為主的活動形式,組織吸引學生主動關注,積極參與,調動其對胡楊精神的積極情感和踐行的內在動機。學生是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體,應根據(jù)學生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組織有吸引力、更接地氣的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在其他校園文化活動中融入胡楊精神元素,能夠發(fā)揮胡楊精神的引領作用,確保校園文化活動的價值導向正確。在胡楊精神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中形成感悟、踐行胡楊精神的良好氛圍,使學生悄無聲息地受到胡楊精神的熏陶,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品位,潛移默化發(fā)揮文化育人的作用。
2.開設網絡平臺專欄,擴大胡楊精神宣傳輻射力
在新疆高校搭建互聯(lián)網媒體矩陣,在推進本校網絡育人平臺建設的過程中發(fā)揮網絡平臺的輿論引領和思想宣傳作用,按照連續(xù)更新、持續(xù)開展的原則開設特色連載欄目,整合胡楊精神育人的網絡資源,提供學習胡楊精神的素材庫,呈現(xiàn)完整、系統(tǒng)的宣傳內容,擴大胡楊精神的引領力和輻射力,充分發(fā)揮網絡平臺對胡楊精神的宣傳作用。
開設胡楊精神專題欄目,打造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網絡陣地。首先,可以在校園官網主頁內開設胡楊精神育人專題,上傳新疆各高校開展胡楊精神育人的系列活動,展現(xiàn)高校師生弘揚、踐行胡楊精神的熱情;還可以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中開設胡楊精神育人專欄,推薦與胡楊精神相關的理論文章、優(yōu)秀征文、胡楊故事和校友事跡等內容。其次,要充分利用短視頻媒體平臺的優(yōu)勢,如以“爭做胡楊先鋒”“我身邊的胡楊精神”等為主題吸引學生進行視頻創(chuàng)作,記錄在學習胡楊精神中的心得體會和溫情時刻,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同時,可以借助直播平臺對“胡楊講堂”或胡楊精神相關活動進行現(xiàn)場直播,使學生不受空間、場所等限制,隨時隨地參加胡楊精神的育人主題活動。在學校的網絡平臺建設中融入胡楊精神元素,擴大胡楊精神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3.提供專題實踐平臺,開展學思并重的主題活動
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陣地的育人優(yōu)勢,開展胡楊精神育人專題實踐活動需要做好主題實踐活動的設計方案,通過確定本次主題實踐活動的內容,做好大綱計劃、推進開展方式和預期效果等設計;按照實踐育人要求配備指導教師,負責實踐活動的開展、管理和考核評價等工作,為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提供保障;接著要選取合適的社會實踐基地,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不僅需要精心設計活動方案,更需要搭建針對性強、內容豐富的教育基地??梢赃x取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廣場、紅色舊址、具有標志性的建筑景觀等作為胡楊精神育人的主題基地,帶領學生在實地參觀學習、聆聽故事講解和觀摩實物實景的過程中,體會胡楊精神的本質及意義,使其成為本校胡楊精神育人的固定場所。除主題實踐活動以外,還應充分在專業(yè)實習、基層服務等其他學校常規(guī)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胡楊精神元素。指導教師在具體投入實踐的過程中運用胡楊精神元素指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愛國愛疆的高尚情懷,這都是充分激發(fā)學生自我教育、內化胡楊精神的重要方式。社會實踐活動是胡楊精神育人的有效方式,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在實踐活動中踐行胡楊精神,感悟高尚情懷。
胡楊精神育人過程中,需要提升高校教師用胡楊精神育人的自覺性,在師德師風建設中認識到自身的責任使命,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人格魅力。同時,還需要抓住學生骨干這一群體,將其納入胡楊精神育人隊伍,充分發(fā)揮其朋輩優(yōu)勢,形成一支有溫度、有情懷、有能力的人才隊伍。
1.常態(tài)化開展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
首先,高校教師承擔著組織、實施和調節(jié)育人過程等重要任務,新疆高校教師則肩負著培養(yǎng)愛國愛疆、擔當奉獻時代新人的責任,是進行胡楊精神育人的關鍵力量。胡楊精神育人的教師隊伍既包含思政課教師,也包含其他專業(yè)課教師、班主任、其他職能部門教師輔導員。加強胡楊精神育人的教師隊伍建設,對思政課教師而言,需要提升育人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在思政課程中融入胡楊精神內容,注重以胡楊精神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其次,其他專業(yè)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胡楊精神育人的重要意義,自覺將胡楊精神元素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中。同時,班主任和輔導員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要對學生加強扎根、奉獻邊疆的就業(yè)觀引導。最后,要提升學校其他各職能部門教師的胡楊精神育人意識,立足崗位踐行胡楊精神,在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胡楊精神的理解和認識。
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其育人育德的思想認識。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要求:“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tǒng)代代相傳?!毙陆咝=處熞渤袚@一政治責任,要在教師對胡楊精神形成正確認知和穩(wěn)定積極情感的基礎上,提升用胡楊精神在學生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自覺。一方面可以從硬性條件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胡楊精神育人納入考核考評的內容,劃進職稱評定、晉升的標準,督促教師在日常行為中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德行。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師間交流工作經驗時增進對教師職業(yè)的認同和使命情懷,發(fā)揮人格示范作用,重視潤物無聲的“不言之教”的意義,在開展相關課程或育人活動時注入充沛情感,增加悉心育人的溫度。
2.發(fā)揮學生干部的朋輩優(yōu)勢,充實育人隊伍
新時代,涌現(xiàn)出了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迫切需要解決和應對,青年學生成為主力軍是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的必然。但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的沖擊,“躺平”“佛系青年”等網絡流行語影響著當代青年,“消費主義”和“娛樂至死”裹挾著青年。為了消除以上消極影響,需要發(fā)揮學生中朋輩群體優(yōu)勢,從更貼近學生實際的角度出發(fā),用更加生動的話語表達,從而消減不良思想的影響。這就需要發(fā)揮學生骨干的關鍵力量,抓住學生干部或學生黨員這一關鍵群體,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行朋輩教育。
學生骨干可以在黨團活動中發(fā)揮先鋒帶頭作用。高校常以黨、團組織為胡楊精神育人提供組織保障,在開展主題黨團活動過程中融入胡楊精神內容,能夠更大程度地吸引高校學生主動參與相關活動,增強主觀能動性。其中,學生黨員代表的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面貌,是青年學生學習的榜樣,用胡楊精神育人首先需要抓住學生黨員這個關鍵群體,激勵學生黨員成為踐行胡楊精神的旗幟。還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發(fā)揮學生干部的引領作用。學生干部的身份更能提升親切度,在與同學間的日常生活交往中能夠充分發(fā)揮朋輩群體的影響作用,使其潛移默化地形成對胡楊精神的正確認識,做出扎根邊疆的行為選擇。
胡楊精神是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滋養(yǎng)下,是西北各族群眾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實踐中產生的寶貴精神財富。胡楊精神育人是培養(yǎng)扎根邊疆、奉獻邊疆人才的有效途徑,能夠為興疆固邊提供人才保障。新疆高校不斷推進胡楊精神育人的實踐,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形成辦學特色。有助于在傳承胡楊精神的過程中,幫助師生認識到各民族文化同根、精神同源、心靈相通,齊心協(xié)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增進師生在情感、思想上的團結統(tǒng)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凝心聚力。為此,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新疆高校需要堅持不懈地探索胡楊精神育人的規(guī)律,整合育人經驗,并隨時代發(fā)展要求和具體情況的變化,綿綿用力、持續(xù)推進胡楊精神育人實踐,培養(yǎng)出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新時代人才。
注 釋:
①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年9月28日,第2版。
②習近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高質量發(fā)展》[N],《人民日報》,2021年8月29日,第1版。
③習近平:《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yè)生態(tài)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報》,2022年7月16日,第1版。
④李正元,張愛龍:《以胡楊精神育人 為興疆固邊服務》[J],《中國高等教育》2009年第10期,第48頁。
⑤《習近平: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EB/OL],https://m.gmw.cn/baijia/2022-05/25/35760891.html.
⑥《習近平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畢業(yè)生的回信》[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0-07/08/content_5525013.htm.
⑦新疆師范大學自2019年開始組建了3期“胡楊先鋒”學生黨員培訓班,是將胡楊精神有效融入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
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頁。
⑨習近平:《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長期建疆 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N],《人民日報》,2020年9月27日,第1版。
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