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
(北京師范大學 社會學院,北京 100875)
近年來,教育部及相關部門不斷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成效卓著,但也存在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不足和頂層設計不完善等問題。[1]在教學實踐中,明確的課程目標是課程編制工作的方向,有助于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并可作為課程實施的依據和課程評價的準則。[2](P83)可見,要做好“非遺進校園”常態(tài)化、體系化推進和相關課程與教育教學活動的建設,首先要對“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的整體目標體系進行研究和設計。
目前,中小學“非遺進校園”研究主要聚焦于“非遺進校園”的具體內容和呈現形式,對教育實踐的目標關注較少,相關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在學生教育的視角下,討論中小學“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與“五育”教育的結合。高揚元、米滿寧[3]立足學校的德育教育,討論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校園德育教育的結合;成雪君、盧群贊[4],傅小芳、丁宇紅[5]分別討論節(jié)氣文化、刺繡茶藝等非遺項目如何融入中小學勞動教育;陳路芳[6],叢密林、鄧星華[7]分別立足美育和體育,討論非遺相關資源的組織和利用;陳建憲[8]和陳琳[9]則立足語文學科教育,討論民間文學與語文教學的關系,這些論文用鮮活的案例討論了非遺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融合,但對課程目標缺少體系化思考,往往把非遺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和方法,忽視非遺保護與校園教育的有機結合。第二類,聚焦非遺,討論如何借助校園保護和傳承非遺。譚宏[10]立足民間美術保護傳承,將民間美術非遺教育分為五個階段,初步勾勒了民間美術的校園非遺教育體系,并對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界定。在此基礎上,他還總結了“啟蒙,熱愛者—認知,認同者—認同,傳承者”[11]的一般性校園非遺教育目標體系。曲雪梅[12]則提出了“感知非遺樣態(tài)和現狀—傳承非遺技藝和文化—提升非遺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本目標框架,探討如何借助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實現這一目標。第三類,綜合前面兩種視角,明確提出在非遺保護傳承的同時,要兼顧學生發(fā)展,并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討論雙贏局面建設的可行性[13],但這類研究數量少且不夠體系化,序列化建構較差,缺乏對實踐的實際指導意義?;诖耍疚木劢咕C合視角,結合非遺保護體系和學生教育的相關標準、指導意見,討論“非遺進校園”目標體系宏觀維度建構和微觀模塊設計,并結合實際案例,嘗試為中小學校園非遺教育提供成體系、可落地的目標設計工具,助力非遺保護傳承和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發(fā)展。
相比于常見的校園教育教學活動,“非遺進校園”帶有明顯的社會屬性。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qū)、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qū)和群體適應周圍環(huán)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不斷地被再創(chuàng)造,為這些社區(qū)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xù)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尊重。2011年,我國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規(guī)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1)《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一章第二條,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lfzt/fwzwhycbhf/2011-05/10/content_1729844.htm。。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基礎(2)《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http://www.gov.cn/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從中不難看出,非遺與社區(qū)、群體甚至是民族、國家都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它不僅僅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更關乎享有、實踐、傳承這些文化的人的生活制度、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關乎社會結構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等重要內容。正是如此,非遺保護強調堅持整體性原則,既要重視文化的“過去時”形態(tài), 也要關注它的“現時”形態(tài)和發(fā)展;既要重視文化的價值觀及其產生的背景和環(huán)境,又要整合和協(xié)調各方面的關系及其利益訴求,還要尊重文化共享者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14]。
“非遺進校園”的發(fā)起和組織力量也是社會的?!斗沁z法》指出,學校應當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3)《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條,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lfzt/fwzwhycbhf/2011-05/10/content_1729844_4.htm。;“非遺進校園”活動也主要由地方文旅部門提供支持,而非教育部門獨自操辦;“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授課人是非遺傳承人等社會人員,而非教師?!胺沁z進校園”的核心目標是助力非遺傳承保護。“非遺進校園”“非遺進(在)社區(qū)”“非遺進景區(qū)”,這些非遺保護活動其實都是非遺保護相關部門設計和推動的系列活動,旨在在社會各種場所、語境下開展非遺保護,助力非遺傳承,所以,“非遺進校園”的目標首先是保護非遺。
“非遺進校園”是因為其對校園有訴求,即希望借助校園,借助學生教育進行非遺傳承傳播,助力非遺保護?!斗沁z法》等法規(guī)條文的規(guī)定促進了非遺進入校園傳承傳播。所以,在設計“非遺進校園”教育目標體系時,要有非遺保護維度,且要將之作為首要目標。
“非遺進校園”帶有極強的校園屬性。具體而言,“非遺進校園”活動開展的空間可以是校園,也可以是校園的延伸狀態(tài),比如外出研學的課堂等。校園空間有利于非遺得到更好的教育傳承和傳播,但也對非遺保護有一定限制?!胺沁z進校園”的活動實踐主體是學生、教師、校園管理人員等。“非遺進校園”的內容也是“校園的”,如果相關教育實踐活動背離校園教育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這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將難以維系。這些都指向一個重點——“非遺進校園”需要關注校園語境?!胺沁z進校園”看似與“非遺進景區(qū)”非遺進社區(qū)”類似,但又有著獨特性,不可以照搬進景區(qū)、進社區(qū)的直接經驗,而是要深入分析校園內各實踐主體對非遺的訴求和期待,然后制定符合校園教育、學生發(fā)展的“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活動目標體系,在非遺保護和學生教育之間尋求平衡。
事實上,學生教育對非遺確有訴求,非遺教育可以與學生教育有機結合。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中小學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包括傳統(tǒng)節(jié)日、家鄉(xiāng)的生活習俗、傳統(tǒng)禮儀、民間藝術等內容。2019年,中國教育學會發(fā)布《中小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標準》,明確傳統(tǒng)文化包括經典、常識和技藝三大類。2021年,教育部印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指出傳統(tǒng)文化包括“經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識、科技成就、藝術與特色技能和其他文化遺產”(4)《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革命傳統(tǒng)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而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分為“傳統(tǒng)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tǒng)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tǒng)技藝、醫(yī)藥和歷法,傳統(tǒng)禮儀、節(jié)慶等民俗,傳統(tǒng)體育和游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5)《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一章第二條,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lfzt/fwzwhycbhf/2011-05/10/content_1729844.htm六大類。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相關類別信息,將《非遺法》中的非遺類別與校園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內容進行簡單對比(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有諸多重合。因此,基于校園對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需求,“非遺進校園”可以與學生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等有機結合。
表1 《非遺法》中的非遺類別與校園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內容比較
“非遺進校園”還可以與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和“五育”教育的相關目標結合。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指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5]。2016年,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布《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將核心素養(yǎng)分為三個方面、六大素養(yǎng)、十八個要點,明確指出學生需要在社會參與方面發(fā)展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具體表現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等六個要點。2017年,教育部印發(f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圍繞“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內容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規(guī)范和文明禮貌”“認同中華文化,繼承革命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民主法治觀念”等。2022年,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版)》,語文學科明確提出“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四方面核心素養(yǎng),指出學生通過語文學習,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并提出了九個總目標,其中第三個是“關心社會文化生活”(6)《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藝術學科明確了“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體驗和突出課程綜合”的課程理念,在課程綜合部分強調藝術與其他學科協(xié)同,并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科學的關聯,豐富審美教育元素(7)《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體育學科明確提出了“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yǎng),指出體育品德包含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引導學生遵守規(guī)則、樹立責任意識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體育教育對社會的關注;勞動教育課程理念明確提出“加強學生生活與社會實際的聯系”。綜合這些文件可知,關注社會的文化、結構、規(guī)律和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關注、理解、融入社會的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和“五育”教育共同關注的內容,體現在不同學科,則或為課程理念,或為總目標,或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結合前文論述,非遺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復合的文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學生教育關注社會等相關教育需求。
總的來說,“非遺進校園”具有極強的校園屬性,這就要求教育實踐必須考慮校園語境的特點?;趯鹘y(tǒng)文化、“五育”融合和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等內容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其對非遺的訴求,所以在目標框架中加入學生教育維度是可行的。基于對“非遺進校園”社會屬性、校園屬性的分析,筆者認為“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體系在宏觀上可以包含非遺保護和學生教育兩個維度,且以非遺保護為首要的、核心的目標。
非遺保護維度下具體的目標模塊設計,需要進一步分析國家的非遺保護體系。在《公約》中,非遺保護的框架主要分為“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教育)和振興”九部分內容?!斗沁z法》則強調“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8)《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一章第三條,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lfzt/fwzwhycbhf/2011-05/10/content_1729844.htm。??梢钥闯觯斗沁z法》中非遺的保護框架主要為保存、保護,其中,保存主要對應《非遺法》第二章、第三章提到的“非遺調查和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保護主要體現為第四章“傳承與傳播”,傳承主要體現為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傳播則主要體現為國家相關部門、非遺傳承人、公共文化機構、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利用宣傳、教育、轉化等方式對非遺進行傳播保護,但在某些情況下保存與保護、傳承與傳播也有交錯和合力??傮w而言,通過比較《公約》和《非遺法》非遺保護框架(圖1)可知,《非遺法》的非遺保護框架是在《公約》框架下的中國化和具體化,更符合中國的國情和人民的需求與習慣。在法律條規(guī)中可以明確中小學教育在非遺保護鏈條中的位置,即處在“保護”段,尤其是“傳播”的位置上。這進一步明確了在中小學非遺教育并不是培養(yǎng)代表性傳承人,而是培養(yǎng)了解、理解、欣賞、應用和宣傳非遺的一般性文化傳承者、傳播者。
圖1 《公約》和《非遺法》非遺保護框架
具體來看《非遺法》的規(guī)定。
第三十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根據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一)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二)提供必要的經費,資助其開展授徒、傳藝、交流等活動;(三)支持其參與社會公益性活動;(四)支持其開展傳承、傳播活動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宣傳,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
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機構、保護機構以及利用財政性資金舉辦的文藝表演團體、演出場所經營單位等,應當根據各自業(yè)務范圍,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學術交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宣傳、展示。
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和傳承場所,展示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國家鼓勵和支持發(fā)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特殊優(yōu)勢,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f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可以說,非遺保護的傳承傳播(不包含培養(yǎng)代表性傳承人)主要包括整理、研究非遺項目,傳授非遺的技藝、知識,宣傳、普及非遺的常識、知識,合理利用非遺資源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落實到“非遺進校園”,將學生設定為保護實踐的主體,則可以表述為:整理、研究非遺項目,學習知識與體驗非遺技藝,了解非遺常識、知識,學習利用非遺資源。由此,就可得出基于國家非遺保護體系的校園非遺教育基本目標項,但是這些內容顯然不夠體系化。
20世紀50年代,以布魯姆為代表的美國學者提出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布魯姆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并為每個領域設計了一系列目標序列。該分類系統(tǒng)自問世以來,在教育及相關領域廣泛使用,并不斷發(fā)展。筆者在設計“非遺進校園”目標體系中非遺保護維度的目標項時,主要參考該分類系統(tǒng)的認知領域相關設計,以編制非遺保護目標認知學習的層級。
布魯姆將認知領域自下而上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6個層次[16](P298~299),越往上,認知活動越復雜,認知水平越高。知識層級主要聚焦認知和記憶,掌握定義詞、獲得原理等;理解層級關注領會、轉換說話、解釋說明和一定的推斷;應用層級聚焦實踐運用,能將學到的理論、概念正確運用到合適的場景,但是這種應用是初步的、直接的,而非經過分析綜合的;分析層級關注分析關系、對比思想;綜合層級聚焦生產和創(chuàng)造,能夠生產產品、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制訂計劃并組織完成等;評價層級關注判斷和評判?;诖耍瑢⒛繕诉M行由低到高的排序:了解和學習非遺常識、知識,體驗和實踐非遺技藝,利用和轉化非遺資源,整理和研究非遺項目。其中,了解和學習非遺常識、知識,主要對應知識認知;體驗和實踐非遺技藝,主要對應實踐應用;利用和轉化非遺資源、整理和研究非遺項目,主要對應分析、綜合,在更高年級也可涉及評價。這樣的劃分可以反映學生在“非遺進校園”相關學習中對非遺和非遺保護的認知程度和參與度。
這里的“參與度”,可以理解為學生參與執(zhí)行非遺保護實踐的復雜程度。在知識層級(了解和學習非遺常識、知識),學生只需要主動或被動聽課、聽講座或者觀看學習材料等,即可基本完成,執(zhí)行的復雜程度低,參與度低。在應用層級(體驗和實踐非遺技藝),學生需要學習非遺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藝,還要完成相關的實踐活動和一定的制作任務,相較于上一層級,執(zhí)行更為復雜,要調動更多的知識儲備和主觀積極性,參與度較高。在分析綜合層級(利用和轉化非遺資源、整理和研究非遺項目),主要強調將學習語境下的非遺知識和技能轉化應用到別的場景,生產新的產品,解決新的問題,這在執(zhí)行上就更加復雜,且能充分反映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是對非遺知識技能和非遺保護的理念延展,是高于身體實踐的理念踐行?;诓粩嗵嵘膮⑴c度,我們可以發(fā)現,學生從被動參與或者低水平參與逐漸向高水平參與發(fā)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非遺和非遺保護的情感接受,從最初的認識逐步發(fā)展到認同。這其實是“非遺進校園”的內在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對非遺、非遺保護的情感認同。
筆者采用“認知—實踐—認同”的基本邏輯來描述非遺保護維度下的微觀模塊,讓學生在非遺保護學習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參與實踐、獲得認同。更進一步,則需要對三大微觀模塊進行編制。例如,認知模塊“了解和學習非遺常識、知識”,需要對了解和學習的具體形式和途徑進行界定,如校園景觀、宣傳展板、講座課程、學生活動等;需要對非遺常識、知識的具體內涵進行闡釋和界定,非遺常識包括國家的非遺政策、法規(guī)、資訊等,非遺知識包括非遺項目的定義、類別、演變、具體內涵、象征意義等。還可以進一步討論“體驗和實踐”“利用和轉化”“整理和研究”的具體形式,界定“非遺技藝”“非遺資源”的具體內容,這樣就可以建立起一個“維度—模塊—細則”的目標體系,對教育實踐起到實際的工具意義。但囿于篇幅和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細則往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文不作展開。
近年來,教育部通過構建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程促進“五育”融合實踐(9)《關于政協(xié)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4495號(教育類489號)提案答復的函》,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aocaiju/202107/t20210729_547567.html。。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促進“五育”教育有機融合,是現在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教育頂層設計和具體實踐的工作重點。結合前文對非遺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和“五育”教育關系的論述可知,“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十分有利于當下教育工作重點的落實。基于此,“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體系學生教育維度,可以以核心素養(yǎng)和“五育”教育為主,在“認知—實踐—認同”的基本邏輯下,配合“非遺保護”相關內容生成完整的體系。具體表現為,“了解和學習非遺常識、知識”側重智育,關注知識教育,挖掘非遺知識、常識與學科知識教育的聯系,意在提升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體驗和實踐非遺技藝”側重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關注技藝、技能實踐,挖掘非遺技藝和實踐與體美勞等實踐性課程的聯系,在兼顧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的同時,側重引導學生學習和健康生活;“利用和轉化非遺資源、整理和研究非遺項目”側重德育,關注實踐轉化與情感認同,挖掘非遺和非遺保護文化內涵和內在精神與德育的聯系,強調社會參與,培養(yǎng)責任擔當與實踐創(chuàng)新。在具體操作中,不同模塊可以交疊,每一個模塊的學生教育目標也需要進一步細化,結合義務教育和高中學段教育教學標準和核心素養(yǎng)編制更具體的細則。
綜上所述,中小學“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體系(圖2)主要分為非遺保護和學生教育兩個維度。每個維度下,以“認知—實踐—認同”的邏輯,設計具體的目標模塊。其中,非遺保護維度包括“整理和研究非遺項目”“轉化和利用非遺資源”“體驗和實踐非遺技藝”“了解和學習非遺常識、知識”四個模塊;學生教育維度包括“五育”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相關內容,它們都和非遺保護維度下的內容有所對應。每個模塊下還有若干細則,體現為對模塊中關鍵詞的界定和細化,以保障目標工具能夠落地。整個目標體系工具立足國家政策法規(guī)、教育部門相關指導意見和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設計,在形式上是“維度—模塊—細則”的三層結構,內涵上則包含了“非遺+教育”的綜合視角和“認知—實踐—認同”的教育教學邏輯。
圖2 “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體系
2021年12月,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專業(yè)師生與貴陽九中高中學段某班級合作開展“二十四節(jié)氣進校園·冬至消寒會”主題活動。該活動依托主題班會,以課程形式開展,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冬至大如年”,圍繞冬至,借助專家微課、書報閱讀和教師講解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和學習冬至的基本節(jié)氣常識、文化史知識等內容。第二部分,“冬至消寒會”,圍繞消寒會,借助書報閱讀、教師講解、詩詞吟唱、消寒圖點繪和設計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消寒會、消寒圖的知識,體驗學習消寒圖制作的過程,參與當代消寒會,創(chuàng)設專屬冬至消寒圖。
課程目標編制借助本文所述的目標體系(圖3)設計工具。目標編制初期,項目負責人從節(jié)氣非遺知識、古代哲學知識、傳統(tǒng)文學藝術、古代生活風俗四方面對冬至相關內容進行簡要列舉,繪制冬至非遺知識圖譜。在此基礎上,負責人與該班班主任(語文教師)進行初步溝通,了解學生學情、班級訴求等內容。隨后,負責人與該班班主任借助目標工具,聚焦冬至節(jié)氣常識(非遺常識、冬至時間點和自然物候特征),文化史知識(冬至簡單的歷史),冬至生活風俗(消寒、消寒圖和消寒會)等內容,在非遺保護維度確定了如下目標:知識認知模塊,了解和學習節(jié)氣常識、文化史知識和消寒圖消寒會的知識;實踐應用模塊,在消寒會情景中體驗消寒會,完成詩詞吟唱和消寒圖點繪;情感認同模塊(分析綜合),在文創(chuàng)設計語境中,轉化利用冬至節(jié)氣知識,創(chuàng)繪專屬消寒圖,并陳述設計依據。此外,班會課以非遺和傳統(tǒng)文化保護傳承為主題,所以學生教育維度主要聚焦德育和核心素養(yǎng)。德育方面旨在通過對非遺和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體驗和創(chuàng)作實踐,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助力文化傳承;核心素養(yǎng)則是與非遺保護的三個模塊目標一一對應,通過常識知識學習,增添人文底蘊;通過風俗活動體驗,感受健康生活;通過傳統(tǒng)文化資源轉化利用,感受實踐創(chuàng)新。在課程目標的指導下,最終形成了前文所述的課程形式和內容,學生也完成了相應的消寒圖(圖4)創(chuàng)繪。
圖3 作為目標設計工具的“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體系
圖4 學生根據所學消寒圖和冬至知識設計的專屬消寒圖
當下,“非遺進校園”實踐十分豐富,這對非遺傳承保護、 校園教育和文化建設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我們需要警惕表演式、偶然的“非遺進校園”活動,要讓非遺在校園扎根,在學生培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實現“非遺進校園”常態(tài)化。在豐富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的同時,需要深入研究“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體系、評價體系,促進中小學非遺教育體系化。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師生借助“非遺進校園”教育實踐目標工具,與貴陽九中高中學段某班班主任在課程目標設置和課程內容遴選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溝通,促進了校園日常教育教學工作與非遺保護的結合,保障了“非遺進校園”在該班順利進行。該班還開展了“春分明均平”節(jié)氣課程,并計劃基于《紅樓夢》整本書閱讀開展“芒種送花神”課程。每到節(jié)氣將至,同學們都會期待老師開設新的相關課程,負責課程的教師也得到了啟發(fā)(10)訪談人:林加;受訪人:田甜(該班班主任);時間:2022年5月19日。。由此可見,該目標工具在實驗過程中是可執(zhí)行的,是有一定教育教學效果的。但由于實驗數量的不足,在完善“框架—模塊—細則”中的“細則”時缺少更多的數據支持,這是未來需要繼續(xù)深入的內容。此外,學生教育維度的具體模塊缺少非遺保護的目標層級關系,更多是并列關系,也會給目標工具帶來一些問題。在今后的研究和實踐中,我們將不斷改進此工具,讓其更好地服務“非遺進校園”,服務中小學非遺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