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煜
(中國政法大學 法律史學研究院, 北京 100080)
江戶時期(1603-1867),日本自1639年之后,即開始全面鎖國,所以特別是江戶時代前中期,可稱為“鎖國時代”;而中國在康熙時期(1662-1722)之后,也厲行海禁,閉關(guān)鎖國。這段時期,除有限的貿(mào)易交往外,中日雙方并無正式的邦交。且此時期,兩國政治體制和治理形式不同。中國延續(xù)著“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quán),日本雖然由將軍掌握實權(quán),且集權(quán)程度達到了武家政治的最高峰,但是政權(quán)構(gòu)成依舊是“幕藩體制”,全國除將軍外,還有二百六七十個大大小小的藩,這些藩的藩主(大名)在領(lǐng)地內(nèi)享有很大的自治權(quán),兩國的立法體制迥異。故而這段時間中日法律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種間接的交流。間接表現(xiàn)在雙方并無法律人士的往來,而是法律文本的交流,且只有中國法對日本的輸出,而無日本法對中國的輸入。至江戶后期,隨著幕藩體制的松動,部分具有實力的藩,開始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明清律例乃至以此為范本,制定僅適用于各藩的“藩法”。但在幕府層面,則始終維持其武家法傳統(tǒng)。故,在幕府控制力較強的江戶前中期,在立法層面上,中國法對日本的影響始終有限。這一時期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主要體現(xiàn)在中華法律文本及律學作品在日本的傳播,以及日本相關(guān)人士特別是儒學家對中國法的研究上。本文主要考察此時期中國法在日本的傳播和日本對中國法的研究,以深化對中日法文化交流的理解。
雖然日本鎖國之后,只有長崎一口通商,但這并不意味著中日之間貿(mào)易往來間斷,相反,每年開進長崎港的中國船只絡繹不絕,帶去大量的中國貨物,(1)關(guān)于每年開進長崎港的中國船只量,參見木宮泰彥的統(tǒng)計表“來日清朝船只一覽表”,載 [日]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版,第639-647頁。其中,中國書籍就是貨物之大宗,備受日本重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日本幕府偃武修文的治理趨勢和儒學重光的刺激之下,整個社會對各類書籍特別是儒學方面的書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誠如大庭修先生所云:“幕府實行文治政策,獎勵學術(shù),從而使嗜好讀書的大名和市民文人與日俱增,書籍的需要量亦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與日俱增?!盵1]110而在這數(shù)量巨大的漢籍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法律方面的書籍,包括各類法典和律學作品。在日本對中華法律文化研究最具濃厚興趣的德川吉宗(1716—1745年在位,退位后依然操縱幕府,直到1751年去世為止)時代,卷帙浩繁的中國法律書籍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幕府將軍、大名及眾多儒士的眼前。以輸入的時間排序,至寶歷三年(1750),中國傳播到日本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書籍如下(2)參見[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王勇、王寶平譯:《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日]《有德院殿御實紀》,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三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4年版;等等。:
1.元祿七年(1694)之前
《大明令》《皇明祖訓》《教民榜文》《諸司執(zhí)掌》《吏計職掌》《大明集禮》《大明會典》《吾學編》《皇明泳化編》《律條疏義》《讀律瑣言》《大明律律附》《律解辯疑》《大明律讀法》《大明律管見》《大明律集解》《大明律會覽》《大明律全解》《詳刑冰鑒》《大明律正宗》《刑書據(jù)會》《大明律注解》《直引釋義》《吏學指南》《吏文輯覽》《類書纂要》《無冤錄》《六言雜志》《蕭曹遺筆》。
元祿七年(1694),紀州藩儒士榊原玄輔(篁洲)作《大明律諺解》,就參考了上述諸書,可見這些書必在此年之前已輸入日本。
2.寶永七年(1710)
《大明律讀法》《大明律管見》《大明律會解》《大明律直引》《大明律詳注分解大全》《讀律瑣言》《讀律私箋》《律解辨疑》《職源》。
以上諸種,除《職源》為宋人王益之所作以外,其余均為明律注釋書。
3.正德元年(1711)
《大明律附例》《大學衍義補》。
以上前者為當時的法典,后者則為明代著名學者邱濬的名作,對江戶律學家產(chǎn)生過深刻的影響。
4.正德二年(1712)
《大明律釋義》《大明律例添釋旁注》《大明律例附解》《大例附解》《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
以上諸書中的《大清律》,應為順治律;《大明律例添釋旁注》為明人舒化所作。
5.正德三年(1713)
《大明律箋釋》《大明律私箋》。
6.享保五年(1720)
《大清會典》《定例成案》。
7.享保六年(1721)
《六諭衍義》。
原書由明末清初時期的學者范鋐所作,1721年被琉球使臣程順則自福州帶回琉球,并由松平薩摩守吉貞獻給幕府,后成為幕府用來教化普通民眾的重要教科書。
8.享保七年(1722)
《大清會典》《定例成案合鐫續(xù)編》《大清律輯注》。
《大清律例輯注》為康熙年間的沈之奇撰,為清早期著名律學作品。該書1723年被收入江戶幕府紅葉山文庫。
9.享保八年(1723)
《江南賦役全書》《福建賦役全書》《山西賦役全書》《本朝則例類編》《本朝續(xù)則例類編》《續(xù)增處分則例》《六部考成現(xiàn)行則例》《御批處分則例》《大清品級考》。
10.享保十年(1725)
《樂書》。
此書乃清人朱佩章獻,德川吉宗命荻生徂徠訓譯。
11.享保十二年(1727)
《新例三臺明律招判正宗》。
12.寶歷三年(1750)
《成案匯編》。
此書由清人周學健編輯,選雍正元年(1723)至乾隆十一年(1746)之成案,又加康熙年成案編輯而成。
以上所列中國法律書籍輸入日本的時間和書目,主要是根據(jù)大庭修先生的統(tǒng)計和相關(guān)史籍得出。可見,這段時期輸入日本的中國法律書籍,必定存在著散佚情形,且大量的書目無法考證出確切的輸入時間??梢酝浦?至吉宗時代為止,輸入日本的中國法律書籍必定比上述所示還要多。不過,即便是從這種掛一漏萬式的舉隅,我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其一,輸入日本的中國法律書籍品類相當齊全。就法律規(guī)范而言,有國家大典,如《大明律》《大清律集解附例》等;有皇帝諭旨或詔敕,如《皇明祖訓》《教民榜文》等;有部院則例,如《本朝則例類編》《大清品級考》等;有各地省例,如《江南賦役全書》《福建賦役全書》等。就律學作品而言,有律例注釋考證類,如《大明律讀法》《大明律私箋》等;有案例匯編類,如《定例成案》《成案匯編》等;有司法心得類,如《詳刑冰鑒》《新例三臺明律招判正宗》等;還有法醫(yī)學著作,如《無冤錄》等。其他與明清律例相關(guān)的書,尚有官箴類書,如《吏文輯覽》《吏學指南》等,甚至還有訟師秘本,如《蕭曹遺筆》等。除了未見圖表類、歌訣類律學作品外,主要的明清法典和律學作品幾乎都在日本得以流傳。
其二,對于較為經(jīng)典的法律規(guī)范和律學作品,日本會一而再地輸入。明清律例和會典自不必說,它們作為研究對象,自然是最為重要的中國法律書籍,且坊肆易得,故各種版本都被一再輸入。除此之外,明清著名律學家的律學作品,也是一傳入日本即受到重視,需求量也隨之提高,所以得以一再輸入,如楊簡的《律解辯疑》,雷夢麟的《讀律瑣言》,應槚的《大明律釋義》,王樵、王肯堂父子的《讀律私箋》,等等。這些律學作品后來無疑成為日本律學家解讀和研究中國法律的津梁。
其三,中國法律書籍輸入日本,基本上延續(xù)了其在中國內(nèi)部傳播態(tài)勢。一般而言,書籍的出口會滯后于在國內(nèi)的銷售,自不能同步,尤其在資訊和交通不夠發(fā)達的古代,但是傳播到日本的中國法律書籍,基本上保持了一個“新潮”的情形。明律自不待言,清朝的立法成果和律學作品也很快就被傳播到日本,以《大清會典》的傳入最為明顯。享保七年(1722)傳入的《大清會典》,只可能是康熙朝的,因為雍正朝的《大清會典》,要到雍正十年(1732)才編纂完成,而康熙朝的《大清會典》,完成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可見不過30年時間,該書即已傳入日本。考慮到康熙《大清會典》有一百六十二卷的巨帙且最初僅在官府中輾轉(zhuǎn),其后才得以流入坊肆,再加上刊刻不易,則該書傳入日本已屬非常迅速,同樣的情形還有各部院的則例。整體上看,日本從中國輸入法律書籍,是既全面又迅速的。
日本之所以如此積極輸入各類中國法律書籍,除了其能體現(xiàn)儒學思想(“一準乎禮”),引入這些書籍有裨于弘揚儒道、推行儒學之外,另一個更為現(xiàn)實也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川幕府較之于鐮倉、室町兩幕府,更加注重以法制治理天下。誠如日本法學家鳩山和夫、阪本三郎所云:“家康以不世出之英才,識見頗高,謂統(tǒng)制天下之道,莫如賴法律之便?!?3)[日]鳩山和夫、阪本三郎:“法制一斑”,載[日]大隈重信撰:《日本開國五十年史》(上冊),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80頁。第一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在開幕江戶之初,即多方刊刻古籍,鼓勵諸大名獻書。慶長七年(1602),在江戶建立國家圖書館(紅葉山文庫,又稱楓山文庫,位于江戶富士見町),來收儲各類典籍。(4)《東照宮御實紀附錄》卷廿二,載《續(xù)國史大系》第九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2年版,第331頁。這些典籍中,就有從中國舶來的《大明律》和《大明會典》等書,家康也借鑒了《大明律》和《大明會典》中的某些制度,來實行幕府統(tǒng)治。[2]52-53而幕府將軍中,最熱心于法律之學者,莫過于八代將軍吉宗,史載:
對于本邦往昔古書,(吉宗)下令搜求。一遇唐商攜來,必先遍覽書目,就中擇有用之書購之。詩詞歌賦文人文集之類,無意強求,而有輔政道,可備治具之書,則廣尋博收。唐土府州縣志之類不可計數(shù),是以御庫藏書陡然倍增。(5)《有德院殿御實紀附錄》卷十,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四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3年版,第294頁。
由此看來,中國法律書籍顯然屬于“有輔政道,可備治具之書”,所以吉宗會孜孜以求。吉宗時代,也是中國法律書籍傳入日本的一個高峰時期。典章制度之書,對幕府而言是治國理政的思想資源,所以吉宗在充實文庫藏書時,給予特別重視。如享保七年(1722)正月,他下令收集古書,除經(jīng)史之外,還特別強調(diào)政書法令類典籍,如《律集解》《令抄》《弘仁式》《法曹類林》《為政錄》《本朝月令》《律令集解》《類聚三代格》《式目追加三十三條》《建武式目》,以及《貞觀式》(該法為日本貞觀年間所定之式,非中國唐朝之式)等等。(6)見《有德院殿御實紀》卷十四,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三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4年版,第721頁;另見《有德院殿御實紀附錄》卷十,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四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3年版,第292頁。這些都是在日本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法文化書籍。吉宗在幕府行政和立法方面,就多方參考了古代日本典章制度和從中華傳來的明清法制書籍。
江戶時代的中國法律研究,至享保時期達到最高峰,二十年間,律家輩出,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也因而得以深化,繼而為此后的日本法制借鑒吸收中國法律特別是明清律例,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我們且將江戶時代關(guān)于中國法律研究的學問,簡稱為江戶律學。日本律學家通過對中國法律的研究,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法律在日本的傳播。因此,這也是一個中華法系在日本進一步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
江戶時期,日本關(guān)于中國法研究的律學成就斐然,尤其是明律研究名家迭出,蔚為風潮。一般認為江戶的明律研究起自榊原玄輔(篁洲),史載:
篁洲歲過不惑,好讀《文獻通考》《(唐)六典》《通典》等書,專研討歷朝之沿革制度,故如明律,尤其所精究,嘗奉侯命,撰《明律諺解》三十一卷。自是而后,若高瀨學山,物徂徠之輩,講明律者往往有矣,其講明律學、政書,起自篁洲云。[3]23
榊原玄輔興趣廣泛、學問淵博,《明律諺解》可視為其典章制度研究的代表作。此書是他奉紀州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貞之命所作,1690年底開始動筆,至1694年6月書稿初成。該書由目錄一卷和本文三十卷組成,為江戶時代最早的明律注釋書。該書首先將明律例原文用日本假名進行訓點,使之符合日本人閱讀的習慣,然后將文中需要解釋的地方專門框出來,進行注釋。在注釋時,玄輔廣泛參考了各種漢籍,在旁征博引之后,參以己意,確定文義,再用通俗易懂的俚諺形式表達出來。
玄輔歿后八年的1713年(正德三年),對明律素有興趣且有研究、時為紀州藩主的德川吉宗,命篁洲之子榊原霞洲(武卿,1691-1748)及一二通明律者來對玄輔的《明律諺解》重行參訂。此事見于《〈大明律例諺解〉序》一文中,內(nèi)云:
法律之詳,莫若《大明律》矣!只因律文少解,條例無注,而讀者往往不能通曉焉。頃歲榊原玄輔為之注說,凡三十一卷,其書以俚語解,教人易曉,名之曰“諺解”,然而尚未脫稿也。今茲之夏,其子武卿,及一二通律者,相與參訂,聊成其業(yè)。惟恐引證或爽、解意不當,故尚未敢繕寫,以俟后之考正焉。夫本朝擬刑,原有成憲,然罪之可疑,議之難決者,參之此書,則或得其情矣。此諺解之所作業(yè)。于時正德三年冬十一月。(7)“《大明律例諺解》序”,轉(zhuǎn)引自[日]松下忠:《紀州の藩學》,東京:鳳出版株式會社1974年版,第128頁。
上文“一二通明律者”,乃高瀨忠敦(又名喜樸,號學山,1668-1749)和鳥井春澤(1668-1742)二人(8)參見[日]松下忠:《紀州の藩學》,東京:鳳出版株式會社1974年版,第128-129頁;[日]高鹽博:《日本享保時期對明律的研究及所受的影響》,載劉俊文、[日]池田溫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法制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頁。,鳥井春澤為同藩大儒李一陽(1636-1700)的弟子(9)李一陽為李梅溪的養(yǎng)子,而李梅溪則是朝鮮歸化人李一恕之子。李一恕于豐臣秀吉征伐朝鮮的文祿之役時,被時為紀州藩主的淺野幸長俘虜,后帶回紀州,因其為朝鮮大儒,后世代仕紀州藩為儒官。,亦精于明律,而霞洲則繼承了玄輔之學。是以霞洲在忠敦與春澤的協(xié)助下,共同參訂玄輔遺稿。所謂參訂,主要是校正原典與引用文獻,也改正和增補所作的解釋,共改正大小謬誤187處,書名由原《明律諺解》修訂為《大明律例諺解》。據(jù)高鹽博先生考證,改定的187處單獨被訂成一冊,名曰“訂正一卷”。此“訂正一卷”上呈吉宗后,吉宗仍不滿意,于1815年命年紀稍長的高瀨忠敦主持,霞洲輔助,繼續(xù)對“訂正一卷”進行修訂,此次修訂為“考正”,再將這次考正后確認無誤的內(nèi)容列入玄輔原書中。最終形成了后世所看到的《大明律例諺解》三十一卷。(10)[日]高鹽博:《日本享保時期對明律的研究及所受的影響》,載劉俊文、[日]池田溫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法制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141頁。
雖然玄輔的研究存在缺憾,但是其開日本研究明律風氣之先,于中國法在日本的傳播及之后滲入立法和行政領(lǐng)域,有篳路藍縷之功,其《大明律例諺解》亦當之無愧地成為江戶時代日本研究中國法最早之名著,此后的律學家皆受益于此書。
繼玄輔之后,第二代明律研究者開始走出紀州,圍繞在八代將軍吉宗周圍展開研究,從而在江戶形成一個律學家群體,并達到了日本明律研究的巔峰。成就最著者為高瀨忠敦、荻生徂徠和徂徠之弟荻生觀三人。
高瀨忠敦是繼篁洲之后,紀州藩中明律研究最著名者,著述豐贍,尤以《大明律例譯義》聞名于世。如上所述,此書是吉宗因篁洲的《大明律例諺解》不夠清晰,乃命忠敦重譯而成。忠敦于1720年初受命之后,即開始譯注,至當年底告竣。
《大明律例譯義》分卷首和正文十二卷,共十三卷。卷首列有“律大意”“譯義凡例”“目錄”,卷一至卷十二,為“名例律”至“工律”的譯義。忠敦此書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正文前專門列有“律大意”,此為其他諸家注律所無?!奥纱笠狻惫卜?9條,其并非忠敦自撰,而是從8種漢籍中摘錄出來并直接譯成日文的,按照摘錄條數(shù)多寡,分別為《律例箋釋》(明王樵、王肯堂父子撰)15條,《大學衍義補》(明丘濬撰)10條,《漢書》(原文寫成《前漢書》)5條,《新唐書》(原文寫成《唐書》)3條,《尚書》2條,《孟子》2條,《周禮》1條,《論語》1條。就所引典籍來看,其中前二者為律學著作,后二者為史籍,后四者為儒家經(jīng)典。就所引用的內(nèi)容來看,其主要涉及明律的制定始末與明太祖的立法思想,漢文帝、唐太宗、宋孝宗等皇帝與法律相關(guān)的嘉言懿行,中國傳統(tǒng)重視人命、慎重用刑的思想和實踐,重視證據(jù)、理性審判的觀念,監(jiān)獄管理與刑罰執(zhí)行應該注意的要點,等等,集中突出了德主刑輔、先教后刑、明德慎罰、哀矜折獄等法律觀念。(11)參見[日]高瀨忠敦:《大明律例譯義》“首卷·律大意”部分,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至于正文,高瀨忠敦主要是對明律律文和例文進行直譯,而不列中文原文,譯文簡潔流暢。比如《戶律》之“戶役·收養(yǎng)孤老”條,明律原文:
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yǎng)而不收養(yǎng)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jiān)守自盜論。[4]51
忠敦首先對“收養(yǎng)孤老”這一律目進行解釋:
對幼而無父、老而無子及因個人生理原因等難以自存者,由官府負責收留養(yǎng)育。(12)[日]高瀨忠敦:《大明律例譯義》“卷四·收養(yǎng)孤老”條,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這就將該律的中心精神做了一個交代。接著,忠敦開始解釋律文,他對于某些字詞,是通過在律文中做小注的方式來解釋的,與明清律例中夾注小注的方式庶幾相似。我們來看其對該條律文的注釋:
凡鰥(老而無妻者)寡(老而無夫者)孤(老而無子者)獨(幼而無父者)及篤疾(患病如槁木乃至生活無法自理者)之人,且貧窮又無親友可以投靠,無法自存者,其所屬官府應于養(yǎng)濟院收養(yǎng)存恤,其有不收養(yǎng)者,杖六十。若已收養(yǎng)而應給衣服食物而官吏克扣者,并贓以監(jiān)守自盜不分首從處理。(13)[日]高瀨忠敦:《大明律例譯義》“卷四·收養(yǎng)孤老”條,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對比明律原文,忠敦的譯文十分忠實于原文,對特定的語詞進行了釋義,如上文括號中內(nèi)容即是。并且,在原文未交代或者語義模糊之處,如收養(yǎng)在何處,忠敦專門標列出是在“養(yǎng)濟院”。這一釋義顯然受到了明律注釋書《明律箋釋》的影響,如果我們細繹忠敦此書,會看到他在很多地方都引用了《明律箋釋》的內(nèi)容,此書亦是江戶律學家最常援引的作品之一。
除了此類簡潔的字詞注釋之外,忠敦也會假設某種情境,將抽象的條款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如對《刑律》之“斗毆”條,在按原意譯完“因斗互相毆傷者,各驗其傷之輕重定罪”之后,忠敦假設了一個情境來加以說明:
設如平太、彌太二人互毆,彌太首壞平太一目,平太繼還彌太二目。則彌太因壞平太一目故,按律當杖一百、徒三年。平太則因壞彌太二目故,杖一百、流三千里,且付財產(chǎn)之一半予彌太。(14)[日]高瀨忠敦:《大明律例譯義》“卷十·斗毆”條,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此處忠敦將日本人名代入明律條款中,設想互毆的情境并提示處罰結(jié)果,這樣的譯法應該很容易讓日本讀者產(chǎn)生代入感,對于日本讀者理解明律顯然是大有裨益的。
繼忠敦之后,最杰出的明律研究者已然從紀州轉(zhuǎn)向江戶,其中又以荻生兄弟為代表。尤其是荻生徂徠(1666-1728,以下簡稱徂徠),又稱物茂卿,名雙松,小字總右衛(wèi)門,號徂徠,又號蘐園,為江戶時代著名的儒學流派“古文辭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因號蘐園,故其學派亦稱為“蘐園學派”。徂徠在中國法研究方面,最為重要的作品就是《明律國字解》。關(guān)于《明律國字解》成書的確切年代已不可考。目前,日本的天理圖書館中藏有徂徠該書手稿,不過是一個未定稿。但據(jù)徂徠的高足——同樣為江戶時代著名的儒學家太宰純(春臺,1680-1747)的記載,至晚到1724年5月,《明律國字解》已經(jīng)完成。[5]124該書寫作有一個背景:1722年10月,幕府的儒官、徂徠的胞弟荻生觀(號北溪)在吉宗的授意下,完成了《大明律》的和文訓點工作,翌年8月,此書在京都、江戶等地的書肆上即已刊行,之后幾度重版,傳播很廣。因為這是幕府認定的權(quán)威版本,故出版時定名為《官準刊行明律》。幕府在推出這部作品之余,趁熱打鐵成立了一個半官方性質(zhì)的“明律研究會”,發(fā)起人即為荻生觀。參加者皆為幕府高官或著名儒者,除荻生觀外,徂徠的高足太宰純等皆參與這個明律研究會。徂徠是否正式入會不得而知,但是其《國字解》的寫作,極有可能與該研究會的需要有關(guān)。有兩點似乎可以證實此點,其一,研究會的盟約名為《徂徠先生條約》,可見徂徠必為研究會宗旨進行過一番設計;其二,就在1724年,荻生觀推出了其明律研究的作品《明律譯》三十卷,而同樣在當年的5月,徂徠的《國字解》完成,弟兄幾乎同時對《官準刊行明律》進行注釋,且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分工,弟弟忠實地將明律譯成和文,而哥哥則用和文對明律條款進行解釋,這不都是為研究會同仁研究明律提供便利么?
因此,高鹽博先生亦推測,徂徠可能也參與了弟弟《明律譯》的翻譯工作,且是在將軍直接授意下寫作《國字解》的。[5]124再結(jié)合《國字解》并非對明律條款逐字逐句的翻譯和解釋的情形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字解》是對《明律譯》的補充,為避免重復,《明律譯》中介紹過的《明律國字解》就省略了,這也是徂徠之書思想內(nèi)容上的一個特色。整體而言,徂徠該書的特色在于:側(cè)重于名物制度的訓詁;注意對律文的歷史及制度源流進行梳理;強調(diào)在特定的語境下解釋字詞,并且注釋詳略得當,帶有強烈的比較法色彩;注意以官制為脈絡來解讀律例?!秶纸狻纷氤芍?因其語言通俗平實,且對于明律做了最適合日本人閱讀的“本土化”解釋,再借助徂徠儒學的影響力,所以一經(jīng)付梓,風靡一時。這自然大大促進了中國法律在日本的傳播。而且,因為徂徠本身就是蘐園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他的研究也帶動了其門人弟子的中國法律研究,如荻生觀(可視為廣義的蘐園門人)的《明律譯》,三浦竹溪的《律學正宗國字解》《詳說明律釋義》《明律口傳》,荻生金谷(本為徂徠兄徂徠春竹之子,1720年被過繼給徂徠為養(yǎng)子)的《明律譯義》等。這些作品既是受徂徠中國法律研究推動所致,又是徂徠學本身結(jié)出的碩果。此外,荻生徂徠的《明律國字解》,還作為門人弟子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的教材在使用,如松下忠先生所論:“明律研究可能是日本人獲取中文知識的不二法門,對于想了解中國整體情形者,尤為必要。在最強調(diào)中文修養(yǎng)的儒學流派——‘蘐園學派’中,更是將明律作為學習中文知識的經(jīng)典教材?!盵6]142關(guān)于荻生徂徠明律研究的成就和特色,筆者另有專文詳論,在此不贅。[7]
再來看徂徠之弟荻生觀(北溪,又名物觀,1669-1754)的明律研究成就。從《德川實紀》等史籍的記載來看,他的研究成果亦頗豐,除律學外,最為重要且為中國所知者,乃是其對紀州藩儒臣山井鼎所撰的《七經(jīng)孟子考文》進行了補遺,后來此書于1730年(日本享保十四年)進呈給吉宗,得到允許后1732年于東都書林刊刻出版。此書很快即傳入中國,共計199卷,計《周易》十卷、《尚書》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詩》二十卷、《左傳》六十卷、《禮記》六十三卷、《論語》十卷、《孝經(jīng)》一卷、《孟子》十四卷。這部??睂W上的巨著,乃是《十三經(jīng)注疏》校勘史上的開山之作,也是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時唯一收錄的日本學者的著作。(15)參見 [日]山井鼎撰 , 物觀補遺:《七經(jīng)孟子考文補遺》,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版,序言。即此一點即可看出荻生觀的學力之深厚。
荻生觀在明律的成就主要有二:一是為《大明律》加注訓點,撰成訓點本三十卷,這項工作在1722年完成,當年即在江戶以《官準刊行明律》之名出版,次年又在京都刊行;二是于1724年完成了《明律譯》三十卷。后者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參考中國律學注釋本而作,是以比較正式的文字來翻譯明律,旨在疏通句義,僅有寫本存世,未刊行。而前者則是為了給世人提供一個便于利用的明律版本,荻生觀用適合日本讀者閱讀習慣的方式,將明律系統(tǒng)地點校一遍,又加上了日本訓點和假名。因點校精良,荻生觀這一版本,此后就成為日本通行的明律標準版本,江戶諸多明律研究成果,亦以此訓點版本流傳最廣。
從荻生觀為《七經(jīng)孟子考文》進行補遺獲得中國學者阮元等的贊譽,以及另外受命校訂《唐律疏議》和會同訓點《大清會典》等事跡來看,荻生觀有很強的古文獻學功底,長于校勘之學。所以,其明律研究最大的成績就在于??庇桙c明律,從而使得明律能為江戶一般儒者所用,這對于推動明律在日本的傳播和研究同樣至關(guān)重要。
第三代明律研究者,除前述紀州藩的榊原霞洲之外,以荻生徂徠“蘐園學派”門人弟子最為杰出,其中尤以三浦竹溪(平義質(zhì),1689-1756)和荻生道濟(金谷,1703-1776)為代表。這里僅對三浦竹溪的《明律口傳》作一考察。三浦竹溪有吏才,先后出仕甲斐(在今山梨縣)和吉田(在今愛知縣),史載:
竹溪尤留志經(jīng)濟,精于律學。享保中執(zhí)政濱松侯信祝(筆者案:即松平信祝,原為伊豆守,后移封吉田藩,時任幕府老中)厚聘之,不肯起,物金谷(筆者案:即荻生道濟)強之而后可……竹溪有吏才,尤通知執(zhí)政參政之所事、諸官之所職,以其所掌皆政府之要務,留意先朝之舊典、歷朝之沿革。故自六經(jīng)諸子及傳記小說,亦其所務,專在經(jīng)國之業(yè)也。其練達時事,如視諸掌……[8]25-26
由此可見竹溪的學問傾向,《明律口傳》為竹溪出仕吉田藩時,應該由藩武士奧村保之(又名源保之)所請而口授再由后者繕寫潤色而成,書成于1752年,保之在該書“序”中提到:
吾前君列相之日,吾亦掌相府之事,常時鞅掌不遑,然偷閑方卒明律之業(yè)……而欲刑期于無刑至刑措不用,若能如此,則夫禮樂在其中,然則何可言唯一學法律哉!是以學之竹溪先生之門……于是即以先生之口傳之言及物子之訓誡之語,具列于左,并記其所由,以備忽忘焉爾。(16)[日] 奧村保之“《明律口傳》序”,載[日]三浦竹溪口述,奧村保之筆錄《明律口傳》(不分卷),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因此,可見奧村保之為裨益藩政治理之故,向三浦竹溪學習明律,竹溪即口授于他。為了回應何以要學異邦之法而不用禮樂之道治世,保之除了用“刑期無刑”之說來辯護之外,還特別抄錄了“徂徠先生條約”(主旨是中國法律為異邦之法,學習當慎重,不可輕易傳授奸佞之徒,不可隨便應用),可見其學律的慎重。
《明律口傳》不分卷,是對當時通行于世的荻生觀訓點的《官準刊行明律》的解釋。從其內(nèi)容來看,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解釋洪武皇帝“御制序”、劉惟謙“進大明律表”以及“名例”諸條,這一部分解釋得相對詳細,將明律制定的始末、基本精神及罪刑要點都做了闡釋,內(nèi)容占到了全書的一半。第二部分則是解釋自“吏律”至“工律”六篇諸條以及部分條例,相對簡潔。整體《明律口傳》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釋明律內(nèi)容,而是挑選重點詞句進行解釋,有的則根本忽略。這一做法符合“口傳”的特點。筆者推測,極有可能是奧村保之持著訓點本明律,就疑難字句向三浦竹溪發(fā)問,而其已經(jīng)理解者則略過不談。是以該作品整體上并不連貫,更像一部中文詞匯或個別句子的注釋書,頗有點“漢和法律詞典”的味道。比如“戶律”的 “婚姻·逐婿嫁女”條原文:
凡逐婿嫁女,或再招婿者,杖一百。其女不坐。男家知而娶者,同罪。不知者,亦不坐。其女斷付前夫,出居完聚。[4]61
作者在每條律目前用“○”這個符號來引出律文,而對于要解釋的詞句,則用“△”表示。對于該“逐婿嫁女”條,作者在“招婿”“斷付前夫”“男家”“出居完聚”四個詞前加了“△”,意在表明解釋了這四個關(guān)鍵的詞,整個律文的含義就明白了。(17)[日]三浦竹溪口述,奧村保之筆錄《明律口傳》(不分卷)“嫁娶逐婿”條,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趥骶褪峭ㄟ^這樣的方式來疏通律意的。
如此,以榊原玄輔、高瀨忠敦、鳥井春澤、榊原霞洲四人為代表,形成明律研究的“紀州學派”,與以荻生徂徠和荻生觀兩兄弟代表的“蘐園學派”,成為江戶律學成就最高的兩大學派,松下忠先生形象地將之比擬為明律學“兩橫綱”(18)橫綱(Yokozuna)是日本相撲運動員(日本稱為力士)資格的最高級,見[日]松下忠:《紀州の藩學》,東京:鳳出版株式會社1974年版,第128頁。。
明律研究自然是江戶律學研究的重點和亮點,除此之外,其他中國法典,也受到日本學者的重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清會典》和《唐律疏議》。吉宗在藩邸時,即愛好法令典章之學,就任八代將軍之后,又廣泛收集各類典制書籍。他不僅收集,還命儒臣校訂、訓點、翻譯各類日本古代以及明清時期舶來的典制之書。這樣做的目的顯然不能以統(tǒng)治者個人愛好所解釋,觀其將軍任內(nèi)所進行的“享保改革”諸種舉措,可以認為,他是在為改革尋找理論依據(jù)、思想資源和歷史經(jīng)驗。當然,他之所以重視《大清會典》,還有一層深意,就是希望能像康熙皇帝那樣,興利除弊,成就一代治世。
據(jù)大庭修先生的考證,吉宗應該很早就接觸過162卷的煌煌巨著《大清會典》(《康熙會典》)?!洞笄鍟洹窡o疑是清代各項典章制度的大全,涉及各部官職政事,此尤吉宗感興趣者,是以他曾下令于1720年、1722年兩次加價購進此書。雖然有書,但作為異國之制,素稱難讀。于是在購得書之后翌年,吉宗即命手下儒臣深見有鄰翻譯此書。[1]221-117《德川實紀》載:
深見新右衛(wèi)門玄岱,其子新兵衛(wèi)有鄰(此時稱久大夫),奉命翻譯《大清會典》。(19)《有德院殿御實紀附錄》卷十,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四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3年版,第295頁。
翻譯大清會典,深見有鄰,即久大夫(1691-1773)經(jīng)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1721年赴長崎,至1727年回江戶復命,前后經(jīng)歷了6年。他并非一個人在戰(zhàn)斗,至少在1722年至1724年間,荻生觀在江戶同樣從事此項事業(yè)。荻生觀在1722年完成明律的訓點之后,配合當時吉宗的需求也開始翻譯并注釋會典部分內(nèi)容。
經(jīng)過深見有鄰、荻生觀長期辛苦的工作,至1727年左右,《大清會典》基本上被譯為日文。深見有鄰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疏通字句之外,還進行了一定的考證,完成了《明清會典考》《滿漢品級考拔書》等作品。此外,自1722年開始,在江戶幕府短期任“天文御用”的長崎著名儒者、天文學家盧草拙元敏(1671-1729),即開始訓點《大清會典》,至1727年訓點完畢并受到幕府獎勵。[9]175
再來看《唐律疏議》的???其同樣是荻生觀受吉宗之命校正而成。荻生觀于1725年底即校訂完畢,為此還受獎銀15錠。(20)見《有德院殿御實紀》卷廿一,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三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4年版,第852頁。荻生觀為此版《唐律疏議》,改正了誤字3142字,補漏脫字496字,刪除衍字171字,改寫顛倒字序79處。在校勘過程中,荻生觀參考了《唐六典》《大明律》等中國典制以及《養(yǎng)老律》遺文等本國律令共計11種,??焙筮€請赴日的清人沈燮庵復行校閱, 最終成就了一個精良的版本。此版本后又傳到中國,為中國士人所重?!洞笄鍟洹放c《唐律疏議》的訓點、翻譯和校勘,是江戶律學在明律研究之外,所結(jié)出的又一碩果。
江戶律學中,除了以上對中國律例的研究之外,另有一卓異之作值得我們注意,即仙臺藩儒官蘆東山(蘆野德林,1695-1775)苦心孤詣耗時20余年始完成之《無冤錄》一書,該書借鑒并模仿明代大儒丘濬(1420-1495)的《大學衍義補》“慎刑憲”一篇的體例和內(nèi)容,總結(jié)匯輯儒家關(guān)于法律的論述和思想,以發(fā)揚光大儒學及為藩政改革之鑒。日本法律界對此書評價甚高,明治維新之后,參與明治初期法典編纂的原昌平坂學問所儒學教授,后來成為法官的水本成美即認為:“東山此書采收博而精,密而精,密而不冗,而各條案語,亦能貫穿和漢古今,折衷至當……”(21)[日] 水本成美:“《無冤錄》序”,轉(zhuǎn)引自楊鴻烈著:《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305頁。
此外,還有一類作品,研究的既非中國律例,又非中國法制歷史或法律思想,但是其中貫穿了中國法律的事例及對之的看法,我們暫且也將之作為廣義的律學作品涵蓋進來,如室鳩巢(名直清,通稱新助,1658-1734)的《文公家禮通考》和太宰純的《經(jīng)濟錄》等。前者是對明清比較流行的《文公家禮》進行禮儀制度上的梳理,考證了祠堂、廟制、正寢、龕等制式及應用之道(22)參見[日]室鳩巢著:《文公家禮通考》,[日]板倉勝明輯:《甘雨亭叢書》(第一集)1844年雕版,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其論述方法與律學考證之法庶幾相通。而后者則是太宰純最負盛名的著作,體現(xiàn)了作者“通經(jīng)致用”的儒家經(jīng)世情懷,共分十卷,分別為“經(jīng)濟總論”“禮樂”“官職”“天文·地理·律例”“食貨”“祭祀·學政”“章服·儀仗·武備”“法令·刑罰”“制度”“無為·易道”。尤其是第八卷“法令·刑罰”中,太宰純梳理了中國法制的變遷,強調(diào)了法貴簡潔、法尚公平、不得朝令夕改等法律思想,并且提到圣人治國,以德禮為本,需明德慎罰,哀矜折獄等,這些都是典型的中華儒家法思想。(23)參見[日]太宰純著:《經(jīng)濟錄》,載《日本經(jīng)濟叢書》(卷六),東京:日本經(jīng)濟叢書刊行會1915年版,第211—241頁。太宰純在論述這些思想觀念時,舉了中國古人嘉言懿行的正面事例和壞法敗德的反面事例來論證,其同樣可以視為廣義中國法思想的闡發(fā)。這類作品在此僅舉這兩例,意在表明江戶儒者中,關(guān)注中國法律者甚多,儒者與律家無截然之界限。
總之,江戶律學以明律學為中心,旁及多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們現(xiàn)在將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總結(jié)如下(24)參考[日]《有德院殿御實紀》,載《續(xù)國史大系》(第十三卷),東京:經(jīng)濟雜志社1904年版等;[日]原善著:《先哲叢談》,東京:江戶同盟書屋1879年版;[日]東條耕著:《先哲叢談后編》,東京:江戶書林三家合刊,1830年版;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shù)據(jù)庫“Kanseki Database”;[日]松下忠著:《紀州の藩學》,東京:鳳出版株式會社1974年版;[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王勇、王寶平譯:《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等等。:
1.榊原玄輔
玄輔撰《明律諺解》三十一卷,1694年初成(寫本)。玄輔為江戶大儒木下順庵弟子,紀州藩儒官,《明律諺解》系應紀州藩主德川光貞所請而撰,江戶時期的中國法研究由此興盛。
2.新井白石(君美)(1657-1725)
白石對明清律例有廣泛研究,將明律相關(guān)制度應用于幕府實際施政措施中;作《田制考》《職官考》《車輿考》《冠服考》等,內(nèi)容廣涉中國法。他同樣為大儒木下順庵弟子,六代將軍德川家宣、七代將軍家繼的幕府儒臣,主導推行“正德新政”。
3.室鳩巢
他與荻生徂徠一同撰《〈六諭衍義〉大意》(1721),并作《文公家禮通考》等。他同樣為大儒木下順庵弟子,1710年入仕幕府,后成為八代將軍吉宗智囊,在吉宗時期最受尊奉,系地位最高的幕府儒官,畢生奉朱子學為正統(tǒng)。
4.鳥井春澤
他和榊原霞洲對榊原玄輔的《明律諺解》進行參訂,最終于1713年完成,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明律諺解》,即他二人的修訂本。春澤為江戶大儒李一陽的弟子,也是紀州藩儒官。
5.榊原霞洲
他和鳥井春澤對榊原玄輔的《明律諺解》進行參訂。他是榊原玄輔之子,嗣玄輔之職。
6.高瀨忠敦
忠敦撰《大明律例譯義》十三卷,1720年撰成;《大明律例詳解》三十一卷,1744年撰成;此外尚有《明律決義》十四卷,《明律私考》十七卷,《明令考》一卷,《唐律解》九卷,《唐律諺解》十六卷等。他是江戶大學頭林鳳岡的弟子,其父高瀨松意為紀州藩儒醫(yī),忠敦襲職,后為紀州藩儒官,忠敦的律學著作多以寫本形式流傳。
7.荻生徂徠
徂徠與室鳩巢一同撰《〈六諭衍義〉大意》(1721),撰《明律國字解》(1724年完成),系江戶儒者,他的《明律國字解》大概系為其弟荻生觀所訓點《官準刊行明律》一書所作之解釋,為江戶時代最為著名的明律注釋書之一。
8.荻生觀
荻生觀為《大明律》加注訓點,撰成《官準刊行明律》三十卷(1722年完成);撰《明律譯》三十卷(1724年完成);校訂《唐律疏議》(1725年受命,1730年左右最終完成),同時與深見有鄰共同研究和翻譯康熙朝的《大清會典》,系荻生徂徠之弟,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之幕府儒官,《官準刊行明律》為其唯一公開的著作。
9.盧草拙
盧草拙訓點《大清會典》(1722年訓點,1727年完成)。此人為長崎儒者,1709年任長崎圣堂(孔廟)學頭,1716年任長崎書物改役,1718年奉調(diào)江戶改役,1718年奉調(diào)江戶任“天文御用”,晚年回長崎圣堂講學。
10.太宰純
太宰純撰《經(jīng)濟錄》等,其內(nèi)容廣泛涉及中國法。他是荻生徂徠的弟子,主張通經(jīng)致用、捍衛(wèi)古學,以經(jīng)學名世。
11.三浦竹溪(平義質(zhì))(1689-1756)
竹溪撰《律學正宗國字解》《詳說明律釋義》《明律口傳》(1752年完成)。他也是荻生徂徠的弟子,先后為甲斐、吉田藩儒官,《明律口傳》為三浦口傳,由吉田藩武士奧村(源)保之紀錄并潤色繕寫成書。
12.成島道筑(信遍,又名錦江)(1689-1760)
道筑為八代將軍侍講《禮記》等儒家典籍,并作有《明律講讀》,他是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之幕府儒官。
13.鷹見爽鳩(字正長)(1690-1735)
爽鳩精研法律刑名政書儀制之學,錯綜和漢,無不宏通。他為荻生徂徠弟子,后仕田原藩,藩內(nèi)功令多出其手。
14.深見有鄰
有鄰與荻生北溪一同翻譯康熙朝《大清會典》(1721-1727),此外撰《明清會典考》《滿漢品級考拔書》等。他是大儒深見玄岱(高玄岱)之長子,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之幕府儒官,主管幕府紅葉山文庫。
15.岡白駒(字千里,號龍洲)(1692-1767)
白駒撰成《明律譯注》九卷,他是活躍在京都地區(qū)的一代大儒。
16.蘆東山
東山撰成《無刑錄》十八卷(1755年完成),其中受邱濬的《大學衍義補》影響尤大。他是仙臺藩儒者,仕本藩為儒官。
17.青木昆陽(字厚甫,通稱文藏)(1698-1769)
昆陽撰成《刑法國字譯》十二卷,《官職略記》十三卷。他是江戶儒者,曾仕肥后秋山藩,亦為日本蘭學(荷蘭學)先驅(qū)人物。
18.荻生道濟
道濟撰成《明律譯義》。他是荻生徂徠兄荻生春竹之子,1720年繼徂徠嗣,系江戶儒者。
19.澀井太室(字子章)(1720-1788)
太室撰成《明律詳義》。他從昌平坂學問所大學頭林榴岡問學,后仕為佐倉藩儒官。
以上只是江戶時期較為著名的中國法律研究者,有的雖無系統(tǒng)著作流傳,如新井白石、室鳩巢、成島道筑、鷹見爽鳩等人,但因從其事實際幕政或藩政工作,故而研究中國法,主要在事功而不在立言,在他們的文集中,可以見到關(guān)于中國法的零星論述。當然這個統(tǒng)計依然存在著遺憾,如由荻生徂徠主持訂立“明律研究會”的“條約”中,參與訂約署名的人就有“物觀,服南郭,藤東野,平義質(zhì),劉世馬,岡正敏,增勝凈,葛西正對,丹玄,松貞吉,嚴容,落敬,崎嚴,盛遂質(zhì),室偉丈,江機,祝隋延,森公綏,田尚足,小西切尚綺,三谷逵”(25)見[日]佚名著:《蘐園雜話》,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另見[日]三浦竹溪口述,奧村保之筆錄《明律口傳》篇首,寫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二十一人。其中除了二三人有中國法律研究專書流傳下來,其余的都沒有留下律學作品。而未署名但參與研究會活動者,必定也不乏其人。故可想見,在這段時期之內(nèi),中國法特別是明律的研究是十分繁榮的。而自德川吉宗薨逝之后,從歷史記載中來看,日本的中國法研究逐漸退潮,但即便如此,到19世紀,依然有人賡續(xù)此項事業(yè)且有作品問世,如名儒羽倉簡堂(1790-1862)、菅野白華(1820-1870)等,菅野還留下了《明律匯纂》一書,可算是繼享保年間日本律學的流風余韻了。
不過,與同時代注重為司法適用而注釋法律的明清律學同行相比,江戶律學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與明清律學迥然不同。一方面,江戶律學本質(zhì)上是一種“書生事業(yè)”,是儒學研究的一環(huán)。小早川欣吾先生認為,伴隨著儒學在日本的傳播和興盛,來自中國的法典也受到了部分學者的注意并被作為儒學研究的對象,事實上,傳統(tǒng)的律令學本來就是儒學中特別的一支,所以將律令作為儒學文本來研究也就自然而然了。(26)參見[日]小早川欣吾:《明律令對我國近世法制的影響》,載《東亞人文學報》第四卷第二號,“京都帝國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45年3月,第394頁。故而江戶律學在整體上還是一種理論探討,如大庭修先生提到的那樣:“實際上,在江戶時代,對明律的研究,除去兩三個藩法部分地采取了明律之外,主要都是為研究而研究,是理論上的研究,或者是不出作為參考性的用于法律解釋的范圍。”(27)[日]大庭修:“江戶時代的中日典籍交流”,載王勇、[日]大庭修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頁。
另一方面,江戶律學基本上是一種“命題作文”,主要滿足幕藩領(lǐng)主的需要。作為儒學知識,中國法集中體現(xiàn)了儒家的道德禮教,對于雅好儒術(shù)并意欲倡導儒家倫理的領(lǐng)主而言,中國法尤其是明律,是再好不過的載體。而對于治理幕藩,中國法和日本歷史上的法制一起,可以給現(xiàn)實提供寶貴的思想資源。故而從德川家康起,諸幕藩領(lǐng)主就有要求儒臣研究中國法之舉。至吉宗,更是動員學者研究明律和日本古代法,除上文提及的榊原玄輔、高瀨忠敦、荻生觀等人的明律研究作品外,尚有人見美在、林信如、人見浩訓點的日本古典法律典籍《令義解》《令集解》,成島道筑的《明律講讀》等作品,這些無一例外都是在幕藩領(lǐng)主命令下完成的。
所以,江戶律學作品,對于律學家本人而言,主要是作為儒學的一種而進行研究,且這項研究,大多是幕藩統(tǒng)治者指派的“命題作文”,故而極少被用于具體的司法活動中。這就意味著,作為儒學研究的一環(huán),它還是相對封閉的學問,沒有如一般儒學那樣,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上對“鎖國時代”的中日法律文化交流做了一番鳥瞰。在兩國都閉關(guān)鎖國的狀態(tài)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表面上并不熱烈。中國甚至都感覺不到日本對中國法的反應,但是在日本,的確出現(xiàn)過傳播、學習并研究中國法的熱潮。故而這段時期這樣的法律文化交流,就體現(xiàn)為中國法在日本的傳播與日本對中國法的研究這兩大維度上,主要是通過書籍這種載體而實現(xiàn)的。這類書籍以明清律例文本和注釋律學作品為主,在江戶前期,隨著日本近世儒學研究熱潮的萌發(fā),從中國輸入日本。其除了作為法律書籍之外,更作為廣義上的“漢籍”乃至儒學作品,而為日本士庶所接受。中日法律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日本儒學和律學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為幕末幕府和各藩的立法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影響在明治維新之后愈發(fā)凸顯。
因為中國法律書籍在日本的廣為流傳,加上儒學研究的深化和幕藩治理的實際需要等原因,日本逐漸開始對這樣的中國法律(主要是明律)進行相應研究。但這樣的研究,并不是主要服務于司法適用,因為當時日本有自己的幕藩法制,與明律迥然不同,明律作為“外國法”,當然也不可能成為司法使用中的法律淵源。明律作為儒家精神的典型體現(xiàn)和中國法典的代表,對于治國理政和推行儒家禮教方面,有著顯然的優(yōu)勢,這令幕藩統(tǒng)治者心向往之,雖然其不能直接服務于司法適用,但是不妨礙其作為立法和行政改革的參考。所以江戶幕府方面有意識地組織儒學者翻譯、注釋、研究中國法,這也促進了江戶律學的繁榮。
雖然日本對中國法律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研究的成果,除部分流傳于世,并作為漢語教學的素材廣泛流通外,絕大多數(shù)則留于“秘府”,供幕府命題者服務,相當于重要的“內(nèi)參資料”。不過江戶律學作為溝通中國法律和日本法律的“冰人”,終究是不甘寂寞的。到幕府末年和明治初年,若干強藩和明治政府,曾經(jīng)仿照明清律例制定藩法和全國性的法,雖然未必全是由江戶律學推動,但未始不可看作江戶時代中國法律在日本的傳播和研究所結(jié)下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