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絢璇,陳茜,甘寧,王平
研究顯示,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藥性溫和,毒副作用小,具有“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的特點[1-2]。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扶正培元”方劑中很多核心藥物除自身藥理功效外,多藥配合使用情況下還具有促進骨髓造血、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可起到較好抗癌的作用[3]。岐黃學者王平教授著有《元氣論》,用調補元氣法治療惡性腫瘤,臨床療效滿意。本研究以湖北省腫瘤醫(yī)院運用中醫(yī)藥參與治療肺癌的實證研究為基礎,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和網絡藥理學對中醫(yī)藥參與肺癌治療用藥規(guī)律進行分析,探索湖北省腫瘤醫(yī)院治療肺癌的中藥用藥規(guī)律。
收集湖北省腫瘤醫(yī)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參與中醫(yī)藥治療的3 234例肺癌住院患者的電子病案信息(門診號、住院號、姓名、性別、年齡、疾病分期、發(fā)病時間、治療方案、臨床癥狀、體征、四診信息、西醫(yī)診斷、中藥處方、劑型和劑量等)。3 234例肺癌患者中,男2 310例(71.43%),女924例(28.57%);年齡范圍:10~88歲,平均年齡(59.02±9.92)歲,發(fā)病最多的年齡段為55~65歲,占總人數的35.19%。
診斷和治療參照《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肺癌診療指南(2017.V1)》要求,病理診斷參照國際癌癥機構(IARC)于2021年5月出版的《WHO胸部腫瘤分類(第5版)》[4],疾病分期診斷參照AJCC癌癥分期手冊。對湖北省腫瘤醫(yī)院收治的診斷為肺癌患者的診斷和病例進行篩選。其中,處方納入標準:入選方劑須是由3味以上中藥組成;中藥復方務必藥味完全,藥量準確,主治明確,療效確實;因癥狀而作的加減用藥,也納入統計范疇內。排除精神病史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晚期危重癥(含并發(fā)癥)、預計生存期<6個月,患有心、肝、腎等嚴重器官損害,資料不全和拒絕配合治療等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關聯規(guī)則算法、FP-Growth算法、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LPA)算法及岐黃數據AI工作站等軟件對湖北省腫瘤醫(yī)院運用中醫(yī)藥參與治療肺癌的用藥進行分析。
本研究共納入有效病例3 234例,處方11 293付,169味中藥,累計用藥頻次254 004次。按照藥物使用頻次從高到低進行排列篩選。為便于統計分析,我們主要收集使用頻次前30位的藥物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茯苓使用頻次最高,達7 975次,使用頻率(頻次/總處方數)為70.62%,見圖1。
圖1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肺癌患者藥物使用頻次Figure 1 Frequency of herb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Hubei Cancer Hospital
2.2.1 藥性統計 結果發(fā)現湖北省腫瘤醫(yī)院中藥治療肺癌用藥以溫、平為主,頻次為46 079、43 262;寒、涼為次,頻次為36 198、17 742,見圖2。
圖2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中藥治療肺癌用藥藥性頻次統計雷達圖Figure 2 Radar chart of medicinal peculiarity of lung cancer in Hubei Cancer Hospital
2.2.2 藥味統計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肺癌患者用藥藥味以甘味為主,苦、辛為次,頻次分別為82 303次、76 966次和39 655次。淡味藥物頻次18 332次、澀味藥物頻次12 036次、酸味藥物頻次11 565次、咸味藥物頻次2 098次,見圖3。
圖3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中藥治療肺癌用藥藥味頻次統計雷達圖Figure 3 Radar chart of medicinal flavors of lung cancer in Hubei Cancer Hospital
2.2.3 歸經統計 用藥分析結果顯示,用藥歸經頻次分布前三的分別為肺經、脾經和肝經,頻次分別為81 184次、77 005次和72 764次。其次為胃經(48 951次)、腎經(36 900次)、心經(32 324次)、大腸經(14 286次)、膽經(12 515次)、膀胱經(4 567次)和心包經(2 020次),見圖4。
圖4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中藥治療肺癌用藥歸經頻次統計雷達圖Figure 4 Radar chart of medicinal channel affinity of lung cancer in Hubei Cancer Hospital
基于FP-Growth算法挖掘病案中中藥間的關聯規(guī)則,得到藥物之間共現關系,設置最小支持度為20%(關聯規(guī)則至少在20%的病例中出現),最小置信度為80%(在前置藥物出現的前提下,后置藥物出現的概率大于80%),得出如下48條強關聯規(guī)則,見表1。
表1 肺癌患者用藥藥物關聯分析Table 1 Drug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根據關聯規(guī)則分析得到湖北省腫瘤醫(yī)院中藥參與治療肺癌的核心方如下:黃芪、茯苓、麩炒白術、紅景天、薏苡仁、麩炒枳殼、焦山楂。
以藥品是否在某位肺癌患者身上使用為特征,使用層次聚類算法對超過1 000例的76種藥品進行聚類分析,找出可能的藥品聚類。結果發(fā)現以分組距離70為界,藥品可以分為4類。第一類(黃色)為黃芪、茯苓、紅景天;第二類(紅色)為北柴胡、赤芍、麩炒白術、甘草、當歸;第三類(綠色)為白英、女貞子、枸杞子等;第四類(藍色包含的藥物較多,可進一步以60為界,分類:(1)陳皮,(2)莪術、石見穿等,(3)南沙參、石上柏等,(4)炒王不留行等,(5)其他,見圖5。
圖5 藥物聚類分析圖Figure 5 Plot of herbs cluster analysis
本研究采用Jaccard距離進行復雜網絡構建,然后用復雜網絡分析中的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LPA)算法進行核心方分析,得到治療肺癌的核心處方組成。
2.5.1 16味中藥核心方 設置參數,邊取0.1百分位數,節(jié)點取最大連接組,得到包含16味中藥的備選核心方,見圖6。
圖6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肺癌治療16味中藥核心方Figure 6 Sixteen core prescriptions for lung cancer in Hubei Cancer Hospital
2.5.2 23味中藥核心方 設置參數,邊取0.2百分位數,節(jié)點取最大連接組,得到包含23味中藥的備選核心方,見圖7。
圖7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肺癌治療23味中藥核心方Figure 7 Twenty-three core prescriptions for lung cancer in Hubei Cancer Hospital
WHO發(fā)布的《全球癌癥負擔》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新發(fā)肺癌病例約82萬例,死亡病例約71萬例,死亡率近87%,占所有癌癥死亡的23.8%,肺癌新發(fā)病例和死亡病例近20年一直位居全球第一[5-7]。本研究結果發(fā)現,湖北省肺癌發(fā)病年齡主要以中老年為主,主要為元氣虧虛群體。在北歐和美國的研究中,肺癌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0.58左右,患者主要以男性為主,這與導致肺癌的生活習慣有關[8-9]。
癌癥發(fā)病,多因正虛邪戀。所謂“正虛”者,是機體不足以維系陰陽平衡,抵御外邪和自我修復能力減弱,是故“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導致“邪戀”,致“久病多虛,久病必瘀”。姚舜宇等研究發(fā)現肺癌患者體質類型的比率及95%置信區(qū)間依次為氣虛質28%(23%~32%)、陽虛質14%(10%~18%)、陰虛質14%(11%~17%)、氣郁質11%(9%~12%)、痰濕質9%(7%~12%)、平和質8%(6%~11%)、血瘀質6%(4%~8%)、濕熱質5%(3%~6%)、特稟質1%(1%~2%)[10]。肺癌規(guī)范化治療手段通常為手術、放療和內科治療如化療、靶向及免疫治療等。手術為早期腫瘤的有效治療手段,但手術及放療等同外傷、火毒,耗損五臟精血。內科治療隨著化療、靶向藥物的攝入量和療程增加,治療過程中極容易引起患者口腔潰瘍、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進食,導致脾胃受損。高小月等[11]研究發(fā)現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偏頗體質增至87.92%,且化療后無論是平和質還是偏頗體質,都更多地向氣虛質、陽虛質、氣郁質和血瘀質轉變。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納入分析的中藥方藥藥性以溫性為主,平、寒為次,藥味以甘味為主,苦、辛為次,歸經分布前三分別為肺經、脾經和肝經。從藥性及藥味分析結果可見,湖北省腫瘤醫(yī)院肺癌用藥皆以溫補培元為主。歸經分析可見肺脾同治,用藥直達病位所在,兼顧后天之本,法從“培土生金”。
通過關聯分析發(fā)現,本研究常用共現藥物主要有黃芪、茯苓、白術、紅景天、薏苡仁、枳殼、焦山楂。黃芪、白術主入脾、肺經,補中益氣,健脾補肺;茯苓入心、肺、脾、腎經,健脾滲濕,寧心化痰;薏苡仁、麩炒枳殼、焦山楂主入脾經、胃經,健脾和胃,補后天之氣;紅景天主入肺、心經,益氣活血,通脈平喘。常用共現藥物體現了肺癌“元氣虧虛”之病機貫穿始末,治法始終堅持“培元固本”,尤以補益肺脾藥物即“培土生金”為主,祛邪攻瘤為輔的特點。
聚類藥物組合中,第一類組合主要治則為補氣健脾活血,通脈平喘,體現肺癌治療調補元氣為第一要義。第二類組合主要以調補肝腎為主,治則為疏肝理氣,補氣養(yǎng)血,肺為五臟之華蓋,主氣,司呼吸,下通膀胱,腎與膀胱氣化不利必累及肺臟,故用藥入腎經,而肝藏血,主疏泄,肺與肝共同維持人體的經絡氣血調達,肝又為少陽樞機,故用藥入肝經,以調暢氣機,和解少陽。第三類組合主要治則為消腫散結,滋養(yǎng)肝腎;而第四類藥物多為臨證加減,辯證施治,共奏培元固本,扶正祛邪之功。
通過復雜網絡分析得出,湖北省腫瘤醫(yī)院治療肺癌的16味核心處方藥物組成為黃芪、茯苓、白術、紅景天、薏苡仁、枳殼、焦山楂、女貞子、枸杞子、香菇柄、白英、蜈蚣、天葵子、海藻、夏枯草、山慈菇。該藥物組合其主要功效是補氣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軟堅散結。芪苓術并用,益氣以生血。黃芪之于人參,同為補氣,人參為大補元氣,而腫瘤患者多為表虛多汗,使用人參易加重汗出而傷陰。黃芪既補氣亦固表。正如李東垣曰:“仲景以人參為補血者,蓋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乃生,陽生則陰長,血乃旺矣。若陰虛單純補血,血無由而生,無陽故也”。方中黃芪為補氣藥之首,《湯液本草》云:“黃芪補五臟諸虛不足,而瀉陰火,去虛熱”[12]。紅景天,益氣活血且具通脈平喘之效。薏苡仁與茯苓共奏健脾利濕之功,但薏苡仁亦主治肺癰、癌腫。枳殼、焦山楂,調和肝脾,理氣和胃;女貞子、枸杞子,滋養(yǎng)肝腎;香菇柄為我院陳延昌老先生抗癌特色用藥;白英、蜈蚣、天葵子、海藻、夏枯草抗癌消腫散結。
大量的肺癌臨床研究和基礎實驗證實,中藥通過調控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發(fā)揮“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的作用,聯合內科治療能夠減毒增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中藥復方使用多味中藥組合,能夠對腫瘤患者免疫系統產生多方面的立體調控作用。以上復方緊密契合肺癌“虛為本、實為標”的主要病機,均采用“培元固本”法,尤以“培土生金”法為主要治法,以“消痰散結化瘀”為輔,堅守了中醫(yī)治療“攻不宜過,補不宜滯”的基本原則。本文的研究主要是用藥規(guī)律及和核心方的總結,在以后的進一步的研究中,還將對藥物的臨床療效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