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燕峰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長篇小說《母親》中記述了這樣一件對他產生深遠影響的事:在那個饑餓年代,七歲的梁曉聲去母親工作的工廠。工廠院內有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榆樹,他爬上去摘了滿滿一布袋榆錢。心想:這下可以填飽肚皮了?;丶业穆飞?,他把袋子緊緊地抱在懷里。遇到一群孩子。
一個孩子央求道:“給我一點?!?/p>
梁曉聲很堅決地說:“不給?!?/p>
另一個孩子也苦巴巴地說:“給我一點?!?/p>
梁曉聲仍然堅拒:“不給?!?/p>
無論誰求他,他都毫不動心。
見狀,一個孩子說:“搶!”
孩子們一擁而上。梁曉聲撒腿就跑。他跑得快,孩子們追得更快。很快,他就被摁倒在地,榆錢被搶光了,布袋也被搶跑了。
回到家,他哭著告訴了母親。母親說:“孩子,這事怨你。你只要一人給他們一把,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只有別人滿意了,你才不會受委屈?!?/p>
多么睿智的母親!樸素平常的話語里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要知道,一個人的憤怒會演化為一個人的暴力,集體的憤怒會演化為集體的暴力。只有別人滿意了,他的氣就順了,心態(tài)就平和了,就不會有過激的行為,就不會傷害到你,你自然不會受委屈。
朋友家的孩子碩士畢業(yè),在國內一家知名的大公司上班。他帶著剛入職的徒弟和另外兩名同事組成一個工作小組,組長是一個比他早入職幾年的年輕人。沒有想到,組長心胸狹隘,自私自利。每當他們做出成績,毫不客氣都歸入他的名下;稍有紕漏,賬都算到大家頭上。工作的時候,他干得最少;獎金分紅的時候,他拿得最多。久之,大家心懷不滿,年終的時候,4個組員集體辭職。部門經(jīng)理知道后,把他臭罵一頓,并且扣除了他的年終獎,那可是近五十萬的一筆收入。
別人屈從于你,沒有激烈地反抗,是屈服于你的權勢,而非認同你的做法。大家心中的怨氣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積攢多了,必將像火藥桶一樣爆炸,將你炸個措手不及,灰飛煙滅。因此,人心不可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虧待別人就是自埋禍端,自食惡果。
歷史上曾發(fā)生過著名的“羊斟慚羹”的故事。公元前607年,鄭國攻打宋國。兵臨城下,華元義無反顧地領軍出征。雙方擺開陣勢,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為了鼓舞士氣,華元命伙房殺了數(shù)十只羊做成羊湯給士兵喝。為了表示誠意,他親自分肉湯給士兵,可分到他的車夫羊斟時,肉湯卻沒了,華元卻什么話也沒有說。眾目睽睽之下,羊斟心中惱怒。第二天,兩軍激戰(zhàn),羊斟策馬揚鞭,直沖敵陣,說道:“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昨天分肉湯,你說了算。今駕車,我說了算。)
一碗羊肉湯引發(fā)了一場敗戰(zhàn)。我們當然不能苛求一個馬車夫具有高尚的家國情懷和大局意識,只能說身為將帥的華元不懂得尊重體恤身邊人,羊肉湯沒了,竟然連一句暖心的安慰話都吝嗇地不肯說出口。羊斟心中委屈,他的委屈經(jīng)過一夜的發(fā)酵,把將領直接送入敵陣的事情就毫不足怪了——你不尊重別人的感受,不把別人的委屈放在心上,自己也必將付出更高的代價;你讓別人受委屈,自己就得承受更大的委屈。
世間事看似紛繁復雜,其實無非就是“心”的事。你讓別人滿意,他就不會心生怨恨,自然不會做出傷害你的事情,你自然就不會受委屈。相反,如果你說話不講分寸,做事不留余地,把別人逼到墻角,對方必然絕地反擊,你自己也必然遭受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