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茶山鎮(zhèn)中心小學 陳楓堰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可以說,優(yōu)化音樂課堂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是“雙減”落地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輕技能、重素養(yǎng)”,是美育雙減的必由之路。審美是音樂教育的核心價值取向。以審美為核心,就是老師要帶領學生去審視美、觀察美、感受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很多一線音樂教師,把“雙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育當作音樂教育的全部;把自己曾經受過的“音樂特長生”培養(yǎng)方式,移植到中小學常規(guī)課堂。這種準專業(yè)化的培育方式,枯燥、單調的技能操練,給學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減少不必要的知識與技能訓練,充分讓學生輕松享受音樂、感受音樂,讓音樂真正成為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良師益友,將培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當成終極目標。
(二)“融審美,輔雙基”,是美育雙減的重要舉措。例如,學唱土家族歌曲《乃喲乃》,這是一首由“do、mi、sol”三個音組成的歌曲,利用“一唱眾和”的手法,讓樂曲朗朗上口,表現(xiàn)了土家兒童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表現(xiàn)了土家族歌曲的獨有特色。在教學中,我們只有讓學生不斷鞏固學習、演唱這三個音,才能領會這首歌曲的特點;只有通過體驗“一領眾和”的手法,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音土家族歡樂、祥和的氣氛。
(三)“重體驗,激興趣”,是美育雙減的有效途徑。體驗是音樂教育中一項基本教學形態(tài),是提高音樂教學效率、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只有在音樂體驗中,才能真正感受音樂的美好與神奇。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式”音樂教學,廣大中小學生在生動靈活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吸收營養(yǎng),體驗了音樂的魅力。他們成為了學習真正的主人,并從中感受了快樂、收獲了成功、實現(xiàn)了“以美感人,以美育心”的美育觀。
在我們應用的教材中,無一例外,都是緊扣課程標準,瞄定學習方向與目標,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因此,教師一定要深刻領悟教材設計初衷,理清教材設計脈絡,把所握教學內容所應該達成的課堂目標及階段性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有成功的愉悅感、滿足感與獲得感。
(一)以課標為引領。例如,人音版小學一年級第1課,便是管弦樂合奏《玩具兵進行曲》。很顯然,這只是要求學生們能靜下來聽音樂,能踏著節(jié)拍齊步走,訓練學生們對音樂的初步感知、培養(yǎng)聆聽習慣就可以了。
(二)以目標為導向。①認真解讀《課程標準》;②認真鉆研和分析教材,通過鉆研和分析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教學理念及教學梯度。要非常清楚本節(jié)課我要教什么、突出什么、解決什么問題;③掌握教學目標的重點與難點,并積極思考解決這些重難點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三)以任務為驅動。如果將音樂教學比做一場美妙的旅程,那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由一個個美麗的風景線,它宛若一顆顆明珠,將講授、聆聽、表演、創(chuàng)編聯(lián)在一起,將感受、體驗、創(chuàng)造聯(lián)在一起。以任務為驅動,就是教師應該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設置具體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以任務完成為中心,通過對學習資源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帶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四)以問題為抓手。要想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性地去理解音樂、認識音樂、學習音樂,教師必須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有導向性的問題,有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去學習音樂。通過提問,可以讓學生明確了聆聽的方向,課堂上通過恰當的提問、有效的追問,不但可以引導學生瞄準學習的目標,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單元建構,讓知識結構走向深度。深度學習倡導大單元學習,它要求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選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內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科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從關注單一的知識點、課時,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形成大單元設計觀念,改變學科知識的碎片化,讓它們形成系統(tǒng)化、整體化,與素養(yǎng)目標的有效對接。
(二)主題探索,讓核心素養(yǎng)走向深度。深度學習要求圍繞單元學習主題,進入深入討論分析,厘清單元學習的關聯(lián)性、新舊知識的關聯(lián)性,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開展各種活動。知識的獲取,絕對不是傳授、灌輸,而是體驗、構建,這就需要我們對教材所教知識進行重新建構,形成主題式的學習方式。打破原用單元界限,注重知識內在邏輯,重新構建教學模型。
(三)全身參與,讓思維方式走向深度。①規(guī)劃與整合。要以大單元對知識點與能力點進行規(guī)劃,并對每個學時側重點進行整合劃分;②活動與體驗。要努力設置各種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從實踐與化驗中獲取知識與能力;③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應用,并從中生發(fā)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④融合與互動。
(一)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音樂來源于生活,恰當的運用信息技術,增加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活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音樂教學本來就是一個多場景、全方位的立體式教學過程,巧妙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加教學容量,讓學生全方位學習音樂。例如:學習欣賞芭蕾舞曲《四小天鵝舞曲》,可以通過觀看天鵝嬉戲情景,感受步履輕盈;通過觀看現(xiàn)場表演,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形態(tài);通過電子圖形譜,呈現(xiàn)樂曲結構變化。
(三)巧用教學資源,改變教學樣式。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微課+翻轉課堂”先學后教的教學樣式,以燎原之勢席卷而來。它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樣式,激發(fā)了人們對教學形式的重新審視,構建了基于“互聯(lián)網+教育”新型教學樣式。
(四)妙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習空間。有效使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拓寬學習廣度,讓教學變得更加多元。例如:利用電子儲存技術,可以建立學生電子檔案袋,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發(fā)展;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功能,可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全面了解,也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利用互聯(lián)網互動功能,可以構建虛擬學習空間,為合作學習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