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故宮古建筑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在歷史上曾多次遭受火災。古代工匠積累了豐富的防火智慧,形成了特殊的防火文化信仰。故宮古建筑的防火信仰文化,主要包括采用螭吻、游龍、海馬、行什等異獸來“防”火,采用藻井、水生植物來“鎮(zhèn)”火,書寫不帶鉤的“門”字來避諱火災;利用五行中“北為水”“金生水”“水克火”的古代哲學思想來“克”火等。盡管這些做法沒有科學價值,但對研究我國古代消防史及消防文化而言,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而從文化遺存和文化信仰等方面來講,它們是積極的,值得包容的。
[關(guān)鍵詞] 故宮古建筑;防火;木結(jié)構(gòu);文化信仰
[中圖分類號] K20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2991(2023)01-0078-11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宮又名紫禁城,在明清時期為帝王執(zhí)政及生活場所。故宮擁有房屋近萬間,這些古建筑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極易遭受火災。據(jù)統(tǒng)計,故宮古建筑群在600多年來,曾遭受火災近60次。[1]923-931僅以太和殿為例,它在歷史上至少遭受過5次火災1。從故宮古建筑防火角度而言,一方面古代工匠積累了豐富的防火智慧,減少了古建筑火患的發(fā)生2;另一方面,基于有限的生產(chǎn)力條件,古人把防火愿望的實現(xiàn),又主觀地寄托于特定事物,形成了防火文化信仰。這種防火信仰反映了我國古代極具特色的防火文化,[2]之所以這樣說,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是主動、有積極意義的,如推進公眾對歷史的認識、推進社會道德的整體進步等,并且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知識水平的提高,過去的信仰行為對當代人而言,則是一種文化體現(xiàn)。[3]179故宮古建筑的防火信仰文化,主要包括異獸、藻井、水草、“錯”字、五行相生相克等,以下分別進行解讀。
一、異 獸
異獸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想象出來的神獸。一方面,異獸諧音“益壽”;另一方面,這種想象中的神獸往往被古人賦予超乎尋常的本領(lǐng)?;诖?,古代工匠建造紫禁城時,會在建筑不同部位安放各種異獸造型。部分異獸就被賦予了“鎮(zhèn)火”功能,如螭吻、龍、海馬、行什等。
(一)螭吻
故宮古建筑正脊(前后屋面坡的交線)的兩端,多有龍形獸首,其名稱為“螭吻”。螭吻是故宮古建筑用于防火的鎮(zhèn)物,其外形是由漢代的“鴟尾”演變成“鴟吻”,再由“鴟吻”演變成“螭吻”的結(jié)果。
“螭吻”的雛形是“鴟尾”,而關(guān)于“鴟尾”較早的典故見于西漢時期柏梁殿的火災?!妒酚洝酚涊d,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十一月乙酉,柏梁災”[4]481?!稜I造法式》記載:“漢記柏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厭火祥?!盵5]39也就是說,在柏梁殿火災后,有越地巫師說海中有大魚,虬龍形狀,且與“鴟”相似,可激起巨浪產(chǎn)生降雨,從而滅火,因而古人認為將鴟尾形象置于屋頂,可以起到鎮(zhèn)火的作用?!段簳酚涊d,“(刺史李世哲)逼買民宅,廣興屋宇,皆置鴟尾”[6]1714,反映出至少在曹魏時期(220—266)已有在屋頂置放鴟尾的做法,且這種做法一般用于較高等級的建筑。
唐人釋道宣《續(xù)高僧傳》記載:“雷電震吼,煙張鴟吻,火烈云中?!盵7]1206這是筆者目前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鴟吻”一詞較早的記載?!傍|吻”與“蚩吻”意同。《蘇氏演義》記載,“蚩者,海獸也。漢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災,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見其吻如鴟鳶,遂呼之為鴟吻”[8]17。這說明漢武帝在建造柏梁殿時,就有大臣建議在屋頂放蚩尾,以用于鎮(zhèn)火。“蚩”為海中神獸,可以鎮(zhèn)火。由于“蚩”的嘴部像“鴟鳶”,因而后來其被稱為“鴟吻”。“鴟鳶”是指鷂鷹。如唐代詩人韋應物所撰詩《鳶奪巢》就載有“野鵲野鵲果林梢,鴟鳶恃力奪鵲巢”[9]1095。
從造型來看,“鴟吻”相比于“鴟尾”而言,在唐代有了明顯變化。如梁思成繪制的修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東大殿的鴟吻,[10]54不僅有魚尾,而且明顯可見魚尾前部的龍形神獸,瞪眼張嘴,做吞脊狀(圖1)。不難發(fā)現(xiàn),在唐代,“鴟”的造型發(fā)生了改變:由早期的“鴟尾”變成了中期及后來的“鴟吻”。所謂“鴟吻”,即露出了龍形臉部,咧嘴獠牙,做張口吞脊狀,形貌猙獰,用于驅(qū)邪鎮(zhèn)火。
明清時期,“鴟吻”又被稱為“螭吻”?!绑の恰币辉~目前筆者發(fā)現(xiàn)最早見于宋代龍袞撰《江南野史》,“初,臺閣殿各有螭吻”[11]61。但此時“螭吻”的叫法還不普遍,明清以后,“螭吻”這一名稱才開始普遍出現(xiàn)在各種文獻記載中,并且大多與“龍生九子”說法密切相關(guān)。如《剡溪漫筆》記載:“漢時以宮殿多災,術(shù)者言天上有魚尾星,宜為其象冠于室以禳之。自唐以來,寺觀舊殿宇,尚有為飛魚形尾指上者,今屋上獸頭乃是龍種九子之一,名曰螭吻,性好望?!盵12]90這說明螭吻的用途是用來滅火,漢代人認為天上有“魚尾星”,將其形象置于屋頂,可以鎮(zhèn)火,且該神獸屬于龍子,名為螭吻。又如明人楊慎撰《升庵集》記載:“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二曰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13]808這進一步說明,螭吻是龍生九子之第二子。而清人查慎行撰《人海記》載有“龍生九子……螭吻好吞(火)”[14]27。這同樣說明,螭吻作為龍子的身份,可以吞火,具有滅火的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螭”是指沒有角的龍。如《說文解字》記載:“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云無角曰螭”[15]1873,即“螭”為龍形獸,無角,色黃。另在古建筑領(lǐng)域,“螭吻”又被稱為“正吻”,主要是因為螭吻位于屋頂正脊兩端。圖2所示的太和殿螭吻由吻口、龍身、脖子、蜷尾、中央、前爪、后爪、火焰、劍把、背獸等部分組成,它張牙舞爪,“咬住”正脊,極具震懾感,利于鎮(zhèn)火。
(二)游龍、海馬
位于文華殿北面的文淵閣,為乾隆皇帝藏《四庫全書》的場所。乾隆皇帝為避免文淵閣失火,采取了多種措施,其中之一即在文淵閣屋檐部繪制了異獸——游龍、海馬。在畫面中,兩種異獸均馱負書卷,或遨游于云海,或奔跑于浪中。龍是我國古代的神靈,古人認為龍具有上天潛淵、無所不能的能力。龍在我國古代神話中還專管司水布雨,因而可以滅火。如《子夏易傳》記載:“時乘六龍,以御天。”[16]1彩畫中的海馬造型,與陸地上的馬幾乎相同,但被賦予了在海中奔跑的能力。類似造型的神獸早在《山海經(jīng)》中就有記載。如《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第八》載:“北海內(nèi)有獸,其狀如馬,名曰?!盵17]167“”是傳說中善于行走的神馬,因產(chǎn)于“北?!?,故稱之為“海馬”。明人陳耀文《天中記》記載“海馬骨,水火俱不能毀”[18]827,這說明海馬不僅能在水中疾行,而且不懼水火,因而海馬馱書,有利于避火。
(三)行什
在故宮建筑的屋頂均有數(shù)量不等的小獸造型,其主要用途為消災驅(qū)邪。故宮古建筑屋脊上小獸數(shù)目,一般均為陽數(shù)(單數(shù)),且數(shù)量不超過9個。然而太和殿屋脊上的小獸數(shù)量卻為陰數(shù)(雙數(shù)),且數(shù)量為10個,故宮內(nèi)僅此一例。太和殿屋頂上的第10個小獸,排在末尾,名為“行什”(見下頁圖3)。其造型特點為:頭戴環(huán)冠,尖嘴獠牙,圓鼻上翹,雙目圓鼓,碩耳聳立,上身裸露,乳凸腹鼓;呈站立狀,雙手十指交叉,置于寶杵頂部;腳趾則為四爪形,立于瓦背面;背后有一對張開的翅膀,似做飛行狀。該造型與雷神(又名“雷公”)密切相關(guān)。古人認為雷神是主管打雷的神,上天打雷造成建筑破壞、人員傷亡,人們認為這是雷神發(fā)怒的表現(xiàn),進而對其產(chǎn)生恐懼之感,并對之加以膜拜。[19]有學者認為,太和殿屋頂行什造型就是雷神。[20]而把雷神造型“請”到太和殿屋頂上,是對雷神“膜拜”的一種方式,以祈愿太和殿免遭雷擊。[21]實際上,雷神在我國歷史上的造型是多變的。太和殿行什的形象與清代雷神造型非常相似。以下進行簡要分析。
漢以前的雷神形象,多為龍身人頭,如先秦《山海經(jīng)》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17]194“雷澤”指今太湖,“鼓其腹”即通過拍打腹部發(fā)出雷聲。從漢代起,雷神造型逐漸多樣化。如東漢《論衡》記載:“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盵22]67此處雷神造型如“力士”,通過擊鼓產(chǎn)生雷聲。又如東晉《搜神記》記載:“(雷神)唇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尺,余狀似六畜,頭似獼猴?!盵23]151此處雷神臉部造型與獼猴相似。初唐時期莫高窟壁畫的雷公形象有“力士”狀身型、“獼猴”狀臉型、背帶雙翅型,與太和殿屋頂?shù)男惺苍煨陀幸欢ǖ南嗨菩浴24]
自元朝起,雷神的形象逐漸統(tǒng)一。張北元中都遺址出土的行什造型(見下頁圖4)為人身猴臉造型。明《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造型,即為明代的雷神形象。據(jù)《封神演義》記載:雷震子為周文王姬昌義子,吃了兩個紅杏后,“不覺左脅下一聲響,長出翅來,拖在地下。雷震子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雷震子曰:‘不好了!忙將兩手去拿住翅,只管拔。不防右邊又冒出一只來。雷震子慌得沒主意,嚇得癡呆了。原來兩邊長出翅來不打緊,連臉都變了,鼻子高了,面如藍靛,發(fā)若朱砂,眼睛暴突,牙齒橫生”[25]132。隨后,其師傅云中子送他一根金棍,并傳授他棍術(shù)。此處雷震子的雙羽、暴眼、金棍與太和殿屋頂行什造型有一定程度相似。而《封神演義》又載:“(云中子)隨將雷震子二翅,左邊用一風字,右邊用一雷字,又將咒語誦了一遍;雷震子飛騰起于半天,腳登天,頭望下,二翅招展,空中有風雷之聲”[25]132,這反映出雷震子具有呼風喚雷之本領(lǐng)。有學者研究認為,《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形象是古人對雷公形象崇拜的體現(xiàn)。[26]77-80清代的雷神形象進一步接近太和殿的行什造型。如清《集說詮真》載:“今俗所塑之雷神,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鵲,而爪更厲。左手執(zhí)楔,右手執(zhí)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huán)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27]116不難發(fā)現(xiàn),太和殿屋頂?shù)男惺苍煨团c《集說詮真》所記載的內(nèi)容高度相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復建的太和殿,屋脊行什造型為雷神。太和殿在歷史上至少3次因雷擊而被毀,它正脊兩端的螭吻在歷史上亦多次遭受雷擊。[28]可知,行什造型放在屋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雷。由于雷擊是古建筑火災的重要誘因,因而行什造型為古人防火信仰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
(四)藻井與水草
藻井是我國古建筑室內(nèi)頂棚的一種高級裝飾形式,位于頂棚上方,其結(jié)構(gòu)變化無窮,層層上升,猶如井狀。[29]467宋朝《營造法式》記載了“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的詳細做法。[5]161-164故宮的部分古建筑內(nèi)就有藻井。如太和殿內(nèi)寶座上方的藻井(圖5),全稱為“龍鳳角蟬云龍隨瓣枋套方八角渾金蟠龍藻井”。從分層構(gòu)造來看,太和殿藻井由三層組成:最下層形狀為方形,中間層形狀為八角形,最上層形狀為圓形。其中,有三角形或者菱形的空間部分稱為“角蟬”。從功能上講,太和殿藻井不僅是象征皇權(quán)的裝飾藝術(shù)品,而且也是古人認為的防火神物。太和殿藻井的防火“功能”,主要表現(xiàn)為藻井的造型類似“水井”、名稱含有與水密切相關(guān)的“藻”“井”,以及裝有“克火”的軒轅鏡等。
古人認為,藻井可以“克火”?!段倪x》引漢代《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 [30]52藻井的造型類似東井,古人在其上面繪制了水草(水生植物)荷和菱。無論是東井還是水草,古人認為它們均可產(chǎn)生“厭火”的效果,因而它們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其中,東井為星官名,即井宿。井宿為南方朱雀七宿之首,有星八顆,形似井。古人認為東井是主水的,《史記》記載:“東井為水事” [5]445,因此認為它有利于滅火。
東漢辭賦家王延壽的《魯靈光殿賦》記載“圓淵方井,反植荷渠”。其中“圓淵方井”即指繪有圓形水池的天花板,而天花板為井形(方形),與“井”字密切相關(guān),進而與井水產(chǎn)生聯(lián)系,因而古人認為這種造型可以“滅火”。宋人葉廷珪的《海錄碎事》載:“屋棟之間為井形,而加水藻之飾,所以厭火災也”,即古人認為建筑之間圍成“井”形后,如果在室內(nèi)用水草裝飾,就可以產(chǎn)生滅火的功能。[31]116“反植荷蕖”意即仰視藻井,仿佛荷花從屋頂生根,向下生長一般?!段倪x》轉(zhuǎn)引了《爾雅》的記載,“圓淵方井,反植荷蕖。反植者,根在上而葉在下?!稜栄拧吩唬汉桑睫?,種之于員淵方井之中,以為光輝”[32]513,認為“反植荷蕖”的主要目的是利于蓮花產(chǎn)生光輝。
水草不僅可見于藻井,亦可見于古建筑室內(nèi)頂棚天花、大梁位置。如文淵閣的天花為金蓮水草的彩畫圖案,欲達到“厭火”的效果?!敖鹕徦荨睘榍宕性缙谔旎ㄎ恢貌十嫷囊环N,其特點是以荷花、水草為主題圖案,且花頭為瀝粉貼金做法?!垛鬃由郊酚涊d:“芰,水草。蓮與芰皆水中之物。梁上畫以水草,所以厭火?!?[33]356《文昌雜錄》記載:“建章宮遂設鴟魚之像于屋脊,又畫藻井于梁上,用厭火祥?!盵34]11即在梁上繪制藻井圖案,用以防火。古人認為之所以這些水生植物能夠滅火,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們生長環(huán)境與水密切相關(guān),可起到壓制火患的作用。
此外,太和殿藻井中的軒轅鏡,除了寓意皇帝的正統(tǒng)性外,還有克火作用。如《天中記》記載軒轅是“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而龍具有“陰陽交感,雷激為電,和為雨,怒為風,亂為霧,凝為雪,散為露,聚為云氣”[18]49等本領(lǐng)。古人認為軒轅造型類似黃龍,具有駕馭雨水的本領(lǐng),因而可用來滅火。
三、“門”字不帶鉤
匾額是解讀建筑功能的裝飾物,一般懸掛在建筑正中大門的上方。故宮宮殿建筑數(shù)量眾多,匾額上的名稱是用于區(qū)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標志。匾額上的文字一般為楷體,書寫字體方正,筆畫工整。故宮內(nèi)諸多的宮門、殿門匾額上的“門”字,按照楷體的常規(guī)寫法,理應有“先豎后鉤”的筆畫,然而實際上僅有“豎”筆畫,似乎為錯字。午門(圖6)、太和門、乾清門、神武門等建筑匾額上的“門”字,均為此寫法。故宮古建筑匾額上的“門”字不帶鉤,實際與建筑防火密切相關(guān)。
從客觀角度而言,“門”字是否帶鉤與建筑防火毫無關(guān)聯(lián),然而南宋時期,臨安城內(nèi)的玉牒殿失火事件使得古人對“門”字帶鉤寫法產(chǎn)生了避諱心理。據(jù)《宋史》卷47記載,宋德佑元年(1275)十月,存放皇家族譜的玉牒殿失火,“癸卯,玉牒殿災”[35]934。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記載:“宋都臨安玉牒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勾腳帶火筆,故招火厄。遂撤額投火中,乃息。后書門額者多不勾腳?!盵36]1225宋朝的宰臣認為玉牒殿火災的主要原因,就是殿門匾額的“門”字有鉤腳。故自此以后,建筑匾額的“門”字筆畫均不含“鉤”。違反此規(guī)定的人員,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殺頭。明人馬樸撰《譚誤》記載:“太祖命中書詹希原,書太學集賢門,門字右直微鉤起,上曰:‘吾方欲招賢,原乃閉門,塞我賢路耶?遂殺之,而以粉涂其鉤?!? 另明人馬愈《馬氏日抄·門字腳》記載:“我朝南京城門額皆詹孟舉所書,北京大明門額皆朱孔易所書,‘門字俱無鉤腳?!?清末學者趙汝珍撰《古董辨疑》載“是‘門字之不鉤,不僅避火,且忌其塞路也。今之北京城門,所有額書之‘門字,仍均無勾(鉤),蓋即宋明之遺義?!?[37]209由上可知,“門”字不帶鉤是古人防火的文化信仰。
故宮古建筑的火災史表明:“門”字不帶鉤并不能起到防火的效果。明永樂十三年(1415)的午門火災,是發(fā)生在紫禁城內(nèi)最早的火災。據(jù)《萬歷野獲編》記載:“鰲山燈火,禁中年例,亦清朝樂事,然也有最出意外者。如永樂十三年正月壬子,鰲山火發(fā),焚死多人,都督馬旺亦與焉?!盵38]735時年正月十三日晚,午門外的鰲山燈會誘發(fā)火災,燒死了很多人,都督馬旺在指揮救火過程中也被燒死。《明太宗實錄》《明史》對火災發(fā)生的地點和概況進行了記載3。盡管當時紫禁城并未整體完工,但午門已經(jīng)建好,朱棣為體現(xiàn)與民同樂,也親自登臨午門,觀看鰲山燈會,與百姓同樂4?!蚌棥睘閭髡f中的大鱉,或稱大龜。故宮太和殿前鰲的造型,為龜身龍頭狀。在古代神話中,女媧砍斷鰲的四肢,豎立在大地四方,用于支撐天,[39]因而鰲成為古人期盼國泰民安的吉祥物?!蚌椛綗簟奔从煤芏酂艋\堆疊成“鰲”形的燈山。波斯使臣火者·蓋耶速丁撰寫的《沙哈魯遣使中國記》描述了明永樂十九年(1421)元宵節(jié)鰲山燈會的場景:“那里掛著十萬盞燈,尚有幾千用木板制成的俑,其形狀、面孔和服裝,遠看與真人無異。那些燈都用繩連結(jié),繩上穿著火油爆管,當一盞燈點燃后,爆管開始沿著那些繩子滑動,把它接觸到的燈都點著,以此在剎那間從山頭到山底燈火通明?!?[40]127上述描述說明,鰲山燈內(nèi)含有大量火源。永樂十三年的午門火災,很可能是對鰲山燈的管理不善導致,而與“門”字是否帶鉤無關(guān)。
午門以北的太和門,可謂是紫禁城里最“新”的建筑,主要因為它是光緒十四年(1889)年火災之后重建的。據(jù)刑部《審訊貞度門值班官兵供情》記載:十二月十五日夜,護軍富山、雙奎二人,“年老未派巡更,撥在貞度門門罩內(nèi)住宿,看守鎖封。舊有洋鐵油燈一個,掛在東山墻后檐柱上,經(jīng)年已久,有烤焦情形。向來各處堆撥,夜間均不息燈。是夜伊二人將燈點上,不覺睡熟,四更時,護軍德蕣巡更,瞥見貞度門東山墻柱火起,喊嚷伊等撲救,火勢逾猛,以致延燒各處”5。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在第二天凌晨得知此事,趕到火場?!段掏樔沼洝酚涊d:“(十六日晨)由左掖門入,踏雪難行,至則門罩三間已落架,墻柱尚燃”,“余出太和門,觀金水橋下水,鑿冰一尺,才得數(shù)寸水,機筒不得力,遂至朝房小坐。甫一刻則火已透茶庫,上太和門檐,趨視則一門四面皆烈焰矣,何其速哉”,“(十七日)入時看昨火處,猶冒煙,磚石紅透,水龍(滅火機械)猶灌水也”[41]2245。由上可知,太和門火勢兇猛,而當時非常先進的滅火機械,則因內(nèi)金水河河水結(jié)冰耽誤了取水的寶貴時機。兩天后,火災才被撲滅。《光緒朝上諭檔》載:“本月十五日夜間,貞度門不戒于火,延燒太和門及庫房等處。所有本日值班之章京護軍等,于禁城重地并不小心看守,實堪痛恨,著交刑部嚴行審訊,按律定擬具奏”,下令嚴懲失職人員。[42]467為重修太和門,慈禧下令中斷了頤和園的部分大修工程1。太和門復建的工程于光緒十五年(1889)六月十六日開工,光緒二十年(1894)四月完工。相對于紫禁城內(nèi)其他建筑而言,復建后的太和門為最“新”的建筑。因此,“門”字不帶鉤的做法,并不具有防火功能。
“門”字不帶鉤的寫法,并非見于故宮內(nèi)所有含“門”字的匾額,也并非所有的明清帝王都避諱“門”字帶鉤。位于寧壽宮區(qū)域(今故宮珍寶館)的部分宮門匾額,其“門”字就帶鉤,如錫慶門(圖7)、衍祺門、養(yǎng)性門等。需要說明的是,該片區(qū)域的建筑群為乾隆帝下令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興建,是乾隆帝為自己退位后準備的太上皇宮殿群。上述帶鉤的“門”字,為乾隆帝親自書寫,這反映出乾隆帝并不認可“勾起火災”的說法。研究表明紫禁城清代發(fā)生火災的次數(shù)不僅遠少于明代,而且寧壽宮區(qū)域并未發(fā)生嚴重的火災。[1]由此證明,“門”字帶鉤與否,與建筑本身是否遭受火災無關(guān),因而故宮內(nèi)部分匾額“門”字不帶鉤的寫法為主觀信仰行為,但又是故宮古建筑防火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四、五行相生相克
故宮古建筑的防火文化,還體現(xiàn)在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古代哲學思想中“五行”之“北為水”、“五行相生”之“金生水”、“五行相克”之“水克火”(黑色克火)等克火,具體解讀如下:
(一)北為水
故宮的中軸線區(qū)域北部有欽安殿,里面供奉的是真武大帝,而真武大帝是道教中治理火患的水神。末代皇帝溥儀撰有《我的前半生》,其中“太監(jiān)”一節(jié)記載,御花園欽安殿(位于紫禁城北部)西北側(cè)臺階上,曾經(jīng)有一塊磚下壓著似乎是腳印的凹形痕跡。太監(jiān)們告訴溥儀,乾隆年間有一次乾清宮失火,有人看見真武大帝從欽安殿走出,站在臺階上,朝失火的方向用手一指,火焰頓時熄滅了,此腳印即為真武大帝救火時留下。[43]77童年的溥儀對此深信不疑。欽安殿之所以被選擇在北部區(qū)域,其主要原因與“五行五方”之“北為水”理念密切相關(guān)。
所謂“五行”,即古人把對宇宙的認識,通過“金”“木”“水”“火”“土”等五種元素來反映,各元素合稱為“五行”。如《尚書·洪范》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盵44]107古人認為“五行”與方位存在密切聯(lián)系。其中,“水”意為北方,“火”意為南方,“木”意為東方,“金”意為西方,“土”意為中央。如漢代哲學家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卷11記載:“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土居中央,為之天潤?!盵45]392該觀點闡明了“五行”的特點及與“五方”的關(guān)系,其中就包括“水”位于北方。此外,“五方”又與“五色”有聯(lián)系,即東方對應青色,西方對應白色,南方對應紅色,北方對應黑色,中央對應黃色。如《禮記正義》卷29記載:“色,謂天龜玄、地龜黃、東青、西白、南赤、北黑?!盵46]883古人認為“五行”“五方”“五色”互為對應關(guān)系。而從“五行”“五方”角度而言,故宮北部區(qū)域?qū)逍兄八保蚨鴳獮樗袼谖恢谩?/p>
欽安殿前的天一門,其命名亦與五行之“北為水”密切相關(guān)?!疤煲弧币辉~源于《河洛真數(shù)》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1。相應的,東漢儒家學者鄭玄在《周易鄭注》中解釋:“天一生水北方”“地六成水北方”2,即“一”“六”均位于北方,與“五行”之中的“水”所處方位對應。先秦古籍《周易》從陰陽角度把數(shù)字分為地數(shù)和天數(shù)兩種,其中一、三、五、七、九為天數(shù),寓意陽;二、四、六、八為地數(shù),寓意陰3。天數(shù)“一”、地數(shù)“六”之所以能夠“克火”,一方面因為“天一”隱喻了天地、陰陽及陰陽轉(zhuǎn)換,自然可以歸結(jié)為萬物之源,而古人以五行概括宇宙萬物,則是以水為本,因而“天一生水”[47];另一方面,“地六成之”意為地數(shù)為六,承載天上降落的水,因而“地六”亦包括水,能夠克火。
(二)金生水
故宮部分宮殿前面有銅缸,銅缸內(nèi)均存有水。這些宮殿建筑離內(nèi)金水河、宮井等水源較遠,而當它們遭受火患時,銅缸的水則是滅火的主要水源。之所以不用其他材料制成的缸,其主要原因與五行相生之“金生水”理論有關(guān)。如《春秋繁露》卷10記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盵45]379“金生水”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認為金屬礦物多與水并存。如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記載:“其首曰招瑤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盵17]1金屬礦石位于西海之濱。又如先秦古籍《管子》記載:“而葛盧之山發(fā)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fā)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是歲相兼者諸侯十二?!?[48]442山洪過后,葛盧山、雍狐山露出了金屬礦石。
故宮內(nèi)另一個“金生水”的建筑布局實例,即為西部區(qū)域的武英殿。武英殿自清康熙時期起,成為宮中刻書處,刊刻了大量書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即為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下令從《永樂大典》中摘出的138種珍本,在武英殿內(nèi)排字付印而成。[49]57-58紙張怕火,而故宮西部區(qū)域在五行中屬于“金”,由于“金生水”,水能滅火,因而古人認為位于宮中西部區(qū)域的武英殿有利于紙張“克火”。
(三)水克火
故宮文華殿區(qū)域的文淵閣,其瓦頂為黑色,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認為黑色可以防止火災發(fā)生?!昂谏嘶稹钡睦碚摶A即“五行”相克之“水克火”。古人認為五行之間存在相克(勝)關(guān)系,即二者之間存有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五行大義》卷2記載:“克者,制罰為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盵50]49此處“克”為“壓制”之意。其中,水能“克”火。《古微書》卷22進一步解釋了“水克火”的原因:“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也?!盵51]459由此可知,古人從五行角度,認為“水”之所以能夠克“火”,主要原因在于水“多”火“少”,因而以多勝少。在五行中,水對應黑色,如《逸周書》記載:“黑位水?!盵52]21相應的,文淵閣黑色的瓦面寓意“包含”水,因而能夠“克”火。
五、結(jié) 論
故宮的古建筑群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因而防火極其重要。故宮古建筑的防火文化信仰主要表現(xiàn)為:其一,以螭吻、游龍、海馬、行什等異獸造型來防火,通過兇猛的造型或特異的功能達到“防火”的目的;其二,以與水井造型相似的藻井及水生植物來“鎮(zhèn)”火,主要原因在于它們均與“水”相關(guān),而水能滅火;其三,大部分宮殿大門匾額的“門”不帶鉤,以避諱火災發(fā)生;其四,運用“五行相生相克”思想來“生水”“克火”。盡管這些方法缺乏科學性,且并不能真正達到防火目的,但它們是明清宮廷消防史料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我國古代消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銘珍.明清皇宮火災概述[M]//鄭欣淼.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5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2]孫富江.文化的定義、內(nèi)容與作用[J].國際關(guān)系學院學報,2003(3):53-58.
[3]周乾.紫禁城古建筑營建思想研究[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9.
[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5]李誡.營造法式[Z].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
[6]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7]道宣.續(xù)高僧傳:下冊[Z].郭紹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4.
[8]蘇鶚.蘇氏演義[M].北京:中華書局,2012.
[9]彭定求,等.全唐詩:卷194[Z].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
[10]梁思成.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筑[J].中國營造學社匯刊,1944(1):13-94.
[11]龍袞.江南野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12]孫能傳.剡溪漫筆[Z].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7.
[13]楊慎.升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4]查慎行.人海記[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15]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16]卜商.子夏易傳[M].北京:中華書局,1991.
[17]山海經(jīng)[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8]陳耀文.天中記[M].揚州:廣陵書社,2007.
[19]徐傳武,胡真.天文氣象神怪考論[J].漢籍與漢學,2018(2):124-141.
[20]黃希明.太和殿行什相關(guān)問題討論[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2):141-146.
[21]洪山,吳衛(wèi).考窺太和殿上的壓尾獸:行什[J].藝海,2013(1):165-167.
[22]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3]干寶.搜神記[M].汪紹楹,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24]劉文榮.文本、圖像與音樂:敦煌莫高窟壁畫雷公擊鼓圖的源流、表現(xiàn)與民間文化內(nèi)蘊[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22(1):58-72.
[25]許仲琳.封神演義[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6]喬世達,王立.《封神演義》雷震子形象考原[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7-80.
[27]邢莉.天神之謎[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28]周乾.紫禁城大殿為何數(shù)度重建[N].北京日報,2022-06-30(15).
[29]王效青.中國古建筑術(shù)語辭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0]蕭統(tǒng).文選:第1冊[Z].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1]葉廷珪.海錄碎事[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32]蕭統(tǒng).文選:第2冊[Z].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3]庾信.庾子山集注:上冊[Z].許逸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
[34]龐元英.文昌雜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5]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36]俞樾.茶香室叢鈔[M].北京:中華書局,1995.
[37]趙汝珍.古董辨疑[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38]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9]姜秋菊.唐代釣鰲故事及其文化意義[J].文教資料,2010(8):27-29.
[40]沙哈魯遣使中國記[M].何高濟,譯.北京:中華書局,1981.
[41]翁同龢日記:第4冊[M].陳義杰,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89.
[4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朝上諭檔:第14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3]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44]尚書[M].陳戍國,導讀,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19.
[45]董仲舒.春秋繁露[Z].凌曙,注.北京:中華書局,1975.
[46]禮記正義[Z]//李學勤.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7]王紀潮.《太一生水》中的宇宙論問題與米利都學派[J].自然科學史研究,2009(4):387-398.
[48]管子:卷23[M].房玄齡,注.劉績,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0]蕭吉.五行大義[M].錢杭,點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51]孫瑴.古微書[M].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
[52]逸周書:卷3[M].賈二強,校點.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特約編輯 孫久龍】
On Cultural Beliefs of Fire Prevention for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Forbidden City
ZHOU Qian
(Institute of Gugong Studies, Palace Museum, Beijing 100009, China)
[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of the Forbidden City are mainly of wooden structure, and have suffered fire for many times in history. Ancient craftsmen accumulated rich fire prevention wisdom and formed special fire prevention cultural beliefs. The fire prevention belief culture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Forbidden City mainly includes the use of Shachihoko, dragons, seahorses, and other exotic animals to “prevent” fire, the use of caisson and aquatic plants to “control” fire, and the writing of the word “door” without hook to avoid fire. Theories of the five elements such as “water in north”, “metal promoting water ”, “water suppress fire” and so on were used to resist fire. Although these belief behaviors have no scientific value, they are important parts of study of history as well as culture of fire fighting of ancient China. Thu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cultural beliefs, these behaviors are constructive and worth inclusiveness.
[Key words]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Forbidden City; fire prevention; timber structure; cultural belie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