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遠葭 楊莉明
摘 要:本研究在科學傳播的理論視角下,探討媒介和文本類型對科學信息傳播產(chǎn)生的影響。采用實驗法,對比了科普文章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傳統(tǒng)媒體文本vs新媒體文本),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紙質媒介vs手機媒介)進行傳播時被試的閱讀效果差異。實驗結果表明,就知識傳播效果而言,無論科普文章以何種文本類型出現(xiàn),通過何種媒介進行傳播,實驗組間的差異均不顯著,這表明文本類型和媒介類型對知識傳播效果無影響。就閱讀體驗來說,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的科普文章在被試所感知到的趣味性和知識增長上差異顯著,通過手機媒介閱讀會讓讀者感覺文章更有趣和產(chǎn)生更強的學習獲得感;不同文本類型的科普文章在被試所感知到的趣味性和通俗易懂方面差異顯著,新媒體文本的科普文章會令讀者感覺更有趣味性、更加通俗易懂;除此之外,其他的閱讀體驗指標(“內(nèi)容真實可信”“表述科學專業(yè)”“轉發(fā)意愿”)均不受文本類型和媒介類型的影響?;谘芯堪l(fā)現(xiàn),本研究對科學傳播工作者和數(shù)字出版行業(y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科學傳播;知識傳播效果;閱讀體驗;媒介類型;文本類型
DOl: 10.3969/j.issn.2097-1869.2023.02.011
1 研究緣起及意義
CCNIC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8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10.51億,普及率達到74.4%,其中手機網(wǎng)民占整體網(wǎng)民的99.6%[1],幾乎所有網(wǎng)民都會使用手機上網(wǎng)。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數(shù)字化閱讀也日漸普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22年4月發(fā)布的《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shù)字出版物在內(nèi)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6%;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網(wǎng)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6%,較2020年的79.4%增長了0.2個百分點。有77.4%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在媒介接觸時長中,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間最長,為101.12分鐘[2]。
與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相比,數(shù)字閱讀特有的傳播特征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閱讀能力。調查發(fā)現(xiàn),基于移動設備的閱讀已成為大學生數(shù)字化閱讀的首選,但數(shù)字化閱讀也存在持續(xù)閱讀時間較長、閱讀內(nèi)容傾向于娛樂性、閱讀行為表面化嚴重、以快速瀏覽為主等問題[3]。充分研究數(shù)字閱讀對閱讀效果的影響是必要且緊迫的任務。
科學傳播是向大眾傳播知識內(nèi)容、提高公眾科學認知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新媒體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一類傳播內(nèi)容。新媒體科學傳播與傳統(tǒng)的科學傳播相比,除了存在閱讀媒介的區(qū)別外,還表現(xiàn)出了多媒體內(nèi)容、非線性文本和口語化表達的新特征[4]。研究對比新媒體和傳統(tǒng)紙媒環(huán)境下科普文章的閱讀效果,有助于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有利于把握新媒體傳播對科學信息傳播的影響,發(fā)現(xiàn)影響科普傳播效果的影響因素,促進科學傳播的發(fā)展。
2 文獻綜述
2.1 閱讀效果的評價
閱讀是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是指個體依靠大腦中的原有知識,從所讀內(nèi)容中建構意義的過程,包括接受信息、消化吸收、深度加工、理解意義等一系列過程。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項目認為閱讀是一個積極且復雜的過程,涉及理解書面文章、在頭腦中形成含義以及根據(jù)文章類型、目的與情境恰當?shù)厥褂玫确矫鎇5]。國外學者Kintsch和Van Dijk將閱讀的文本表征分成表層表征、文本基礎表征和情境模型,對應表層理解、語義理解和推論理解三種閱讀能力,并指出成功的閱讀理解的核心在于形成一個完善的情境模型[6]。國內(nèi)學者賀平等人也依據(jù)文本表征水平,將閱讀理解分為閱讀加工水平、識別校對水平和閱讀遷移水平三個方面[7]。
閱讀認知理論將讀者的心理過程具化,分為獲取、編碼、貯存、提取、使用信息這五個階段,對應讀者的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評析能力。其中,認讀能力是指認識文章中的字、詞、句,能夠定位所需要的信息;理解能力是指可以解釋文章基本含義;評析能力是指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文章內(nèi)容與形式作出深層次判斷[8]。除此之外,對閱讀效果的其他研究還關注閱讀者記憶的保持效果、記憶的遷移效果、閱讀速度和視覺疲勞程度等方面[9-10]。
綜上,已有的閱讀效果研究主要集中于讀者對文章字面的認讀能力、對文章內(nèi)涵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文章整體的評價能力,這也是本研究判定閱讀效果的指標。
2.2 新媒體和傳統(tǒng)紙媒對閱讀效果的影響
最早的“New Media”(新媒體)概念是由美國CES(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wǎng))技術研究所所長Goldmark于1967年提出的[11],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而普及。國內(nèi)最早對新媒體的界定來自馮昭奎發(fā)表于1986年的《新技術革命對日本經(jīng)濟的影響》[12]一文,文中詳細說明了新媒體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及特征。30余年的發(fā)展使“新媒體”的內(nèi)涵愈發(fā)豐富。代表性的定義如學者彭蘭將“新媒體”表述為“基于數(shù)字技術、網(wǎng)絡技術及其他現(xiàn)代信息技術或通信技術的,具有互動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態(tài)和平臺”,主要內(nèi)容有“網(wǎng)絡媒體、手機媒體及其兩者融合形成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其他具有互動性的數(shù)字媒體形式”,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的主要特征有數(shù)字化、融合性、互動性和網(wǎng)絡化[13]。
國內(nèi)外對不同媒介對閱讀效果的影響均有大量研究。Margolin等人研究顯示,紙媒閱讀與電子屏幕閱讀很少或根本不會造成閱讀差異[14]。但是Ackerman和Goldsmith的研究卻表明,在屏幕上閱讀較長的線性文本可能會阻礙高層次的認知理解,時空無形的數(shù)字化文獻對閱讀理解存在不利影響[15]。國內(nèi)學者段朝輝的研究表明,閱讀媒介、背景信息標記和閱讀經(jīng)驗會影響閱讀效果:紙質媒體的閱讀能夠緩解視覺疲勞,降低認知負荷,提高閱讀速度,保持持續(xù)閱讀,并且紙質閱讀對于長期進行紙質文本閱讀的人群來說還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但是這一點在長期進行電子文本閱讀的人群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9]。蔣紅則通過對國內(nèi)外36篇關于數(shù)字閱讀與紙質閱讀效果的研究論文進行量化分析,發(fā)現(xiàn)數(shù)字閱讀效果整體略優(yōu)于紙質閱讀,但在深層閱讀方面的效果不如紙質閱讀,且該效應受年齡影響[16]。
2.3 文本特征對閱讀效果的影響
美國社會學家戴安娜·克蘭認為,新的文化形式和體裁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是“新技術產(chǎn)生的結果,新技術為文化創(chuàng)造者提供了更多的對形象和聲音生產(chǎn)的控制”[17]。每一次傳播媒介的重大技術創(chuàng)新都會使媒介傳播信息的能力得到跳躍式的發(fā)展[18]。
新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變得更加口語化、更加隨意,而且突破了語言和文字的限制,可以運用符號來表達;超鏈接的表達形式使表達內(nèi)容碎片化,表達不再具有固定的格式,呈現(xiàn)出非線性的特點;屏幕輸入和閱讀使得“表達的格式和標點符號的使用越來越弱化,傳統(tǒng)媒體時代的表達規(guī)范逐漸模糊”[4]。
多模態(tài)話語形式是一種跨文本性的意義對應關系,指的是表達內(nèi)容具有除了圖像和文字以外的符號之間的互文。傳統(tǒng)文本主要采用的文體形態(tài)為單一的文字符號或者圖文互文,而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則具有更加豐富的表達,“除靜態(tài)圖像以外,其他的動態(tài)圖像、表情符號、視頻、聲音、音樂、超鏈接等多模態(tài)話語符號在文體形態(tài)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4]。傅雪藝認為,多模態(tài)話語形式的運用會使文本更加生動、全面,在增加對受眾的視聽覺刺激的同時加強文本中文字的表現(xiàn)力,因此能夠提升文本的敘事和表意功能。但是過多的或者低質量的多模態(tài)話語組合,可能會因為文字的深刻性被削弱而限制讀者的想象空間,使他們的閱讀僅僅停留在淺層的視聽覺刺激層面,“無法體會文字背后的張力和意境”[4]。李培蓮的研究進一步表明,網(wǎng)絡閱讀環(huán)境下,非連續(xù)性文本更易于讀者進行分析比較,其閱讀效果優(yōu)于連續(xù)性文本[19]。總體上較多研究者認為新媒體的閱讀效果優(yōu)于紙質媒體。
2.4 科學傳播相關研究
“科學傳播”概念產(chǎn)生于對“科技傳播”概念內(nèi)涵的傳承基礎之上,科學社會學家J·貝爾納最早注意到科技傳播,他認為“需要極為認真地考慮解決科學交流的全盤問題,不僅包括科學家之間交流的問題,而且包括向公眾交流的問題”[20]。吳國盛關于科學傳播的觀點包括三個層面:首先是科學界和科學家內(nèi)部之間的傳播;其次是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傳播;再者是科學、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的傳播[21]。黃時新對科學傳播的界定是“在包括科學家在內(nèi)的社會全體成員中傳播與擴散,引發(fā)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理解,來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并促進民主理念的啟蒙”[22]。
科學傳播重在提升公眾對科學的認知和理解,而媒體尤其是新媒體的平等互動、廣泛普及等特性給科學傳播帶來了新的可能。廖思琦認為,科學傳播不再應該是自上而下的單向傳播,而應該“上升到公眾理解科學,公眾弘揚科學,科學和公眾之間通過網(wǎng)絡媒介,進行‘平等和‘互動的溝通”[23]。此外,羅子欣的研究表明科學傳播和新媒體之間存在天然的耦合性。新媒體具有的打破時空界限、雙向交互、海量信息、多媒體和超文本的特點,突破了傳統(tǒng)媒介對科普工作的束縛,重視受眾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因材施教,輔助詮釋科普內(nèi)容,使其生動形象[24]。
本研究將在科學傳播的視角下探討科普文章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文本)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下的閱讀效果有何不同。閱讀效果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即客觀上的知識傳播效果和主觀上的閱讀體驗評價,因此可分為兩個研究問題,并形成相關的研究假設。
RQ1:同一文本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中的閱讀效果是否有顯著差異?
H1:傳統(tǒng)媒體文本的科普文章,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下的知識傳播效果存在顯著差異;
H2:新媒體文本的科普文章,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下的知識傳播效果存在顯著差異;
H3:傳統(tǒng)媒體文本的科普文章,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下的閱讀體驗存在顯著差異;
H4:新媒體文本的科普文章,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下的閱讀體驗存在顯著差異。
RQ2:在同一媒介傳播環(huán)境下,不同文本形式的閱讀效果是否有顯著差異?
H5:在傳統(tǒng)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文本的知識傳播效果存在顯著差異;
H6:在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文本的知識傳播效果存在顯著差異;
H7:在傳統(tǒng)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文本的閱讀體驗存在顯著差異;
H8:在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文本的閱讀體驗存在顯著差異。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方法及實施
本研究采用對照實驗法,通過有償招募,征集到參加實驗的被試共40人。所有被試均為本科生,具有良好的閱讀和獨立思考能力,熟練掌握紙質閱讀和數(shù)字化閱讀。被試在實驗前均通過了測試,確保對實驗用的科普材料無事先了解。
根據(jù)閱讀媒介和文本類型的不同,本研究在控制其他無關變量的前提下,采用2(媒介類型:紙質媒介vs手機媒介)×2(文本類型:傳統(tǒng)媒體文本vs新媒體文本)的二因素組間實驗設計。按照閱讀媒介的不同,可分為紙質媒介組(A組)和手機媒介組(B組);按照閱讀文本類型的不同,可分為傳統(tǒng)媒體文本組(C組)和新媒體文本組(D組),即本實驗共有AC、AD、BC、BD 四個組。被試隨機分入這四個組。
實驗流程依次為閱讀指定的科普文章、完成干擾題、完成測試題、填寫閱讀體驗評價量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除了紙質閱讀組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以外,其他實驗環(huán)節(jié)均在手機上完成。閱讀環(huán)節(jié)嚴格控制用時,不能做筆記,以模擬日常閱讀的情形。閱讀結束后被試要完成10道干擾題,以判定是否認真填答。結果表明,四組被試的干擾題正確率均在90%以上,可以認為四組被試均認真參與了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有效。隨后,被試要回答閱讀理解測試題,題目根據(jù)閱讀的科普文章中的知識點來設置,得分可反映被試在閱讀科普文章后對相關信息的掌握情況。在第四環(huán)節(jié),被試要完成一份閱讀體驗評價量表,以測試各變量對科普文章閱讀體驗的影響。
本實驗使用的科普文章介紹的是心理學中的“黑暗人格三合一”(又稱“暗黑三角人格”“黑暗三角人格”)。新媒體文本節(jié)選自“果殼”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有人天生殘忍?了解一下暗黑三角人格》。微信公眾號是新媒體領域中典型的信息模式,而“果殼”又是科普傳播領域優(yōu)秀公眾號的代表,該平臺上的科普推文具有鮮明的新媒體特征,因此可作為本次實驗的新媒體文本。而在傳統(tǒng)媒體文本方面,由于沒有傳統(tǒng)媒體刊登這個題材的文章,所以本研究選取了核心期刊論文來改編。實驗材料改編自《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2014年第4期刊登的張文娟、張惠的論文《黑暗三人格的兩面性及心理機制解析》和《心理科學進展》2013年第7期的秦峰、許芳的論文《黑暗人格三合一研究述評》。改編得到的文章具有嚴肅性、線性等傳統(tǒng)科普文章特征,可作為傳統(tǒng)媒體文本用于實驗。改編后的兩份文本除了具有相同的主題、同等的知識點和信息量以外,還具有高度相似的結構、段落和篇幅,避免無關變量的干擾。
3.2 變量的測量
因變量為科學傳播的閱讀效果,根據(jù)前人的研究,主要分為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評價能力三個方面。而本研究根據(jù)科學傳播的主題,將閱讀效果分為客觀的知識傳播效果和主觀的閱讀體驗評價兩個變量。其中,知識傳播效果反映了認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一套閱讀理解試題的得分來測量,得分越高,知識傳播效果越好;閱讀體驗評價反映了評價能力,用被試填寫的閱讀體驗評價量表分值來測量,分值越高,體驗越佳。
3.2.1 知識傳播效果的測量
閱讀理解試題和閱讀體驗評價量表的設計借鑒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閱讀素養(yǎng)測評,實驗的兩篇科普文章均通用。PISA閱讀素養(yǎng)測評是PISA的主要測評內(nèi)容之一,它的考察要點為信息定位、文本理解和反思評價,對應于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評價能力三個方面。信息定位維度要求讀者根據(jù)題目要求找到文章中與之匹配的信息;文本理解維度要求讀者準確理解文本內(nèi)容,能夠進行建構、分析和推理;反思評價維度要求讀者可以結合自己的知識,對文本內(nèi)容做出評價[25]。針對本次實驗,閱讀科普文章是一種為了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實用性閱讀,更強調閱讀者的信息定位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因此,實驗將對被試的認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行測試,將對評價能力的測試簡化為量表的形式,并結合科學傳播的特征進行設計。
閱讀理解試題借鑒PISA閱讀素養(yǎng)測評框架的信息定位維度和文本理解維度來設計測試題目,共計12道題目,包括6道選擇題、6道判斷題。經(jīng)測試,刪除了選擇題的第6題,得分情況反映了被試的知識傳播效果。結果見表1。
3.2.2 閱讀體驗的測量
閱讀體驗評價量表用于量化被試對科普文章的評價,評價角度整合了科普的定義及前人的研究:科普是一種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公眾接受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26],其內(nèi)涵包括通俗易懂的方式和知識增長的目的;除了科學性和專業(yè)性的天然屬性外,科學傳播還需要一定的趣味性來幫助傳播,提升讀者的傳播意愿;此外,針對近年來謠言、偽科學頻出,真實可信也是科學傳播的重點要求[27]。因此本研究將以上要求作為量表的指標,分為六個評價角度,分別為“內(nèi)容真實可信”“表述科學專業(yè)”“內(nèi)容有趣味性”“文章通俗易懂”“增長知識”“轉發(fā)意愿”。按照五級量表計分,對六個評價角度按照“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確定”“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賦值1~5分。將六項評價的分數(shù)相加即為閱讀體驗得分。統(tǒng)計結果見表2。
4 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4.1 不同媒介的閱讀效果分析
由于閱讀效果在本研究中分為知識傳播效果(客觀效果)和閱讀體驗(主觀效果)這兩個變量,因此以下將分別討論不同媒介類型對這兩個變量的影響。
4.1.1 不同媒介的知識傳播效果分析
以閱讀媒介作為分組依據(jù),對閱讀理解試題得分做獨立樣本的t檢驗,經(jīng)過傳統(tǒng)媒體文本組和新媒體文本組兩次檢驗。見表3,兩組的t值均未達顯著程度??梢姛o論被試閱讀何種類型的科普文本,知識傳播效果在使用不同閱讀媒介的情況下沒有顯著差異,假設H1和H2被拒絕。
4.1.2 不同媒介的閱讀體驗分析
以閱讀媒介作為分組依據(jù),對閱讀體驗評價的各項指標做獨立樣本t檢驗,經(jīng)過傳統(tǒng)媒體文本組和新媒體文本組兩次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在傳統(tǒng)媒體文本組中,使用不同媒介閱讀的被試在“內(nèi)容有趣味性”和“增長知識”這兩方面的評價上有顯著差異;而當閱讀新媒體文本時卻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讀者通過手機閱讀傳統(tǒng)科普文章時會覺得文章更有趣,并有更強的知識獲得感,但閱讀新媒體文章卻不存在這樣的差異。這表明假設H3部分成立,只有在“內(nèi)容有趣味性”和“增長知識”這兩個指標上才有顯著差異,而假設H4不成立。
相比傳統(tǒng)媒體文本,新媒體文本中穿插了圖片或動圖,語言文字風格較為幽默和口語化。這表明,當文章內(nèi)容比較嚴肅時,媒介可能會對文章的趣味性評價產(chǎn)生影響。手機媒介本身是充滿趣味性的,當文章內(nèi)容不夠生動有趣時,讀者可能會將手機的媒介趣味性遷移到文章內(nèi)容上,將媒介和內(nèi)容視為一個整體來作出評價,因而手機媒介的趣味性評價會顯著高于紙質媒介。但當文章內(nèi)容足夠生動有趣時,媒介導致的差異就不顯著了。
而通過不同媒介閱讀所產(chǎn)生的知識獲得感上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新媒體的使用會使被試產(chǎn)生知識幻覺(Illusion of Knowing)。知識幻覺也叫知識錯覺,指的是因為對某個事物足夠熟悉而產(chǎn)生的以為自己已經(jīng)完全了解該事物的錯覺。Fisher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搜索引擎會產(chǎn)生知識幻覺[28]。當代大學生作為“數(shù)字原住民”,與新媒體密切接觸,在通過手機獲取信息時可能產(chǎn)生知識幻覺,因而表現(xiàn)出更強的知識獲得感。而新媒體文本的文風比較生動有趣,在紙質媒介上閱讀也很好理解,沒有知識獲得感的差異。
4.2 不同文本的閱讀效果分析
以下將分別討論不同的文本類型對知識傳播效果和閱讀體驗的影響。
4.2.1 不同文本的知識傳播效果分析
以文本類型為分組依據(jù),對知識傳播效果做獨立樣本t檢驗。經(jīng)過紙質媒介組和手機媒介組的兩次檢驗,結果見表5,均不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這表明無論被試使用何種閱讀媒介、閱讀的是哪種文本類型,知識傳播效果沒有顯著差異。假設H5和H6均被拒絕。
本研究進一步將知識傳播效果在傳統(tǒng)科學傳播組(即AC組:紙質媒介+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科學傳播組(即BD組:手機媒介+新媒體文本)之間做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6,即使是這兩組也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故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傳播媒介類型、文本類型均不影響科普文章的知識傳播效果。
4.2.2 不同文本的閱讀體驗分析
以文本類型作為分組依據(jù),對閱讀體驗評價的各項做獨立樣本t檢驗,經(jīng)過紙質媒介組和手機媒介組的兩次檢驗,結果見表7。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紙質媒介組在“內(nèi)容有趣味性”“文章通俗易懂”這兩項評價上有顯著差異,而手機媒介組僅在“文章通俗易懂”項上有顯著差異。假設H7和H8部分成立。
結果表明,無論通過哪種媒介來閱讀,新媒體科普文章都會使讀者感覺更加通俗易懂。然而在趣味性上,新媒體科普文章本身應當比傳統(tǒng)媒體文章更有趣味性,這是由新媒體文本的特性所確定的,但手機媒介組卻體現(xiàn)不出這一特征。結合對假設H3的檢驗分析,這可能是因為讀者在用手機閱讀時將手機閱讀本身的趣味性遷移到閱讀文本中,并對傳統(tǒng)媒體文本作出更高的評價,因而中和了一些由文本差異造成的趣味性差異。
4.3 小結
上述統(tǒng)計檢驗結果表明:假設H1、H2、H5、H6均被拒絕,閱讀媒介和文本類型對知識傳播效果均無顯著影響;假設H3部分成立,假設H4被拒絕,傳統(tǒng)媒體文本科普文章的閱讀體驗評價會受到閱讀媒介的影響,使用手機媒介來閱讀的讀者會感到更有趣味性和獲得更強的增長知識的感受,閱讀新媒體文本的科普文章則不受媒介類型的影響;假設H7和H8部分成立,科普文章的文本類型會影響閱讀體驗評價,無論使用何種媒介,新媒體文本類型的科普文章都會讓人感覺更加通俗易懂;當通過紙質媒介來閱讀時,新媒體文本會比傳統(tǒng)媒體文本更使讀者感覺到有趣味性。
5 結論與討論
以往國內(nèi)研究側重于從理論角度分析論證新媒體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實證研究方法相對缺乏,且往往只對傳播媒介或者文本類型進行研究,缺少兩者對比。本研究在科學傳播的視角下,采用二因素組間實驗設計,對比了被試在使用紙質媒介和手機媒介的情況下,分別閱讀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文本的知識傳播效果和閱讀體驗評價的差異,以探討閱讀媒介和文本類型對科學傳播閱讀效果的影響。
研究表明,閱讀媒介和文本類型對科普文章的知識傳播效果均無顯著影響,但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會有一定影響。具體而言,無論是使用紙質媒介還是手機媒介,無論閱讀的是傳統(tǒng)媒體文本還是新媒體文本,被試的閱讀理解得分均沒有顯著的差異。就算是傳統(tǒng)科學傳播(AC組:紙質媒介+傳統(tǒng)媒體文本)和新媒體科學傳播(BD組:手機媒介+新媒體文本)兩組之間,也不存在顯著的閱讀效果差異,可見閱讀媒介與閱讀效果無關。這一結論應驗了國外學者Margolin等人的觀點,即媒介很少或根本不會造成閱讀差異,而與Ackerman和Goldsmith、李培蓮的研究結論相悖。這可能是因為前人實驗的材料是英文長文本,而本次實驗使用的是中文文本且篇幅較短,并且信息密度不一致,從而導致結論不同??紤]到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中的文章篇幅普遍較短,本研究用于測試的文本更接近于讀者的日常閱讀情況。
研究還表明,當文章內(nèi)容不夠生動有趣時,通過新媒體來閱讀會使讀者獲得更強的趣味性和學習獲得感,而當文章內(nèi)容足夠生動有趣時,由閱讀媒介導致的差異就不顯著了;當采用紙質媒介閱讀時,新媒體文本更加通俗易懂和趣味性更強的特征被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而當采用手機閱讀時,新媒體文本卻只表現(xiàn)出更加通俗易懂這一優(yōu)勢??偟膩碚f,閱讀新媒體文本會使讀者獲得更強的趣味性和學習獲得感,會使讀者感覺文章更通俗易懂,這樣的結論也驗證了新媒體對科學傳播具有天然的促進作用的觀點。
基于本研究,筆者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科學傳播提出如下建議。從事科學傳播的工作者可以合理地利用新媒體文本和新媒介形式,提升科普作品的趣味性,改善讀者的科普體驗,改變?nèi)藗儗破毡в械目菰飮烂C的刻板印象,使人們樂于接受科普內(nèi)容,從被動接受科普轉為主動參與科普。不過,也要避免讀者因過度依賴新媒介所產(chǎn)生的虛假獲得感。盡管使用新媒體(如手機)可能會使讀者產(chǎn)生更強的學習獲得感,但實際上這可能是數(shù)字閱讀造成的知識幻覺。優(yōu)秀的科學傳播應當避免這種誤區(qū),通過切實有效的傳播內(nèi)容和手段來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
數(shù)字出版行業(yè)也應參與到科學傳播中來,充分挖掘數(shù)字出版模式下科普讀物的潛力??破兆x物以傳播知識為核心目的,存在一定的閱讀門檻。而新媒體能夠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出版者可借助多樣的交互手段,使讀者通過多種鮮活的新媒體形式接觸到科普知識,降低其閱讀門檻和理解難度。還可以建立優(yōu)秀的數(shù)字出版物之間的超鏈接,使其互相提供信息支持和補充,擴大影響力,獲得更廣的閱讀群體。此外,數(shù)字出版者可以立足優(yōu)秀產(chǎn)品,打造數(shù)字化科普IP,提升營銷業(yè)績和品牌影響力,開辟新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實驗中,每一組被試的傳播意愿都傾向于負向的態(tài)度,即科普文章無法激發(fā)其主動傳播的欲望。本研究關注的閱讀效果涉及科學傳播的深度,而傳播意愿則涉及科學傳播的廣度,只有兩者齊頭并進,科學傳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后續(xù)研究可繼續(xù)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讀者主動傳播的意愿,并且結合認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就傳播媒介和文本類型對閱讀效果的影響機制進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導科學傳播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
余遠葭,男,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方向:科學傳播。
楊莉明,女,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
參考文獻
CNNIC.第50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22-08-31)[2023-02-25].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
世界讀書日|“數(shù)讀”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EB/OL].(2022-04-24).https://m.gmw.cn/baijia/2022-04/24/35685703.html.
張安琦,朱俞澄,張元霞,等.大學生數(shù)字化閱讀調查研究[J].開放學習研究,2017(2):55-62.
傅雪藝.微信公眾號文體形態(tài)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王佳.美國國家教育進展閱讀評估簡介[J].語文建設,2010(12):63-65.
KINTSCH W,VAN DIJK T A.Toward a model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J].Psychological Review,1978,85(5):363-394.
賀平.一對一數(shù)字化學習對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影響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7):114-120.
沈韜.當代閱讀認知理論概說[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4):4-6.
段朝輝,洪建中,王福興.不同媒介閱讀效果差異的作用機制探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8,62(12):65-71.
劉揚,朱小梅,李慶陽.大學生新媒體閱讀素養(yǎng)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8,37(8):56-60,75.
編輯部.聚焦新媒體[J].文化學刊,2015(6):5.
馮昭奎.新技術革命對日本經(jīng)濟的影響[J].機械與電子,1986(3):28-30.
彭蘭.“新媒體”概念界定的三條線索[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6,23(3):120-125.
MARGOLIN S J,DRISCOLL C,TOLAND M J,et al.E-readers,computer screens,or paper:Do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change across media platforms?[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13,27(4):512-519.
ACKERMAN R,GOLDSMITH M.Metacognitive regulation of text learning:On screen versus on paper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2011,17(1):18-32.
蔣紅.數(shù)字閱讀能取代紙質閱讀嗎:基于36篇有關信息載體對閱讀效果影響研究論文的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7(9):17-22.
戴安娜·克蘭.文化生產(chǎn):媒體與都市藝術[M].趙國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10.
周利榮.傳播媒介發(fā)展與文學文體演變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李培蓮.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非連續(xù)性文本復雜度和閱讀指導對閱讀效果的影響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5.
J·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M].陳體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11-212.
吳國盛.當代中國的科學傳播[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6,38(2):1-6.
黃時新.科學傳播導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7.
廖思琦.網(wǎng)絡科普傳播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羅子欣.新媒體時代對科普傳播的新思考[J].編輯之友,2012(10):77-79.
馬捷,張光媛,蒲泓宇.手機與紙媒條件下的數(shù)字原住民閱讀效果實驗:以新聞和小說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9,39(9):108-117.
百度百科.“科學普及”詞條[EB/OL].(2020-03-13)[2023-02-25].https://baike.baidu.com/item/科學普及/833042?fromtitle=科普&fromid=203729&fr=aladdin#4.
徐靜休,朱慧.新媒體時代提升科普傳播效果的對策與建議:以科普新媒體“科普中國”和“果殼網(wǎng)”為例[J].傳媒,2018(18):54-57.
FISHER M,GODDU M K,KEIL F C.Searching for explanations:How the internet inflates estimates of internal knowledg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15,144(3):674-687.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media and text types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differences in reading efficiency of subjects were compared whe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rticles were disseminated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of text (traditional media text vs. new media text) and different media (paper media vs. mobile medi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erm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text used in popular science articles, which indicates that neither text type nor media type influences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terms of reading experience,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ived interest and knowledge growth of popular science articles disseminated through different media. Reading through mobile media will make readers feel more interesting and generate a stronger sense of learning gain;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the perceived interest and readability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rticles of different text types among participant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rticles of new media texts will make readers feel more interesting and the text easy to understand; the other reading experience indicators (“authentic content”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present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retweet”)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type of text and media.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research offers suggestions for science communicators and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Keywords: Science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Reading experience; Media type; Text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