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化時代,不同媒介相互結合與互動已經成為展覽空間的必然發(fā)展趨勢。結合中央美術學院跨媒介創(chuàng)意策展課題,探討數字化時代展覽空間不同維度的跨媒介性。就對象的跨媒介而言,主要是根據展覽主題不同藝術領域的信息形成文本方案,并跨界轉譯至空間設計中。就敘事的跨媒介而言,指多感官、聯(lián)覺體驗運用于空間生成。呈現(xiàn)的跨媒介方面,主要是新媒介與新技術促進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未來,展覽空間的跨媒介創(chuàng)新發(fā)展將是多維融合的。
關鍵詞:展覽空間;跨媒介;數字化時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意識的變化,藝術中各個領域之間以及藝術與其他學科、其他文化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推進了跨媒介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和思維的發(fā)展。展覽空間具有顯著的跨媒介特征,因為它不僅僅是實體物品和空間造型的展示,還需要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向人們傳遞不同的信息。在數字化時代,新技術、新媒介不斷發(fā)展,展覽空間更是采用交互方式增加了作品與觀者之間的互動。從對象的跨界轉譯、敘事的聯(lián)覺體驗、呈現(xiàn)中藝術與科技的融合等角度出發(fā),對數字化時代展覽空間不同維度的跨媒介性進行探討。
一、對象的跨媒介:跨界轉譯
跨媒介性主要有兩種特征。一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媒介的共存和轉換,多發(fā)生在不同的藝術媒介之間,尤其是在繪畫與雕塑等空間維度、詩歌與音樂等時間維度,以及繪畫與音樂、詩歌與繪畫這種相互交融的時空維度。較典型的例子是宋徽宗的《聽琴圖》,每一種藝術都能夠從其他藝術中獲得指引,從而進行媒介的混合和指涉。另外,賈平凹在《秦腔》中,將秦腔這種音樂性的媒介置入小說中,在閱讀的時候人們能夠看到曲譜并將其演奏出來。這些就體現(xiàn)了兩種媒介的互動性。二是一種跨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指在跨媒介藝術產生、傳播過程中不同媒介之間交互、動態(tài)的關系,這是對藝術形式和理論層面的提升。一方面,有繪畫、音樂、舞蹈等傳統(tǒng)藝術門類之間的跨學科,如電影、戲劇等本身就包含多種學科和媒介,或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藝術與哲學、藝術與自然科學等學科跨界,涉及不同學科媒介之間的改寫、多種媒介元素融合產生新的形式和藝術文本的跨界傳播;另一方面,也包括以上提到的學科媒介間的虛擬跨媒介,這種方式并不會破壞原作品的意義和形態(tài),只是在一種媒介中對另一種的隱性模仿。例如《弦樂四重奏》,作者在小說中采用了音樂化的復調結構,模仿音樂中的情感表現(xiàn)和表現(xiàn)手法。展覽空間與其展示對象的關系正是如此,空間設計中隱性指涉了對象的普遍特征與觀念思想,使觀者身處展覽空間中就能體會到藝術家所想傳達的內容。此為空間與作品的虛擬跨媒介性,例如展覽空間與繪畫、展覽空間與音樂、展覽空間與雕塑、展覽空間與舞蹈等等。
展覽空間展示的對象是不同領域藝術家的不同形式的作品,但這不僅僅是對實體作品的展出,空間設計也要服務于展覽內容,充分考慮藝術家的主題思想、創(chuàng)作特點、視覺風格等,根據藝術符號和觀念選擇合適的跨媒介轉譯方式。在展覽空間設計過程中,應貼合藝術家的藝術理念和特色,將展出的對象如裝置、繪畫、文學等與空間進行跨媒介融合,將主題及人文藝術理念轉譯呈現(xiàn)于空間之中。繪畫與空間兩種不同媒介的關系就有三種不同的研究范式:其一,繪畫與空間。畫家從建筑空間中汲取素材和靈感,將建筑空間直接表現(xiàn)在畫中,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其二,繪畫中的空間。主要以繪畫中體現(xiàn)的空間觀念和空間關系為研究對象,如馬列維奇和勒·柯布西耶的繪畫藝術中都體現(xiàn)了空間藝術,通過平面物質的立體表達創(chuàng)造三維空間性和觀念性。其三,空間中的繪畫。隨著跨學科研究的發(fā)展,建筑空間開始結合其他學科進行研究,例如通過繪畫中的空間觀念和構成方式,轉譯為建筑空間的設計方法,包括剖析重讀、現(xiàn)象遷移等,使建筑空間具有繪畫性。中央美術學院跨媒介創(chuàng)意策展課題就以荷蘭版畫家埃舍爾為研究對象,他在繪畫中就對分形、對稱、幾何、多面體等數學性概念和符號進行了形象表達(圖1),故選取他的畫作,結合理科方面的見解,進行展覽空間的跨媒介方案設計。
二、跨媒介敘事:聯(lián)覺體驗
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敘事的概念。傳統(tǒng)意義的敘事范疇所研究的是故事文本,而此處所指的是通過藝術作品傳達并演繹藝術家想表達的思想觀念和情感精神,不靠語言文字的渲染和傳遞。這種精神性的表達才是藝術作品獨有的敘事。媒介的不斷發(fā)展在改變著敘事方式,一方面,使藝術作品傳播變得快捷方便,觀者體驗更加豐富,途徑更加多樣;另一方面,新技術和新媒介的發(fā)展演變帶來了全新的敘事模式,藝術家嘗試利用新興的媒介,跨越了多種學科領域,藝術與科技、藝術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不同媒介不斷刺激著藝術家,使其產生更多的靈感融入作品,豐富了藝術形式語言。
如果藝術家只是借助造型、色彩等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那就單純是基于視覺形式存在的空間性作品,只需要人們通過眼睛去欣賞。但如果藝術家同時利用了視覺和聽覺媒介,那么就是兼具視、聽特點的時間與空間相結合的作品。在此基礎上,除了視聽結合外,還往往會加入其他感官及知覺的參與,那么就要求觀者多感官甚至心理知覺系統(tǒng)的參與。觀者需要通過五感接受作品傳遞出的信息。多感官藝術形式以視覺為主導,觸覺、聽覺、嗅覺、味覺共同影響著藝術家和觀者雙方,這種實際運用了多種媒介的藝術形式就是跨媒介藝術。聯(lián)覺也是一種重要的跨媒介敘事方式。聯(lián)覺體驗與多感官體驗有所不同,聯(lián)覺是多感官與自我意識相統(tǒng)一的整體體驗,是觀者大腦受到一種感知的刺激從而喚起另一種感覺的過程,這種喚起刺激又與其他所有感官相適應,產生心理和精神的知覺感受。這種復雜而又神奇的聯(lián)覺體驗是跨媒介藝術的重要參照。
馬歇爾·麥克盧漢作為著名的媒介理論家,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分享了他的觀點,即媒介是信息,任何媒介對人或者社會產生的影響都是從心的尺度產生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展覽空間中,通過延伸感官單一的體驗,調動多感官及知覺結合的聯(lián)覺體驗,更符合人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能使觀者更容易也更積極地接受作品中傳遞的信息和思想情感。第四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中蘇珊·席勒的作品是展廳中從天花板垂下來上百個不同高度的迷你音響,因高度不同,這些音響在遠處看起來是錯落起伏的,仿佛是蜂群,又仿佛是星陣,觀者將耳朵靠近任意一個音響都能聽到與外星來物接觸事件的口述音頻。這種藝術形式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人們目擊到不明飛行物的現(xiàn)象,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以及意識的結合進行設計,形成起此彼伏的混合聲陣(圖2)。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藝術作品《天氣項目》在展覽空間中營造了神秘的氛圍,由幾百個橘黃色燈組成的半圓懸掛在展廳入口處,在頂部鏡子的反射下形成一個太陽般的正圓,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展廳中彌漫著水霧,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感官使觀者沉浸于此番“天氣奇觀”中(圖3)。
三、跨媒介呈現(xiàn):科技與藝術的融合
科學和藝術,一個是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探索,一個是追求精神、情感上的主觀表達,看起來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但實際上它們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二者的結合更加緊密,空間藝術中逐漸加入了數字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xiàn)實等科技手段進行跨媒介呈現(xiàn)和傳播。在展示空間中,藝術與智能科技互滲,以新技術、新媒介為主導,探索空間和其他媒介的交互結合,以人的體驗為中心產生和傳統(tǒng)相比更加動態(tài)性、交互性的展示空間。
數字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了3D立體的觀展體驗,在前文中提到的敘事聯(lián)覺體驗的基礎上,直接利用數字技術將觀者帶入虛擬現(xiàn)實的畫面中,媒介呈現(xiàn)為動態(tài)的、身臨其境的“空間”。例如南肯辛頓博物館的VR設備,當觀者戴上后就仿佛去到了海洋世界,能夠看到各種栩栩如生、立體的海洋生物環(huán)繞在身邊,能和魚群一起“潛行”,并和其他人在完全虛擬的環(huán)境中探索自然,同時每個人又是獨立的個體,支持個人的敘事行為。除了VR以外,還常采用AR技術,其不同之處在于觀者并不是完全處于一個虛擬的環(huán)境中,而是通過計算機投影動態(tài)的影像或圖片身處實體空間中。展覽空間中運用此手段的較多,能將藝術影像與科技相結合,跨媒介創(chuàng)造虛實相生的空間,從而給人們帶來超越現(xiàn)實的感官體驗。
目前,已經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xiàn)人機交互,滿足觀者一定的心理需求。在交互的過程中,還可識別觀者的面部表情、聲音語調、身體姿勢等,判斷其情感、情緒特征,并做出恰當的回應及變化。例如TeamLab的《呼應燈森林》,當觀者身處展廳的燈陣中,就會依次觸發(fā)燈盞直至所有燈亮起,隨著人動作的改變也會產生不同的光線顏色、亮度(圖4)。這是以人為中心的主動體驗方式,空間中隱匿的傳感器消除了人機之間的界限,將人工智能框架融入藝術框架,實現(xiàn)藝術與科技的跨媒介。
四、結語
在智能科技引領潮流的數字化時代,新技術、新媒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與傳統(tǒng)不同的跨媒介藝術形式,也為當代展覽空間帶來了跨媒介的多種可能性與方法手段,觀者不再是只能感受到單一的學科或媒介,而是能身處空間中,感受不同學科相融合的氛圍。同時,可以結合自己的感官和內心意識與展覽空間進行對話與交流,更加開放地感受空間中的敘事。在智能科技手段的引領下,人們不再單一地接收作品信息,科技與藝術相結合進行呈現(xiàn)和傳播,能產生雙向的、動態(tài)的互動。數字化展示空間多維的跨媒介性更加注重與觀者的交互,這也是未來展覽空間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上海:譯林出版社,2019.
[2]羅伯森,邁克丹尼爾.當代藝術的主題:1980年以后的視覺藝術[M].匡驍,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
[3]周計武.藝術的跨媒介性與藝術學理論的跨媒介建構[J].江海學刊,2020(2):210-218.
[4]趙奎英.當代跨媒介藝術的復雜共感知與具身空時性[J].文藝研究,2021(8):17-28.
[5]劉毅.透明的圖像:數字人文與藝術史的跨媒介敘事[J].南京社會科學,2022(2):122-129,147.
[6]王倩.跨“介”:實驗動畫的跨媒介藝術語言探索[J].美術大觀,2018(8):114-115.
作者簡介:
沙陶陶,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