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雷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材的文字內容大幅減少,情景與文題內容增加,讓教材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刪繁就簡”的數學教材編寫變化,讓教師逐漸意識到簡約課堂構建的重要性,并開始嘗試簡約教學目標、教師參與、教學形式、習題訓練以及教學評價等,提升課堂的實效性,以簡約課堂的構建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將減負工作落實到實處.本文重點闡述初中數學簡約課堂的構建策略,旨在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去偽存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簡約課堂;構建策略
自新課改以來,創(chuàng)新教學的理念影響著廣大一線教師,有些教育工作者開始致力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忽視.如其中一些創(chuàng)新是“形式”大于“意義”,雖然課堂變得十分地熱鬧,但是課堂的教學效率卻大不如前.鑒于此種情況,“簡約課堂”構建的理念應運而生,其要求教師簡化教學流程,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如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知識不講;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知識不講;難度太高,即使教師費盡心思講解,學生也無法掌握的知識不講等.又如,采取簡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的數學學習遠離繁瑣與復雜,在簡單的數學課堂中走向高效的數學學習.
1 簡約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向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教學目標的設計不僅僅可以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組織指明方向,同時也是評價教師是否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重要指標.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存在以追求“量”為主,過于細化的教學目標設計,會讓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思路不清晰、教學思路混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目標”的實現,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適當地簡化教學目標,精心地鉆研課程內容與學情,確保教師教學思路更加清晰,為簡約課堂的有效構建奠定了基礎.
例如 以“全等三角形”的教學目標設計為例,教師遵循“簡約”的教學理念所設計的目標可以為以下三個: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能夠準確地識別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并引導學生在猜想與推理中,掌握計算公式,學會準確地利用公式推理出兩個三角形是否為全等三角形.
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現出教師的教學思路,帶領學生在一系列相關的、遞進的學習目標達成中,獲得數學能力的提升,這是簡約課堂構建的首要任務.
2 簡約的教師參與,提升學生參與度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著課堂上的“絕對”權,學生的學習思路完全跟著教師走,知識的積累絕大部分來自教師的講解,導致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未能得到有效地發(fā)揮,課堂參與度不足.而簡約課堂的構建要求教師適當地弱化“教”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知識探索的機會,讓學生樹立自學意識,轉變學習的狀態(tài)[3].
例如 以“平行”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求每名學生分別拿出兩支筆表示直線,說一說這兩支筆所表現出的直線位置關系是怎樣的?能否將你所得出的結論用圖形表示出來?此時學生們開始動手操作,嘗試畫出兩條直線的擺放情況.其中一名學生表示 “兩支筆交叉擺放會有一個交點”,一名學生表示 “兩支筆一個是水平橫線,另一個從橫線上直著穿過,有一個交點”,還有一名學生表示 “我的擺放方法是讓兩支筆都在一個水平面上擺放,并且它們的線延長之后也沒有交點”.由此教師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帶領學生總結出平行線的概念,讓學生們意識到最后一名說出的這種情況,說明這兩條直線為平行線,即“在同一個平面內,兩條永不相交的直線我們將其稱之為平行線”.接下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索平行線的計法與算法,很多學生在平行線的畫法研究中會存在障礙,雖然經過了小組討論也難以畫出更加標準的平行線.在學生合作探究未果之后,教師再演示平行線的繪制過程、注意要點,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印象深刻度,在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平行線的繪制,教師會發(fā)現學生們畫的平行線又快又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起到的作用是輔助與引導,充分為學生提供了數學知識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3 簡約的教學形式,降低理解難度
數學概念、定理等理論性知識在初中生的數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因為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很多學生存在理解性的困難,即使教師已經通過大量的語言講解,學生還是一知半解.為了降低初中生對數學概念性知識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適當地簡化教學語言的運用,采取更為簡約的教學方式.如媒體展示等,讓學生可以透過更加直觀的視覺觀察,實現對數學概念從感知認知到理性思考的一個遷移過程,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輕松地攻克抽象知識點的理解難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 以“圖形的旋轉”一課為例,這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旋轉”的定義,理解并能夠準確地找出“旋轉中心”“旋轉角”與“旋轉的對應點”這幾個概念性的知識點,是學生后續(xù)學習中心對稱圖形、三角形中位線的基礎,對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十分重要.但是,教材中所給出的概念解釋概括性較強,學生難以從書本的語言文字分析中深入地理解“旋轉”等數學概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車輪”“電風扇”“鐘表指針”等的運動情況,學生在對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觀察中可以初步地感知“旋轉”,接下來教師將視頻畫面停留在鐘表上,讓學生觀察動態(tài)變化的指針,說出“鐘表上的分針從10點到11點旋轉了多少度?時針旋轉了多少度?”“時針和分針在運動的時候是否圍繞著某一個固定的點,并在運動后產生了角度的變化?”讓教師對數學概念的講解建立在更為直觀的、動態(tài)的視頻資料觀察中,這樣可以更加清晰地讓學生從中理解數學概念.如在一個平面上,一個圖形圍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一個角度的變換,我們稱之為旋轉,其中的“固定的點”就是“旋轉中心”,所轉動的角度叫做“旋轉角”,圖形(如時針)從某一點(10點)旋轉到另一個點(11點),那么這兩個點叫做“旋轉的對應點”.由此,教師輕松地完成了數學概念的講解,學生也能夠做到有效地吸收,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教師的不必要教學時間,這也是簡約課堂的追求之一.
4 簡約的習題訓練,減輕作業(yè)負擔
“題海戰(zhàn)術”是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標志之一,教師為了迎合應試教育的要求,提升學生的中考分數,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習題,機械性的習題訓練會增加初中生的學習負擔,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未在“題海戰(zhàn)術”中得到明顯的提升.新課改要求教師優(yōu)化作業(yè)的設計,特別是2021年9月份的“雙減”政策實施,更加將教育改革的矛頭指向了作業(yè)設計上,要求教師設計“簡約型”的數學作業(yè),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以精心的作業(yè)布置,提升習題訓練的針對性,讓學生可以在習題的解答中獲得知識的鞏固與能力的提升.
例如 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學習之后,發(fā)現學生普遍存在容易混淆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系統性地了解到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習題:“某高校的食堂設有大餐廳和小餐廳兩種用餐區(qū)域,大餐廳和小餐廳所能夠容納的就餐人數不同,有人統計之后得出當同時開放的大、小餐廳數量分別為1個、2個時,可供1680人同時就餐,若同時開放的大、小餐廳數量分別為2個、1個時,可供2280人同時就餐,那么請問大、小餐廳各可容納的用餐人數為多少人?你是否還能夠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認真讀取題干中所給出的信息,并嘗試分別運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完成這道題的解答.其中一名學生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過程為:設小餐廳可供用餐的人數為y,則一個大餐廳的可供用餐人數為(1680-2y),2(1680-2y)+y=2280,解得y=360人,所以1680-2×360=960人,故大餐廳可容納960人.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題的過程為:設大餐廳、小餐廳的可供用餐人數分別為x、y,則得出算式:x+2y=1680,2x+y=2280,解得x=960,y=360.
由一道數學題,讓學生發(fā)現一元一次方程與二元一次方程的本質差異,并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問題,即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問題解答能力.
5 簡約的教學評價,提升評價時效性
教學評價同樣是初中數學簡約課堂構建中需要注意的點,自新課改以來,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逐漸被眾多教師關注,也開始意識到評價對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所起到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師的教學評價方法不當,如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中,采取的是逐個習題講解評價的方式,這種評價過于耗費時間.另外,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時,采取的是課堂上記錄,課后回顧并評價學生課堂上各個環(huán)節(jié)表現的評價方式,其評價效果可想而知.而“簡約課堂”下的教學評價要求具備針對性與時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的試卷或作業(yè)習題講解時,能夠結合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指出不足,或選擇重點與難點的問題解答情況做出評價。
例如 在“可能性的大小”教學之后,教師布置了三項練習題,第一項習題為判斷題,第二項習題為填空題,第三項習題為拓展延伸題.在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點掌握情況時,可以選擇第一項習題中學生們出現錯誤率較高的一道題進行點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數學知識掌握的薄弱點;在點評學生對可能性大小的計算能力時,應選擇第二項習題中的經典內容,能夠通過對學生的計算過程、計算方法評價,使學生發(fā)現可能性計算的規(guī)律,獲得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而第三項習題的評價需要教師做到評價主體的針對性,因為此類習題屬于拔高題,對于優(yōu)秀生的解答情況評價也要適當地放寬評價標準,這樣才能夠在教學評價中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在選擇性的習題評價中,提升評價的簡約化.
在過程性的評價中,教師應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各項表現做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如A同學課堂不認真,教師并及時地指出,B同學能夠主動地提出不同的意見,也應及時地表揚,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評價時效性,促進簡約課堂構建目標的實現.
6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簡約課堂”的構建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所起到的啟發(fā)與影響,教師應積極地探索“簡約課堂”的構建方法,做到精煉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優(yōu)化習題布置與教學評價,從而舒緩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壓力,讓學生可以在簡約課堂中輕松地掌握知識、鍛煉能力,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質”與“量”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徐云.初中數學“簡約”課堂的建構[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3):96.
[2]邱銀山.初中數學簡約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2019(15):39-40.
[3]胡龍.初中數學簡約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04):51.
[4]郭淑梅.初中數學簡約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下),2017(04):153.
[5]卞啟飛.初中數學簡約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智慧,2021(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