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初中數學活動課跨學科融合的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

2023-06-16 10:10:02王曉娟
數學教學通訊·初中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學科融合活動課教學設計

王曉娟

[摘? 要] 文章以“數學活動2”(杠桿原理)為例,談如何進行跨學科融合教育——以桿秤平衡為背景,帶領大家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桿秤的歷史發(fā)展,并通過收集、分析、驗證數據等一系列實驗活動,從數學的角度提煉出桿秤平衡中蘊含的數學關系,進而構建數學模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然地實現數學與物理學科的融合.

[關鍵詞] 初中數學;活動課;學科融合;教學設計

引言及背景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稱《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內容含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學習領域[1],而綜合與實踐旨在綜合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課以問題和活動為載體,綜合運用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體會數學的價值.

顧廣林認為,數學活動課,顧名思義就是數學+活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2]. 一節(jié)精彩的數學活動課應該由一連串精心設計、動靜結合、豐富多彩的活動組成,“學生因活動而主動,課堂因活動而扎實、高效和生機盎然”[3].

《課程標準》關注數學問題是否跨學科,這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新課題. 跨學科融合課程教學的核心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以解決實際問題[4]. 在核心素養(yǎng)大背景下,重慶市九龍坡區(qū)教師進修學院舉行了第二屆“行知杯”優(yōu)質課競賽活動,筆者有幸參與并榮獲區(qū)級一等獎. 筆者抽到的課題是人教版數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章數學活動2. 這不是物理上的杠桿原理嗎?學生通過實驗記錄并分析數據就能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這有什么好講的呢?但作為賽課,教學設計應推陳出新、獨具一格,才能脫穎而出,獲得佳績. 筆者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與本組教師探討商榷,發(fā)現我國的桿秤也力求質量平衡. 受此啟發(fā),筆者認為此課的教學設計可以浸潤數學傳統(tǒng)文化,促使學生積極地探索數學知識,并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究. 于是,筆者將題目擬定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桿秤平衡中的數學問題”. 現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片段和課后思考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與實施

1. 教學目標的設計體現了跨學科教學的融合性

“杠桿原理”是跨學科整合課程活動之一,本活動從物理學具杠桿的認識入手,探索影響杠桿平衡的條件,其中引入“國粹”桿秤,將學科知識與技能、思想方法融合起來,能培養(yǎng)學生人文底蘊等核心素養(yǎng),能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 《課程標準》明確了活動2是動手試驗與動腦分析相結合的內容,杠桿原理是基本的力學原理,學生通過簡單試驗就可以發(fā)現這個規(guī)律,于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確定為:(1)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和小組合作交流,分析數據,發(fā)現桿秤平衡的等量關系;(2)結合問題建立模型,進而用一元一次方程求桿秤平衡狀態(tài)時的支點位置;(3)讓學生得到充分動腦、動口和動手的機會,促使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數學應用能力;(4)以桿秤發(fā)展的歷史為背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讓他們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我們知道,學習物理等課程,推導公式時經常會采用類似的學習方法,因此,讓學生以數學活動方式接觸這節(jié)課,能為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積累經驗,這也是此數學活動課需達成的目標之一.

2. 教學內容的選擇突出跨學科教學的整體性

“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桿秤平衡中的數學問題”是筆者依據《課程標準》自主設計的課題,具體內容的設計不僅要新穎自然,還要突出跨學科教學整合的目的——巧妙地融入物理、傳統(tǒng)文化等知識. 因此,進行教學設計時,筆者設定了如下教學內容.

(1)俗語知新——“導”

俗話說:“秤砣雖小壓千斤. ”(引入課題)筆者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天平秤》,達到介紹杠桿尺的目的,進而讓學生感知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并通過一步步引導,學生可以自行總結出影響平衡的4個因素,隨即將影響因素用字母a,b,c,d表示. 板書設計如圖1所示.

(4)總結升華——“評”

我們沿著桿秤發(fā)展的歷史長河,通過觀察、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驗證數據,用合情推理的方法歸納出了桿秤平衡中的數量關系,在實驗過程中經歷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歷程,體驗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建模思想. 最后,請同學們通過觀看視頻《被數學選中的人》片段,體會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板書如圖8所示.

(5)作業(yè)——“再探”

整個數學活動的探索實際上是進行了一個數量關系的推導,并讓學生用實驗的方法經歷另一個數量關系的推導,這就為其他學科公式推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如圖9)

3. 教法學法的實施強調跨學科教學的體驗性

整個教學設計突出知識情境化. 桿秤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演變,我們研究它的時候,把它抽象成了數學模型,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如圖10所示.

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的實施要注重教法學法. 跨學科整合課程的教學活動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需求,教師教學時要改變傳統(tǒng)“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增強知識與實際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 實踐式、互動式、體驗式及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弗賴登塔爾在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生活數學化和“再創(chuàng)造”理論,所以“數學活動課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經驗是學生在動手操作和思維活動中獲得的”[6]. 對于本課,在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下,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去感受、去體會,從學習效果來看,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裴光亞先生概括出了數學教學的價值序列,即“知識、思想、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和更高層次的能力、人的發(fā)展和完善”[7],這個序列可以看成課堂發(fā)展層層遞進的一個順序. 筆者正是用遞進、深入的教學方式歸納整節(jié)課的邏輯順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也在層層遞進、潛移默化中漸漸養(yǎng)成. 這節(jié)課,學生既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又親身經歷了平衡條件的探索歷程,體會了數學建模思想,達到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要求,經歷了將知識學習過程轉化為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

幾點啟示

1. 找準學科知識的融合點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的數學活動2,實際上是對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索和歸納. 要使杠桿保持平衡,需要滿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就是兩個學科的“融合點”. 從物理學來看,它是杠桿原理;從數學來看,它是一個等式,而這個等式可以通過數學方法隨意變形. 它們都指向同一個式子,所以只要教師在課程中牢牢把握“融合點”,不偏不倚,就能實現跨學科的恰當融合.

2. 立足本學科特色滲透互補,完成課堂實施的“融”

跨學科融合不是說把數學課講成物理課,而是教學時要有數學學科特色. 眾所周知,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是研究其他學科的有力工具. 比如物理中的很多公式和習題都需要借助數學知識來推導和演繹. 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看待杠桿原理的本質,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杠桿原理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物理中的方法和原理,也可以應用在數學當中. 所以,兩者是相互滲透、互幫互助的,只不過教師在實施教學時要側重本學科的特色.

3. 跨學科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課程標準》的“綜合與實踐”領域明確提出,“能綜合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感悟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發(fā)展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學科之間也不是毫無聯系,它們就像一個知識系統(tǒng)上的各個分支,各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因此,教師在教學跨學科課題時,不僅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達到教學目標,還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結束語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推陳出新,恰到好處地實現了跨學科融合教學,達到了新、趣、活、實、美的效果. 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問題,詮釋了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世界的教育真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顧廣林.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實踐與認識[J]. 數學教學通訊,2010(09):25-27.

[3]董紅鋒. 活動,讓數學課堂教學變得鮮活[J].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2(07):61.

[4]張維.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跨學科教學的課例研究——以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為例[J]. 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05):248-249.

[5]譚梅,楊葉. 小學低段跨學科主題教學設計探究[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01):95-100+127.

[6]吳開朗,朱茱,許夢日. 論漢斯·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觀[J]. 數學教育學報,1995(03):17-21.

[7]裴光亞. 數學教學的價值序列[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6(32):1.

猜你喜歡
學科融合活動課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5:26
活動課
孩子(2019年3期)2019-03-12 22:36:46
基于項目的中學學科知識融合路徑探析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途徑探索
計算機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27:06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
考試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4:00:02
讓德育之花在課堂中盡情綻放
芦溪县| 武陟县| 北流市| 德保县| 西林县| 拜泉县| 合作市| 丹寨县| 涞水县| 翁源县| 基隆市| 抚松县| 旌德县| 沅陵县| 平顶山市| 固阳县| 宣武区| 灌南县| 德兴市| 宁乡县| 铜梁县| 康定县| 昌邑市| 成安县| 台湾省| 高州市| 宝应县| 隆子县| 巴林右旗| 伊宁市| 嘉祥县| 沧源| 惠州市| 墨竹工卡县| 织金县| 榆中县| 山西省| 枣阳市| 苍南县| 法库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