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潯
青少年正處于人格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暫時沒有建立起成熟、完整的自我價值體系,如果遭遇了言語欺凌,很容易喪失自我價值感,影響自身發(fā)展。為了預防班級出現言語欺凌現象,我決定召開主題班會。
體驗與認知:明晰言語欺凌的邊界
一方面,言語欺凌多披著玩笑的外衣,有些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開的某些玩笑其實就是潛在的欺凌行為;另一方面,不同個體對不同惡語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可能面對同樣一句話,大大咧咧的同學不會受影響,敏感內向的同學卻因此走不出來。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晰言語欺凌的邊界。
班會一開始,我請7名同學上臺進行角色扮演,1人坐在中間,其余6名同學輪流將手中卡片上的文字(課前收集的同學們認為是言語欺凌的表述)帶有情緒地念給中間那名同學聽。坐在中間的同學不能說話、不能反駁,如果感到極度不適,可以隨時喊停。我則在一旁抓拍扮演者和臺下同學的照片。
(部分卡片文字:“你跟第一名對答案,不怕錯光嗎?”“你這身高,買雙增高鞋再來跟我說話?!薄澳汩L這樣還敢發(fā)自拍!為你的勇氣點贊。”“游戲重開吧,你太菜了!”……)
角色扮演結束后,我采訪坐在中間的同學,請他談談感受。他說:“我感覺被冒犯了,特別是說我身高那句,我非常生氣,如果可以說話,我一定懟回去!其他幾句話我還能接受。實際情況中,有些同學說的話更難聽,侮辱性更強。”我又采訪了幾名學生,他們覺得被攻擊的“點”不同,但是多少會產生不適的感受,如憤怒、羞恥、尷尬、恐懼等。
接下來,我問:“大家平常說過這些話嗎?”學生沉默片刻,尷尬地點點頭。我馬上追問:“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言語欺凌嗎?”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接著,我展示了三張剛剛抓拍的照片,一張是角色扮演中的“施暴者”,他們居高臨下,看起來很囂張;一張是處在言語欺凌“風暴中心”的同學,他有苦說不出,表情很痛苦;一張是臺下置身事外的“觀眾”,他們知道這只是一次角色扮演,將之視為趣味游戲,大多笑得前仰后合。照片呈現出來后,教室里仍然一片沉默,不少同學低下了頭。
這是一個自我反思環(huán)節(jié),學生從照片中直觀地看到:旁觀者其實很少顧及受害者的心理狀態(tài),而更關注玩笑本身,殊不知,他們的大笑再一次傷害了受害者。中間那名學生說:“我在聽到周圍同學笑聲的時候,有那么一瞬間甚至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我太認真了、不夠大度,他們可能是真的只是在開玩笑?!?/p>
喚醒學生的共情意識是解決言語欺凌問題的關鍵。這個活動模擬了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幫助學生識別日常交往中常見的言語欺凌,比如貶低、戲弄、嘲諷、造謠等,讓學生意識到當其他同學的言語讓自己產生不適感時,就很可能在遭受校園言語欺凌。
正視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反思言語欺凌的開端,在活動中,學生看見甚至親身體驗不同角色經歷言語欺凌時的感受,受到更強烈的情感沖擊。對于受害者而言,他們不必再為自己的敏感而愧疚,甚至自我懷疑和否定,要學會勇敢維護自身權利;對于攻擊者而言,他們感受到所謂“玩笑”的殺傷力,正視自己的言行給聽者造成的痛苦,自覺抵制言語欺凌。
對抗與實踐:用理智回應惡意
言語欺凌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在正視真實感受的基礎之上,教師還要引領學生走向理性思考。我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圍繞“如何避免言語欺凌”開展頭腦風暴,并將討論結果寫在“對言語欺凌說‘不”的活頁紙上。下面是部分討論結果。
(1)自我管理
○發(fā)表言論時,三思而后言,做到不攻擊、侮辱、誹謗他人,不制造和傳播有關他人的不實信息。
○注意管理負面情緒,不將負面情緒發(fā)泄到他人身上。
○謹防冷眼旁觀、哄笑,盡可能幫助受害者,及時告訴教師。
○理性地指出霸凌者的錯誤行為,提醒其行為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建議對方改進表達方式。
(2)自我保護
○感覺受到言語欺凌時,主動離開,遠離欺凌的環(huán)境和氛圍。
○保存視頻、音頻等證據,不以暴制暴;
○在遭遇欺凌時,大膽尋求幫助,并以具體的訴求代替籠統(tǒng)模糊的請求。比如,若旁觀者中有熟悉的人,就大聲喊出他的名字或他的個人特征,明確告知需要他的何種幫助,如請老師過來、給父母打電話等。
討論結束后,班干部收齊各小組活頁紙,課后整理編訂成《反言語欺凌指南》,將其張貼在班級宣傳欄。
接著,我組織了一個小游戲——“粗魯的你與優(yōu)雅的我”。我請12名同學上臺,2人一組,分成6個小組,一人讀卡片上的“惡言惡語”,另一人根據班會課所學知識,爭取優(yōu)雅機智地回應“施暴者”。例如:
A:你長這樣還敢發(fā)自拍!為你的勇氣點贊。
B:什么?誰在說話?我怎么聽不見?
A:你跟第一名對答案,不怕錯光嗎?
B:我不怕錯光,我怕自己像你一樣沒教養(yǎng)!
……
機智的回應讓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同學說:“我學會了,就當作聽不見,讓對方自討沒趣?!绷硗庖幻瑢W說:“面對惡言惡語,我們可以不用情緒回應情緒,用理性的表達回應激動無禮的他,他反倒成了小丑!”
通過討論,學生從自我管理和自我保護兩個方面思考避免言語欺凌的方法;通過體驗游戲,學生明白內心的自信和理性的表達是對抗施暴者強有力的武器。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