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李白是練過劍的,而且還師出名門。這一點我們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來。“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一箭雙雕已讓人嘆為觀止,李白的“一箭雙虎”真是駭人聽聞哪。此處,李白顯然用了夸張的手法,但這也證明了李白是有功夫在身的。
李白的身手自是不一般?!帮L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我昔斗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边@說的是什么呢?李白少年時喜歡佩劍,逛到長安五陵的時候卻被那些斗雞之徒包圍了,他們叫罵不停,準備群毆李白。如果是一個弱不禁風的文人,那些人還需要吆三喝四、拉幫結(jié)伙,企圖圍毆嗎?所以,李白的劍并不是虛張聲勢的,他起碼具有和佩劍相得益彰的“武功”氣質(zhì),這樣才會讓對方不敢小覷。
李白拜過師,而且?guī)煆牡倪€是一代名師,他的師父裴旻是大唐第一劍客。裴旻的劍術天下無雙,李白非常仰慕,“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愿出將軍門下?!卑萘嗣麕?,說明有了童子功,不是自學的三腳貓,但名師高明并不意味著徒弟也一定高明,要不然,孔子門下三千弟子,怎么賢人就只有72個呢?畢竟,讓李白出名的還是斐然的文采和不俗的個性。他的劍術高明,大多還是出于寫作上的文學手法。
李白的一生,其實也在追求一個“俠客夢”?!摆w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這首流芳千古的《俠客行》讓無數(shù)人悠然神往,蕩氣回腸。
李白一生雖恃才傲物,但他對那些武功高強的俠客、將軍卻心存敬仰。如《司馬將軍歌》:“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逼鋵嵾@又何嘗不是李白自身的寫照呢?李白應該是“詩人里劍術第一,劍士里文采第一”的人。他之所以給人留下俠客的印象,主要還是來自于他灑脫不羈的人格魅力和渾然天成的文學才華,他以筆為劍,揮灑自如,千百年來鮮有人能與他比肩;但從他充滿俠客精神的詩里就推測他是個武林高手,這恐怕只是一場詩意的誤會。
(選自《做人與處世》2019年第16期,有刪改)
賞讀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他的詩中有刀光劍影,有英雄俠氣,但并不代表他就是武林的“一代宗師”。他的詩中寄托的是千百年來中國文人共同的夢想——仗劍天涯,除暴安良,建功立業(yè)。說到底,是心濟蒼生,為國為家,而這正是“俠之大者”的深刻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