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郭曉東 俸永香
摘要: 近年來由乘客不良行為所致的公共交通事故頻發(fā),而同屬乘客的干預成為化解事故的重要因素。文章從事件屬性、個體特征和外部環(huán)境三個方面提取出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五個關鍵要素,在此基礎上運用定性比較分析(QCA)對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組態(tài)條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前因變量組成的5個條件組合構成了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充分條件;個人規(guī)范、社會支持是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研究結果為發(fā)揮社會公眾對乘客不良行為的干預作用、化解突發(fā)公共交通事件提供了有益指導。
關鍵詞: 乘客不良行為; 同屬乘客; 定性比較分析; 個人規(guī)范; 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 C912.6; C913.32文獻標識碼: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2.008
一、 引言
城市公交系統(tǒng)作為城市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性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近年來,由乘客不良行為所致的公共交通事故頻發(fā),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7—2020年乘客干擾正常交通運行的新浪熱點事件(見表1)。通過對比事件成因與后果可以看出,“是否有其他乘客制止”成為能否化解交通事故的關鍵。據(jù)中國司法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2018年發(fā)布的《公交車司乘沖突引發(fā)刑事案件分析》主題報告顯示,超半數(shù)案件有乘客攻擊司機行為,五成以上出現(xiàn)交通事故等危險情況,而面對糾紛僅約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1]。在公共交通突發(fā)事件中,面對危害極大的乘客不良行為,同屬乘客為何只會“袖手旁觀”?發(fā)掘同屬乘客干預意向形成的背后邏輯,激發(fā)同屬乘客面對不良行為“見義勇為”的干預意愿,以此化解潛在公共交通安全事件,是本文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不良行為(Misbehavior)又被稱作不當行為、異常行為、行為不端等,是指違反社會規(guī)范、擾亂行為準則、干擾社會秩序甚至破壞公共安全的一系列行為[2|4]。根據(jù)研究對象與情境的不同,學者們分別提出教師不當行為、學生不良行為、游客不良行為、員工不當行為、顧客不良行為[2|8]等。在公共交通領域,王如冰等[9]將乘客不良行為界定為乘客不安全行為,是指乘客在地鐵運營中直接或間接導致人員傷亡、車輛和設備損壞等其他危及地鐵正常運營的行為。據(jù)此,本文將乘客不良行為概括為:在公共交通運行中,損毀公共交通設施,干擾駕駛人員正常操作,阻止公共交通正常運行的所有行為。在公共交通工具中處于乘客不良行為環(huán)境中的其他乘客被稱為同屬乘客[9]。
同屬人員也被視為“旁觀者”,當突發(fā)災害發(fā)生時,旁觀者能夠在官方人員到達之前提供急救幫助,從而拯救生命。面對不良行為,同屬人員的干預、勸阻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個體公民行為[10],能夠有效防止事態(tài)惡化,減少事故發(fā)生[11]。目前,學界關于同屬人員干預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同屬人員的行為反應與干預行為。面對不良行為,同屬人員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反應,范廣偉[12]將同屬顧客的行為反應劃分為勸阻、理解、報復等八類。費顯政和周航[13]進一步將同屬顧客的行為反應歸納為助紂為虐、隨波逐流、袖手旁觀、見義勇為和舍己助人五類。關于同屬人員的干預行為,Cai等[14]指出,在共享服務環(huán)境(如公園、飛機、餐廳)中,同屬人員會對他人(如游客、旅客、顧客)的破壞性行為進行干預,表現(xiàn)出主動應對和被動應對。Bove等[15]在對顧客干預行為研究時指出,顧客會關注其他顧客的行為活動,并對有害行為進行“管轄”。
二是同屬人員干預行為的影響因素。Cai等[14]指出認知和情緒如無力感、感知身份威脅、負面情緒會影響同屬人員對不良行為的應對方式。Sanem等[16]指出“不關我的事”、“不知道該怎么辦”和“怕惹麻煩”是影響大學生對同伴酗酒行為進行干預的最常見原因。Abacioglu等[17]對不同種族環(huán)境下教師干預學生不當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指出情商、多元文化態(tài)度對其干預意向產(chǎn)生顯著影響。費顯政和韓超[18]從正向偶然情緒視角出發(fā),指出自豪、感激情緒更能激發(fā)同屬顧客的干預意愿,但在風險較高的環(huán)境下,干預意愿會受到抑制。此外,部分學者發(fā)現(xiàn)心理距離、非正式的社會控制、道德約束等都會影響同屬人員的干預意向。
綜上研究所述,在不同情境中,同屬人員對不良行為的干預對維護交易秩序、維持社會穩(wěn)定、保護品牌形象等均有積極影響。尤其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同屬乘客對乘客不良行為的干預作為一種公民行為,更體現(xiàn)了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共治理念。從已有文獻來看,盡管有部分研究對同屬人員的行為反應以及同屬人員干預意向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但仍有兩點值得探討:其一,在研究對象上,不同情境下的個體行為差異顯著,公共交通情境中同屬人員對不良行為的反應是現(xiàn)有研究的空白,面對高風險、高不確定性的公共交通安全事件,同屬乘客干預的成因更為復雜,更值得探討。其二,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個體的行為反應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外部環(huán)境、事件本身以及個體特征等,傳統(tǒng)基于定性分析的關鍵事件法以及基于定量調查的因果結構模型,多屬于獨立變量視角,缺乏多變量的整體性分析。
鑒于以上分析,本文從組態(tài)視角出發(fā),運用定性比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探究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成因,以確定哪些因素是同屬乘客進行干預的核心條件以及哪些因素的條件組合會促使同屬乘客進行積極干預。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及貢獻在于:(1)研究視角的創(chuàng)新,從公眾視角探討如何通過干預乘客不良行為化解突發(fā)公共交通事件,是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2)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補充,一是對同屬乘客干預行為的研究是引導公眾參與社會公共安全治理的具體表現(xiàn),是社會共治的必然要求和創(chuàng)新之舉,二是多組態(tài)的研究方法彌補了獨立變量分析的不足,豐富了關于干預行為的理論研究;(3)實踐貢獻,厘清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成因,探討干預行為的產(chǎn)生機制,有利于發(fā)揮社會公眾的積極作用,推進公眾由受保護對象向參與公共安全治理主體進行轉變,對維護公共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 研究設計
(一) 理論分析與研究框架
1.事件屬性與同屬乘客干預
乘客不良行為易導致公共交通安全事件發(fā)生,同屬乘客往往根據(jù)事件屬性來判斷是否進行干預。在事件屬性分析中,根據(jù)公共安全事件評級標準,本研究從事件嚴重性和事件可控性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是事件嚴重性。事件嚴重性是指個體對事件惡劣性、持久性以及破壞性的主觀評價。環(huán)境應激理論指出,環(huán)境應激物能夠對個體生理和心理造成影響,引起個體產(chǎn)生一系列的行為反應,當個體所感受的刺激越大,其行為反應也會愈加強烈[19]。Yin等[20]通過識別COVID|19事件強度對回避應對行為的影響,指出外部威脅或心理安全會間接影響回避應對行為。Lynn等[21]指出事件的破壞性和重要性對行為反應有顯著影響。周航等[22]通過模型驗證得出事件嚴重性能顯著影響同屬顧客的干預意向。
二是事件可控性。事件可控性是指事件未來發(fā)展受人為控制的程度,也指人們相信自己能夠控制事件結果的預期。Frazier等[23]根據(jù)可控程度的高低將熱點事件分為可控事件、相對可控事件和難控事件。任建超和韓青[24]指出食品安全事件的可控性程度對食品安全信息擴散過程產(chǎn)生深遠影響。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事件的可控性感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體的行為應對,高事件可控性易造成樂觀偏差[25],旁觀者認為發(fā)生危險的概率越小,亦減少行為干預[26]。
2.個體特征與同屬乘客干預
個體行為反應與行為決策與個體特征顯著相關。同屬人員干預行為本身是一種風險行為,個體是否進行干預需要對其決策的可行性進行判斷[27],即對其個人實力進行分析以判斷是否有能力進行干預。此外,同屬人員的干預也是一種公民行為,行為決策源于個體內心的道德準則和對社會規(guī)范的認知[28]。因此,本研究基于自我效能理論和規(guī)范激活理論從自我效能感、個人規(guī)范兩方面進行分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自我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行為的主觀判斷。Ajzen[29]在計劃行為理論中指出,行為意向產(chǎn)生受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個體在行為決策時首先會對事件的難易程度進行感知,從而進行相應的決策行為。個體在行為決策前首先會對事件結果進行預測同時也會對個人自身能力進行評定[30|31]。胡保玲[32]指出個人能力感知對消費行為會產(chǎn)生影響。在公共交通情境下,同屬乘客在真正實現(xiàn)干預行為前往往會對互動效果進行評估,具體而言,同屬乘客在決定是否進行干預時的知覺行為控制主要是對自身實力的感知。
個人規(guī)范是指個體對自身責任與義務的認知[33],這種認知主要源于對個體行為起約束作用的社會制度、社會道德準則等。規(guī)范激活理論指出個人規(guī)范對個體行為發(fā)生和轉變的影響尤為重要。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中,個人規(guī)范對個體行為有著較強的規(guī)范約束作用[34]。
3.外部環(huán)境與同屬乘客干預
Alan等[35]對緊急災難事故中旁觀者行為反應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旁觀者行為決策不僅與個體特征有關,還與外部環(huán)境存在緊密聯(lián)系。在同屬乘客干預行為研究中,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公眾或其他個體的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在遭受挫折時通過一定的社會聯(lián)系網(wǎng)絡,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所能獲得的他人的關心、幫助的行為總和。Lin等[36]將社會支持區(qū)分為情感性支持、社會網(wǎng)絡支持、滿足自尊的支持、物質性支持和信息支持。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在群體活動中,個體在行為發(fā)生時傾向于得到群體的支持,群體支持為個體行為提供了確認自己觀點和行為正確的一種方法。從社會公眾角度來看,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在社會活動過程中,從其他群體成員以及社會公眾中所獲得的物質、情感以及歸屬等方面的支持[37]。
(二) 研究方法與變量選擇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相結合的定性比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對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成因進行分析。
QCA能夠基于客觀的布爾算法將各個前因條件進行相互組合,可以對多個并發(fā)條件組合的前因與結果進行有效的因果解釋,更能體現(xiàn)多要素之間的系統(tǒng)效應。在同屬乘客干預成因探究中,事件、個體、環(huán)境三個部分不可孤立地進行分析。因此,本研究最終選用QCA對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成因進行分析。
2.變量選擇與測量
通過對現(xiàn)有研究的理論梳理,本研究從事件屬性、個體特征、外部環(huán)境三方面分別提取感知事件嚴重性(FTS)、感知事件可控性(FTC)、自我效能感(PP)、個人規(guī)范(PSN)、社會支持(PS)5個變量作為影響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前因變量。
在對感知事件嚴重性進行測量時,本研究借鑒周航等[22]的成果,同時結合公共交通事件情境,使用“(1)我認為乘客不良行為會威脅我的生命安全;(2)我認為乘客不良行為會威脅公眾生命安全;(3)我對乘客行為感到惱火;(4)我對乘客行為感到恐慌”4個題項進行測量。對事件可控性的測量借鑒劉汝萍等[3]的研究成果并進行修改,使用“(1)發(fā)生乘客不良行為時,我認為司機會去處理;(2)我認為司機有能力應對;(3)不會釀成比較嚴重的事故”3個題項進行測量。對自我效能感的測量借鑒Riggs等[30]的通用測度量表以及Grégoire等[31]的研究結論,并在該基礎上進行修訂,從“我有信心/有能力/能發(fā)動其他人對乘客不良行為進行干預”3個題項進行測量。對個人規(guī)范的測量參考郭清卉等[34]的量表,從“(1)我應該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2)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令我感到愧疚;(3)我認為他人也應該嚴格遵守規(guī)則”3個方面進行測量。對社會支持的測量本研究參考Tang等[37]的成果并進行修改,從“(1)我認為社會公眾對乘客不良行為感到厭惡;(2)社會公眾對乘客不良行為進行聲討;(3)社會公眾對干預不良行為表示支持”3個題項進行測量。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構建同屬乘客干預意向成因模型(如圖1所示)該模型隱含以下兩個命題。
命題1: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等任一單獨變量不是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
命題2: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等不同前因變量的組態(tài)才能促進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
(三) 數(shù)據(jù)收集與整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問卷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信息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學歷等基本信息情況;第二部分由幾個結構化的開放式問題組成,包括受訪者近半年在公共交通場所親身經(jīng)歷且印象最為深刻的乘客不良行為事件,并簡單描述具體的不良行為,是否制止以及事情的最終結果等;第三部分為本研究6個核心變量的20個測量題項,題項均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1~5分別表示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在問卷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中本文主要通過線下渠道進行數(shù)據(jù)的收集,通過對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乘客進行訪問并填寫問卷,于公交車上和地鐵中各發(fā)放問卷200份,共400份,回收問卷385份,刪除不完全作答以及前后矛盾的問卷,共得到有效問卷362份。其中男性占比39%,女性占比61%;年齡結構方面多為18~28歲(34.5%)以及29~38歲(28.7%),主要為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學歷方面,大專以上學歷占總人數(shù)的78.7%。在對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前,本研究將有效問卷隨機平均分為兩份,并對兩組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Z檢驗,結果顯示樣本數(shù)據(jù)差別不顯著,確定樣本來自同一總體。之后,本研究對其中一份數(shù)據(jù)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份進行定性比較分析(QCA)。
三、 數(shù)據(jù)分析
(一) 信效度檢驗及相關性分析
為保證所得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對各變量以及量表進行信效度檢驗。結果顯示,總體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31,各變量的Cronbach α值均大于0.8,表明數(shù)據(jù)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內在信度較高。本研究對數(shù)據(jù)進行KMO以及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15,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值為4033.685,df=171,Sig=0.000,適合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過對20個題項進行因子載荷分析,在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后,剔除測量題項中因子載荷值小于0.6的測量題項(FTS3被剔除),刪除后結果如表2所示。剔除后的總體Cronbach α值以及各變量的Cronbach α值均大于0.8,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最后運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FA)對測量量表進行聚合效度與區(qū)分效度檢驗。從表2可以看出,所有測量題項的因子負荷均顯著大于臨界值0.500;復合信度(CR)大于臨界值0.700;平均變異抽取量(AVE)均介于0.715~0.789之間,也大于臨界值0.5,表明測量量表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同時,運用相關系數(shù)法進行區(qū)分效度檢驗,通過各變量間相關系數(shù)是否小于AVE的平方根來檢驗區(qū)分效度(見表3),對比觀察表3中的變量間相關系數(shù)與變量AVE平方根,發(fā)現(xiàn)變量間具有較好的區(qū)分效度,適合進行下一步的相關分析和實證檢驗。
表3列出了各變量的均值、標準差及各變量間的相關系數(shù)。由表3可知,由于事件可控性之前進行反向設置,因此事件可控性反向影響干預意向,此外,事件嚴重性、自我效能感、個人規(guī)范等變量均顯著正向影響干預意向。該結果盡管可以解釋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等單一變量對干預意向的顯著影響,但并不能說明各單一變量是干預影響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同時也無法解釋導致結果發(fā)生的“多重并發(fā)因果關系”即組態(tài)關系,這為定性比較分析提供了前提。
(二) 定性比較分析(QCA)
定性比較分析主要可以分為: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CSQCA)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由于本文所探討的變量并非存在完全性質的區(qū)分,因此允許部分隸屬關系的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更適合本文的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主要有兩個步驟:構建真實集和QCA結果分析。
1.構建事實表
在構建事實集之前,需要對變量數(shù)據(jù)進行校準,使各變量數(shù)據(jù)均轉換為0~1之間的隸屬分數(shù)。在校準錨點的選擇上,本文參考Fiss等[38]提出的0、0.5、1錨定值,將各變量數(shù)據(jù)以10分位值、平均值和90分位值作為標準確定完全不隸屬門限、轉換點(Cross Over Point)和完全隸屬門限,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校準,構建事實表。在構建真值表的過程中,本文刪除一致性低于0.85,案例頻次低于1的值,所構建的“干預意向=1”的因素組合事實集如表4所示,事實集表中,“1”代表該要素的存在,“0”代表該要素的不存在。
2.QCA結果分析
組態(tài)分析之前,需要對單個變量的必要性進行判定,以確定結果出現(xiàn)的必要條件,即:當結果出現(xiàn)時,某個變量一定會存在。本研究通過fsQCA對前因變量進行必要性分析,使用“一致性”這一指標進行解釋,即“條件X是結果Y的一個必要條件”的陳述具有多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其計算公式如下。
Consistency(Xi≤Yi)=∑[min(Xi,Yi)]/∑Xi
如表5所示,5個前因變量對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必要性結果顯示,各個單一前因變量影響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必要性均未超過0.9,這就意味著并不存在單一變量對其產(chǎn)生主導影響,應繼續(xù)探究多個條件組態(tài)對結果的影響。
在對單一變量進行必要性分析之后,本研究進一步通過構建真值表來對條件組合的充分性進行檢驗。研究將所構建的真實集導入fsQCA3.0進行運算,可以得到影響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前因條件組合的解集,包括復雜解、簡化解和中間解,鑒于本文只探討與理論期望相對應的簡化假設,因此選取中間解進行分析,中間解結果如表6所示。
表6結果顯示,共有5個條件組合能夠顯著促進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這包括:高自我效能感*高個人規(guī)范;高個人規(guī)范*高社會支持;低感知事件嚴重性*低事件可控性*高個人規(guī)范;高事件嚴重性*低自我效能感*高社會支持;低事件可控性*高自我效能感*高社會支持。5個條件組合的總體覆蓋率為75.75%,對樣本的解釋程度達到85.39%,各個組合條件的一致性程度均超過75%,5個變量組合的樣本覆蓋率也達到理想水平。
(三) 命題驗證
本文將基于上述QCA分析結果驗證上文中提到的兩個研究命題。
命題1: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等任一單獨變量不是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
首先,表5中單個前因變量的必要性結果顯示,各單一前因變量的必要性檢測值均未超過0.9,由此可知不存在某單一前因變量對結果變量產(chǎn)生主導影響。其次,通過對表6分析可知,在構成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5個條件組合中,并未有某一前因變量在所有組合中均出現(xiàn),由此可判斷,不存在影響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單一必要條件。綜上可以得出,感知事件嚴重性(FTS)、感知事件可控性(FTC)、自我效能感(PP)等任一單獨變量不是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命題1得到驗證。
命題2: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等不同前因變量的組合才能促進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產(chǎn)生。
首先,通過對表6的分析可知,在促進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5個條件組合中,條件組合1、2均包括個人規(guī)范(PSN)這一變量,且兩個條件組合的一致性和覆蓋率均超過70%,說明個人規(guī)范是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核心要素;在條件組合2、4、5中,社會支持(PS)均有出現(xiàn),社會支持除與個人規(guī)范構成提升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充分條件之外,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以及自我效能感等所構成的不同條件組合均會對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產(chǎn)生影響。其次,根據(jù)邏輯簡化原則對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5個條件組合進行合并、化解,得到以下結果:
PSN*(PP+PS+~FTS*~FTC)+PS*(PP*~FTC+~PP*FTS)→IP
由此可以看出,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主要來自兩條路徑:一是個體社會規(guī)范的提升。個人規(guī)范同自我效能感、社會公共支持、感知事件嚴重性等的任一組合均能夠引起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也因此證明個人規(guī)范的提升是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核心要素,高感知的社會規(guī)范會積極主動去干預乘客的不良行為。二是社會支持。在社會公眾的支持下不論個人感知實力強與弱,還是事件嚴重性以及事件可控性的高低,同屬乘客的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干預意向,該路徑同時印證了在群體性事件中,社會公眾的支持往往會激化個體的行為,促進同屬乘客產(chǎn)生對乘客不良行為的干預。
綜上可以得出,不論是個人規(guī)范(PSN)、社會支持(PS)還是感知事件可控性(PTC),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源于各變量的組合,命題2得到驗證。
四、 結論與建議
(一) 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文獻研究,從事件、個人以及社會公眾角度分別提取影響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變量要素,通過問卷獲取數(shù)據(jù),運用QCA探究不同變量以及變量組合對干預意向的影響,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1.不同前因要素的組合是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原因
通過QCA分析后可以發(fā)現(xiàn),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會受到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個人規(guī)范、自我效能感以及社會支持的影響。而單一要素如個人規(guī)范并不能完全解釋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5個充分條件組合能夠促進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產(chǎn)生。這也印證了Misangyi等[39]的觀點:“不同構成因素的配置可以產(chǎn)生同一個結果,單個構成因素幾乎不能獨立發(fā)揮作用”。
2.個人規(guī)范是促進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關鍵要素
個人規(guī)范與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以及社會支持中任一變量進行組合均可對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產(chǎn)生影響,說明個人規(guī)范是影響干預意向的關鍵要素。同屬乘客個人的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不僅會約束自身遵守社會規(guī)范,也會要求周圍其他人遵守。在面對乘客不良行為時,同屬乘客會促使其對乘客不良行為進行勸阻,以達到自身所認同的社會準則以及道德規(guī)范要求。
3.社會支持是影響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
社會支持與感知事件嚴重性、感知事件可控性、自我效能感中任一變量進行組合均可對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產(chǎn)生影響,說明社會支持同樣是影響干預意向的重要因素。在社會活動中,個體行為的產(chǎn)生傾向于融合群眾,當面對乘客不良行為時,即使個體有干預的想法但如果不能得到社會的支持,也難以轉化為干預意向進而形成干預行為。相反,當社會公眾能夠對有干預想法的同屬乘客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持,對其干預行為給予聲援,同屬乘客的干預意向會愈加強烈。
(二) 建議及啟示
在公共交通情境中,同屬乘客對乘客不良行為的干預一方面能夠降低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另一方面能夠在官方應急人員到達之前提供急救幫助,從而拯救生命。這既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實現(xiàn)公共交通運行的保障。因此,充分發(fā)揮同屬乘客的積極干預作用將成為解決公共交通事故的有益手段,為政府應對突發(fā)公共交通安全事件提供了方向。為提升同屬乘客對不良行為的干預,本研究提出以下管理建議:
1.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提高干預的主動性
面對個別乘客的不良行為,同屬乘客干預的內動力不足、積極性差,主要源于公民的公共精神薄弱。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政府機構、公交集團、居民社區(qū)等多元宣傳教育主體,將社區(qū)教育、學校教育、組織教育等相結合,塑造公民對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主體性認知,增強公民的參與感和效能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公共交通安全治理,對不良行為進行主動干預。二是強化公民個人規(guī)范,通過合理使用社會規(guī)范標識,如以醒目的禁令性標識明令禁止干擾司機駕駛、破壞車內設施、車內打架斗毆等嚴重不良行為,以幽默緩和的引導性標識,勸導乘客遵守公德,維護秩序。
2.完善制度建設,破除干預阻力
面對乘客不良行為,同屬人員選擇“坐視不管”的主要外因在于缺乏相對健全的法律制度,導致同屬乘客“見義不敢為”。完善法律制度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明確同屬乘客對乘客不良行為干預的合法性,同屬乘客的見義勇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在保護公共利益的過程中也保護了自身利益,與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有所交叉,對見義勇為者的相關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充分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二是政府需要提高對干預不良乘客行為的獎勵標準,從物質、精神等多方面給予獎勵,如公交、地鐵免票乘坐,火車、高鐵等優(yōu)先進站以及其他社會福利等,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防范不良行為,提高事件的可控性
乘客不良行為給公共交通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在激發(fā)同屬乘客對不良行為干預的同時,還應積極采取其他措施防范乘客不良行為:其一,改進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車、通勤客車、校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應安裝司乘隔離裝置,避免司乘間發(fā)生沖突;其二,提升駕駛員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定期為駕駛員進行身體檢查與心理輔導,關注駕駛員生活狀況,避免產(chǎn)生極端行為;其三,注重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和體諒,老人、幼童、孕婦等社會弱勢群體極易產(chǎn)生情緒激動,易不遵守社會規(guī)范,面對該群體公交司乘人員應多包容,避免沖突。
最后,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在對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的成因進行分析時,采用微觀數(shù)據(jù)對理論模型進行檢驗,對于人口統(tǒng)計變量并未進行深入探究,如性別、年齡、學歷、地區(qū)等都未進行全面的考慮,其適用性還有待繼續(xù)檢驗。此外,本文僅從同屬乘客干預意向產(chǎn)生的前因變量角度進行分析,而對意向到行為的路徑關系并未進行深入的探討,意向與行為的不統(tǒng)一需要作進一步研究論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網(wǎng).司法大數(shù)據(jù)專題報告之公交車司乘引發(fā)刑事案件分析[EB/OL].(2018|11|20)[2022|11|28].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 qing|130801.html.
[2]Fullerton R.A.,Punj G.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he culture of consumption:An historical—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onsumer misbehavior[J].Consumption Markets & Culture,1998,1(4):393|423.
[3]劉汝萍,馬欽海.顧客不當行為研究回顧與展望[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10,32(10):58|64.
[4]Morin J.,Battalio R.Construing misbehavior:The efficacy connection in responding to misbehavior[J].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4,6(4):251|254.
[5]Page D.Teacher misbehavior:an analysis of disciplinary orders by the General Teaching Council for England[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3,39(3):545|564.
[6]Vallade J.I.,Kaufmann R.Instructor misbehavior and student outcomes: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in the online classroom[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21,53(2):206|222.
[7]Tsaur S.|H.,Cheng T.|M.,Hong C.|Y.Exploring tour member misbehavior in group package tours[J].Tourism Management,2019,71:34|43.
[8]Harris L.C.,Daunt K.Managing customer misbehavior: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J].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13,27(4):281|292.
[9]王如冰,萬欣,毛鵬,等.乘客不安全行為與地鐵事故關聯(lián)性的fsQCA[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0,30(07):152|158.
[10]Grier D.A.Fellow Travelers[J].Computer,2020,53(11):62|64.
[11] Gong T.,Yi Y.A review of customer citizenship behaviors in the service context[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21,41(3|4):169|199.
[12]范廣偉,劉汝萍,馬欽海.顧客對同屬顧客不當行為反應類型及其差異研究[J].管理學報,2013,10(09):1384|1392.
[13]費顯政,周航.同屬顧客對顧客不當行為反應模式研究:瑟斯頓量表的開發(fā)[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13(06):79|85.
[14]Cai R.,Lu L.,Gursoy D.Effect of disruptive customer behaviors on others overall service experience:An appraisal theory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18,69:330|344.
[15]Bove L.L.,Pervan S.J.,Beatty S.E.,et al.Service worker role in encouraging customer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7):698|705.
[16]Sanem J.R.,Erickson D.J.,Nelson T.F.,et al.What Affects College Students Decision to Intervene or Not Intervene When Someone Is Drinking Too Much?[J].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and Drugs,2019,80(3):310|313.
[17]Abacioglu C.S.,Volman M.,F(xiàn)ischer A.H.Teacher interventions to student misbehaviors:The role of ethnicity,emotional intelligence,and multicultural attitudes[J].Current Psychology,2021,40(12):5934|5946.
[18]費顯政,韓超.當好心情遇上搗亂者:正向偶然情緒對同屬顧客干預顧客不當行為的影響研究[J/OL].管理評論,2020|12|23(中國知網(wǎng)網(wǎng)絡首發(fā)):1|10.
[19]Lazanis R S.Stress and emotion,a new synthesis[J].Journal of Psychiatric &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0,6(5):410|411.
[20]Yin J.,Ni Y.COVID|19 event strength,psychological safety,and avoidance coping behaviors for employe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2021,47:431|442.
[21]Mcfarland L.A.,Reeves S.,Porr W.B.,et al.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Job Search Behavior:An Event Transitio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0,105(11):1207|1217.
[22]周航,韓超,費顯政.同屬顧客干預顧客不當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計劃行為理論視角[J].品牌研究,2016(04):54|62.
[23]Frazier P,Caston J.Event Controllability Mode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Control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ors[J].Journal of Loss & Trauma,2015,20(6):526|540.
[24]任建超,韓青.基于食品安全事件異質性的信息擴散過程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7,37(11):2833|2843.
[25]王志英,葛世倫,蘇翔.云用戶數(shù)據(jù)安全風險感知樂觀偏差及其影響實證[J].管理評論,2016,28(09):121|133.
[26]Guo Y.,Lu Z.,Kuang H.,et al.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on social network sites:Information irrelevance,overload,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ime press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20,52:2067|2067.
[27]Elwyn G.,F(xiàn)rosch D.L.,Kobrin S.Implementing shared decision|making:consider all the consequences[J].Implementation Science,2016,11(1):114.
[28]Kim S H,Seock Y.The roles of values and social norm on personal norms and pro|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pparel product purchasing behavior: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sonal norms[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9,51:83|90.
[29]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79|211.
[30]Riggs M.L.,Knight P.A.The impact of perceived group success|failure on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a causal model[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4,79(5):755|766.
[31]Grégoire Y,Laufer D,Tripp T M.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customer direct and indirect revenge: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greed and customer power[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10,38(6):738|758.
[32]胡保玲,代夢陽.城鎮(zhèn)居民社會責任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積極情緒的中介作用[J].經(jīng)濟與管理評論,2017,33(05):51|60.
[33]Schwartz S H.Normative explanations of helping behavior:A critique,proposal,and empirical tes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73,9(4):349|364.
[34]郭清卉,李昊,李世平,等.個人規(guī)范對農戶親環(huán)境行為的影響分析:基于拓展的規(guī)范激活理論框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9,28(05):1176|1184.
[35]Alan A K,Carmit R.Helping behavior by bystanders:Contrasting individual vs social contextual fact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20,50:101816.
[36]Lin T C,Hsu S C,Cheng H L,et al.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iving and offering online social support:A dual social support model[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5,52(3):371|383.
[37]Tang F.,Chi I.,Dong X.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Engagement and Social Support with Sense of Community[J].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2017,72:S102|S107.
[38]Fiss P.C.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J].2011,54(2):393|420.
[39]Misangyi V F,Greckhamer T,F(xiàn)urnari S,et al.Embracing Causal Complexity:The Emergence of a Neo|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7,43(1):255|282.
(責任編輯文格)
Cause of Fellow Passenger Intervention Intention
Based on QCA
MA Ying, GUO Xiao|dong, FENG Yong|x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public traffic accidents caused by misbehavior of passengers occur frequently,and the intervention of fellow passengers belonging to the same grou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al with the accidents.This paper extracts five key elements of fellow passengers intervention inten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vent attribute,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On this basis,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figuration conditions belong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passenger intervention inten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ve conditional combinations of the pre|dependent variables constitut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fellow passenger intervention intentions,among which the high level of personal social norms and public support are the key elements to enhance the fellow passengers intention to interven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useful guidance for the public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vention of passengers misbehavior and to solve public transport emergencies.
Key words:misbehavior of passengers; fellow passengers;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social norms; social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