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宣講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平臺,高校思政課教學與發(fā)揮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功能具有內在的融合機理。該文從內涵價值的角度分析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具有理論必然性與現(xiàn)實應然性;探尋偉大建黨精神從不同角度和視角可以多元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具體內容;最后,聚焦在教學實踐中采取的多種融合方式,例如講好黨史故事、教學內容中突出偉大建黨精神,優(yōu)化教學內容、以教學體系涵養(yǎng)偉大建黨精神,整合教育資源、以教學實踐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從而在新時代更好地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之中。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高校思政課;黨史教育;價值耦合;實踐路向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0-0020-04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ropagating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The course teaching inherently somewhat perfectly integrates with the leading function? of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notation value, there is a certain theoretical inevitability and realistically facticity to integrating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condly,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can be fit into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perspectives. Lastly, a variety of ways can be used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 in classroom practice, thus in the new era, better blending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value coupling; practical direction
基金項目: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中國70年新疆民族團結歷史進程及經(jīng)驗研究”(19CMZ038);2021年度自治區(qū)高校黨建研究課題“新時代新疆高校加強學生黨建工作研究”階段性成果(GXDJ-2021014)
作者簡介:蘇比努爾·阿里木(1990-),女,維吾爾族,新疆烏魯木齊人,社會學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1]。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這是中國共產黨從精神內容和力量的角度,對早期共產黨人堅持革命理想的贊頌謳歌和對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內在動力的概括總結,也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和精神激勵理論的堅持與發(fā)展。從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史來看,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全面貫徹、有機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條重要經(jīng)驗。基于此,為了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與黨中央重要精神的緊密融合,就需解讀其融入思政課的內在意蘊、價值耦合及實踐路向,進而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推進偉大建黨精神在高校師生的頭腦和行動中落地生根。
一?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內在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2]”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才能真正從政治性、學理性、精神性的角度闡釋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育人原則,進而將偉大建黨精神化作前進道路上的巨大精神動力。
(一)? 以偉大建黨精神講清楚“培養(yǎng)什么人”
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fā)展大局和黨的建設大局,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完成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立身之本,偉大建黨精神從理想信念、使命擔當、犧牲奮斗和人民立場的視角對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的歷程做了高度概括,對中國共產黨發(fā)展歷程中的精神品質進行了高度凝練,其中蘊含的價值偉力不僅是中共黨員的精神家園,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是新時代高校學子應踐行的精神指引和行動綱領。由此可見,高校思政課要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就要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深刻汲取精神資源和道德資源,培養(yǎng)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高校教育對偉大建黨精神最好的繼承,也是對偉大革命先輩們最好的告慰。
(二)? 以偉大建黨精神踐行“怎樣培養(yǎng)人”
高校思政課的首要歷史使命是鑄魂,高等教育要以偉大建黨精神加強自信教育,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要求是將自信教育作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堅持真理體現(xiàn)了理論自信、踐行初心體現(xiàn)了道路自信、不負人民體現(xiàn)了制度自信、英勇斗爭體現(xiàn)了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課教學與偉大建黨精神教育的共性都在于涵育廣大青年群體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涵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感。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尤其是涉及偉大建黨精神的教育內容中,對于革命先輩傳承的紅色品質、紅色精神、紅色文化要充分闡釋、傳播、發(fā)展,讓廣大青年群體去感受這一精神體系背后蘊含的崇高理想、堅定不移的信念。青年群體的愛國之情越深,社會責任感就越強,人生目標就會越明確。
(三)? 以偉大建黨精神詮釋“為誰培養(yǎng)人”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四個服務”,從戰(zhàn)略上強調了“為誰培養(yǎng)人”的內在要求,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根本指南。要實現(xiàn)“四個服務”的教育目的和效果,首先要在政治性和學理性的統(tǒng)一中宣講偉大建黨精神,因為這一精神不僅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同時也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理論精華與精神實質的結果;其次要在建設性和批判性的統(tǒng)一中宣講偉大建黨精神,目前社會上一些錯誤思潮如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抹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基因與精神傳統(tǒng),意在否定黨的領導地位,因此在正面宣傳的同時也要積極并且善于同這些干擾因素作斗爭,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理論性、實踐性、針對性。
二?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耦合
偉大建黨精神是反映和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和革命奮斗的有效載體。從理論上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傳承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精神品質的結晶,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集中體現(xiàn),具有深厚的倫理基礎和價值內涵。從實踐上看,偉大建黨精神所體現(xiàn)的精神取向,是培養(yǎng)廣大青年學生黨性的重要素材,要在思政課程內容中突顯偉大建黨精神。
(一)? 高校思政課要講好“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真理價值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闡述了共產主義者和共產黨員的理想和信念。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幫助青年學生深刻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而科學理解堅定理想信念的必要性。偉大建黨精神體現(xiàn)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體現(xiàn)出的真理精神和思維方式,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通過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這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理論基礎。同時,講清偉大建黨精神中的真理價值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在發(fā)展偉大建黨精神、豐富精神譜系的過程中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真理。正如恩格斯所言:“現(xiàn)在,真理是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在科學的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而科學從認識的較低階段向越來越高的階段上升,但是永遠不能通過所謂絕對真理的發(fā)現(xiàn)而達到這樣一點,在這一點上它再也不能前進一步,除了袖手一旁驚愕地望著這個已經(jīng)獲得的絕對真理,就再也無事可做了。[3]”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依據(jù)人的主觀意志而任意改變,科學活動則要求人們在參與創(chuàng)造物質資料的活動和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運動中堅持實事求是的立場和思想路線??茖W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精神實質的內在連接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追求真理”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真理性精髓。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講好“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真理價值,有助于青年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發(fā)揮探索和求真精神,明大德、成大才,將這一精神內容轉化為探求真理的內在動力,使馬克思主義成為高校鑄魂育人的理論和精神內核。
(二)? 高校思政課要培育“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責任意識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表達了共產主義者和共產黨員的真摯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我們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yè)、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盵4]可以說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既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經(jīng)驗的總結,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踐行初心與使命的理論見證與寫照。因此學習這門課程不僅要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具體內容及其關系,更要從中汲取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人民幸福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從實踐基礎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實踐中積淀的精神成果,在新時代要繼承這些珍貴精神和寶貴經(jīng)驗,就要延續(xù)其中的實踐精神和責任意識。實踐是青年學生知行合一的必由之路,是檢驗學生責任感的標準。高校應在思政課教學中融入實踐思維,促進學生將偉大建黨精神化作自身社會實踐的重要動力,促進教育與實踐協(xié)同。思政課必須與社會、時代發(fā)展相適應,引導學生將偉大建黨精神化作不斷前進的動力,用行動推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進程。
(三)? 高校思政課要突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光榮歷史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章程》規(guī)定的黨員義務,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堅強的意志品質。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征程中,一批又一批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忘我奉獻,挺立起民族不屈的脊梁。要重點結合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的學習,從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抗爭史中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從歷史基礎看,青年學生從黨史學習中感悟偉大建黨精神,就會明白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歷史必然性,就會明白個人的成長與祖國的發(fā)展密不可分。愛國主義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學習歷史培養(yǎng)起來的,“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fā)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對于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主要的不是要引導他們向后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5]。因此,通過歷史教育來培育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就要幫助青年堅定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秉承偉大建黨精神所內蘊的初心與使命,教育青年認識祖國、熱愛祖國,堅定與祖國共進步的信念。
(四)? 高校思政課要引領“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自覺行動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對共產黨員提出的行動要求。歷史證明,對黨的忠誠是團結統(tǒng)一的“聚合器”,是保證我們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秘訣之一。從政治立場看,無產階級立場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伴而生、相向而行。沒有無產階級的立場,就不可能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從不隱藏它所代表的階級利益,并要求共產黨人加強他們的領導地位,這也是偉大建黨精神對于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繼承與發(fā)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6]”立場的偏差會導致青年價值觀選擇的混亂,青年人由于社會經(jīng)驗不足,價值觀尚處于形成階段,容易受外在因素誤導,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因此,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要以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理想觀、道德觀和法治觀引領大學生的學習和實踐,以偉大建黨精神教育作為精神引領,做好群眾史觀教育,從而引領青年更加客觀理性地認識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動力,不負黨、不負人民,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積極力量。
三?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向
按照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戰(zhàn)略部署,偉大建黨精神教育與思政課建設是一脈相承的,如何使青年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感受、感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一)? 講好黨史故事,教學內容要突出偉大建黨精神
在思政課程中講清、講好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和理論品質,提升思政課的理論性、實踐性、時效性,有助于進一步強化思政課程的鑄魂育人功能。要重點講好黨史故事,教學內容要突出偉大建黨精神,努力構建“大黨史”格局,講好特色紅色故事。大力開展黨史文化進高校的主題調研活動,與新聞媒體合作,為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打造傳播平臺,擴大紅色文化和偉大建黨精神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影響力。例如在新疆地區(qū),講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形成與發(fā)展背后的紅色歷史,講好中國共產黨探索屯墾戍邊的過程中傳承和發(fā)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過程,進而使青年學生了解維護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艱巨性與必要性;同時也要積極探索應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媒體大力宣傳黨史文化,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運用新媒體平臺擴大黨史故事宣講和偉大建黨精神教育的影響力,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文化方向和新聞輿論導向,為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服務。
(二)? 優(yōu)化教學形式,以教學體系涵養(yǎng)偉大建黨精神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要著力優(yōu)化教學形式,以教學體系涵養(yǎng)偉大建黨精神。根據(j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一是要價值教育與知識教育相結合,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tǒng)一。根據(jù)工作部署,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7],引導學生既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又要增強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側重理論解讀和知識講授、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側重價值引領和情感激勵。二是要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tǒng)一,在教師進行理論宣講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體系,緊密結合理論教學主題,圍繞或拓展理論教學內容設置實踐活動。例如在實踐教學形式方面,可以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堅持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在思政課教學大綱和教學重點統(tǒng)一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地區(qū)、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多樣性特點,進行具體的偉大建黨精神教育?!熬唧w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guī)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8],從而在統(tǒng)一中挖掘多樣、以多樣促進統(tǒng)一。四是要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講好教育內容的科學性,講好這一精神的來源、實踐基礎和政治基礎;同時要在準確把握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將其融于適當?shù)碾[性內容,融入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實踐當中,例如使青年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切實地感受到偉大建黨精神對于推動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并在自己的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培育、踐行這一精神,從而成為推動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
(三)? 整合教育資源,以教學實踐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無論組合拳怎么打,最終要落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來,實現(xiàn)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叫人口服心服”[9]。只有從知、情、意、行四個層次出發(fā),才能真正整合教育資源,打好“組合拳”,使青年學生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知”的理論資源上,挖掘偉大建黨精神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愛國主義、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和誠實忠誠等高尚品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將愛國主義貫穿于偉大建黨精神教育和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全過程。在新疆高校,要著重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培育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科學認知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人在維護民族團結、推進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等方面做出的卓越成績,這也是偉大建黨精神在民族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在“情”的情感資源上,在偉大建黨精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實現(xiàn)德育目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觀紅色基地,讓他們通過觀察和物理感知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發(fā)展,例如在新疆高校,利用好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挖掘歷史聯(lián)系,形成主題線索,對新疆的革命歷史事件進行整合展現(xiàn),喚醒學生的情感認同。在“意”的動力資源上,要提高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育者,仔細觀察學生們的實踐和心理情況動態(tài),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意”,不斷增加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在“行”的實踐資源上,高校應該對思政課教學及偉大建黨精神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匯聚各方資源,使各方在經(jīng)濟和物質上適當支持促進學校的偉大建黨精神教育創(chuàng)新需要,例如通過提供適當?shù)膱龅?、充足的資金等方式,促進紅色文化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容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使偉大建黨精神教育與加強黨的領導相結合,促進偉大建黨精神與地區(qū)高校校園文化更緊密的融合,形成合力,共同發(fā)揮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
偉大建黨精神內容豐富,意義深遠,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從共產主義信念、初心使命教育等方面發(fā)揮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功能。要利用好高校思政課的各項優(yōu)勢,尋找全覆蓋、多渠道滲透、良好和諧的思政課教學方式,推動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播,引導青年學生自覺認識、接受和傳播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真正釋放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讓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時代的征途中經(jīng)久不衰。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2]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2.
[4] 習近平.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
[5]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95.
[7] 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1.
[9]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