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楷文
在臨床表現上,抑郁癥患者具有典型的特點:首先,常常表現出一種消極、悲觀的思維方式,對自己和周圍的事物都持有負面的看法。其次,抑郁癥患者的自我意識常常處于一種淡化狀態(tài),無法準確地感受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再次,抑郁癥患者常常表現出一種注意力缺陷的癥狀,難以集中精力進行思考和工作。最后,抑郁癥患者的行為常常受到抑制和限制,缺乏積極的動力和行動力。下面從對抑郁癥治療效果最好的心理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入手,詳細解釋一下認知行為療法的原理,從而揭開抑郁癥的心理發(fā)病機理,來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抑郁癥。
在抑郁癥的臨床表現背后,我們總能發(fā)現,抑郁癥患者的認知模式出現了大問題,而且這種認知模式很有特點,叫做“非理性認知”,就是在認知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邏輯對不上了。說到非理性認知,一定要提到一位在心理治療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合理情緒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阿爾伯特·艾利斯,可以說,艾利斯是第一個把人類非理性認知整得明明白白的心理學家。
1913年,艾利斯出生于匹茲堡,4歲后移居紐約。他是長子,小時候經常生病,是醫(yī)院的???,因此艾利斯很早就開始學會獨立。而且,艾利斯慢慢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道理。
等到了青春期,艾利斯跟其他少男少女一樣,也開始情竇初開,但他非常害羞,不敢跟女孩子聊天。而艾利斯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一個月內和一百個女孩子說話。只能說,艾利斯是個“直男”,最后還是沒約到女孩,但他卻靠著驚人的意志力,完成了那個目標,而且越挫越勇。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完成了學業(yè),并且走上了成為大師之路??梢哉f,艾利斯意志力非常頑強。他投身心理治療工作近60年,診治了15000多名飽受各種心理困擾的人,平均每個星期要會晤80名來訪者,指導5個治療團體。除此之外,他一生寫了近50本書,近700篇論文。
在艾利斯看來,我們心理之所以出現問題,往往都是情緒和情感問題。從表面上看,我們的情緒和情感都是由當時的情景引起的,比如說失戀分手了,“失戀分手”這件事會讓當事人非常痛苦,進而產生非常大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心理問題。而在艾利斯看來,我們之所以會情緒不穩(wěn),其實并不是由當時的情景引起的,而是由我們怎么看這件事引起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認知如何加工信息,導致了我們出現怎樣的情緒。
之后,艾利斯把他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對人類所持各種信念的考察與了解上,他驚奇地發(fā)現,人們持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信念。比如,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做不好工作,導致項目進度推了又推。這就是典型的非理性認知,怎么定義“做好”呢?標準又是什么呢?這些根本就經不起推敲。他把這些眾多想法和信念進行了拆分,把里面的元素一個一個地分解出來,再進行合并,就得到了人類的三種最基本的非理性信念,即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
而抑郁癥患者,這三類典型的非理性認知幾乎全中,特別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抑郁癥患者,第一類的認知尤為明顯。他們總是對自己有非常嚴厲的要求,認為自己必須成功,必須取得好成績,必須拿到榮譽,必須賺到錢。而現實生活哪有那么一帆風順,一旦遇到挫折和失敗,第一類非理性認知就開始起決定性作用,把他們逼上絕路,仿佛在說:“你如果不優(yōu)秀,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h3>治療抑郁癥的功臣
既然信念能決定情緒,那信念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實際上,信念正是從我們經驗來的,比如經歷過物資匱乏年代的50后和60后,與生活在物質極大豐富的90后和00后,他們對財富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看,所謂的代溝,正是不同的經歷所導致的不同認知體系和信念系統(tǒng)所致。也就是說,非理性的信念系統(tǒng)也是從我們過往經歷中被塑造出來的。
與阿爾伯特·艾利斯同時代的還有一位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也是心理治療領域大師級的人物——認知行為治療的創(chuàng)始人亞倫·貝克,他在探索人類認知體系和信念系統(tǒng)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并且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理論和可操作的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2006年9月,85歲的亞倫·貝克因為其創(chuàng)立的認知行為療法而獲得了拉斯科醫(yī)學獎,這一獎項被認為是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外的又一頂級大獎,他也是該獎有史以來唯一獲獎的心理治療學者。
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情緒不穩(wěn),其實并不是由當時的情景引起的,而是由我們怎么看這件事引起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認知如何加工信息,導致了我們出現怎樣的情緒。
亞倫·貝克創(chuàng)立的認知行為療法挽救了數以億計人的生命,不僅讓這些人擺脫了心理痛苦,還讓他們重獲新生。專門有科學家做過統(tǒng)計,在世界范圍內上百種心理治療方法中,認知行為療法對各類心理疾病的治愈率是最高的,并且認知行為療法遵循循證醫(yī)學體系,能夠讓整個治療過程可觀測、可評估,可以跟醫(yī)院的醫(yī)療服務體系有效對接??梢哉f認知行為療法是迄今為止,治療抑郁癥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亞倫·貝克出生在猶太家庭,祖上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他在家里排行第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親知識豐富,經常在家里舉辦聚會,還去大學進修了心理學課程,這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亞倫·貝克的職業(yè)選擇。他的母親也很愛學習,然而,由于兩個孩子的夭折,給她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罹患抑郁癥,終生沒有走出,最終死于抑郁癥。
認知行為治療的創(chuàng)始人亞倫·貝克,他在探索人類認知體系和信念系統(tǒng)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并且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理論和可操作的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
由于兩個孩子早逝,母親非常害怕貝克也出現意外,因此不準這樣,不準那樣,這種過度控制使得貝克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莫名的焦慮和恐懼,他害怕窒息,害怕被遺棄,害怕公開講話,害怕高處,害怕手術,見血就會暈倒。為了克服自己的各種恐懼,貝克選擇了醫(yī)學院,由于母親的悲慘經歷,讓他對抑郁癥產生了濃厚興趣,后來他成了一名精神科醫(yī)生。
從業(yè)初期,貝克完全按照精神分析的方式進行心理治療。一次出門診時,貝克有了意外的發(fā)現:他發(fā)現有些病人總是會出現不假思索的話語和想法,比如某個學生有道題不會做,這個時候他腦子里就會蹦出一個想法:這道題要是自己做不出來而別人做出來了,那么別人的成績就會超過自己,被別人超過了就完了。想到這里,他就開始焦躁不安。貝克把這種不假思索就蹦出來的想法,稱之為自動思維。
自動思維既可以用語言形式表達,也可以用畫面形式表達。上面的案例,那名學生就是用語言表達的。而有些人,則會在大腦里形成象征性的圖像,比如某個抑郁癥患者,他總會在大腦里看見自己掉進了泥潭里,而且不斷下沉,怎么掙扎都沒用。自動思維很有意思,只有人們遇到某些特定場景,這種思維就像觸發(fā)了開關一樣,一下就跑進大腦里面。自動思維總會讓人信以為真。比如,某個員工一看見領導要布置任務,總會找各種理由逃,說自己做不到?!白霾坏健本褪亲詣铀季S,并不是事實,因為他還沒有做,只是對未來的預測而已。但這名員工會真的認為自己做不到。
貝克把這種自動思維統(tǒng)稱為“中間信念”。實際上,中間信念的本質,是我們應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一套心理機制和策略,是我們對過去成長經驗的高度抽象。而阿爾伯特·艾利斯所說的“信念”跟貝克所說的“中間信念”是一個意思。貝克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許多患者特別喜歡“假設”這種中間信念,比如焦慮癥患者,就特別喜歡用“如果我失敗了,那我就完了”“如果孩子不聽我的話,那她就完了”之類的邏輯。
而亞倫·貝克比艾利斯走得更深入,他在患者眾多的“中間信念”中發(fā)現,這些信念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為背后還有一個更深的信念,而且這個信念是嵌入在我們人格之中的,非常穩(wěn)定,不會輕易發(fā)生改變,貝克把這種信念稱之為“核心信念”。貝克發(fā)現,眾多心理疾病患者所持的消極核心信念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類:一是“無價值”,具體表現為我沒有價值,我是個廢物,我不配活著;二是“無能力”,具體表現為我沒有能力、我不夠格、我沒用;三是“無愛感”,具體表現為我丑陋,我不受人歡迎,我不值得被愛。
不僅如此,貝克還發(fā)現,這種“三無信念”一定會表現在關系當中,也就是“我”和“我”的關系、“我”和“他人”的關系,以及“我”和“世界”的關系。如此一來,就變成了世界是冷漠、敵對的,沒人會來幫助自己。后來,隨著貝克研究的不斷深入,他發(fā)現這些核心信念,其實是歲月的“沉淀物”,是被我們早年經驗塑造出來的,是對我們所經歷事情的高度概括。核心信念就涉及我們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他人,怎么看待世界,其背后隱藏著很深的情緒體驗,比如羞恥感、焦慮、恐懼等。
如果說,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葉是自動想法,那樹干是中間信念,而樹根是核心信念。實際上,中間信念是聯系自動想法和核心信念之間的橋梁,是我們?yōu)榱司S持著核心信念而發(fā)展出來的。核心信念可是我們活著的基石,如果塌了,那我們的自尊就沒了。比如,一個孩子的核心信念是“無價值”,這個核心信念就會讓他感覺很痛苦,這樣他就會發(fā)展出中間信念,比如如果我很乖,學習好,那么父母就會對我好。而這樣的中間信念,就會讓孩子感覺舒服點,是他對抗痛苦的方式。
但是,我們的心理問題往往就出現在中間信念這個橋梁的斷裂上,比如,有些成績很優(yōu)異的學生,他們核心信念是“無愛感”,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那么中間信念就是“如果我成績好了,爸爸媽媽就會愛我的”。但問題來了,萬一這個孩子哪天失敗了,成績不好了怎么辦?那就會印證他的核心信念,他就真的不值得被愛了,這樣就會讓他非常痛苦。為了緩解痛苦,他只能給自己施壓,拼命讓自己努力,或者不停地責備自己,這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核心信念越消極,中間信念就會越僵化、越極端。
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理解一下認知行為療法。比如說,一位遭受高考失敗打擊的女生,心情持續(xù)低落,覺得自己完全是個廢物,人生徹底失去了意義和希望,不再參加朋友的社交活動,最終患了抑郁癥。在她走進心理治療室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呢?治療師當然會先仔細詢問她的生活經歷、情緒和身體狀態(tài)等。很快,“高考失敗”這個關鍵問題就會暴露出來。然后,正式的治療就拉開了序幕。我們可以把它粗略地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步,是找出認知模式的問題。治療師會圍繞“高考失敗”這個問題不斷地提問。比如說,為什么你覺得高考失敗就是人生的末日?是因為除了高考之外,你就不可能再有別的人生選擇了嗎?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為什么你會覺得高考失敗就意味著自己是個廢物呢?有沒有別的解釋,比如自己可能并不擅長考試呢?你覺得自己因為這一次失敗就把自己的全部人生定性,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嗎?如果不是的話,你愿不愿意做出改變呢?這些問題的核心,是首先幫她找到自己認知模式里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說,把一次高考失敗,和整個人生的前景對應起來,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第二步,是改變錯誤的認知模式。治療師會不斷地追問這個女生,除了高考這件事,你的人生還包括什么內容?曾經生活里還有沒有別的事情讓你覺得很有干勁,很有成就感嗎?這些事情現在還能不能做?如果不能做,是什么東西阻止了你?是客觀的不可阻擋的障礙,還是自己不想去做?類似的問題還有:你有沒有認識高考同樣失敗過的人,他們后來的人生怎么樣了?有沒有雖然高考失敗但是人生仍然精彩的案例?或者高考失敗以后繼續(xù)努力,最后高考成功的案例?你有沒有可能像他們一樣?如果不能的話,是有客觀的不可阻擋的障礙,還是自己不想去做?
所有這些問題的核心,是在一問一答之間,讓這個女生自己發(fā)掘出這樣的認知,那就是——高考失敗當然是一件不那么讓人開心的事情,但是我的人生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努力、值得享受的東西。所以,我還可以做點什么,改變現在這種局面。在比較積極的認知建立起來之后,治療師接下來要做第三步——用這種認知來改變行為,從而讓這位女生獲得全新的體驗。一旦有了全新的體驗,之前主導抑郁體驗的認知結構就會被瓦解,全新的體驗會構建起新的認知結構,如此抑郁癥就有可能被治愈。
這個女生已經出現了回避社交活動、茶飯不思的問題行為,而這些行為就是治療師們要試圖糾正的目標。因此,在這個步驟里,治療師可能會和這個女生一起,循序漸進地制定一些“家庭作業(yè)”。比如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周末參加一次老朋友的聚餐,試試看能不能完成?
很多名人也曾經被抑郁癥所困惑,比如布拉德·皮特、戴安娜王妃、瑪麗蓮· 夢露、川端康成、威廉·史密斯、憨豆先生。
同時,治療師會要求這位女生把完成這項作業(yè)的過程記下來,下一次做心理咨詢的時候一起討論分析,做出反饋。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讓問題行為越來越少,積極的行為越來越頻繁和規(guī)律。根據“認知模式轉變導致抑郁癥”這個心理學框架,如果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就能逐漸改變他的行為。而認知和行為模式的改變,最終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狀態(tài),幫助他走出抑郁癥。
(責編: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