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佳
近年來“教學評”一體化實踐研究受到當前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的重視。在小學音樂學科中,“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旨在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學評價有機融為一體,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快樂學習掌握好音樂理論知識外,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其感受音樂的魅力。
關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希望學校教育優(yōu)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通過有效的手段落實“雙減”、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落實課程教學目標就是學科育人的發(fā)展要求和美育價值?!半p減”的提出使教育工作者有機會重新審視并探究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的發(fā)展路徑,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空間?;诖耍疚膹摹半p減”政策視角出發(fā)探究小學音樂“教學評”一體化的意義、現(xiàn)狀、實踐策略,希望能落實“雙減”政策著力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為小學音樂教學“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考路徑。
一、“雙減”視域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一體化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雙減”政策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音樂教師應充分重視音樂教學中教學手段的調整與改進,理解“雙減”并非一味地強調減少學習任務,要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這才是實施“雙減”政策的根本目的。音樂教師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更要思考如何實現(xiàn)提效。為此,教師應正確理解“雙減”政策的基本要求,準確把握音樂課程的特征與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追求高效率、高質量,不能僅依靠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方式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而要通過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內容調整等提高教學質效,將音樂教學內容在課堂中教學完成,為學生減少課后負擔、保障教學實效做保障,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雙減”政策的實施減少了學生繁重的學習負擔,因此學生在課后可自由安排的時間更充足,不僅可以開展有趣的文娛活動、體育活動等,進一步放松心情,舒緩長時間久坐和用眼帶來的不適,還可以增加親子互動、交流的時間和機會,感受親情友情,讓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境界進一步提升。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精力更容易集中,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激發(fā),更加愿意融入課堂學習,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在開展“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時,“雙減”政策的實施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管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師學互動,或是評價過程中的教學反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做到課堂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三)有助于保持教學的連貫性
“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需要音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學習進度等開展課堂“教”和“學”,教學后“評”則需要對整個課堂“教”與“學”的教學質量、效果等進行全面的評價與分析?!敖虒W評”一體化讓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將教學評價貫穿于課堂中,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有效進行教學反思,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專業(yè)能力和水平。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中將學習內容與評價相結合,發(fā)現(xiàn)自己在與其他同學對比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不斷改進,從而更加充分地掌握教學知識點,以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進一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學評”一體化把教學對象、教學知識、教學方式進行串聯(lián),增強了小學音樂教學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實時互動,在反饋中不斷提高默契程度,互促互進,達到“教學評”一體化的目的。
二、“雙減”視域下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策略
(一)制定適宜的課堂教學目標
清晰的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的前提,清晰適宜的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評一體化基石。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中提到,一年級音樂課堂以“唱游課”為主,在一年級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制定適宜的課堂教學目標,根據具體的音樂歌曲的音樂場景、音樂結構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使音樂課堂中“教”“學”“評”三者有機聯(lián)結,更好地落實“雙減”、提高教學質量。
以人音版一年級下冊《小雨沙沙》教學為例,教學目標:1.聆聽歌曲《小雨沙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感受歌曲《小雨沙沙》,樂于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3.全班樂于參與表演唱《小雨沙沙》,愿意編創(chuàng)簡單律動表現(xiàn)春雨的細膩。依據清晰的課時教學目標,教師營造春天生機勃勃的氛圍,給予學生美妙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教師依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律動編創(chuàng)環(huán)節(jié)及表演唱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堂情境關注學生演唱的狀態(tài),言語表揚結合目標情境“你的聲音真好聽”“你的手臂動作像雨滴飄落,真輕柔!真美!”等進行評價,同時請學生根據同學及自我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自評與互評,實現(xiàn)教學目標與評價及時同情境進行串聯(lián),不僅培養(yǎng)學生形成音樂審美能力,也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真正做到課堂提質增效。
(二)選用有效的教學手段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表現(xiàn)欲較強,對新鮮事物的興趣較高,這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需根據音樂教學內容,使用有效的教學法,更好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落實“雙減”政策,提高課堂質量的目標。
以人音版一年級下冊《小雨沙沙》教學為例,依據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音樂律動。在教唱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設問:“春天是熱情還是溫柔呢?”引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進行演唱。在調整學生演唱姿勢時,教師可以繼續(xù)設問“春天的小樹是茁壯成長還是繼續(xù)冬眠呢?”使在學生完整演唱時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可在黑板上進行小組比拼,給每一組的學生都加上“春天的一朵花”,做到真正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還可以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情境,將春天大自然的美傳遞出去,利用多媒體課件,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多給學生傳遞大自然的美,享受多種感官體驗。在編創(chuàng)律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依據設定的教學目標以“淅瀝淅瀝”“嘩啦嘩啦”象聲詞引導學生編創(chuàng)動作,實現(xiàn)“小雨”情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融入教學情境。
教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創(chuàng)作的意愿,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將教學目標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更好地將“教學評”一體化落實于音樂課堂中。
(三)豐富評價的方式
在音樂課堂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應及時根據課堂的教學情況調整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互動交流,進行互動評價。其間需保持好良好的課堂紀律,以更好地促進“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落地。
以人音版一年級下冊《小雨沙沙》教學為例,在律動表演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分組進行表演時對學生及時進行口頭表揚,并結合小組“春天的花朵”形式,看看哪組的花朵到下課開得最為豐滿美麗,在課堂中用評價反促進學生的學。比如,當有喊唱的學生出現(xiàn)時,教師在課堂上及時調整語音語調,“春天的雨是狂風暴雨還是滴滴答答的小雨呢?”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聲音等及時運用語言正向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也通過小組加花朵的趣味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將教學內容融入情境,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用評價反促進學生的學,從而更好地落實音樂課程的“教學評”連貫性與“雙減”政策下提高音樂課堂有效性教學目標。
(四)多元評價實施策略
1.教師正面評價。
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正處在活潑、好動的發(fā)展階段。因此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盡量安排一些比較好玩、有趣的教學內容。在評價學生時,應以采取更為積極的正面評價為主。如果面對個別比較害羞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增強學生歌唱、律動的信心,從簡單哼唱開始,通過正面評價提高一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課堂評價中,需提倡多元評價,即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維化、評價手段多樣化。教師的評價要及時、恰當、有激勵性,讓學生在音樂活動實踐中獲得滿足感。
2.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教學評價不僅可以由教師給出評價,也可以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作為音樂學習的主體,要在學習評價時體現(xiàn)自身的主體地位,在自我評價中發(fā)現(xiàn)問題,促進自我發(fā)展。在《小雨沙沙》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讓參演的學生進行自我點評,再請學生作為觀眾對表演進行評價,讓學生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與待改進的地方,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雙減”改革的出現(xiàn)勢必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樣態(tài),轉變?yōu)闃嫿▋r值引領、素養(yǎng)立意、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課堂教學和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階段性評價——“音樂伴隨我成長”。
在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時,形成性評價是針對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方法、知識、技能發(fā)展變化的評價。教師在每單元結束后可進行階段性評價,可統(tǒng)一設置“音樂成長記錄冊”,促使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在單元結束時階段性回顧和比較中看到自己的進步。以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天》教學為例,學生可以選擇貼花朵的方式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則結合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及演唱等進行綜合性點評,形成階段性評價。
三、“雙減”視域下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教學評”一體化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重目標的明確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進行“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實踐,需要注重目標的明確,將目標作為教學的根本,充分地發(fā)揮目標的引領作用,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從新課標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學生學習目標,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一年級音樂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落實“雙減”政策促進一年級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評”一體化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真正做到面對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需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總結與思考,將“教學評”貫穿課堂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真正幫助學生提升音樂學習能力和音樂綜合素養(yǎng)。
(三)注重評價的多元化
教師要將不同的評價方式與內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參與情況、回答問題的情況、教師之間的互動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用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音樂課堂中教師“教”的效果和學生“學”的效果。
(四)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時,因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小學一年級的音樂課程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模仿、跟唱等方式掌握音樂知識。在“教學評”一體化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能夠扎實掌握音樂知識。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元素,在游戲中激發(fā)一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教學評”一體化在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下的角色和價值,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找到切入點,既能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教育意義,又能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展現(xiàn)出新的教育活力。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保證學生在校學習的有效性,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一體化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