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先
2023年新課標Ⅰ卷文言文試題,全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xiàn)象”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考查應體現(xiàn)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的要求,堅持“價值引領(lǐng)、素養(yǎng)導向”的原則,注重立德樹人、以考育人、以文化人,充分體現(xiàn)辯證思維。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yǎng)文化自信”,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的現(xiàn)實要求,更是新時代的發(fā)展需要。試題重點考查考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激發(fā)廣大學子傳承中華文化,體現(xiàn)高考著力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使命擔當。
一、考情分析
(一)試題總覽
文言文試題總體遵循“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有變”的原則,相對前幾年來看2023年屬于變化較大的一年。試題材料作為群文閱讀,由以往單一文本變?yōu)閺秃衔谋?,材料由兩段文言文組合而成,分別選自《韓非子·難一》和《孔叢子·答問》。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選文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再局限于《二十四史》。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將新課標I卷文言文閱讀試題列入“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五大新題型”,這無疑說明文言文試題考查的新穎程度,同時也代表著接下來幾年文言文考查的方向。
(二)選文介紹
復合文本《韓非子·難一》《孔叢子·答問》在內(nèi)容上緊密關(guān)聯(lián),聚焦于“賞、罰”,展現(xiàn)法家和儒家主張的差異,兩則材料之間很好地形成張力。應當說,文言材料重視法治思想,注重獎罰分明,強調(diào)思辨性。
《韓非子·難一》由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創(chuàng)作,是韓非對前人成說的反駁。韓非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shù)”和慎到的“勢”于一身,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韓非子認為,游說的真正困難在于所要游說的對象的主觀好惡。他指出為了游說成功,一要研究人主對于游說的種種逆反心理,二要注意仰承人主的愛憎厚薄,三是斷不可說人主不喜歡聽的話。
《孔叢子》是一部相當于“孔家雜記”的書,主要記述從戰(zhàn)國初期到東漢中期十幾位孔子后代子孫的言語行事。時間跨度近六百年,涉及內(nèi)容廣泛,有著重要的文獻價值?!犊讌沧印ご饐枴分饕涊d子魚(孔鮒)言行,提問人是我們熟悉的武臣。武臣很有進化史觀,認為哪個時代都會出現(xiàn)圣人,所以孔子未必都對,韓非也未必都錯,甚至韓非可以稱為當代圣人。孔鮒當然不愛聽,當下引經(jīng)據(jù)典,證明韓非在自己的書里刻意捏造孔子的話,這種人純屬好事之徒,哪配稱為當代圣人呢。一番話把武臣說得又羞又愧,心服口服。
(三)文本特點
我們把近幾年新課標I卷文言文閱讀試題放在一起來看:
2020年文言文閱讀材料是單一文本《宋史·蘇軾傳》,約603字;2021年閱讀材料是單一文本《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約638字;2022年閱讀材料是單一文本《戰(zhàn)國策·魏策三》,約590字;2023年閱讀材料是復合文本《韓非子·難一》(約259字 )和《孔叢子·答問》(約 398字),總字數(shù)約657字。
通過這組數(shù)字,我們不難看出,2021年高考打破了傳記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這就暗示考生平時要加大閱讀量,在提高閱讀精度的同時,須自覺拓寬對名家名篇的閱讀廣度與深度。
(四)命題形式
2020年文言文閱讀共設置四道題,題目序號是10到13,設題形式有客觀題與主觀題兩種,其中客觀題三道,分別是文言文斷句、文化常識、概括分析,每題3分共9分,主觀題一道,是文言文翻譯,分值10分,總共是19分。2021年、2022年文言文閱讀考查一致,共設五道試題,題目序號是10到14,設題形式有客觀題與主觀題兩種,其中客觀題三道,分別是文言文斷句、文化常識、概括分析,每題3分共9分,主觀題兩道,文言文翻譯8分,另外還增加一道簡析題,分值3分,總共是20分。2023年文言文閱讀共設五道題,題目序號是10到14,設題形式仍然是客觀題與主觀題兩種,其中客觀題兩道,分別是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題、概括分析題,每題3分共6分,主觀題三道,分別是斷句題、翻譯題、簡析題,分值為14分,總共是20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文言文閱讀考查一直遵循“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有變”的原則。五道試題結(jié)構(gòu)基本固定,但是中間還是有一些微調(diào),以往的“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題”主要是以“文化常識”題出現(xiàn)的,但是2023年改變了這一題型,是對“圍、勸、具臣、誣說”這四個詞語來解析。特別是斷句題由客觀題變?yōu)橹饔^題,令很多考生措手不及。變化的不僅是形式,更意味著難度的加大。
(五)創(chuàng)新價值
斷句題以往是客觀題,現(xiàn)在將客觀選擇題改為主觀題,難度與以往相比明顯加大,可以說考生沒有任何投機的可能。往日選擇題是給出斷句位置,考生找出其不同點,運用排除法,有蒙混過關(guān)的可能??忌恍枰凇翱蓴嗫刹粩唷迸c“非斷不可”之間做出正確取舍即可。將斷句題改為主觀題,能夠有效考查考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引導考生認真閱讀原文,真正理解文意。主觀題設置有0分、1分、2分、3分四個等級,每涂對一處給1分,只要涂三處即可,涂四處及以上均不得分。這樣一來區(qū)分度得以提高,更能體現(xiàn)考生能力水平的差異。部分考生的不適應,充分說明命題人員對考生能力的要求在加大。
斷句題加大了對考生思維品質(zhì)的考查力度,引導考生提升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科學思維能力??梢哉f,這樣一來既考核了知識,更考核了能力。要想提高語文能力,不能只靠死記硬背、機械刷題,還要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精讀書。的確,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需要我們?nèi)フJ真品讀。另外,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破了傳記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暗示考生平時要加大閱讀量。
二、備考策略
文言文閱讀試題突出對考生思維能力的考查,強化考生對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注重領(lǐng)略古人思想,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內(nèi)涵。通過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強化素養(yǎng)考查,著力避免機械刷題
我們知道,傳統(tǒng)文化里有著辯證思維,有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因子,學習文言文將幫助高中生感悟文字背后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
近兩年,文言文閱讀題在往年考查模式的基礎上,加大了對考生語文素養(yǎng)的考查力度,題型更加靈活多變。這既在情理之中,又有些出乎意料。這樣可以避免死記硬背與機械刷題,引導學生理解應用文化知識,加大對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力度,因此語文基礎扎實、應用意識強的考生會占優(yōu)勢,這是對《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積極回應,既彰顯了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和實用性,又給語文教學和復習備考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二)大力誦讀教材,積累必備文言知識
我們應當堅持教材中的文言文(包括課文注釋),同時輔之以教材外的文言文。誦讀時,要有計劃,不能盲目來讀,力求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積累知識。短的篇目可以一次性讀完,較長的文章可分若干次讀完。誦讀時,我們還須重視實詞、虛詞、文化常識與教材的關(guān)聯(lián)。我們應當意識到,鞏固教材是為了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知識體系,不能讓教材與我們平時所做題目“兩張皮”。
(三)培養(yǎng)情境意識,在情境中理解文意
不可否認,理解文言文文意固然需要掌握必要的語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礎上進入營造的情境,進而深入思考,否則容易出現(xiàn)誤讀和誤判。比如第14題簡析題“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我們必須在情境中加以理解,著重考查考生的批判思維能力,“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子鮒在批駁韓非時,抓住其論述的關(guān)鍵漏洞。試題要求考生進行比較閱讀、批判性閱讀,如果脫離了這個情境,也就難以答出正確答案。
(四)善用所學教材,舉一反三拓展遷移
在答題實踐中,我們要善于從規(guī)律中掌握科學方法,做到舉一反三,切實掌握遷移能力。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采用“課外材料考課內(nèi)”的方法,我們要學會對比關(guān)聯(lián),廣泛地運用聯(lián)想遷移,將考點與自己所熟知的詞語、語句、文學常識聯(lián)系起來,再根據(jù)語境來推求詞義。因此,對于教材中出現(xiàn)過的詞語意義和用法要善于梳理,歸納總結(jié),分類記憶。最好準備錯題本及時記錄,以減少知識盲點,然后勤加練習,注重邏輯,構(gòu)建體系,最大程度地做到能力進階。
(五)精選優(yōu)秀文本,提升閱讀思維品質(zhì)
針對傳記文、論述類、游記類等不同類型的文言文材料,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與策略。高考切忌猜題,從備考角度來看,各類型文言文都要認真準備。
1.傳記類文言文。傳記文以敘事為主,通過敘述人物在不同階段所做的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其結(jié)構(gòu)特點是:身份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邊,經(jīng)歷官位會多變,品格教化文中見。
答題要領(lǐng)如下:
一是梳理事實,把握經(jīng)歷。理清文章寫作思路,把握傳主的人生經(jīng)歷。
二是概況成就,把握精神。概括傳主事跡成就,分析傳主性格、情感和精神品質(zhì)。
三是總結(jié)評價,加以提煉。分析作者的思想,把握作者評論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guān)系。
四是把握手法,領(lǐng)會意圖。分析寫作特色,領(lǐng)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五是探討精神,提出看法。分析所選文本背后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提出自己獨到的看法。
2.論述類文言文。論述文以議論為主,通過引述大量典故、歷史事件或自身經(jīng)歷對所持有的觀點進行證明。其結(jié)構(gòu)特點是:敘述故事?lián)?jīng)典,事件經(jīng)歷相銜接,時事政治皆洞見,多重論證終不顛。
答題要領(lǐng)如下:
一是明確觀點,把握規(guī)律。結(jié)合近幾年的文言文考查規(guī)律,論述類文言文的觀點往往是以對話的形式對某一政治現(xiàn)象或生活經(jīng)歷進行分析, 從而得出論點。因此,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觀點的總結(jié)與提煉。
二是理清論據(jù),分析關(guān)系。論點的支撐需要足夠的材料,所以在閱讀時需要不斷地圈點出相應的論據(jù),包括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從論據(jù)的內(nèi)容出發(fā),努力分析論據(jù)與論點的關(guān)系。
三是認真分析,辨析方法。在閱讀論述類文本時,要注意論證方法的使用,在《孟子》《晏子春秋》 等文獻中,往往會采用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方法。
3.游記類文言文。游記文主要是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xiàn)山川景物之美,抒發(fā)作者感情,一般以敘述為主、感懷為輔。其結(jié)構(gòu)特點是:色湖光樹木叢,遠近高低各不同,見景見物言情志,技巧方法與游蹤。
答題要領(lǐng)如下:
一是閱讀分析,把握信息。需要弄清楚是“何人”賞“何景”,寄托“何情”或“何理”。閱讀時,需要標示人物、景點及其變化以及作者的感受。
二是理清思路,梳理游蹤。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蹤,理清作者的游覽過程和順序。
三是掌握方法,抒發(fā)感情。了解寫作方法和技巧,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覽過程中看到了什么景物,這背后又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六)認真查漏補缺,把握規(guī)律總結(jié)提升
不可否認,查漏補缺是提升文言文水平的重要方法。在此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反思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會做但沒做對,這里就要分析題干是否審清、關(guān)鍵是否抓準、分析是否到位、思路是否厘清等問題;二是不會的題沒做對,也就是知識未掌握、方法不會用。針對第一種情況,要從答題規(guī)范上著手;針對第二種情況,就需要從知識點的歸納和運用上入手。我們有必要把訓練中出現(xiàn)的錯題整理歸納好,重點分析失誤的原因,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命題人員在設題角度上變得更加“刁鉆”,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對文意的理解與分析,進一步強化文言基礎,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絕對不能放松對閱讀精度的要求。我們還要多做高考真題,重視挖空訓練,重視循環(huán)訓練,重視錯題重練。
不管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備考文言文,要關(guān)注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的命題趨勢與方向,重視基礎知識,抓牢教材,將課內(nèi)文言知識遷移運用到課外文言文閱讀,在練中融會貫通,在練中總結(jié)鞏固提升,從而提高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得分率。
三、典題例析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襄子①圍于晉陽中,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仲尼聞之,曰:“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被蛟唬褐倌岵恢瀑p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
(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
材料二:
陳人有武臣,謂子鮒②曰:“韓子立法,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紛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奸勸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韓非者,亦當世之圣人也?!弊吁V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jīng)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義皆然。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武臣曰:“諾?!弊吁V曰:“乃者趙、韓共并知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韓非書云夫子善之引以張本然后難之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怍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測淵,矇大道而不悟,信誣說以疑圣,殆非所望也?!?/p>
(節(jié)選自《孔叢子·答問》)
[注]①襄子:趙襄子。春秋末年,知、趙、韓、魏四家把持晉國國政,稱“晉四卿”。晉陽之戰(zhàn),知氏(荀瑤)聯(lián)合韓、魏攻趙,反被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滅殺。②子鮒:即孔鮒,孔子八世孫。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韓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張本E然F后難之G豈有H不似哉?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
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
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
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jù)的胡說妄言,與現(xiàn)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主上設置有關(guān)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職侵權(quán),也沒有了奸詐之心,他們履職行事,有了功勞就能得到賞賜,韓非認為這樣才叫"善賞罰"。
B.在武臣看來,韓非與孔子觀點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勸善等方面,韓非不一定就不對,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韓非也可以稱得上是當世圣人。
C.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他們常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
D.子鮒對韓非之類的諸子學說閉口不言,充耳不聞,而武臣卻深信不疑,進而懷疑圣人,子鮒對此深感失望,認為武臣是見識短淺,不明大道。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
(2)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
14.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3分)
參考答案
10.CEG 【解析】以往此道題都是作為客觀題來考查的,2023年作為主觀題出現(xiàn),實在讓考生有些措手不及。主觀型文言斷句解答此題,可結(jié)合語意和固定結(jié)構(gòu)來斷句。試題將會出現(xiàn)4種類型得分,分別是0分、1分、2分、3分,區(qū)分度明顯提高。此外,考生要在“可斷可不斷”與“非斷不可”之間做出正確取舍。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四處及以上不得分。從語意上看,“韓非書云”的意思是“韓非子在他的書中說”,后面應當是說的內(nèi)容。結(jié)合材料一《韓非子·難一》中的“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我們可以知道,“夫子善之”是韓非書里記載的內(nèi)容,應作“云”的賓語,“韓非書云夫子善之”語意完整,其后應斷開,材料一中韓非先引用孔子的觀點,然后加以批駁,這就是“引以張本”“然后難之”,故“引以張本”后應斷開。從固定結(jié)構(gòu)上看,“豈……哉”為反問句式,其前也應斷開。
11.B 【解析】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B項,“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錯誤,“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是“鼓勵、勸勉”的意思,和文中的“勸”詞義相同。
12.C 【解析】“常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錯誤,根據(jù)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jīng)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可知,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爭取民眾信任的是“好事而穿鑿者”,而非“世人”,選項明顯擴大了范圍。
13.(1)我的大臣們都對我有高傲輕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沒有失掉君臣之間的禮節(jié),所以先獎賞他。
【解析】“驕侮”(高傲輕慢)、“唯”(只有)、“是以”(所以)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請允許我簡略地說其中的一小部分,您來仔細考察它真實與否。
【解析】“一隅”(一小部分)、“審”(仔細考察)、“信”(真實)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
【解析】本道題考查批判性思維能力。子鮒在批駁韓非時,抓住其論述的關(guān)鍵漏洞,也就是使用了虛假的事實。試題要求考生進行比較閱讀和批判性閱讀,在作答時只要將意思答對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趙襄子被圍在晉陽城中,晉陽解圍后,他獎賞有功的五個人,高赫是受賞的首位。張孟談說:“晉陽的戰(zhàn)事,高赫并沒有大功,現(xiàn)在成了第一個受賞的,這是為什么?”趙襄子說:“晉陽的戰(zhàn)事,讓我的國家宗廟都陷入了危機。我的大臣們都對我有高傲輕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沒有失掉君臣之間的禮節(jié),所以先獎賞他?!笨鬃勇牭胶笳f:“這是懂得正確行賞啊,襄子!獎賞一個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沒有敢失禮的了。”有人說:孔子不懂得正確行賞的道理。善于賞罰的人,能使百官不敢越權(quán),群臣不敢失禮。君主設立法令,而臣下沒有奸詐之心。這樣的話,就可以算是善于賞罰了。襄子有君臣關(guān)系密切的恩澤,掌握著令行禁止的法令,這樣尚且還有驕傲輕慢的臣子,這是襄子不善于懲罰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謀事有功才應該獎賞?,F(xiàn)在高赫僅僅是不驕傲輕慢,而襄子卻獎賞他,這是不善于獎賞。所以說,孔子不懂得正確行賞。
材料二:
陳國有個武將,對子鮒說:“韓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論截然不同之處。我經(jīng)常探索他們的意圖并比對他們的行為,經(jīng)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止惡勸善這方面,韓氏未必是錯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確。像韓非這樣的人,也是當世的圣人?!弊吁V回答說:“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好事而喜歡穿鑿附會的人,在言談中一定引經(jīng)據(jù)典來自我修飾,援引圣賢的事例來標榜自我賢能,想要獲得民眾的信任從而傳播他的說辭。像諸子的著作,其中的義理都是這樣。請允許我簡略地說其中的一小部分,您來仔細考察它真實與否?!蔽鋵⒋饝恕W吁V說:“最近趙國和韓國一起攻打知氏,趙襄子先獎賞臣子然后才有戰(zhàn)果。韓非子在他的書中說,孔子贊賞趙襄子的做法,以此來強調(diào)“禮”的根本,然后在書中批駁孔子的看法,難道不像是真的嗎?然而這其實是欺騙。如何能夠證明這一點呢?早年我國先君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時荀瑤與韓國、趙國、魏國攻打鄭國,遇到了陳恒而返回,而這時夫子已經(jīng)去世了十一年,而晉四卿都還活著。后來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滅亡。這兩個事件之間相隔很久,韓非子竟然提到了它們,沒有一點慚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無事生非的人,這都是韓非的罪過。因此我對這些旁門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聽取諸子的言說已經(jīng)很久了。而你卻使用以測日影的儀器來測量天空,用手指來測量深淵,失明于大道而不覺悟,相信謊言而懷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p>
責任編輯 廖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