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一博 謝紅霞
(山西省財政稅務??茖W校,山西 太原 030024)
中非合作肇始于1965年,以中埃正式建交為起點,我國陸續(xù)與非洲多個國家與地區(qū)建立了外交關系,為中非全面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礎。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的召開標志著中非合作邁入了全面深化的新階段,也為中非旅游合作構建了基本框架。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非合作再上新高,在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五通”機制的保障下步入了高速發(fā)展的新征程。作為非洲極具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國,毛里求斯政治環(huán)境穩(wěn)定,經濟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優(yōu)良,旅游產業(yè)發(fā)達,全面分析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市場,可為中非旅游合作的深化與改進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
毛里求斯素有“天堂島”之稱,位于非洲東部,整個國土由毛里求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總面積為2 040平方公里(包括屬島面積175平方公里),約126.6萬人。旅游產業(yè)是毛里求斯第三大創(chuàng)匯產業(yè),產值占毛里求斯GDP的12%左右。獨特的自然風光、溫暖的熱帶氣候、綿延的海岸線、細膩的沙灘、熱情的民眾、頂級的旅游設施、穩(wěn)定的社會治安等使毛里求斯位列世界五大婚禮及蜜月圣地之一。在第十七屆世界旅游大獎(非洲與印度洋地區(qū))頒獎典禮上,毛里求斯超越馬爾代夫與塞舌爾,獲選“印度洋地區(qū)最佳旅游目的地”與“最佳旅游海灘目的地”。
2012—2021年毛里求斯接待游客人數及其變化趨勢分別如表1、圖1所示。毛里求斯旅游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1年毛里求斯接待游客人數為179 780人次,較往年下降明顯。但從近10年數據來看,疫情之前的2012—2018年,毛里求斯的年接待游客人數呈現(xiàn)穩(wěn)步上升趨勢,年均增長率達5.52%,拋開疫情因素,毛里求斯旅游規(guī)模呈持續(xù)擴張態(tài)勢。
圖1 2012—2021年毛里求斯接待游客人數變化趨勢
表1 2012—2021年毛里求斯接待游客人數
2012—2021年毛里求斯旅游收入及經濟貢獻度如表2所示。2012—2021年,毛里求斯的旅游收入和經濟貢獻度與接待游客人數呈正相關,保持了穩(wěn)步提升的良好態(tài)勢。毛里求斯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除2013年由于埃博拉病毒事件使旅游收入小幅下降外,2012—2018年旅游收入持續(xù)增長,平均年增長率達9.59%,2019—2021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旅游收入明顯下降。從經濟貢獻度來看,在過去10年間,毛里求斯旅游業(yè)在GDP中的占比保持在年均12%以上,旅游業(yè)對于毛里求斯的經濟貢獻度較高,可被視為毛里求斯重要的支柱產業(yè)。《全球旅游業(yè)競爭力報告》顯示,毛里求斯旅游業(yè)競爭力的全球排名從2015年第70位上升至2021年第38位,旅游產業(yè)競爭力上升勢頭迅猛,旅游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也不斷攀升。
表2 2012—2021年毛里求斯旅游收入及經濟貢獻度
2012—2021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區(qū)域分布情況如表3所示,2013—2021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結構如表4所示,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區(qū)域分布情況與結構分別如圖2、圖3所示。
圖2 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區(qū)域分布情況
圖3 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結構
表3 2012—2021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區(qū)域分布情況 單位:萬人次
表4 2013—2021年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客源結構
從空間分布來看,在過去10年間,毛里求斯入境游客中各大洲占比排名在2012—2016年依次為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美洲,在2017年—2021年依次為歐洲、非洲、亞洲、美洲、大洋洲。以2018年為例,歐洲游客82.43萬人次,占比58.9%,非洲游客31.26萬人次,占比22.3%,亞洲游客21.34萬人次,占比15.3%。二戰(zhàn)后,毛里求斯的旅游客源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占比保持在60%左右,究其原因,與毛里求斯曾是英國與法國的殖民地有關,在地緣關系與民間往來上聯(lián)系緊密。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fā)后,毛里求斯政府開始致力于亞洲與非洲市場的開拓,隨著多條直飛航班的陸續(xù)開通,亞非游客占比逐年提升,其中亞洲增長較快,成為毛里求斯重要的新興旅游客源市場。相較而言,由于直飛航線少與資源同質性較強,大洋洲和美洲赴毛里求斯的游客規(guī)模較小。
2017—2021年毛里求斯主要旅游客源國入境游客人數及客源國排名分別如表5、表6所示,2018年毛里求斯主要旅游客源國入境游客人數如圖4所示。
圖4 2018年毛里求斯主要旅游客源國入境游客人數
表5 2017—2021年毛里求斯主要旅游客源國入境游客人數 單位:萬人次
表6 2017—2021年毛里求斯主要旅游客源國排名
從表5、表6數據來看,在毛里求斯的前10大客源國中,歐洲國家占比約60%,主要包括法國、英國、德國、瑞士、意大利和奧地利;亞洲國家占比約20%,主要包括印度和中國;非洲國家和地區(qū)占比約20%,主要包括留尼汪島和南非。整體上,毛里求斯的旅游客源國呈現(xiàn)如下特征:(1)客源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普遍較高,前十名客源國主要以歐洲發(fā)達國家與中國、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為主,這一特征給毛里求斯以高端海島度假游為核心的旅游開發(fā)定位帶來關鍵影響;(2)歷史與地緣因素對毛里求斯的客源國構成影響深遠,長期排名前兩位的法國、英國都曾將毛里求斯作為重要的海外殖民地,而排名第三的留尼汪島則作為法國的海外領地而與毛里求斯交從甚密,這一歷史淵源給二戰(zhàn)后毛里求斯旅游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帶來深遠影響;(3)經貿拉動成為近年來毛里求斯吸引客源的重要因素。以我國為例,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深化,毛里求斯自2013年起對我國游客實施免簽政策,雙方經貿合作不斷擴大的同時,旅游往來也持續(xù)發(fā)展,至2017年,我國赴毛里求斯旅游人次已達7萬人次,較2013年實現(xiàn)翻倍,相信隨著疫情消散,經貿活動將進一步釋放對中毛旅游的拉動效應。
旅游消費是指旅游者在旅行游覽過程中為了滿足個人享受的需要,購買旅游產品或服務的總和,包括游覽、住宿、餐飲、交通、娛樂、購物等方面。2015—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消費結構及其占比情況如表7、表8所示。由表7、表8可以看出,住宿消費首當其沖,平均占比達60%以上;餐飲、購物、游覽、娛樂、交通、其他支出緊隨其后。從結構來看,體現(xiàn)出明顯的度假旅游特征,即以住宿、觀光為支點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進而拉動旅游總收入的全面增長。
表7 2015—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消費結構 單位:百萬盧比
表8 2015—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消費結構占比
近年來,隨著中毛兩國在經貿、人文領域合作的不斷深化,我國已成為毛里求斯在亞洲區(qū)域的重要客源國,全球范圍內的第7大客源國,通過對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的需求特征進行分析,可為下一步深化兩國旅游合作、優(yōu)化游客結構提供必要支撐。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性別分布及性別結構變化趨勢分別如表9、圖5所示。從表9、圖5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但差距呈現(xiàn)逐漸縮小的趨勢;2020—2021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游客整體規(guī)模大幅萎縮,僅有的少量游客主要以商務出游為目的,因此男性占比明顯高于女性。
圖5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性別結構變化趨勢
表9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性別分布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過夜人數及平均停留時間如表10所示,2019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停留時間分布情況如圖6所示。從表10、圖6來看,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過夜人數保持在98%以上,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平均停留時間為7.1~15.5夜。以2019年為例,全部游客中停留時間為6~7天的占比最高,達60%以上。由此可以判斷,在過往的毛里求斯入境游產品開發(fā)中,針對7~8天的行程規(guī)劃占主體地位,與此同時,基于游客屬性與動機的差異開發(fā)多樣化產品還有較大空間。
圖6 2019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停留時間分布情況
表10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過夜人數及平均停留時間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動機分布如表11所示;2018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動機占比情況如圖7所示。從表11、圖7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動機中度假占比最高,達88%以上,商務動機居于第二位,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由此看來,作為印度洋最熱門的海島旅游度假勝地,度假游是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的首要動機,但商務出行比例的穩(wěn)步提升也預示著伴隨未來中毛經貿合作的持續(xù)深化,商務旅游將成為兩國旅游合作的熱點領域。
圖7 2018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動機占比情況
表11 2015—2021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動機分布
2015—2018年我國游客赴毛里求斯旅游方式占比如表12所示。從表12來看,我國游客赴毛里求斯旅游方式以包價游為主。我國游客有75%左右選擇由旅行社代辦一切的全包價和半包價旅行,包括全程游覽支出、交通、酒店住宿、往返接送機等項目;我國游客有25%左右選擇非包價旅游形式,此類游客多通過攜程網、去哪兒網、途牛網、飛豬旅行、驢媽媽旅游網等OTA平臺進行毛里求斯當地旅游產品的預訂。伴隨跨境游客自由行、深度游偏好的不斷增強,盡快提升旅游產業(yè)信息化水平,優(yōu)化散客接待體系,將成為毛里求斯進一步提升旅游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毛里求斯旅游局2018年游客調查報告顯示,獲取毛里求斯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別為互聯(lián)網(54%)、親友(16%)、旅行社(12%)、宣傳(11%)、社交媒體(4%)、其他(3%),如圖8所示。聚焦我國游客,互聯(lián)網是游客獲取毛里求斯旅游信息的首要途徑,親友間的口口傳播次之。基于我國游客的信息獲取習慣,以小紅書、抖音、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與以攜程、去哪兒網、飛豬旅行、驢媽媽旅游網等為代表的OTA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扮演獲取旅游信息的首要角色。
圖8 2018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獲得旅游信息渠道占比情況
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消費支出及占比情況如表13所示。從表13來看,2015—2018年,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消費支出分別為52 500、55 000、55 600、56 200盧比,總體水平高于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消費的平均水平。從旅游消費支出結構來看,住宿依然為首要支出,占比近60%;購物、游覽、餐飲、娛樂、交通、其他消費緊隨其后,這與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旅游動機結構一脈相承,度假游屬性較為凸顯。
表13 我國赴毛里求斯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消費支出及占比情況
作為非洲最早發(fā)展入境旅游的國家,毛里求斯積累了相對穩(wěn)定的客源市場,從區(qū)域結構來看,呈現(xiàn)歐洲一家獨大、亞洲發(fā)展迅猛、非洲規(guī)模穩(wěn)定的格局。究其原因,歐洲與非洲之間作為宗主國與殖民地的歷史淵源、地緣關系上的鄰近性、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在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市場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決定作用。從近年的發(fā)展趨勢來看,經貿合作對新興客源市場的壯大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深化,我國游客在毛里求斯乃至整個非洲入境旅游市場中都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旅游也將作為紐帶使中非合作圍繞“五通”領域再創(chuàng)新高。
從過往十年的數據來看,毛里求斯圍繞自身豐富的海濱資源、地質景觀等自然資源所打造的“印度洋標桿海島目的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以觀光度假為重心的旅游開發(fā)定位與半數以上入境游客的旅游動機保持了較好的匹配度。但隨著旅游業(yè)態(tài)的不斷豐富、行業(yè)技術的不斷革新,一方面,自由行、深度游的比重不斷攀升,人們對旅游體驗的訴求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團隊游也由傳統(tǒng)的觀光游逐步向更具針對性的會獎游、研學游等類型遷移。由此看來,毛里求斯現(xiàn)有的旅游開發(fā)定位與產品體系已無法滿足旅游市場的新動向、新訴求,亟待通過旅游資源的深度發(fā)掘與產品體系的提質升級引領市場需求,進而保持區(qū)域旅游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為相對成熟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毛里求斯的旅游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水平在過去數十年間經歷了長足發(fā)展,在非洲各國中處于領先地位。但面對日新月異的旅游市場,現(xiàn)有設施與服務也暴露了諸多不足。第一,現(xiàn)有基礎設施與市場發(fā)展趨勢存有錯位。毛里求斯現(xiàn)有的旅游基礎設施主要圍繞高端度假游打造,在重點旅游城市不乏豪華的星級酒店、必要的交通與娛樂設施等,但面對日益增長的自由行客群與商務客群等潛力市場,設施的完善性與針對性還有巨大的升級空間。第二,現(xiàn)有服務定位無法滿足新興客源市場訴求。毛里求斯有很長時期的殖民地背景,這一淵源對其以歐洲為主的客源結構影響深遠,因此過往的旅游服務體系主要圍繞歐洲市場而打造,針對以亞洲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在語言、文化、信仰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服務真空,服務的便利性、系統(tǒng)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作為非洲相對成熟的旅游目的國,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市場的發(fā)展現(xiàn)狀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整個非洲入境旅游市場的現(xiàn)狀,長期的殖民背景不僅造就了歐洲與非洲錯綜復雜的歷史淵源,也鋪就了過去數十年中非洲旅游客源市場的基本格局。隨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多邊化趨勢的不斷發(fā)展,非洲入境旅游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推進,中非合作得以圍繞“五通”領域全面深化,我國也逐步成為非洲多國的重要客源市場,基于前述分析,疫情之后的中非旅游合作可從多個維度加以優(yōu)化。
面對中國這樣的新興客源市場,如何盡快打破語言、文化、輿論所帶來的信息壁壘,深化雙方的“民心”互通,是非洲各國優(yōu)化客源市場結構的必要途徑。通過實施目的地整合營銷策略可以很好地打通這一路徑,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優(yōu)化:第一,基于游客獲取信息習慣的變革,強化新媒體渠道的傳播效能,讓非洲旅游的標簽通過抖音、小紅書等主流新媒體平臺在我國游客群體中不斷曝光、裂變,實現(xiàn)客群培育的持續(xù)升溫;第二,針對中非雙方的文化壁壘,優(yōu)化旅游傳播內容體系,適度放大中非作為文明發(fā)祥地的共性文化因素,科學呈現(xiàn)雙方在旅游資源供給上的差異化吸引力,以文化認同帶動旅游互通;第三,借助中非合作的政策紅利,加強政府層面的營銷傳播,在采用大型論壇、推介會等傳統(tǒng)形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節(jié)慶、賽事、線上活動等形式提升政府營銷的親和力、落地性,實現(xiàn)營銷內容、方式、渠道的全面整合。
作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不僅擁有撒哈拉沙漠、塞倫蓋蒂草原、維多利亞瀑布、尼羅河這樣壯麗的自然風光,更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fā)祥地之一,坐擁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非洲正在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但放眼整個非洲,無論是北非的埃及、摩洛哥,東非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還是南非的博茨瓦納、毛里求斯,旅游產品體系與消費結構單一的現(xiàn)狀并非個例,圍繞高端度假游所打造的產品體系已無法滿足新業(yè)態(tài)下的市場需求。從中非合作的角度審視,可從以下兩方面優(yōu)化:第一,面向自由行、深度游需求的增長,完善旅游產品要素體系,可在現(xiàn)有度假產品的基礎上豐富目的地旅游資源的點位布局,為自由行提供更多線路選擇,同時通過不同類型住宿、餐飲供給、旅游公共交通等要素的完善滿足自由行群體便利化的訴求;第二,結合中非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合作進程,合理開發(fā)專題旅游產品,完善專題旅游線路要素配給,逐步擴大商務會獎游、科考研學游、人文修學游等特定新興市場的訴求,通過優(yōu)化產品體系滿足并引領市場業(yè)態(tài)的提質升級。
針對非洲各國在旅游設施與配套服務領域的現(xiàn)存短板,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非雙方可通過以下維度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動當地旅游環(huán)境的持續(xù)優(yōu)化。第一,通過基建合作逐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非雙方在基建領域的合作布局已初現(xiàn)成效,以此為依托,中非雙方可在旅游基礎設施領域展開更多合作,通過多類型、多點位、多層次的住宿、餐飲設施建設,目的地公共交通配套設施鋪設,購物、娛樂配套設施新增,滿足新業(yè)態(tài)下的市場訴求。第二,通過行業(yè)交流與人才互通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可加大我國旅行社、景區(qū)、OTA等行業(yè)主體與非洲當地的合作力度,同時借助專項人力資源培訓與輸出項目,完善非洲各國的旅游服務體系、提升旅游服務水平,逐步滿足新興市場的服務需求。第三,通過中非雙方在政治、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多維協(xié)作,推動非洲各國的政局、治安、生態(tài)、生活等環(huán)境的逐步改善,構建旅游生態(tài)與資源利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