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萍 王喆
【摘要】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在政策扶持、技術驅動、資本推動等多重作用下,實現(xiàn)了出海模式和規(guī)模的跨越式發(fā)展,海外影響力與日俱增。揚帆出海的中國網絡文學已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強勁力量。從斯圖亞特·霍爾的接合理論出發(fā),考察中國網絡文學在中華文化走出去和加速全球社會的雙重語境下如何借用互聯(lián)網模因,從審美共通、情感互動和文化接合三個層面完成與全球大眾文化的接合實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中國網絡文學產業(yè)應直面當前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構建政府引導、產業(yè)帶動、學界聯(lián)動的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巧妙運用接合策略,打造融合中華文化元素、呼應全球議題、滿足世界青年審美需求的網絡文學作品,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全球化表達,進一步推動中國網絡文學揚帆遠航。
【關? 鍵? 詞】網絡文學出海;網絡模因;接合理論;中華文化走出去
【作者單位】高金萍,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王喆,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共產黨形象全球傳播與認同研究”(21&ZD314);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習近平國際傳播論述融入‘全球傳播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239.2;I206.7【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13.006
網絡文學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普及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文學形態(tài),它既是傳統(tǒng)出版與數(shù)字出版的結合體,也是大眾文化勃興的一種體現(xiàn)。20世紀90年代,網絡文學正式進入中國公眾視野。2002—2003年,《魔法騎士英雄傳說》在東南亞風靡,中國網絡文學出海之旅由此啟程。歷經20余年發(fā)展,中國網絡文學在政策扶持、技術驅動和資本推動等多重作用下加快出海速度,出版模式迭代創(chuàng)新,出版規(guī)模迅速壯大,海外影響力與日俱增,如今,中國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和主流方式之一。2022年9月,《復興之路》等16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首次被規(guī)模居世界前列的學術圖書館——大英圖書館中文館藏書目收錄,足以表明中國網絡文學正在成為一種世界級的文化現(xiàn)象[1]。中國網絡文學與美國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一起被并稱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2]。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發(fā)展目標,要求健全現(xiàn)代文化產業(yè)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yè)項目帶動戰(zhàn)略,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強勁力量,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對“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這一時代命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結合斯圖亞特·霍爾的接合理論,考察中國網絡文學以大眾文化形態(tài)融入全球文化的動因,嘗試為中國網絡文學出海、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對策建議。
一、重思網絡文學何以融入全球文化
目前,學界高度關注網絡文學出海這一文化現(xiàn)象,已有研究或從網絡文學出海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等實踐層面進行探討[3],或關注網絡文學出海的實踐案例[4],較少從全球傳播和大眾文化視角考察中國網絡文學如何破除文化折扣走向世界市場,貼近受眾需求,融入全球文化。
使用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檢索可見,當前國外已有學者從大眾文化傳播視角對中國網絡文學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如:有學者使用美國社會學家甘斯的品味文化與品味公眾理論對中國網絡文學進行考察[5];有學者從消費者(讀者)和生產者(作者)的關系入手進行可供性考察[6]。國內也有少量學者將文化研究中的接合理論引入短視頻、影視等大眾文化產品的跨文化傳播實踐中,對其在異質文化接合實踐中發(fā)揮的作用加以分析。顧準認為,李子柒短視頻的海外傳播是一種文化接合實踐,這是解決當前中國影像國際傳播問題的一種機制[7]。習少穎和胡敏認為,印度電影借助文化的割舍、拼接、重構等接合策略,形成了印度文化的全球傳播能力[8]??偟膩砜?,尚未有學者使用接合理論闡釋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動因。
接合理論是英國文化研究學派領軍人物斯圖亞特·霍爾最具解釋力的理論之一,闡釋為在一定條件下用“環(huán)扣”將兩種或多種不同元素連接在一起的方式,這個“環(huán)扣”不是永遠必然、被決定、絕對、本質的,而是一個動態(tài)、辯證的交界點,即兩種或多種不同元素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才會形成短暫的連接[9]?;魻柼貏e強調,不同實踐之間的接合并不意味著它們會變得趨同或者一個元素融入另一個元素,而是每個元素都保持和擁有其特定的決定性和條件。接合理論解釋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受眾如何被大眾文化連接在一起。這一理論秉承了英國文化研究學派一以貫之的開放性和介入社會現(xiàn)實的研究取向,凸顯了受眾的能動性,打破了階級論、本質主義、還原論等固有思維,將歷史、社會結構、階級、經濟、文化等因素放在一起,揭示了這些因素多重接合的可能,從而超越了把文化簡單歸結為一種生活方式、社會地位的范式。
霍爾的接合理論以其多樣性、多變性和語境化特征為研究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提供了一種具有可行性的分析方法。顯而易見,中國網絡文學是受到多種利益影響并交織多元力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眾文化產品,其成功出海實質上是中國大眾文化產品與全球大眾文化審美的接合實踐。作為一種世界級文化現(xiàn)象,中國網絡文學出海也擁有某種“環(huán)扣”,進而超越國別、民族、階層、文化等因素,聯(lián)結了全球讀者。基于此,本文擬圍繞中國網絡文學與全球文化接合的“環(huán)扣”,就其接合的語境、接合的要素進行分析闡釋,以挖掘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成功因素,分析中國網絡文學與全球讀者接合的“環(huán)扣”究竟是什么,并思考其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帶來的啟示。
二、回溯中華文化走出去語境下的中國網絡文學出海
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中華文化自我覺醒和復興的追求與全球化雙重作用的結果[10]。2000年3月,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報告首次把走出去明確為國家戰(zhàn)略。2001年,走出去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自此,中國電影、中國出版等開始加快海外拓展步伐。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文學的第一宗海外實體書版權貿易也成功簽署。根據(jù)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2002年至今,中國網絡文學走過了以版權出海為特征的1.0時代和以文本出海為特征的2.0時代,正在步入以生態(tài)出海為特征的3.0時代。
1.網絡文學出海模式迭代
2004年,起點中文網開始向海外出售網絡小說版權,成為國內首個探索網絡文學出海的網站。此后,《鬼吹燈》《誅仙》《盜墓筆記》等具有代表性的網絡文學作品紛紛走出國門,在韓國、越南、泰國等東亞、東南亞地區(qū)大受歡迎。2012年,晉江文學城與20余家越南出版社、2家泰國出版社、1家日本合作方開展合作,發(fā)行地囊括東南亞多國[11]。在網絡文學出海的1.0時代,中國網絡文學出版商以海外版權授權的方式,將中國網絡文學的影響力輻射至周邊國家。
2012年以后,隨著平臺媒體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影響力日益提升,網絡文學的海外粉絲開始自發(fā)搭建海外翻譯平臺,積極引進中國網絡文學作品。2014—2016年,俄羅斯網絡文學翻譯網站Rulate以及英國網絡文學翻譯網站Wuxia World、Gravity Tales等紛紛崛起并呈現(xiàn)爆發(fā)性發(fā)展態(tài)勢,這些海外翻譯平臺為中國網絡文學文本出海插上了翅膀。
2017年,起點國際WebNovel上線,并與Gravity Tales達成合作,開啟企業(yè)、行業(yè)和產業(yè)出海的戰(zhàn)略布局。自此,中國網絡文學出海進入全新階段——通過自有平臺在海外傳播,并出現(xiàn)多模態(tài)產品互相聯(lián)結帶動,形成網絡IP?!蛾懾憘髌妗贰墩鐙謧鳌贰段⑽⒁恍軆A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在亞洲、歐美等地的視頻平臺大受歡迎。
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企業(yè)加快推進海外布局,起點國際上線海外原創(chuàng)功能,推文科技自主研發(fā)全球首個AI智能翻譯系統(tǒng),閱文集團啟動網絡文學IP全生態(tài)輸出計劃。目前,閱文、掌閱、縱橫等網絡文學平臺以不同的方式搭建海外作者創(chuàng)作平臺,培養(yǎng)海外本土作家,生產海外原創(chuàng)內容,實現(xiàn)了網絡文學海外本土化運營。
在IP孵化方面,海外原創(chuàng)IP風生水起,部分海外原創(chuàng)作品
2.情感互動:技術驅動下的網絡文學共同體
網絡文學是在網絡媒介環(huán)境中生成的新型文學形態(tài),其創(chuàng)作、傳播、衍生、消費都依賴網絡媒介。因此,與傳統(tǒng)文學相比,網絡文學具有典型的草根性和互動性。隨著網絡文學平臺數(shù)量的增多及功能的開發(fā),作者、讀者、運營者、管理者之間的互動更為緊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身份界限不再明顯,他們的溝通不再是傳統(tǒng)大眾媒介時代中作者向讀者的單向傳遞,而是作者與讀者在網絡空間中平等、雙向的溝通交流,他們同時成為網絡文學文本的參與者與建構者。在互動交流中,作者與讀者保持了網絡文學生產的持續(xù)性,不斷生產網絡文學的最新模因類型。
網絡文學平臺為海內外的網絡文學愛好者搭建起一個跨文化交流的空間。他們互相分享寫作經驗、閱讀感受等,從而不斷形塑網絡文學共同體的集體身份。然而,在媒介技術驅動的加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鮑曼所言的“衣帽間式的共同體”,只進行淺層次的情感互動,難以形成深層次的精神共鳴。在消費主義的裹挾下,網絡文學共同體的情感互動往往體現(xiàn)在表層,缺乏深層次的思想交流。以起點國際WebNovel為例,該平臺通過投票、打賞等功能形成了一套付費閱讀機制,讀者通過付費購買“貨幣”來解鎖新的章節(jié),作者通過創(chuàng)作符合讀者興趣和市場偏好的內容,以獲取相應的“貨幣”,提升自己的等級。這種模式將讀者、作者、網絡文學平臺三方的利益訴求緊密連接,構成了經濟維度上中國網絡文學與全球大眾文化接合的“環(huán)扣”,充分發(fā)揮了粉絲經濟的生產力,保障了網絡文學作品的持續(xù)產出與網絡文學市場規(guī)模的持續(xù)擴大,但同時也導致網絡文學生態(tài)的復雜化。起點國際WebNovel以投票、打賞為參照,對網絡文學作品和網絡文學作者進行等級化排序,使得網絡文學作者缺乏與讀者的深層次交流。一些網絡文學作品淪為迎合讀者淺層次情感需求的市場化產物,同質化、類型化問題突出,真正體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優(yōu)質網絡文學作品較少。
雖然網絡文學平臺為眾多網絡文學愛好者提供了情感互動空間,使網絡文學愛好者獲得了一定的社交快感和歸屬感,同時也使網絡文學作者的審美與網絡文學讀者的興趣相連,但市場逐利的資本邏輯讓部分讀者產生了失望的情緒,從而影響了網絡文學愛好者的深度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絡文學的文化出海。
3.文化接合:讀寫實踐中的文化感知
中國網絡文學作品讓眾多海外用戶在讀寫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感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海外用戶的評論中,“中國”相關詞語累積出現(xiàn)超15萬次,“道文化”“武俠”“茶藝”“熊貓”等中國元素關鍵詞被提及破萬次[12]。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食文化的《異世界的美食家》等出海的網絡文學作品廣受好評。海外用戶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自內心的熱愛,促使中國網絡文學在富有煙火氣的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長期以來,海外用戶對充滿神秘色彩的中華文化都持有較大的興趣,但中華文化典籍往往令他們難以理解,造成文化折扣。然而,網絡文學能夠將中華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其中,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出一個既具有中國特色又滿足海外讀者閱讀需求的新故事,從而使讀者更容易理解中華文化。《天道圖書館》以孔子為原型,塑造了一個貫穿全文主線的“孔師”形象,將尊師重道的中華文化融入其中。該作品對“超能力”“異世界”的刻畫,能夠讓海外讀者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中感知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此外,由網絡文學IP改編的《贅婿》《慶余年》等影視作品相繼上線海外視頻平臺,多模態(tài)產品的聯(lián)動配合,也將文化折扣轉向文化增值。
縱觀風靡海外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其文化接合實踐主要發(fā)生在包含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模因,它使中華文化跨越了語境的邊界和認知的障礙。奇幻類網絡文學作品主人公的“升級打怪”、科幻類網絡文學作品主人公對人類未來的探索、言情類網絡文學作品主人公對唯美愛情的追求等,都囊括了不同文化背景受眾能感受到的正義感敘事。這些含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模因構成了中國網絡文學與全球大眾文化的又一“環(huán)扣”,幫助海外讀者在共有語境下感受中華文化的底蘊。隨著網絡文學邁向生態(tài)出海模式,眾多海外讀者參與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將自己在中國網絡文學閱讀中感知的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對網絡模因進行復制、創(chuàng)作,這些海外原創(chuàng)網絡文學作品不僅推動了中國網絡文學產業(yè)的發(fā)展,也激發(fā)了國內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靈感。在互相借鑒中,中國網絡文學跨越語境的邊界,與全球大眾文化不斷接合。
四、提升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力
中國網絡文學在政策支持、技術賦能及市場導向下實現(xiàn)了揚帆出海,并從審美共通、情感互動和文化接合三個層面實現(xiàn)了與全球大眾文化的接合。然而,目前中國網絡文學走出去仍然任重道遠。政府引導、產業(yè)帶動、學界聯(lián)動的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重要性凸顯,能夠幫助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推動中華文化走得更遠、更快。
1.構建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推動中國網絡文學揚帆遠航
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配套政策,從全球視野和戰(zhàn)略思維出發(fā),加強對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統(tǒng)籌布局和引導,通過整合優(yōu)勢資源,推動網絡文學內容精品化、規(guī)模化,提升翻譯質量。網絡文學平臺應在政策引領下,平衡商業(yè)價值和文化價值的關系,積極承擔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使命,通過開發(fā)社交功能,為不同文化背景的網絡文學愛好者搭建起互動交流的空間,使網絡文學在交流碰撞中實現(xiàn)與全球大眾文化的深度接合,通過圍繞優(yōu)質網絡文學IP開發(fā)影視、動漫、游戲等多種媒介產品,實現(xiàn)網絡文學的“文化增值”。學界應加強對網絡文學出海的研究,深入挖掘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內在規(guī)律,為中國網絡文學的揚帆遠航提供經驗指導。
2.巧用接合策略,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全球化表達
全球傳播時代,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愈發(fā)激烈,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對展現(xiàn)中國的國家形象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當前,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關鍵路徑在于將中國故事與全球故事接合,實現(xiàn)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和中華文化的全球化表達。中國網絡文學之所以能夠成功出海是因為其能夠將人類共通的情感和經驗以柔性的方式接合到全球大眾文化之中,從而消解不同文化的差異,構建起一個協(xié)商互動的大眾文化空間,實現(xiàn)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對話。因此,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并不是單向地將中華文化推向全球,而是需要巧妙地運用接合策略,打造融合中華文化元素、呼應全球議題、滿足世界青年審美需求的網絡文學產品,并在媒介技術的驅動下構建起不同于“主體—他者”的第三文化空間,促進中華文化在與全球文化的對話交流中接合不同的社會文化語境,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全球化表達。
|參考文獻|
[1]曹玲娟. 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首次被收入大英圖書館[N]. 人民日報,2022-09-16.
[2]張熠. 網絡文學出海,9 部翻譯作品閱讀量破億[N]. 解放日報,2023-03-23.
[3]何弘. “網文出海”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 人民論壇,2022(16):104-106.
[4]馬孝幸,趙夢源. 中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網文出海研究: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譯為例[J]. 新閱讀,2022(8):59-62.
[5]ALEXANDER LUGG. Chinese online fiction:taste publics,entertainment,and Candle in the Tomb[J].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1(2):121-136.
[6]XIAOLI TIAN,MICHAEL ADORJAN. Fandom and coercive empowerment:the commissioned production of Chinese online literature[J]. Media,Culture & Society,2016(6):881-900.
[7]顧準. 接合:一種務實的傳播中國形象的話語機制[J]. 跨文化傳播研究,2022(1):83-96.
[8]習少穎,胡敏. 印度電影產業(yè)國際傳播的接合策略研究:對四部印度電影的案例分析[J].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9(9):58-68.
[9]周憲. 人文社會科學關鍵詞:文化研究關鍵詞[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10]高金萍. 全球化視域下的中國電影海外傳播力研究:基于2000—2018年中國電影的國際輿論分析[J]. 學術界,2020(7):167-175.
[11]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EB/OL]. (2020-08-31)[2023-06-25]. 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644.
[12]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fā)展研究報告[EB/OL].
(2023-04-11)[2023-06-25]. http://www.cssn.cn/wx/wx_xlzx/202304/t20230411_5619321.shtml.
[13]2022中國網文出海趣味報告發(fā)布|海外年輕讀者青睞中國網文 [EB/OL]. (2023-03-11)[2023-06-25]. https://www.sohu.com/a/652615008_121124744.
[14]LIMOR SHIFMAN. Memes in a Digital World:
Reconciling with a Conceptual TroubleMaker[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3(3):362-377.
[15]歐陽英. 理解當今世界的全球化:信息技術、社會時空與加速社會[J].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3(2):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