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玲
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識字、詞語理解、閱讀速度等。如果教師只是單純讓學生閱讀課文,沒有給他們創(chuàng)造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不善于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那么就容易讓學生在沉悶的閱讀中產(chǎn)生厭學心理。語文中讀與寫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將兩者拆分開來單獨教學,不但不會起到事半功倍作用,還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1]教師應緊跟教育改革步伐,探索出多種高效教學方式,以提高課堂閱讀趣味性,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進一步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
語文的教學往往從認字、讀句開始。到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就有了較大篇幅的課文,一些長句和段落的學習成了語文教學的重點。對于一些長篇文章,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自己默讀,然后認字,分析句子,理解課文含義,這樣的教學往往顯得單調枯燥。教師在教學中借助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圖片、視頻等,運用讀與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快速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趣味性。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落花生》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看視頻,視頻是一首小學生演唱的童謠:“綠葉子,小黃花,沙土地下安了家,安了家,等到花落地呀,地下生出好多胖娃娃,胖娃娃?!睂W生聽了童謠,自然能猜想到唱的是花生。以視頻童謠的形式引入課堂內容,然后把準備好的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是什么,從哪些方面入手,需要掌握的知識面有哪些……思維導圖中關于基礎知識的整理為:字(掌握、認讀、多音字)、詞(生詞、搭配)、句(解析)。讓學生把課文中需要學習的生字用卡片的形式展示出來,制作生字卡。學生在閱讀全篇課文時,把生字圈出來,對照教師制作的卡片,熟讀生字直到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教師還制作好句解析卡,把課文中的妙語佳句摘抄下來,讓學生反復朗讀并解析。如“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單看這一句話很容易讀懂,但是如果聯(lián)系整篇課文,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疑惑:“為什么要像花生?像桃子、蘋果就不好了嗎?”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從對立面思考問題,蘋果、石榴既有讓人愛慕的外表,又滋味甘甜,在現(xiàn)代人看來就是既好看又實用。但外表美與內心美不能相提并論,一個人也許相貌平平,但若能無怨無悔地努力,默默奉獻,更值得人敬佩。這樣閱讀與認知相結合,一方面消除了學生單純閱讀的枯燥,另一方面豐富了閱讀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課堂閱讀內容,讓學生在讀與看中體會閱讀的樂趣,感悟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學生本身就比較活潑好動,缺乏定性,如果整節(jié)課都要求學生坐在那里閱讀課文,那只會讓他們覺得渾身難受,坐立不安。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與寫結合,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改革的今天,重視的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2]語文的讀與寫本來就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在閱讀中加入寫作鍛煉,既可以提高閱讀水平,也可以通過寫作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鳥的天堂》這一課時,課堂開始時,先隨機抽三個學生,教師念出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生字、新詞,讓這三個學生嘗試在黑板上寫出來。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檢查學生有沒有做到課前預習,二是讓學生明白閱讀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學生寫不出來也沒關系,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生字,并把拼音標注在上面,根據(jù)拼音進行拼讀,讀不通順的句子、段落就多讀幾遍。接著教師出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插圖,如,各種各樣鳥兒的圖片、大榕樹的圖片,把插圖和課文放在一起對照。學生觀看插圖,把表示榕樹特點的詞語寫到本子上??梢允钦n文中的詞語,也可以用自己的詞語概括。兩分鐘后教師查看學生的答案,茂盛、壯大、枝繁葉茂等各個形容榕樹特點的詞語躍然紙上。這小小的寫作鍛煉,既緊扣課文內容,又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接著,教師讓學生精讀課文中寫鳥的部分,同時提出問題:“閱讀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是你,會怎么寫百鳥歡騰的畫面?”不同于作者,小學生的文筆還比較稚嫩、生澀,但勝在想象力豐富,能把榕樹的茂盛、百鳥的歡騰寫得與眾不同。如學生A 在描寫榕樹時寫道:“大榕樹那像章魚的爪子一樣的根莖刺破地表,扎入土地?!睂W生B 在描寫鳥兒歡騰時寫道:“鳥兒們旋轉著,跳躍著,展示著自己優(yōu)美的身段。百靈鳥用婉轉的歌聲給同伴們伴奏,它們一起譜寫著生命的樂章?!北M管學生有時候用詞不那么恰當和準確,但卻能把自己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在既定的情境下,通過想象完成寫作任務,這不失為一種鍛煉他們寫作能力的手段。在學習了整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設計“抄寫句子,積累語言”“拓展練習”這兩個寫作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再一次閱讀課文,把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有意義的句子、段落摘抄在作業(yè)本上,課余時間多背誦?!巴卣咕毩暋痹O計題目如下:“鳥的天堂”已經(jīng)成了一處觀光游覽勝地。請你根據(jù)課文內容和收集的資料,寫一篇導游詞。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樹的特點描寫:粗大、茂盛、奇特、枝繁葉茂、美麗。鳥的特點描寫:多、熱鬧、婉轉、靈動、自由、興奮。這樣的讀寫結合,在閱讀中穿插寫作,在寫作中提升閱讀能力。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在讀中寫,寫中想,想中學,學中樂。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自然愿意捧起書本用心閱讀。
讀了一篇課文,理解了它的中心思想并沒有完事,還得要有將它復述出來,結合自己所感所悟表達出來的能力。這也往往是小學語文教師忽略的地方。有道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固然重要,但關于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讀與寫結合,強化學生的閱讀專注性。學生學了一篇文章,在復述過程中能把內容基本呈現(xiàn)出來,抓住作者的中心思想,加以自己的觀點進行表述,就算真正學習透徹了。[3]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讀與說結合起來,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
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首先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設計問題如下:“同學們在假期中去過很多地方游玩,那有沒有去過一些園林觀賞呢?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些這些園林?!睂W生A 去過北京頤和園,學生B 去過北海公園,學生C 去過承德避暑山莊,學生D 去過圓明園……他們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些皇家園林表述了出來。這些描述激起了全班同學對皇家園林的探討欲望。教師抓緊機會,引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圓明園為什么成了斷壁殘垣卻仍能被人們所紀念呢?曾經(jīng)輝煌的圓明園經(jīng)歷過什么災難,變成了今天的廢墟?”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尋找問題答案,并把答案說出來。學生通過整理和歸納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了圓明園遭受英法聯(lián)軍侵略、搶劫的劫難。在說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圓明園被毀的痛心,生出“面對欺凌,我們要振興中華,自強不息”的信念。接著教師讓學生精讀第三自然段,結合搜索到的相關資料,了解圓明園的建筑風格,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表達。一旦涉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學生必然要認真閱讀。只有認真閱讀,掌握了文章內容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內容準確表述出來。為了避免“無話可說”,學生只得認真閱讀,借鑒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句子,充實自己的講述內容。這樣,在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的閱讀專注性。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可布置小作業(yè):1.分小組收集圓明園相關資料,講述英法聯(lián)軍侵略過程。2.說一說作者王瑛琦創(chuàng)作《圓明園的毀滅》的背景。3.說一說為了守衛(wèi)圓明園,守衛(wèi)者都做了哪些事情。這些小作業(yè)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強化表達能力,通過大量閱讀積累語言,進而提高表達水平。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數(shù)都是圖文并茂的,有完整的注釋,富含童趣,故事情節(jié)性強,能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師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發(fā)揮想象,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在表演中感悟和體會,必定能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4]小學語文教師不妨嘗試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教案,給學生預留更多的時間,讓他們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編排、表演,以表演故事的形式化難為易,突破課文重難點,明白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演上。學生要呈現(xiàn)完美的表演,首先就要吃透課文,對課文內容和中心思想有深刻的理解。這就需要學生熟讀課文,分析課文。學生為了表演好,定會認真閱讀,在理解了中心思想后將自己的想法以表演的形式表達出來。首先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完成《草船借箭》課本劇臺詞的創(chuàng)作。
全劇分為三幕,由三批學生演繹。第一幕:事發(fā)地點:周瑜大營。人物:周瑜、諸葛亮。軍營中周瑜正與諸葛亮商討曹操水軍作戰(zhàn)之事。周瑜(囂張地):“水軍作戰(zhàn),弓箭緊缺。本督軍限你十天內造十萬支箭出來?!敝T葛亮(氣憤):“十天,你也太小瞧我了。我出馬,三天就夠了。”周瑜(一臉驚愕):“你吹牛不打草稿啊。我怎么看見天上有頭牛在飛呢!”諸葛亮:“不信?我們打個賭吧。我要是贏了,你繞著軍營蛙跳。你要是贏了,換我蛙跳?!?/p>
第二幕:事發(fā)地點:諸葛亮帳篷。人物:魯肅、諸葛亮。魯肅(責備):“先生啊,你夸下這天大的???,要是做不到真就要去蛙跳咯?!敝T葛亮(自信地):“我有秘密武器加持——氣象衛(wèi)星。”魯肅(震驚):“沒想到你還有這個!”諸葛亮(得意):“我夜觀星象得知后天晚上有霧,我設計20 艘船扎滿稻草人迷惑敵軍。讓敵軍以為我軍來襲,霧大不敢冒進,只得放箭自衛(wèi)。這樣,十萬支劍就不請自來了。”魯肅(佩服萬分):“先生神機妙算,令人佩服!”諸葛亮(謙虛):“過獎了,過獎了?!?/p>
第三幕:事發(fā)地點:江面。人物:諸葛亮、蜀軍將領、兵卒、曹操及其將士。諸葛亮:“啟航,直搗黃龍——曹營?!辈懿傩”骸皥蟾妫瑬|吳戰(zhàn)船進攻我軍。”曹操(從床上跳下):“真的嗎?快!水陸弓箭手準備,擊退敵軍?!编?!嗖!嗖!一場弓箭雨,十萬支箭都插在了稻草人上,霧漸漸散去。諸葛亮小兵:“報告,曹軍出動所有弓箭手,稻草人上插滿了箭,共計十萬支。”諸葛亮(命令):“返航,所有將士大聲吶喊‘謝曹丞相賜箭!’”所有將士:“謝曹丞相賜箭……”學生根據(jù)寫好的臺詞,分工合作,一人飾演周瑜,一人飾演諸葛亮,一人飾演魯肅,一人飾演曹操,用精湛的演技把周瑜的囂張和不信任表現(xiàn)出來,把諸葛亮的胸有成竹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把魯肅的敬佩、曹操的悔不當初等情緒都表現(xiàn)了出來。表演的學生演得盡興,觀眾看得高興。輕松詼諧的話劇表現(xiàn)方式,把《草船借箭》這一課文中各個人物性格特征展現(xiàn)出來,學生認識到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周瑜的善妒。通過諸葛亮巧妙的“借箭”,挫敗周瑜的暗算這一故事,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膽識過人和才智超群。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多種方式的應用,既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只局限于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探索豐富多彩的閱讀形式,把看、說、寫、演相互聯(lián)系,滲透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他們在課堂的點滴閱讀中不斷積累,由量變化為質變,提高閱讀水平和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