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南嶺莽山的樹葉陸續(xù)變得枯黃或火紅,它們繼而回到聳立厚重的大地,完成一年也是一世的輪回。飛翔的候鳥,這時候排列著火樹花樣或人字形的隊陣回來了,它們也是這個季節(jié)的集群。
久違的色彩,久違的聲音,千萬里追尋莽山,它們對故鄉(xiāng)的記憶,有著不可或缺的點綴。
高山流云,此時的莽山空闊通透。秋天是莽山收獲的季節(jié),一切果實都向著大地致敬。冷暖空氣夾擊的山面,必定會出現(xiàn)一邊大汗淋漓、一面凝固成霜的靜止鋒奇觀。
莽山處在地球的北回歸線上,它的南面是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北面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差對抗,干濕對抗,南北對抗。因此,莽山秋季的性格,有著無可比擬的多樣性。兀立險峻的群山在飛鳥看來,不過是有些波濤的湖面。我一直渴望如候鳥,從天空進入秋季的五指峰,清晰地巡航莽山的各個山頭與溝壑,鳥瞰莽山全景。
秋季可能是莽山最有厚度的季節(jié),我幻想擁有人與鳥的雙重視野和色彩分辨能力。
我真實進入莽山也是在最浪漫的秋季,踏歌而行溯源而上,最初相遇的,是北山腳下的樂水河。一個叫黃樂江的瘦男子,瑤族人,他來自樂水河源上的黃家塝,也是我的員工,最終成為我秋季賞山的領路人。他身材矮小,來應聘時并不合我意,但我最終還是決定錄用他。我不否認,那時涌動的善意情懷,來自《芙蓉鎮(zhèn)》《爬滿青藤的木屋》《浮屠嶺》等莽山文化名篇中的某個角色,這促使我不由自主植入莽山瑤族人的精神涵養(yǎng)。平時拼命工作的黃樂江,一到深秋便向我請一段稍長的假期,回莽山瑤族鄉(xiāng)收冷水稻、采秋茶。我覺得這是必要且充分的理由,我批假且同行幫忙,這位承載著工作和家鄉(xiāng)雙重重量的莽山人,我是打心底佩服的。
茶山,是秋天最有層次、最龐大的植物群落造就的景觀,它不像梯田中的金黃禾穗,按塊鋪在大地上,那是被茶農(nóng)疊起來的綠色毯子。相較于城市,莽山茶園只有夢中才會相遇。畢竟,一棟鋼筋水泥堆壘的高樓,拿來與大山比,簡直難以企及。當你仰望梯田之路,欣慰也會翱翔至縹緲的云端。
在秋季,水量充沛的溪圳,聽到的是歡笑的水聲,卻看不到如絲帶一樣流淌的漫長曲線。莽山兩岸,植物相互交織,彩云間,常有盤旋的大雁在茶山之上劃過。
我曾有機會在莽山自然博物館旁的吊橋上與號稱“蛇王”的陳博士聊天,我們聊烙鐵頭蛇,也聊與莽山有緣的人。陳博士年齡大了,他的眼睛里看上去有些風霜。吊橋下的小潭清晰如鏡,我知道蛇博士的追求之心,卻是澄明如洗。畢竟,他的形象是莽山的一個修辭。莽山不僅有綠色植被的撫慰,也聚集了人的呵護。生命茂盛的莽山,也許像人一樣,承載著物象和精神的交匯。
這個季節(jié)莽山漸生濃濃的晨霧,大自然有意讓疲憊的樹木有足夠的睡眠。覆蓋的霧退去后,樟樹、松樹、杜鵑、銀杏、梧桐、紅豆杉逐漸分明。這個時刻沿著山路而行,能清晰感受莽山的氣息吐納。路通向季節(jié)的深遠,路也將事物從深遠中喚出,我敬畏這個季節(jié)的每一道生命軌跡。
落葉知秋,有些枯黃的樹葉,一年年墜落,一年年生長,就如日月盈虧,是大自然減壓的方式,是莽山秋天的直觀寫意和提示。一座山的重量是眾多生命的重量之和,哪怕堅石也是生命的存在。
今年莽山的秋天別于往年,我不用再踏著沉重的腳步沿徑而行,而可以稍稍體會飛鳥之感,乘云梯觀賞五指峰茫茫的原始林海。極目五嶺南北,天人合一,此時的我仿佛離天際距離不遠,和它一樣,一同融入秋天。
地皮
爬上我家八樓西窗的紅棉,明艷如火,但已經(jīng)有疲憊之態(tài),它們不時向地面釋放一些厚實的大花。紅棉開花的時候最美,同時也是它最極致的負重時段。
生命中所有超載的東西,最終會在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間離散,從大地而來,最終交還給大地。紅棉花墜落于地皮的日子,有些擅烹飪的人會把花拾起來曬干,就成了煲湯的上等食材。
閑暇之際,我坐高鐵路過南嶺,回到嶺北。廣州的嶺南缺失了冬季,只得從秋天跳進春天。春風知情達意地入我懷,而嶺北的春天則尚且存續(xù)經(jīng)過秋冬兩季后冰雪消融的滌蕩,一幅萬物再度生發(fā)的景象。家里橘園的老樹,枝頭已經(jīng)泛起隱隱新綠。氣、光、音,這些隱蔽的自然秩序,以各有的效應,在大千和微細世界中運轉開來。各種蜜蜂聚會來往叢葉間,小蜜蜂數(shù)不勝數(shù),呈蝴蝶矢量幾何圖樣跳躍;大黃蜂轟鳴逼追,引得螞蟻聞聲快速而亂序地逃逸。
廣州的秋天也并未多么蕭瑟,而春天則讓山坳變得更潮濕,一些沉睡的生物醒來,癥結消解,天地人呈現(xiàn)了該有的狀態(tài)。
秋冬落下的葉子已經(jīng)腐爛,顏色幾近土色。這時,年邁的母親會提個竹籃,來園子拾菌子。細長的雞樅菌成窩生長,肥胖的牛肝菌成簇,雨后還有成片叫地皮的菌子,吃起來潤而不滯,滑而不膩。
我作為大山的離人,深愛這片生養(yǎng)自己的南嶺,就像它予我的諸多饋贈,每一件都寫著“鄉(xiāng)愁”二字。
作者簡介:張治龍,作品散見于《芙蓉》《當代人》《奔流》《牡丹》《大地文學》等刊物。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