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劉東亮
(中國民航大學 a.外國語學院;b.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天津 300300)
1994年,美籍印度裔學者庫瑪(B. Kumaravadivelu)首次提出了“后方法”的概念,宣告了語言教學“后方法時代”的來臨[1]。然而,后方法并不是對教學法的否定與排斥,而是對教學法的超越與重建,最終目的是形成一種多元、靈活、自由的個人教學實踐理論[2]。2020年發(fā)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指出:“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外語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盵3]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如何在后方法的范式下,把多種流派的外語教學法和信息技術相融合,是外語教育者亟待探索的問題。
外語教學法是依據哲學、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科學成果,對外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作科學的解釋,并總結、概括出外語教學的規(guī)律,以指導外語教學再實踐的獨立的科學體系[4]。然而,僅從外語教學法或信息化技術自身出發(fā),很難厘清兩者間的關系。因此,我們嘗試把雙方統攝到一般高等學校教學方法體系中,在更廣闊的視域下觀察信息化和外語教學法的定位,為二者的融合構建理論框架。
1.高等學校教學方法
對于高等學校教學方法的內涵,學界眾說紛紜。潘懋元將其定義為“師生聯系方式與科學方法的統一”[5]。薛天祥將其表述為“教師和學生為達到教學目的而共同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手段”[6]。謝安邦則認為其是“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間共同進行認識和實踐的方法體系”[7]。從信息化背景出發(fā),本文借用了楊梅玲和畢曉白設定的教學方法體系[8]。該體系區(qū)分了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幾個概念,構建了一個“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系統,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系統
2.外語教學法和信息化的定位
早在1986年,安東尼(E.M.Anthony)提出了外語教學法三個層次的概念:“思路”(approach)、“方法”(method)和“技巧”(technique)[9]。但后世學者對外語教學法的定義有諸多爭議。理查德和羅杰斯(Richards &Rodgers)認為外語教學法體系包含教學原理、方案設計和教學程序[10]。王才仁等提出了教學法概念的五層次論[11]。袁春艷構建了教學原理、教學方案設計和課堂施教程序三層外語教學法體系[12]??梢?外語教學法涵蓋從教學模式到教學方式的各個方面。
外語教學法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了諸多派別。其中很多是在特定語言學流派的影響下形成的[13]。這類外語教學法具有明確的教學原理,面向教學的全過程,屬于“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系統中的“教學模式”,如語法翻譯法、聽說法、交際法、任務教學法等。另一些外語教學法并無完善的理論基礎或不涉及教學全過程,屬于“教學策略”,包括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等。
信息技術則處在“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系統中“教學手段”的層面,受“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統攝。因此信息化只有在融入外語教學法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助力于外語教學。正因如此,2020年發(fā)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才使用了較為謹慎的措辭,一方面倡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一方面避免“唯技術論”的傾向。
后方法時代強調多元教學法的綜合與重構。然而,不同外語教學法對信息化的適用程度存在差異。俾便考查,我們沿著外語教學法發(fā)展的脈絡,對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外語教學法流派逐一進行梳理。
1.語法翻譯法、直接法和聽說法
這三個流派在不同歷史時期占據著重要地位。語法翻譯法是中世紀歐洲人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時所采用的方法,主張把語法作為教學起點,以閱讀為主要目標,遵循語法大綱,課堂教學模式為“語法講解——翻譯練習”。19世紀中期,直接法興起,重視口語,強調在語言和真實世界之間直接建立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把外語與實物、圖片和行動結合起來。20世紀40年代,聽說法興起于美國。聽說法的理論基礎為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口語為主要目標,以句型分級列表為大綱,課堂教學模式為“句型—重復操練”。
在外語教學中,語法、翻譯和句型一直是教學內容的重要部分,講解、練習、直接關系和重復操練等教學方式仍然有效。信息技術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為講解、練習、操練提供更加便利的媒介,可以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方便在語言和真實世界之間直接建立關系。實際上,從當前流行的微課、線上詞匯語法練習和線上口語操練中,依稀能分辨出上述幾種教學法信息化的蹤影。
2.交際法和任務型教學法
20世紀70年代,基于海姆斯(D.H. 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和韓禮德(M.A.K. Halliday)的功能主義語言學,交際教學法迅速興起。交際教學法放棄了傳統的語法大綱,轉向“功能—意念”大綱。交際教學主張通過真實的和有意義的交際學習語言,強調流暢性并包容錯誤[14]。
進入80年代后,交際教學法分化為弱勢交際法和強勢交際法。弱勢交際法視交際活動為教學的手段,肯定了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必要性。強勢交際法則認為語法知識可以在交際活動中自然習得,反對有意識地學習。任務型教學法脫胎于強勢交際法,認為學習者的語法建構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通過創(chuàng)造一種條件使學習者全神專注于意義、說或做,能夠最有效地促進這一過程[14]。
20世紀90年代,任務型教學法全面興起。在任務型教學法中,任務指以真實世界為參照、以形成語言意義為主旨的活動,分為“真實世界任務”和“教學任務”[15]。魏永紅總結了任務的三個特征:一是重視溝通信息,解決問題,不強調語言形式;二是強調任務具有真實性,不是“假交際”;三是評價重點在于任務的完成度[16]。
交際法與任務型教學法都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在做中學,重視真實、有意義的交際活動。這一方面與信息技術存在廣闊的融合空間。
3.混合式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混合式教學法應運而生?;旌鲜浇虒W法是一種將課堂教學與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教學相互結合而構成的學習模式[17],可以分為以下三類[18]:(1)適應型混合(Enabling blends):重點是為混合式學習提供途徑和便捷方式;(2)加強型混合(Enhancing blends):對教學法的補充,未從實質上改變教與學的形式,在傳統的面對面教學中加入額外的資源和補充材料,如線上材料;(3)轉變型混合(Transforming blends):教學法本質上的轉變,學生從單純的信息接收者變?yōu)橹R體系的主動構建者(借由動態(tài)交互平臺實現),如翻轉課堂。
項目式教學法指學習過程圍繞某個具體的學習項目,充分選擇和利用學習資源,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chuàng)新中獲得較為完整和具體的知識,形成專門的技能和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學習[19]。項目式教學法強調“在做中學”,與任務型教學相似,也注重項目的真實性,強調合作學習,不進行語言控制。不同之處在于,項目往往是多個任務的結合,并且時間跨度更大,可以延續(xù)幾周乃至一個學期。
以上兩種教學法指向局部教學環(huán)節(jié),屬于“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系統中的“教學策略”?;旌鲜浇虒W本身就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是“教學手段”對上層的“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沖擊的結果。
外語教學法中最能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的,當是任務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在這兩種教學法中,真實文本構成教學的重要材料,真實、有意義的交際和“在做中學”是教學的重要方式,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評價與測試需要課下完成。這些都開辟了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路徑。
我校自2017年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來,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采用項目式為主、多種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重構教學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中,基于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大學英語》系列教材,針對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了一個橫跨整個單元的大項目(grand project)和多個面向具體知識、技能的小項目(mini-project)。現以《新大學英語習察篇》第一單元為例[20],如表2所示:
表2 項目式單元模塊設計案例
單元小項目從教材內容中提煉,注重知識和技能訓練;大項目取自課外,不僅與單元主題相關,還應用到小項目中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模式兼取時間跨度較短的課堂任務和較長的課外項目,注重真實性、交際性,融合了任務型教學法和項目式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同時注重語言聚焦,包含一定語法翻譯法和聽說法的要素。這種綜合、靈活的教學模式,契合了后方法時代的外語教學實踐理論。在改革教學法的同時,也推動了外語教學信息化,普及了線上學習、測試平臺,建成了包含多屏顯示系統、可移動桌椅、分組投屏系統的智慧教室?;诮虒W改革和信息化建設實踐,信息技術應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為外語教學提供助力:
(1)拓展交際媒介,構建真實任務。信息技術和新媒體可以為交際提供更多媒介,豐富交際活動的形式、對象與內容,增加交際真實性。如,可以設計一個“新聞評論區(qū)”活動,學生分組設計新聞報紙,提交到網絡平臺,隨后其他學生跨班級在評論區(qū)發(fā)表評論和建議。這種新型的評價和反饋方式一方面可以促進反饋的即時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加互動的真實性。另一個案例是“推文設計”項目,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特定話題設計微信推文。在評價環(huán)節(jié),由教師修改各組終稿,并推選優(yōu)秀推文發(fā)表至學院的英語學習公眾號。該項目可以使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及新媒體編輯技能,契合任務型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采用真實性任務的基本原則。
(2)提供真實素材,促進沉浸式體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教師更容易獲取真實的文本和音頻、視頻素材,有利于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下培養(yǎng)文化意識和提升學習動機。例如在講解“經濟危機”時,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展示真實的圖片和影音片斷,引導學生沉浸于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時絕望的氛圍中,繼而引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能夠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課外項目中,讓學生分組調研大蕭條時期工人、農民、退休軍人的境遇,要求學生融合文本、圖片、影音等多模態(tài)形式,借助智慧教室的分組投屏系統進行展示與互評。在這一案例中,信息技術重新定義了項目設計的內容與邊界。
(3)提供在線課程,促進自主學習。無論是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還是項目式教學,由于交際與任務占據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語言知識的聚焦和輸入需要學生在課下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因此,教師應提供錄課、微課、練習,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在線課程提供傳統教學中課上講授的語言知識和任務或項目所需的支撐知識,以課文結構梳理、語言點講解、聽說讀寫譯技能和項目所需技能講解為主要內容。線上練習主要使用U校園和UTalk的在線課程,實現口語操練、詞匯和語法訓練。信息技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資源平臺、傳播媒介和監(jiān)控手段。
(4)提供線上測試,實現即時評價。由于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都以課堂活動為主,強調任務、項目的完成性和交際的流暢性,對于語言使用的準確性有所忽略。因此,應當加強語言準確性訓練,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線上測試和即時評價強化語言學習效果,主要由iWrite作文批閱、iTest線上測試和自建題庫實現。在實際使用中也呈現出一些問題,如學生對機器批閱作文不信任、線上測試存在替考和網絡中斷等,需要進一步探討應對之策。
信息技術只有融入外語教學法,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在后方法視域下,面對諸多外語教學法流派,教師應當結合本校教學改革和信息化建設實踐,綜合運用、靈活選擇以項目式為主、多種教學法相結合的信息化教學方案。然而,“教無定法”,推進外語教學信息化是一個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過程,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二者將來必定會產生更多互通互融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