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銘 (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孕育的一種優(yōu)良品質,在戰(zhàn)爭中展現(xiàn)出的英勇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推進我們不斷向前的精神動力。有學者認為“紅色基因就是在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生存、奮斗和發(fā)展的光輝歷程中演練出來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路線、精神境界、價值訴求、光榮傳統(tǒng)和作風氣派等”。[1]紅色基因的形成與發(fā)展與中國共產黨的抗戰(zhàn)歷程有關,是先輩們在艱苦奮斗中孕育出來的精神。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大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把革命先輩和戰(zhàn)爭中的無名英雄作為榜樣人物,把他們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啟發(fā)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紅色基因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沉淀著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為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精神動力,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
其次,紅色基因通過優(yōu)秀的紅色文化表現(xiàn)出來,學生接受紅色文化時,能從心底感受到革命先烈面對困難時不怕犧牲,敢于拼搏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這種精神觀念能激起大學生的斗志。當代大學生已經有了一定自我價值觀,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判斷力,學校教育里,教師通過知識的講解傳遞給學生關于情感的體驗和更深層次的引導,傳承紅色基因要用精神力量感染學生,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做到自覺自學,追求更高的知識水平。[2]正因為如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從弘揚紅色基因、傳授紅色文化入手,把優(yōu)秀的知識文化傳授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內化于心的觀念,將其作為精神動力,激勵學生認同道德觀念,做到角色內化。
最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意識形態(tài)也逐漸變得復雜起來。大學生接收到的文化也錯綜復雜,很多學生缺少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地接受,容易受到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甚至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大學生可以通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用革命先烈敢于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激勵自己,學習先烈們身上的“紅色基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將紅色基因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歷史的不斷進步,不同時代也都出現(xiàn)了時代的模范和開拓者,他們的故事也令人感動,因為他們身上都有共同的紅色基因,他們是紅色基因的自覺繼承者和實踐者。把這些歷史英雄的典型行為融入紅色基因傳承中,再把紅色基因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給當代大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在面對故意歪曲革命歷史的行為,在面對敵對勢力、誹謗英雄、混淆是非的時刻,對大學生踐行愛國情懷具有重要意義。[3]歷史革命精神教人變得智慧,教人明智,用非常有畫面感和感染力的手段和形式進行教育,通過耳濡目染的教育,調動大學生的好奇心,讓其產生探究歷史的愿望,主動投身于歷史有關的知識的學習中去,喚起大學生熱愛祖國的心。在學生學習紅色文化時,讓學生感受到一個國家不強大,在世界上就沒有地位。一個國家落后就會被看不起,只有強大了才能有地位,在世界上才有話語權。讓學生知道自己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使命,因此,加強大學生自身的實力迫在眉睫,意義重大。現(xiàn)如今,國際社會形勢嚴峻,中國現(xiàn)在是強大了,但是與周邊國家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需要很長時間的克服。作為大學生也應該有憂患意識,在學校里更應該抓緊時間學習,學習知識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為建設未來的祖國、實現(xiàn)國家富強勇往直前。
通過理論講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困難,引入紅色基因教育,有利于學生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增加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深入理解。紅色基因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它的時代內涵,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豐富,既增加了文化的思想內涵,也能讓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一舉兩得,以此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4]政治上的思想理念轉化成文化上的理念,給紅色基因滲透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了更多的路徑。將紅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為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加入了新的經驗、新的思想。在文化的建設中,有利于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將紅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前提要確保我國文化的堅定性,在確保傳統(tǒng)文化的穩(wěn)定與我國文化的競爭力的基礎上,促進我國文化自主權的有效鞏固。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時,融入紅色基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學到新的東西,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
大學校園的紅色教育主要采用教育和社會實踐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巧妙地依托紅色基因實現(xiàn)知識學習、能力建設和價值建設的有機整合,并可以將大學的教育目標、教育要求內化于心。促進大學生將紅色基因融入自身思想建設之中,實現(xiàn)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 。
高??梢栽谛@文化中融入紅色基因。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了解如何向學生傳授紅色文化和紅色資源的知識,并在必要時通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進行評估,以增強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積極學習,促進并融入紅色文化。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紅色資源,更好地向學生傳達紅色文化的相關知識,通過引導學生在學習紅色文化時感受紅色文化教育帶來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紅色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校園文化里積極融入紅色文化,發(fā)揮紅色基因的文化精神。
其次,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的作用,多組織有關校園紅色文化教育的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紅色文化里感受更多的文化精神。[5]例如,結合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的講座、紅色歌曲歌唱比賽、藝術創(chuàng)作、演講辯論等相關的形式,開展有關紅色文化的主題校園活動,深入理解紅色文化,關注紅色經典,舉辦紅色文化節(jié),通過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最后,積極鼓勵學生去進行一些紅色文化相關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這個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了解紅色基因所要表達的理念在文化精神方面給學生帶來的正面影響,進而對學生思想人格產生積極影響,從大學生的行為上對其施加影響,使大學生變得更加堅定,重新接受不同的情感,不斷培養(yǎng)情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自覺主動地在校園文化里學習紅色基因。
大學生的校園生活里有多姿多彩的活動,在這當中把紅色基因通過文化熏陶的方式融入豐富的校園日常社會實踐中,大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知識和道德素養(yǎng),在實踐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使他們的社會適應力和社會責任感均得到有效提高,為學生提供真正的實踐機會。將紅色基因融入校園日常社會實踐中,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落實,可以通過組織一些有關紅色文化的活動、社團活動等實現(xiàn)。[6]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更加深層次地了解紅色基因,從中捕獲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并將其應用于社會實踐。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先烈愛國主義的博物館,使學生在參觀時真正感受到新中國的崛起,激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喚醒大學生建設美好未來、建設國家的熱情。在周末時可以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使大學生真正體會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與我們每個人休戚相關,從而不斷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把紅色基因繼承下去。還可以參觀學校附近的博物館,通過文化影響來激發(fā)對革命烈士的崇拜。
在任何年齡段,每個人都需要英雄和榜樣的引領。任何一種精神或信念,只有在人們的真誠支持下才能發(fā)揮其自身所具有的思維以及行為方面的引領價值。有必要尋求周圍有關紅色基因的文化,以此來增強大學生對紅色基因文化的認識。紅色基因的核心精神是與時俱進的,它引導大學生自覺地以身作則,促使大學生把革命先烈的精神作為一種價值導向,樹立榜樣,從自身做起,傳承紅色基因以及紅色文化。[7]同時,鼓勵大學生自主開展學校社團實踐活動,積極豐富紅色校園文化的建設。大學生社團不僅可以建設校園文化,而且也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高等教育改革時,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建設在其中也起到了文化價值導向的作用。[8]因此,當代大學生應在紅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主體作用,通過充分利用國家或校園的各種有意義的節(jié)日、各種有益于紅色文化傳承的活動、充分有效地發(fā)揮組織社團的作用,積極地在校園文化中表現(xiàn)并且傳承紅色基因,在實施過程中有效規(guī)范各項活動方案,把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去,讓學校的各個組織社團都有適合自己的紅色文化形態(tài)作為指引,在活動中融入紅色基因精神,實現(xiàn)紅色文化傳承。
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堂是大學生繼承紅色基因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地方,必須把紅色基因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實踐教育。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適當?shù)夭捎糜嗅槍π缘姆绞?,使教室里有關紅色基因的文化變得多樣、變得生動,以此來加強紅色基因文化的信服力。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涵和實質來自多方面,從學校、課堂文化開始,從知識基礎開始,根據教育教學實施目標的要求,在教授知識時可以適當?shù)剡M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融入紅色基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紅色基因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教學設備越來越先進,尤其是互聯(lián)網發(fā)展越來越快,其已經成為大學生接受信息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更是新時期大學生接收紅色基因文化教育的手段之一。創(chuàng)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為紅色基因的傳播提供了有力的途徑。因此,很有必要在課堂上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各種電子設備等進行高效的教學,也可以在校園網絡中建立一些有關紅色基因文化教育的網站,還可以在校園網絡中開設獨特的紅色基因教育專欄,并堅持建立交互式的紅色教育平臺來使用它。在課堂教學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而且還可以讓紅色文化變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