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
[摘 要] 本文對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及其原版繪本的整合教學進行探索,提出文字、文學、文化三個整合視角,并闡明了具體的整合路徑,旨在說明原版繪本與教材的有效整合,可以加強文字的豐富性和真實性,突出故事的文學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關鍵詞] 原版繪本;整合教學;小學英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教材的編寫既要反映課程標準的要求,保證基本內(nèi)容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也要便于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做適當?shù)娜∩岷脱a充。”由此可見,教師應適當轉(zhuǎn)變“教材至上”的觀念,根據(jù)學情靈活使用教材、優(yōu)化教材。目前江蘇地區(qū)使用的譯林版《英語》教材由于篇幅的局限性,部分文本存在語言生澀、語料不足的缺陷,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之配套的原版英文繪本圖文并茂、情節(jié)生動,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喚起學生閱讀的愿望,還能以其真實的語言、地道的表達、豐厚的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可以積極開發(fā)、利用原版繪本的“原汁原味”為教材添色,從而為學生接觸地道英語表達,感受英語語言魅力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從閱讀走向“悅”讀。
一、“定”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交點
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需要秉承教材文本為主,原版繪本為輔的原則,要明確引入原版繪本的初衷是彌補教材的不足,優(yōu)化教材的實際使用效果。因此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必須建立在全面分析教材文本的基礎之上,尋求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交點。
本文涉及的原版繪本與教材整合選取了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板塊。該板塊呈現(xiàn)了一則西方童話,講述了一個調(diào)皮的金發(fā)女孩偷偷溜入森林,闖入三只熊的屋子,從而發(fā)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教材文本在文字、文學和文化三方面存在不足。文字層面的問題有:教材文本文字過于精簡,學生難以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There be”句型的呈現(xiàn)過于密集,導致文本缺乏真實地道的語言情境。在文學層面,教材文本語篇單薄,忽視童話故事的文學性,缺乏閱讀吸引力。從文化層面來看,教材文本情節(jié)簡略,不利于學生挖掘文化內(nèi)涵,進而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可見,教材文本在文字、文學、文化這三個層面反映出來的缺陷即是整合原版繪本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繪”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路徑
確定了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交點,便可以探索二者的整合路徑了。本文立足于文字、文學、文化三個層面展開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力求增強所選教材的使用效果,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一)立足于文字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
從文字層面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主要從加強文字的豐富性和真實性入手。所選教材文本篩選并改編了原版故事中的情節(jié),使之簡略精短。教材編寫者考慮到學習者的接受能力和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而簡化篇幅無可厚非,但若因此錯失了讓學生接觸豐富的、連貫的真實語言材料的機會則實在可惜。故而筆者參考原版繪本,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適當?shù)恼稀?/p>
1.添加故事情節(jié)提高文字的豐富性與連貫性。一個好的故事從不會吝惜筆墨于主要人物的描寫,在教材中,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這篇文章文字簡略,缺失了對主要人物Goldilocks的性格描述,從而導致她闖入森林小屋,以及后續(xù)她在屋子里肆意而為的行為顯得難以琢磨。同時所選教材對故事中舉足輕重的三只熊的描述也少之又少,因而學生很難把握故事情節(jié)。
因此,筆者在整合所選教材的過程中結(jié)合原版故事對其背景稍做補充:“In the forest lives a happy family of brown bears. A naughty girl named Goldilocks lives near the forest. Her mother asks her to buy some food and warns her not to go to the forest. However, she just never listens.”將這小段添加于教材文本的開端,可使課文中的文字更加豐富與連貫。學生通過教師補充的這段材料能夠感知主角金發(fā)女孩Goldilocks的調(diào)皮任性,了解故事中三只熊原來是一家三口的關系。這些背景知識的鋪墊使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更加流暢自然,從而使學生能清楚地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
2.替換“There be”句型增強文字的真實性。所選教材為了強化主要句型,采用了多次復現(xiàn)的方式。教材文本總共由四個段落構(gòu)成,每個段落均呈現(xiàn)“There be”句型。這樣一來,雖然突出了“There be”句型,卻也使教材中的文字顯得十分刻意與生硬。
筆者認為應該對教材第二、三段的“There be”句型進行替換,使教材的文字句式更富變化,更加真實。例如,將第二段的“Goldilocks is in the house. She is hungry and thirsty.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替換為“Goldilocks is in the house. She is hungry and thirsty. On the table are three inviting bowls of soup”。第三段則將“Goldilocks is tired now. There are three beds in the room”替換為“Goldilocks is tired now. She finds three beds in the room”。這樣,富于變化的表達方式就打破了教材句式單一、生硬的局面,有利于增強教材文字的真實性和可讀性。
(二)立足于文學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
從文學層面開展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主要是要體現(xiàn)童話故事的文學吸引力。因此在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過程中應當發(fā)揮其文學價值,使學生愛上閱讀。
1.補充細節(jié)突出文學的語言美。教材文本使用了最簡練的語言講述金發(fā)女孩和三只熊的故事。學生能從教材中獲取主要故事情節(jié),卻難以體會文學作品的語言之美。而原版繪本在講述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還十分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因此,在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補充原版繪本中的細節(jié)描寫,使教材文本更加生動。
通過對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筆者將教材文本的第一段“Goldilocks is in the forest. There is a house”改編為“Goldilocks is in the forest. Deeper inside the forest, there is a charming house.”相較于教材原文的表述,改編之后的語言更具美感。最后一段“Goldilocks is afraid.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則可以改編為“Goldilocks is afraid. Her eyes nearly pop out of her head. 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顯然,增加的這處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金發(fā)女孩受到驚嚇后花容失色的樣子。
2.設置懸念發(fā)揮文學的想象力。教材文本中的三只熊直到故事結(jié)尾才登場,在此之前金發(fā)女孩是否在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呢?在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整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一點為學生設置懸念。
在教材第二段結(jié)尾可以加上一段原版繪本中的內(nèi)容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癎oldilocks feels full now. She walks around the house. She finds a lot of brown fur everywhere.‘They must have kitties,’she says.”教師在授課時呈現(xiàn)這段描述,并詢問學生:“Why is a lot of brown fur in the house?”有的學生表示贊同金發(fā)女孩的觀點,有的同學則猜想這可能表明屋主養(yǎng)了一些棕色的寵物狗,還有個別同學大膽想象這個藏在森林深處的屋子的屋主就是棕熊一家。
3.探討寓意提升文學的思想性。童話故事不僅能夠給孩童帶來快樂,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教材文本呈現(xiàn)了原版故事的部分情節(jié),但學生無法整體感知故事進而思考其中的寓意。整合原版繪本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閱讀體驗,使他們體會到閱讀童話故事的趣味,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可以基于故事全貌探討故事寓意。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對于這則童話故事的啟示,學生在思考后給出不同的見解。例如,我們應當學會自律,不能在沒有得到他人允許的情況下,隨意支配他人物品;又如,凡事不能將就,要多加嘗試,努力找到最讓自己滿意的狀態(tài);再如,我們應該具備冒險精神,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別人所不能發(fā)現(xiàn)。這些啟示正是童話故事文學思想性的體現(xiàn),非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不能得出。
(三)立足于文化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
魯子問教授指出,英文繪本閱讀具有顯著的跨文化教育功能。整合原版繪本不能局限于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更應借助原版繪本促進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因此,立足于文化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即在文化層面上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幫助學生建構(gòu)對西方文化的認識,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從而逐步培養(yǎng)起自身的跨文化意識。
1.探究主題意義,挖掘文化內(nèi)涵。主題意義是讀者與故事文本展開深層次對話后建構(gòu)起來的主要價值觀念。主題意義的探究有利于學生準確把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理解其文化內(nèi)涵。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作為西方童話故事的名篇之一,擁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教材文本可以實現(xiàn)對主要故事情節(jié)的概括和重點句型的訓練,卻無法滿足讀者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的需求。在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過程中,筆者補充了原版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從而使學生能夠建構(gòu)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完整圖景。學生通過分析故事情節(jié)發(fā)現(xiàn),金發(fā)女孩做出的選擇都是基于“just right”的原則。由此可見,這篇故事的主題意義即是遵循內(nèi)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這一主題意義的確立,標志著學生實現(xiàn)了由語言知識學習到文化內(nèi)涵挖掘的轉(zhuǎn)變。
2.完善人物刻畫,解讀文化象征性。Goldilocks原本只是童話故事中的一個經(jīng)典角色,但在西方文化中這一角色已然具備了象征意味。在英語表達中Goldilocks衍生出了很多獨特的用法。Goldilocks可以作為動詞表示“左挑右選”,而作為形容詞使用時表達的意思是“最適宜的、恰到好處的”,如:Goldilocks Zone(一個星球周圍的宜居地帶)、Goldilocks Planet(宜居星球)、 Goldilocks Economy(維持適度增長和低通脹的經(jīng)濟)。Goldilocks的這些引申意義正是故事中角色的性格與行事風格所賦予的,如教材文本所描述的Goldilocks在餐廳挑選湯和在臥室挑選床的兩個場景。在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過程中,筆者還增添了原版繪本中Goldilocks在客廳挑選座椅的場景。利用原版繪本完善對Goldilocks的人物刻畫,有利于加深學生對Goldilocks個性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解讀這一角色所賦予的文化象征性。
3.拓展中西童話,感知文化多樣性。童話故事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口,對兒童世界觀與價值觀的確立有著重要影響。閱讀豐富有趣的中西童話故事有利于開闊兒童的視野,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在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過程中,筆者搜集中西童話故事各兩篇作為補充材料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這樣,學生就能在中西童話故事的對比賞析中發(fā)現(xiàn)中西文化的異同,領略兩種文化的魅力,感知文化的多樣性。閱讀仿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兩種文化的交織與碰撞,就能逐步培養(yǎng)起自身的跨文化意識。
三、“展”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整合的效果
通過對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及其原版繪本的整合實踐,筆者探索出了整合原版繪本與教材文本的可行路徑。于文字層面而言,原版繪本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真實自然的語言輸入。整合后的文字更加真實地道、豐富連貫,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于文學層面而言,原版繪本的細膩筆觸與生動情節(jié)深深吸引著學生。整合后的文本突出了文學的語言美、想象力和思想性,故而更加具備閱讀吸引力,能夠讓學生收獲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于文化層面而言,原版繪本為學生推開了一扇認識西方文化的窗戶。豐富完整的繪本情節(jié)有利于學生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培養(yǎng)自身的跨文化意識。
可見,教材文本與原版繪本的整合不僅有利于優(yōu)化教材,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有利于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完成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zhuǎn)變。廣大一線教師應積極搜集與教材文本契合的繪本資源并進行個性化解讀,加強繪本資源與教材文本的整合,變閱讀為“悅”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魯子問.英文繪本主題意義內(nèi)涵與分析方法探索[J].江蘇教育,2021(61):25-31.
[3]譯林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4]Marshall J.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M].New York:puffin,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