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婷 陳嘉琪[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前赤壁賦》創(chuàng)作于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正值其人生低谷之時,物質生活艱辛,精神困境更使人痛苦,但蘇軾注定是要在也能夠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黃州一役,讓蘇軾如破繭成蝶般變得更加絢爛了。而創(chuàng)作于這一時期的《前赤壁賦》不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本文以語言、結構、情景理相融這三個方面為切入口,探析此賦作為經(jīng)典名篇而熠熠生輝的動人之處。
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充溢著一股真性情,他永遠是將心中真實的情感自然流露出來,不刻意雕琢追求辭達,追求表達的流暢,從而構筑了語言文字上的平易自然之美,讀來便覺沁人心脾、酣暢淋漓??v觀《前赤壁賦》一文,其深邃的哲學思想、空靈的藝術境界、跌宕的情感歷程,便在蘇軾一氣呵成、平易自然的語言中汩汩地流淌開來。
散文化是文賦最明顯的特色,在句式上則表現(xiàn)為以散體語勢行文,以散御駢,駢散相間?!肚俺啾谫x》作為宋文賦的典范之作,通篇有不少散句,又間有大量對偶句和排比句,增強了文章的節(jié)奏感和氣勢。開篇即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軾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散文句式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駢句和散句巧妙結合,流暢中見整麗,平淡中有韻味,如“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并且,蘇軾多用虛字來沖淡賦體的凝重,而形成平易舒暢的效果。“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边@里句式長短有序,結構大致相同,音步上都為“1+4”式,卻無絲毫呆滯之感,正因不同的虛字穿插于其間,使得整齊中有變化,既流暢貫通,又形成了一種舒緩悠遠的節(jié)奏。另外,在散句中,也間或插入一些似對實不對的偶句,如“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可見,此文賦在句法上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的特質,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與手法,讀來余音繚繞,其味無窮。
《前赤壁賦》以文為賦,在用韻上亦是不拘成法,趨于自由。通篇用韻在有意與無意之間,如第一段的“望”與“章”,其后的“間”“天”“然”“仙”等,押韻的形式多樣化,且若無韻而有韻。同時,賦中換韻較快,每段有一韻或幾韻不等,換韻處往往也是文義的一個段落。如第三段客曰處共換三次韻:
①東望武昌(chāng)……郁乎蒼蒼(cāng)……釃酒臨江(jiāng)
此處追述一代梟雄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光輝往事;
②侶魚蝦而友麋鹿(lù)……舉匏樽以相屬(zhǔ)……渺滄海之一粟(sù)
此處換韻的同時從論及歷史人物回到自身,悲慨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中是那樣渺小,功業(yè)無成,只是如蜉蝣、粟米般湮沒于塵埃之中;
③羨長江之無窮(qióng)……抱明月而長終(zhōng)……托遺響于悲風(fēng)
此處又由功業(yè)無成之痛轉到人生短暫、現(xiàn)實難以承受之痛。
可見,文中的用韻似無序而有序,韻腳是隨著敘事內容的變化而變化的。此外,韻腳也承載著表情達意的功能,如初入赤壁,蘇軾與客尚沉浸在夜游之樂中,所用韻腳的韻母都是響亮的開口呼ɑ;而描繪洞簫聲時,則改用了稍顯低沉的合口呼u和撮口呼ü??傊煌隈壻x的聲律整飭,《前赤壁賦》的用韻更加自然,隨著敘事的內容、情感的轉化而改變,韻隨意轉,全無斧鑿的痕跡,極富聲韻之美,讀來朗朗上口,余味悠長。
蘇軾作文不喜艱深之詞,更追求文辭上的質樸、清麗,造成一種平淡但不平庸,自然卻韻味無窮的老境之美?!肚俺啾谫x》一文亦是如此,不論是景色的描繪情感的抒發(fā),還是哲理的闡述,都以簡淡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恰當?shù)穆?lián)想呈現(xiàn),自然流暢。如“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用平易的文辭,常見的意象引發(fā)人們聯(lián)想,展現(xiàn)了廣袤悠遠的意境。又如描摹洞簫聲,“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嗚嗚然”既形象地將簫聲表現(xiàn)出來了,又從感受入手具體描繪,并運用比喻生動地將簫聲的綿延展現(xiàn)出來。再如“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一句,從眼前景物著手形象地闡述哲理,并將普通物象升華為具體豐富的想象,平易語言之下深蘊哲理。總之,此文運用簡淡平易而又富于美感的文辭在情景理中行走流轉,隨物賦形,傳神地勾畫了一個空靈悠遠的境界,讀來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從文章結構看,《前赤壁賦》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展現(xiàn)了蘇軾在泛游赤壁時的所思所感。文中蘇軾與“客”的言語,并不是真實的對話,而是作者心中的獨白。換言之,主客問答實是一種虛擬問對,特別是其中的“客曰”并非實為“客”之言語,這種形式是蘇軾沿用了傳統(tǒng)漢賦中典型的主客問答結構。從虛設人物以問答這一點來解讀此賦,能夠深入了解蘇軾的情感和思想歷程,感受文章的藝術魅力。
主客問答是漢代散體大賦最為顯著的結構特征,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但最早將主客問答用于賦體中的是荀子。荀子將先秦隱語中的問對形式進行加工而融入賦體文學中,創(chuàng)作了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以“賦”命名的作品——《賦》。如果說荀子《賦》篇中以隱喻形式設為問對還稍顯稚嫩,那宋玉等人的賦體創(chuàng)作則相對成熟。宋玉的大多數(shù)賦篇都使用了主客問答結構,且已基本成型,如《風賦》《高唐》《神女》等。而真正使得主客問答成為賦體的獨特結構是漢代散體大賦的創(chuàng)作。以枚乘的《七發(fā)》為代表,其以主客問答的形式,連綴了七件事情,對賦體文學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形成了賦文學中的“七體”。而后司馬相如對主客問答結構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將其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以《天子游獵賦》為代表,司馬相如的賦作以其輝煌的藝術成就將散體大賦的基本體式確定了下來,其后賦作家多沿襲他創(chuàng)造的范式,主客問答結構也成為漢賦的典型特征。
蘇軾《前赤壁賦》作為與漢大賦淵源頗深的經(jīng)典賦作,沿用了賦體主客問答的結構,賦中亦虛設了主客二人進行了一番論對。不同于以往賦文的是,蘇軾是以主客問答的方式來展現(xiàn)自我內心的沖突,“主”與“客”實是蘇軾心中矛盾對立的雙方?!肚俺啾谫x》雖說是記游散文,但蘇軾并非意在描繪赤壁景色,更重在抒情和論理。而如何將曲折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同時融入文章,且以適當、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呢?蘇軾作為古文大家,自然地想到了運用賦這一文體及主客問答的結構來記錄。賦的容量大,可展現(xiàn)的內容更豐富;且主客問答中“主”與“客”可以被看作是對立的雙方,從而便于展現(xiàn)蘇軾情感的變化與思想的轉折??傊?,蘇軾選取了最恰當?shù)男问絹斫Y構全文,我們便基于此點來探析主客問答所展現(xiàn)的藝術張力。
統(tǒng)觀全篇,可以看出作者所表現(xiàn)的矛盾情感是在喜和悲之間交織的。一方面,面對眼前皓月千里、水天一色的秋江月夜之景,詩人不禁陶醉于其中,任憑小舟在蒼茫無際的江上隨風飄蕩。于是在縹緲的白霧下,在清柔的月光下,在涼爽的清風中,詩人恍惚之間頓感超然物外,進而“飄飄乎如遺失獨立,羽化而登仙”。詩人赤壁泛舟而游的逸趣,溢于言表,躍然紙上。然而,另一方面,樂極生悲。月夜下,作者不禁吟誦明月之詩,歌詠窈窕之章?!懊髟隆迸c“窈窕”出自《月出》,這是一首男子思慕美人之作,情調是哀婉悵惘的;面對江水又追憶起屈原,且以美人這一意象暗指了對宋神宗的懷念與擔憂;而眼前的赤壁又讓蘇軾想起一代梟雄曹操,感念英雄都無法避免杳如塵埃,何況像“我”這樣功業(yè)無成,無所作為的漁樵之人;江水悠悠更讓蘇軾頓感人生短暫,回望現(xiàn)實又覺世事不盡意;而無法飛天成仙、脫離人世更讓蘇軾愈發(fā)愀然。
不過蘇軾就是蘇軾,即便困境重重,他也不會任憑自己在這痛苦處境里徘徊,而是轉化了思考的角度,受莊子“萬物其一”思想的影響,領悟到從萬物不變的真理,我們每個個體也都是永恒的,因而不必羨慕明月江水,更不必羨慕諸如曹操這樣的功成名就之人。再者,世間萬物都有其主人,沒有什么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因而不必總是計較得失,記掛榮辱。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卻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寶藏,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愿意踏入大自然,那抬頭仰望便是皎皎明月,面向山間便有徐徐清風,豈不樂哉!至此,蘇軾走進了一個水月無窮、盈虛無損的境界,且主動投向大自然的懷抱,以與清風、明月相伴為樂。主客之間的沖突、蘇軾心中的矛盾在這時得到了緩和,甚至于消解,達到了一種以我役物、無往不樂的境界。
《前赤壁賦》繼用漢代散體大賦中主客問答的形式結構此篇,一方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作者內心的矛盾情感,塑造了一個豐富的人物形象,極具個性魅力;另一方面作者將其所要闡明的哲理在主客對話這樣一種輕松平常的語境下傳達出來,且巧用比喻,生動形象,更易為讀者所理解,也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極大地增添了全篇的藝術趣味。
《前赤壁賦》一文意象連貫,以清風、明月、江水這三種意象為主貫穿全文,潛藏于意象背后的情感使得表層的意象統(tǒng)一為有機的結構;借助意象進行引申而闡述哲理也使得意象的作用發(fā)生變化,從而沒有意象重復而帶來的單調乏味之感。意在境中,不僅融情于景,更融情于理,情景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最終使全文既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又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起始即寫景,柔和的清風掠過平靜的江面,也輕拂過蘇軾的身旁,置身其中,只覺清爽舒適,此時蘇軾的心情尚是愉悅的。仰望夜空,即吟詠《月出》,哀婉惆悵的詩情開始隱隱牽動蘇軾內心的愁思?!吧傺?,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少焉”短短二字,可見明月的應聲出現(xiàn)讓蘇軾有些欣喜。然而“徘徊”一詞或是蘇軾的移情,徘徊有猶疑、彷徨之意,這恰似蘇軾當時的心情,經(jīng)歷了烏臺詩案讓蘇軾陷入一種困境,他不免在出世和入世間徘徊不定。再次望向江水又讓蘇軾追憶起為國殉江的屈原。“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惫鹉竞吞m槳都是美好之物,擊打和逆流而上則有種力量蘊含其中。這里蘇軾或自比屈原,隱隱表達了對宋神宗的忠心和奮發(fā)進取的意志。只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在天的那一方,相隔甚遠,不免令人低落。于是客吹出來的簫聲,聽來也是嗚嗚咽咽,且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其實也是蘇軾哀怨和思慕的情感綿延不絕,以至于驚動了深谷蛟龍,感動了孤舟嫠婦。進入赤壁以來,蘇軾苦悶的心情總是隱隱浮現(xiàn),于是他不斷地望向自然,尋求明月清風、江水白露的撫慰,然而,曲曲折折,實是難以釋懷!于是至此,終借簫聲表達得淋漓盡致。
上述意象的運用與景物的描繪生動表達出蘇軾此時心情的低落。清風舒適,使人飄飄然恍如到了仙境;明月窈窕,使人念起君王,半是思慕半是哀怨;江水悠悠,讓人憶起屈原,既是追念也是自喻,意象既牽引著蘇軾的情感,又是蘇軾情感的象征。而情感也有所起伏,從剛開始的不動聲色,喻于意象中,到后來蘇軾扣舷而歌,直抒胸臆,唱出心中情思,并借客的簫聲將情感展現(xiàn)出來。至此,景情渾然一體,空明澄澈的月下赤壁涌動著蘇軾復雜的思緒,以及糾結的情感。
蘇軾借客之口,梳理思緒,緩緩道出內心之悲。蘇軾由古戰(zhàn)場赤壁聯(lián)想起一代梟雄曹操,道出三層悲痛:一是功業(yè)未成,理想難達之痛。曾經(jīng)威震天下的曹操尚且湮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何況像“我”這樣無所作為的人,只是渺小如蜉蝣、粟米;二是人生短暫之痛。蘇軾此時望江水滾滾,流到天際,只覺自身生命無比短暫;三是現(xiàn)實之痛。人生有太多切實的痛要忍受,因而渴望飛天成仙,可這樣的愿望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三層悲痛,希冀愈來愈渺茫,蘇軾也愈來愈無奈,于是乎,只有將憾恨化為簫聲,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這里蘇軾由歷史古跡想到英雄,又以英雄比照自身,悲痛之情油然而生,且愈加強烈。
蘇軾最為令人佩服之處就在于他總能從悲痛中掙扎著走出來。宣泄過后,蘇軾開始以辯證的、智性的眼光來觀照水月,領悟到應該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審視自我,將自己融入集體之中,站在整個人類的發(fā)展去看世界,就不會總是拘泥于自我的渺小與得失,也才能感受到永恒,感受到人類的生生不息,感受到一代一代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偉大價值。面對自己的用世之心,蘇軾一邊寬慰自己,事物各有主,不是自己的終難成全;一邊學著以不爭、知足的平和心態(tài)來涵養(yǎng)自己的思想,努力使自己走向和諧的境界。于是再看清風、明月,就真的是大自然賜予的珍寶,清風有聲,明月有色,聲色娛人,且任何時地都能享用,這何嘗不是一件樂事?至此,經(jīng)過一番超脫的思索,蘇軾憤懣的心逐漸變得柔軟,逐漸從困惑中走出,以一顆更純凈的心去貼近自然,而奔向一個和諧境界。
蘇軾在此文中情、景、理高度融合,情感一直寓于夜下赤壁的特定景物中,論理也始終與赤壁環(huán)境相聯(lián)。而以清風、明月、江水為主的意象貫穿全文始終,其承載的意義也因作者情感、思想的變化而變化,流動于文字背后的作者動態(tài)的意脈則將意象統(tǒng)一為有機整體??傊K軾創(chuàng)造了一個詩情畫意般的境界,意象貫通,結構縝密,情感是連接文章的內在脈絡,論理圍繞著生動可感的意象,情景理三位一體,水乳交融。
總而言之,在《前赤壁賦》一文中,平易自然的語言給人以一種理性成熟的老境之美;獨具匠心的主客問答結構盡顯蘇軾跌宕的情感起伏;而在情景理高度融合下,空靈縹緲的水月意境訴說著哲理妙悟。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此賦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蘇軾就是如此的才情卓絕,他總能以最恰當?shù)乃囆g形式來表現(xiàn)心中獨特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