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云
日記是小學階段學生習作起步的一個重要形式,它選材靈活,寫法自由,可以幫助學生無拘無束記錄生活、積累素材、錘煉語言。新課標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基于此,教師應利用“日記”這種特殊文體,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促使學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在掌握日記格式的基礎上自主創(chuàng)作,完成學習任務。
日記不同于普通的作文,日記是每天生活點滴的記錄,它應當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活動記錄下來,因此日記的格式也與普通作文不同?;诖耍谌沼涀x寫指導中,教師應展示例文,讓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日記在格式上的特點,明確格式要求,初步理清寫日記的思路。
例如,教學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寫日記》,為了讓學生了解日記這種常見的應用文體,教師出示例文,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日記的基本格式。在課堂上,教師問道:通過對例文的觀察,誰來說說日記是什么?在引導學生充分交流后,教師總結:日記就是每天記錄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更進一步說,日記就是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與意義非凡的大事的集合。通過閱讀《蚯蚓的日記》和習作例文,我們發(fā)現(xiàn)寫日記一般都是記自己做過的事,也可以是自己所見、所聞或所感,或記錄自己的精彩生活,或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或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接下來,教師繼續(xù)追問:了解了日記的含義,你知道怎樣寫日記嗎?學生通過閱讀、分析例文,紛紛回答:日記要寫出日期、天氣、記錄的內容等信息。教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日記的首行居中,要寫上年、月、日、星期幾、天氣情況;從第二行開始寫正文,如作文的格式——先空兩格,然后開始寫;通常以第一人稱“我”來寫,主要記錄當天發(fā)生的事,內容必須真實。
日記寫什么內容,這是日記教學的重點。但是,日記內容究竟寫什么一直困擾著學生,日記不是簡單地記錄一天的生活瑣事。實際上,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人和事,只是學生還沒有學會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诖?,在日記教學指導中,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促使學生充分地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形成對生活的感悟,不斷積累素材,做到有內容可寫。
比如,教學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教師不妨從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處處留心皆學問”出發(fā),引導學生明確本單元的兩大語文要素,即“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以及“進行連續(xù)觀察”。基于此,教師圍繞“觀察”這一關鍵詞進行指導,讓學生在確定觀察對象的基礎上采用有效方法細致觀察、收集素材、完成寫作。在第一課時,教師利用教材內容(第46頁的四幅插圖,分別是小朋友們觀察種子發(fā)芽、樹葉顏色變化、月亮變化的過程,家里養(yǎng)的小貓)先讓學生觀察后再提問:如果是你,你打算選擇什么事物來進行觀察呢?接下來,教師在觀察方法方面給學生指導,讓學生明確觀察順序,即先觀察什么,再觀察什么,最后觀察什么,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去認識事物、感知事物,鼓勵他們發(fā)揮想象,豐富表達。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記錄自己觀察的內容,盡量將事物寫具體。
日記雖然是對生活的反映,但是生活中可以寫的內容太多了,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將值得書寫的內容有側重、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基于此,在日記讀寫指導中,教師應結合例文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明確寫作的重點,用生活化的語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串聯(lián)起來,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
比如,在《寫觀察日記》的第二課時指導中,教師為學生安排了連續(xù)觀察的任務,要求學生回歸生活,自主觀察,完成日記。有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泡綠豆芽的過程進行了記錄,按照日期將記錄整理成表格,清晰地展示綠豆每一天的變化,最后寫成日記。但是,從學生日記內容來看,其中的描寫十分簡單,在語言上缺乏技巧,難以展示其在觀察中獲得的情感體驗。對此,教師從“方法指導”的角度對學生的日記進行修改,啟發(fā)學生加入自己在觀察中的心情變化,適當運用修辭手法描繪綠豆發(fā)芽的過程。經(jīng)過修改,學生在觀察日記中增加了“自從泡好綠豆后,我連續(xù)觀察了兩天都沒有動靜。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觀察綠豆”等句子,表達自己急切的心情;將原本敘述性的表達進行了修飾,比如“綠豆長胖了,綠色外衣也變淺啦!它們在杯子里,你擠我,我擠你,好不熱鬧”,這樣的語句不僅生動有趣,還可以啟發(fā)學生遷移寫作技巧,錘煉語言,豐富寫作經(jīng)驗。
分享評價是加強日記讀寫指導的重要方式。小學生初學寫日記,在表達上還存在許多誤區(qū),有的學生甚至將日記寫成了“流水賬”。針對此,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分享評價活動,指導學生交換閱讀、分享心得、相互評價,探究寫好日記的方法,從而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比如,教學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記一次游戲》,教師指導學生以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在一次游戲中的體驗,然后組織開展分享評價活動,促使學生相互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問題。在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分組合作,組內成員交換日記閱讀,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打分。其中“語句通順,很少或沒有錯別字”打1分;“能從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三部分分段寫出游戲過程”打2分;“能詳細描寫游戲過程,且能將游戲中印象最深的場景寫具體”打3分。在學生完成點評后,教師深入各組進行交流,并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習作,對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即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讓全班學生幫助修改;針對游戲場景描寫不具體的習作,教師與學生一起想辦法進行完善。最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修改前后的日記,自主總結寫日記的經(jīng)驗。
總之,日記讀寫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日記這一特殊形式,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人、物、事,拓寬自己的視野,用心記錄周圍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并分享給他人。這樣不僅能夠鍛煉觀察能力,還能提升語言表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