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 孫小賀
“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是近年來課堂改革提出的新概念?!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應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意識”。學歷案是體現了這一有效教學理念的核心技術。
“學歷案”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提出的一種學習方案,是指“教師為了便于兒童自主或社會建構知識,圍繞某一主題而設計的學習過程的專業(yè)方案”。崔教授也認為教學方案應關注“學生學會什么”的學生立場。因此,筆者嘗試在初中語文人物描寫分析講評課中運用學歷案,以期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對此題型的正答率。
人物描寫分析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知識點,也是常見考點。筆者分析了近十年的廣州市中考語文試卷,發(fā)現有四年考查過此知識點。
2015年《地鐵客的風格》第19題:“下面語句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請加以賞析。(5分)”;2016年《獨立宣言》第20題“下面語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請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賞析(5分)” ;2018年《一只羊其實怎樣》第20題“結合上下文,從描寫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2022年《病人的健康》第17題“結合上下文,從描寫的角度分析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2分)”;最近一次區(qū)統(tǒng)考第18(1)題“結合上下文,從描寫的角度分析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2分)”。
此知識點不僅常見,而且學生容易輕視,容易失分。在最近一次的中考以及最近一次的區(qū)統(tǒng)考中,關于人物描寫分析知識點的得分率分別為66.25%、61.76%,而我校得分率為59.22%。從數據可以看出,對于這一知識點的復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這類題型的答題思路“描寫方法+情境+情感”是教師從初一甚至小學就已經反復強調的知識點。在一部分教師看來,只要能讀懂文章內容,掌握五種人物描寫方法,就勝券在握了。對這類題目的講評方式是僅將得分情況及評分標準告知學生,再強調“描寫方法+情境+情感”這一答題思路而已。但是筆者對本次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發(fā)現,參加考試的321人中只有131人回答正確,約占總人數的40%。筆者結合考場學生作答情況發(fā)現,對于這道題目,學生都落筆能答,但普遍會失分。
上述事實不得不引起筆者反思:對于這類題目的講評,以往沒有做到“教—學—評”一體化,只是主觀臆斷式講評,是典型的教師立場。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知道學生“不會什么”。因此,凸顯“學生立場”就要借助答卷幫助學生復盤答題過程。以筆者所任教的初三7班為例,學生的失分答卷大致可分為六種情況。通過與案例學生一對一談話復盤,筆者分析了這六種錯誤出現的原因:
學生一:對父親“不舍”這一情感的把握準確,但對于題干“從描寫的角度分析”這一重要提示沒有作出正確判斷,即文學術語中的“人物描寫的五種類型判斷”這一知識點掌握不到位。學生二:答非所問,暗含了父親走后,“我”通過詩集與父親精神共鳴的情節(jié),說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準確的,但把問題換成了“這句話對后文起到什么作用”,屬于審題障礙。經與學生一起復盤作答過程,也印證了這一推斷。學生三: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了父親的內心活動,充分理解了父親的矛盾心理,對劃線句子理解準確。但從“所以”二字可以看出學生答非所問,把問題換成了“為什么父親終于只是揮了一下手,便走出門去?!睂儆趯忣}障礙。經與學生一起復盤作答過程,學生對于題干問題所指比較模糊,也是對文學術語中的“人物描寫的五種類型判斷”這一知識點掌握不到位。學生四:學生準確判斷了人物描寫類型,也能把握句子中父親的情感,但缺少必要的分析過程,即動作描寫是怎樣表現出父親情感的,這需要放在具體情景中分析。屬于對“描寫方法+情境+情感”這一答題思路掌握不熟練。學生五:學生準確判斷了人物描寫類型,也能結合具體情景分析,但是忽略了這句話的主語是“父親”,應先思考正面描寫的人物,再進一步進行側面分析,屬于思維跳躍,作答時脫離文本原句。學生六:學生的答案看似符合“描寫方法+情境+情感”這一答題思路,但是在情感把握上,脫離了文本原句的動詞來分析,而是結合全文去推測父親當時的情感。屬于脫離題干文本。
針對以上錯誤出現的原因,筆者設計學歷案之前,進行了以下思考:
對于九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復習備考時間緊任務重,考慮到學生對人物描寫的相關文學術語尚有印象,并且在教學設計時應緊扣教材、緊扣文本,因此決定借助教材落實知識點的回顧。考慮到《孔乙己》是九年級下學期已經學過的一篇重要講讀課文,文中運用多種人物描寫方法,簡潔傳神地刻畫了孔乙己酸腐可笑的形象。因此,為“學生一、二、三”這類對人物描寫五種類型還掌握不夠熟練的同學,設置了任務一的表格(表1),以《孔乙己》中五種人物描寫對應的句子為例,既復習了重要課文,也回顧了人物描寫分析的知識點。
表1 人物描寫的五種方法和分析思路
考慮到“學生一、二、三、四”都需要規(guī)范和強化答題思路,我設置了身份互換的任務二,重現區(qū)統(tǒng)考的原題與評分標準,先設置活動1,讓學生強化答題思路,并且落實到筆頭。緊接著,設置活動2,在強化答題思路之后,引導學生以閱卷老師的視角,給六位同學的答卷評分并說明理由。任務二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評分標準,某些看似滿分的答案,對照評分標準打分,很有可能是零分。從而進一步為他們敲響“認真審題”的警鐘。
在任務一、二回顧人物描寫分析知識點、規(guī)范和強化答題思路之后,我設置了一個小結:給這幾位同學支幾招,幫他們拿滿分。這個小結能起到總結錯誤、吸取教訓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幫學生“避坑”。
以上都是準備階段,真題實戰(zhàn)才是檢驗成果的時刻,所以我設置了任務三:同類型題目的真題實戰(zhàn)。為了更貼近中考,在活動1中,我選擇了2022年廣州中考真題《病人的健康》第17題“結合上下文,從描寫的角度分析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2分)目的是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中考氣氛,體會“學以致用”。由于學生在課前已經閱讀過這篇文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給了3分鐘時間作答,由組長組織批改,從各組作答及批改的結果看,全班絕大多數同學都能達成目標,體現了“教—學—評”一體化。緊接著是難度提升的活動2,考察的是學生當堂閱讀和作答,我選擇了《備考精選》第281頁《外婆的世界》第2題。這道題考察人物描寫中的神態(tài)描寫,難度有了明顯提升,從學生作答的情況來看,掌握情況良好。
最后,設計“學后反思”環(huán)節(jié):“我的語文一模第18(1)題得分是(),今后遇到人物描寫類題目,我會提醒自己()?!蓖ㄟ^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總結自己作答此類題目的易錯點,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基于這種思考,我設計了這樣一堂“學生立場”的課。
【主題與課時】明確標準,規(guī)范答題——人物描寫分析講評,1課時。
【課標要求】1.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2.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學習目標】1.以《孔乙己》為例,回顧人物描寫的五種方法及分析思路。2.通過給同學的答案評分,明確人物描寫的答題規(guī)范,明確答題思路,降低失分率。3.通過即時訓練鞏固考點知識,強化人物描寫分析類題目的答題技巧。
【評價任務】1.完成學習任務一,回顧人物描寫的五種方法。(檢測目標1)2.完成學習任務二,明確答題思路。(檢測目標2)3.完成學習任務三,強化答題思維。(檢測目標3)
【學習過程】
學習任務一:知識回顧,辨方法。
活動1:以課文《孔乙己》中的句子為例,回顧人物描寫的五種方法及分析思路,如上表1(見上文)。
學習任務二:互動評分,有考量。
2023年天河區(qū)一模第18(1)題:結合上下文,從描寫的角度分析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2分)第二天早晨,我醒了。母親不在屋子里。父親手里拎著一只皮箱,站在地中間……父親看著我,似乎有話說,但最終只是跟我揮了一下手,便走出門去。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運用動作描寫,“看”“揮”“走”寫出了父親離家的情景(1分),表達了父親對我的不舍和不得不離家的無奈(1分)。
活動1:借助評分標準,我能總結出人物描寫分析題的答題思路是?
活動2:閱讀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給以下答卷評分,并說明理由。
學生一:運用虛實結合手法,父親看著“我”想說但又沒說,表現出父親的身上很沉重,但最終只是表現出父親對家有深深的不舍和對“我”的愛無法表達,為下文做鋪墊。得分:( )
學生二:為后面“我”喜歡上一本詩集后做鋪墊。得分:( )
學生三:寫出了父親想跟“我”說離家出走這件事,但是又怕留下太多疑(遺)憾,所以就只揮手表示再見,便走出門去。得分:( )
學生四:這是動作描寫,表現了父親的無奈與對“我”的不舍。得分:( )
學生五:運用了動作描寫,“看”“揮”“走”等的動詞,表現了父親離家出走與“我”告別的情景,表現了“我”的純真、迷惑。得分:( )
學生六:運用了動作描寫,“看”“揮”“走”等一系列動作表現了父親的慚愧和悲傷。得分:( )
【小結】給這幾位同學支幾招,幫他們拿滿分。
學習任務三:真題實戰(zhàn),不失分。
活動1.【2022年廣州中考真題】《病人的健康》結合上下文,從描寫的角度分析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2分)“我覺得這樣下去要糟糕。必須想出一個像樣的理由,不然她早晚會察覺?!绷_莎滿含擔心地望著卡洛斯??逅拱杨^伏在餐桌上,無聲地為自己的兄弟哭泣,那正是他們常常一起玩牌的地方。
活動2.備考精選381頁《外婆的世界》第2題。
【學后反思】我的語文一模第18(1)題得分是(),今后遇到人物描寫類題目,我會提醒自己 ?
【課后作業(yè)】備考精選379頁《一聲“喵喵”》第2(1)題。
這堂課的設計完全處于學生立場,在設計之前筆者反面分析了學生的答卷,從學生的錯誤答卷中復盤作答過程,分析失分原因,并且找了六位案例學生開展一對一談話調研,復盤答題思路。以上能夠解答知道學生“不會什么”的問題。
然后針對不同原因由淺入深地設計任務,強調審題技巧,強化答題思路,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文本分析答題思路,從而關注學生“學會什么”。從本節(jié)課三個評價任務的完成情況來看,學生達成情況較為理想,體現了“教—學—評”一致性。
這種“從學生錯誤答卷中分析原因設計教學—強化基礎知識點—學生做閱卷員打分,總結錯誤原因—實戰(zhàn)練習”的模式,在其他類似題型的復習講評課中同樣適用。
在課后的復盤梳理過程中,我也發(fā)現了這節(jié)課的諸多不完善之處。例如在課后作業(yè)題目中,個別學生對于五種人物描寫方法中的“外貌描寫”與“神態(tài)描寫”分辨不清。又如在學習任務三的打分環(huán)節(jié),我應該在一體機上展示評分標準,方便組長組織打分。再如在筆頭作答的過程中,我對作答時間的要求太緊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消化本節(jié)課知識,完整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