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
中國人喜熱食,勸人夾菜,說“快趁熱吃”,湯更是趁熱喝,燙嘴無妨,冷了,就成了殘羹冷炙,越是做起來麻煩的熱菜,越經(jīng)不住涼。比如魯菜里的爆炒腰花,剛出鍋時的香脆,遮住了其原本的腥臊。
九轉(zhuǎn)大腸更是,涼了不光沒有口感,入口能咬動就不容易。包括糖醋鯉魚,當年一位魯菜大師進京比賽,提前算好了從廚房到餐廳的距離,掐準時間,再出鍋、裝盤、澆汁,鯉魚一上桌,只聽一聲爆響,來自熱到極致的魚眼珠,技驚四座。這一招稱之為“平地一聲雷”,今天應該已經(jīng)失傳,是把熱做到了極致的功夫。倒是許多連鎖店的糖醋鯉魚,提前炸好了冷凍,簡單加熱后上來,只有一個樣子,沒有吃頭,有時候鯉魚熱不透,里面甚至還有冰。
中國人喝酒,也喜歡加熱。最傳統(tǒng)的黃酒加熱后確實更香,還帶著點黍米的糊味,口感也變得更濃,更厚。所以,余華小說中,許三觀不忘讓人把黃酒“溫一溫”,魯迅先生也向往“剝一黃橙,暖半壺酒”的生活。《水滸傳》里,潘金蓮在大雪天勾引武松,“暖了一注子酒”,去捏武松肩膀,沒想到武松能醉打,卻不醉駕,導致后來找西門慶代駕,付出了一生的代價。
北方的冬天,喝白酒也燙。我小時候??创笕藗儬C酒:先把酒倒進錫壺,再盛半碗熱水,將錫壺置入碗中,少頃,酒便燙好。按大人們的說法,酒溫太低,喝下去,會吸收體溫,使肚腸受涼,燙一燙,入口便是熱的,沿著食道、胃腸一路熱下去,還越來越熱,幫人溫暖地度過那些沒有暖氣的寒冬。
然而,燙酒絕不能過,否則酒精勢必會揮發(fā),味道也會大變。有一次,我聽說老家農(nóng)村過年時,有人會把白酒倒鍋里,放電磁爐上加熱,十分驚詫,難道要燒開之后涮羊肉不成?
中國人多體寒,“厥冷”,胃腸消化能力弱,所以,宋代的《保生要錄》上就說,“凡食,溫勝冷,熟勝生。”另外,熱本身也給食物帶來了更多的味道,煎炒烹炸各不同,燒烤蒸煮總是情。袁枚更是強調(diào),菜肴的鮮美“全在起鍋時”,“略微停頓,便如霉過衣裳,雖錦繡綺羅,亦覺舊氣可憎矣!”包括茶,陸羽都說必須“趁熱連飲之”,否則“精英隨氣而竭”。人走茶涼,茶涼了,人也走,坐不住。
從古至今,冷餐永遠是餐桌上的配角,是熱菜的陪襯,用來開胃和清口。所以,在中國古代,禁火、吃冷餐的寒食節(jié),基本等于自我懲戒。當然,這也和寒食節(jié)的起源有關(guān)系。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個故事:春秋時,介子推輔佐公子重耳,歷經(jīng)磨難,終于復國后,隱居山林。重耳非要介子推出山,受賞封官,介子推不肯,重耳就放火燒山,原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燒死了介子推母子二人。為悼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全國禁火,一律寒食,以寄哀思。
其實,像介子推這樣的,雖為高潔名士,但在以權(quán)謀為主旋律的歷史中,也只能是一名微不足道的配角,像涼菜一樣,在一桌大餐之中,冷冷地望著一堆熱火朝天的碗碟,一群吃相兇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