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援
每當編完一期雜志、拜讀了編輯部同仁所寫的復讀筆記,掩卷而思之時,常常有收獲和疑惑交織的感覺。但仔細思量,所謂“收獲”的部分,往往是和自己的思維邏輯“合拍”的地方;所謂“疑惑”,則往往是和自己的思維習慣“不合”的地方。這也是讀“漢學”(中國學)研究著述時常有的境況。因為“所疑”的對象是“他者之思”,因而在習慣上往往首肯自己之疑而忽視“他者之思”。但如果我們再繼續(xù)抽絲剝繭地想一想,情況或許又出現(xiàn)反轉(zhuǎn)。這不禁使人想起宋明學者的讀書經(jīng)驗:從張載(1020—1077)、朱熹(1130—1200)到陳獻章(1428—1500),都勸誡讀書人“貴疑”。張載說,“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所益,則學進矣;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盿(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經(jīng)學理窟》,《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 年,第275 頁。
如果只懷疑他者而不懷疑自己,或者相反,則都會有古人批評的“未嘗思慮”之虞。
本期設立了一個“特約欄目”,邀請學者對西方出版的兩種“中國文學史”(《劍橋中國文學史》《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進行學術(shù)評論。編輯部的想法,是想解剖一個個案,誠如《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主編梅維恒(Victor H.Mair)所說,“希望西方學者的研究方法能對中國讀者有所啟發(fā),中西的研究方法要碰撞出火花”b梅維恒主編,馬小悟等譯:《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中文版序》,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年。。
事實上,漢學家(也包括華裔漢學家)在西方學術(shù)訓練下形成的新歷史主義和解構(gòu)主義思想的史觀和敘述表現(xiàn)手法,不論如何評價,作為觀念與方法的他者之思,都是值得重視的。本刊從2023年開始設立“特約欄目”,每期的主題不同,編輯部希望能更集中地討論一些有意義的漢學問題。希望繼續(xù)得到作者與讀者的關(guān)注與批評。
本期邀請歷史學家戴逸先生為本刊題詞,他寫道:“清朝歷史與以往的朝代不一樣,它自始至終與世界保持著聯(lián)系,我們必須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下觀察中國,必須了解當時西方人對中國寫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贝骼鲜乔迨穼<遥麑W⒂谇宄瘹v史研究,故而予以強調(diào)。實際上,對待今天的漢學研究,一切皆應放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下來觀察。這里以中國通史為例,作一點引申。
目前在中國大陸翻譯出版的海外漢學家寫作的代表性著作可以列舉出三種:一是“劍橋中國史系列”,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中譯本13 卷(據(jù)說此書計劃出版16 卷),由歐美漢學家崔瑞德(Denis Twitchett,1925—2006)、費 正 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等人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年以后陸續(xù)出版,是西方漢學家中國通史著作中體量最大的一種;二是日本講談社出版的《中國的歷史》(全10 卷),作者是日本歷史學家宮本一夫(1958—)等人,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年出版;三是“哈佛中國史”(6 卷),由加拿大漢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主編,中信出版社2016 年出版。有評價說,這部中國史是繼《劍橋中國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準的多卷本中國通史。
這三部代表作品中,分量適中而觀點比較新穎的可能要算哈佛本,但從“作為觀念與方法的他者之思”來看,這三部著作則有其共性?,F(xiàn)以日本講談社本為例。
講談社的中國史的中文版,每一部都請中國專業(yè)學者作了學術(shù)性批評,歸納其中之要,有以下三點。一是“通識”的觀念。批評者指出,所謂“通識”是指能兼跨不同時段、不同區(qū)域和不同的研究領(lǐng)域,嫻熟地駕馭眾多的學術(shù)課題。他還說,這可能與教育訓練有關(guān),中國學者“偏于專精而有條塊分割之嫌”。二是跨文化比較的觀念,是指“在放眼整個東亞的情況下,把中國置于廣大的多元性之中來進行考察”。三是海洋史(亦即全球史)的視野。批評者還寫道:“身為中國人讀讀外國學者眼中的中國考古和中國歷史,傾聽一下不同的聲音,不亦樂乎,不亦清醒乎?”
以上之所以以中國通史研究為例,是因為這是一個大的領(lǐng)域,是漢學研究之大端。而由于各種原因,會存在研究不全面的情況。
從歷史源頭看,西方漢學家有組織地編寫有一定規(guī)模的中國史,可以上溯到20 世紀40 年代,由美國國會圖書館發(fā)起,恒慕義(A.William Hummel,1884—1975)組織中外學者,主編了《清代名人傳略》(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但這部書直到改革開放后的20 世紀90年代,才受到少數(shù)大陸學者的重視,特別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戴逸先生于1990 年主持將其翻譯成中文出版。與此同時,英國漢學家魏根深(Endymion Wilkinson,1941—)在哈佛開始了《中國歷史研究手冊》的編撰,于2015 年出版了第四版,2016 年出版了中譯本。我曾經(jīng)給研究生開設過這部書的研討課,自己也有意料不到的收獲。正如魏根深在此書的《致中國讀者》中所說,“實際上,在研究一個國家時,自外而內(nèi)的觀察往往會帶來一些優(yōu)勢”,“外國人更容易以一種比較的視角看待中國歷史”。他舉了一些有說服力的例子,并且說,“本手冊希望把中國歷史現(xiàn)象置于比較框架內(nèi)”。a[英]魏根深:《致中國讀者》,《中國歷史研究手冊》(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年。
最近翻檢西方人所寫的中國通史類著作,再次注意到一個現(xiàn)象,就是在這一領(lǐng)域內(nèi)中外學者的合作是漢學史中一個早已有之的現(xiàn)象,值得重視和研究。20 世紀初,美國有一批華人漢學家,如趙元任(1892—1982)、洪業(yè)(1893—1980)、袁同禮(1895—1965)、林語堂(1895—1976)、蕭公權(quán)(1897—1981)、裘開明(1898—1977)、陳榮捷(1901—1994)、鄧嗣禹(1906—1988)、房兆楹(1908—1985)、瞿同祖(1910—2008)、錢存訓(1910—2015)、楊聯(lián)陞(1914—1990)、王伊同(1914—2016)、周策縱(1916—2007)、何炳棣(1917—2012)、劉子?。?919—1993)等學者,不僅和西方漢學家進行合作研究,也培養(yǎng)了不少西方漢學家。1930 年之后出生的又出現(xiàn)一批華裔漢學家。1950 年前后出生的一代華裔漢學家中,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了一些佼佼者。這種情況,在漢學發(fā)展史的研究中不容忽視。
本刊今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之后,容納的稿件數(shù)量增加了,而來稿的數(shù)量也有增加的勢頭,令人欣慰。從來稿內(nèi)容看,一些中青年學者更多地使用非通用語種的第一手資料甚至檔案或手稿資料進行研究,在稿件質(zhì)量和創(chuàng)新性方面有所斬獲,例如本期刊發(fā)的關(guān)于利安當與中國禮儀之爭的研究,關(guān)于《辯正教真?zhèn)鲗嶄洝返膩碓囱芯康鹊龋尸F(xiàn)出一種新氣象。
最后想說的是,本期用“專論”的形式,發(fā)表了與漢學相關(guān)的本土文化資源的研究——《中國民間信仰的研究潛力及其學術(shù)意義》,其用意在于從全球史觀來理解中華文明的世界意義,上一期發(fā)表了《為何儒學不可以轉(zhuǎn)化為基督教?》,意亦在此。在關(guān)照“他者之思”的背景下,把中國歷史現(xiàn)象置于比較框架內(nèi),若能激發(fā)出思想的火花,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