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林
(江蘇揚州225000)
瘦西湖是一條水道,總長約4.5千米,水道窄處只有13米,最寬處僅116米?,F(xiàn)在人們所說的“瘦西湖”還包括沿著這條狹長水道兩岸建成的園林群。水道從明清揚州府城西北角城濠曲折綿延至北郊蜀岡,園林也隨著曲折的水道“一路樓臺直到山”。瘦西湖水道中含有邗溝的一部分,故自古以來與運河連通,被視為大運河的內(nèi)城支流。
2014年,瘦西湖作為中國大運河的一個遺產(chǎn)點,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瘦西湖園林群所在地,是唐代揚州羅城的西北一隅,北依蜀岡。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稱:“蜀岡在府西北四里,西接儀征、六合縣界,東北抵茱萸灣。”習(xí)慣上所稱的蜀岡,指今揚州市區(qū)境內(nèi)的東峰觀音山、中峰平山堂、西峰司徒廟。
蜀岡經(jīng)長期侵蝕,地表起伏成淺丘,岡頂寬平,沖溝平淺,有較寬廣的局部谷地。山溪溝澗順地勢分為南北兩支,北支匯于后來被稱為雷塘(漢代稱雷陂)的谷底。蜀岡是揚州地區(qū)最早的居民點。
從蜀岡上俯瞰瘦西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西周初期,有一支被稱為“干”的淮夷部落居此“立國”,“干”字加“邑”為“邗”,后來被江南的吳國吞并。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此筑邗城、開邗溝。城南垣沿蜀岡南麓斷崖而筑,斷崖下即是長江,無需南門;北城垣設(shè)水門,通雷塘;東西兩面設(shè)城門,以通行。王煦檉、王庭槐在《略論揚州歷史地理》中說道:“邗城在今揚州市西北五里蜀岡南沿……從地貌上來考察……城址正位于蜀岡以北的一塊谷地內(nèi)。這塊地方地勢比較高亢,而且土地平整,在古代適于人居……邗城又北與雷塘相鄰,居民可以利用雷塘之水,引渠灌溉,從事農(nóng)耕。所以在此建邗城,開邗溝,是合于它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的?!贝撕蟪?、漢、六朝廣陵城、隋城,皆在蜀岡最初的城址疊加修筑。
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淤積,江岸不斷南移。蜀岡下逐漸有人居住,蜀岡上的山泉水流,北支流匯于雷塘,南支匯集于蜀岡南麓,再由蜀岡中峰和東峰之間的峽溝沖瀉而出,把蜀岡下的平原沖出道道河溝。這些河溝既是蜀岡下居民的生活用水來源,也是運輸?shù)耐ǖ?。南朝劉宋時,蜀岡下已有了居民集聚點?!端螘ぞ沽晖跽Q傳》載,大明元年(457),劉誕任南兗州刺史,修筑廣陵城并開了南門,大明三年(459),沈慶之討伐劉誕,“于桑里置烽火三所”?!袄铩笔俏覈糯駪艟幹?,“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桑里今名桑樹腳,在蜀岡斷崖南側(cè)約500米。蜀岡下出現(xiàn)以“里”為通名的地名,可見居住在蜀岡下的居民已經(jīng)不在少數(shù)。
唐初沿用隋的宮城,為官府、衙署的駐地,稱為“子城”,又稱“牙(衙)城”。蜀岡下為居民和工商業(yè)者所居,沒有城垣?!鞍彩分畞y”之后兩次筑城?!顿Y治通鑒·唐紀(jì)四十四》載,德宗建中四年(783),淮南節(jié)度使陳少游在蜀岡下筑城,稱“羅城”?!杜f唐書·高駢傳》載,高駢于唐乾符六年(879),“至淮南,善完城壘,招募軍旅”,并“修筑羊馬城”以拱衛(wèi)羅城。
唐羅城規(guī)劃嚴(yán)密,布局工整,功能分區(qū)明確。城內(nèi)有4條南北向、3條東西向的河道,民、商沿兩岸的街道傍河而居,形成坊市。街道與水道交錯,橋梁眾多。城街兩旁皆植柳為行道樹,綿延成行,杜牧詩道“街垂千步柳”,城里城外一片柳色。水道與行道樹為瘦西湖自然景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
羅城的城市格局為后世所用。宋、元、明、清的揚州城池,雖都是選取唐羅城的一部分改筑,但都沿用了唐羅城布局。北宋時,以唐羅城東南隅為州城(宋大城),北界今萬福路一線,西界今長春橋經(jīng)大虹橋至荷花池一線,唐羅城西北隅廢。南宋時,為御金、元南侵,重建了蜀岡上的城堡,并以“夾城”與“州城(宋大城)”相連(今已建成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元代沿用宋大城,元末取宋大城西南一隅改筑了后來被稱為“舊城”的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舊城東擴至今東關(guān)古渡一線,稱為“新城”,兩城相連,實為一體,今稱明清古城。
瘦西湖的水源最初來自蜀岡上的山泉,邗溝又引來長江水。蜀岡下的長江沖積平原土質(zhì)稀松,水道常淤塞。建安元年(196)陳登為廣陵郡守,開邗溝西道、挖龍河、筑五塘?!摆鯗衔鞯馈爆F(xiàn)在是大運河揚州段的主航道;龍河引長江水于北;“五塘”是陳公塘、勾城塘、上雷塘、下雷塘和小新塘合稱。五塘既是揚州城鄉(xiāng)的穩(wěn)定水源,又有蓄洪保安的功能,還能夠輸水保障運河通航,其與龍河、烏塔溝、槐子河連通,和邗溝、儀揚河一起組成較為完整的水資源系統(tǒng)。
隋大業(yè)元年(605)煬帝拓寬浚深邗溝,又在蜀岡中、東峰之間開九曲池,引雷塘及蜀岡山水南入山下水道,以解決生活、運輸用水。
安史之亂之前,蜀岡下雖未建筑城垣,但已是商戶、民居集中之地,而水源水量愈顯重要。蜀岡下的水道在前朝留下的基礎(chǔ)上整修后基本定型,《舊唐書·李襲譽傳》記載,貞觀十八年(644)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引雷陂水,又筑勾城塘”入官河。
安史之亂后,羅城內(nèi)官河填淤,商家占道經(jīng)營,富戶侵衢造宅,以致行旅擁弊,漕運不通。《舊唐書·杜亞傳》載,淮南節(jié)度使杜亞于貞元四年(788)疏浚河道,筑“新水門”,引勾城塘和陳公塘水入城以益城內(nèi)漕河水。
杜亞此舉帶來的補水量仍然不足,只是使漕運堵塞得到緩解。唐憲宗元和三年(808),淮南節(jié)度使李吉甫再度整治,使官河水位提高,漕船通行順暢。后羅城內(nèi)的官河復(fù)又淤塞,淮南節(jié)度使兼鹽鐵使王播在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從城南閶門西七里港,開七里港河(即今繞城東、南的古運河),在今黃金壩與由螺螄灣橋下東流的古邗溝水道相接,為今瘦西湖水體的來源之一。
唐羅城的城壕和城內(nèi)水道為后朝分段使用,或為城壕,或為市河?!稉P州畫舫錄》記載,宋大城的北城河自七里港河(今古運河)西岸的“高橋起,至迎恩亭下,分為二支”:一支繼續(xù)西去“出長春橋,入保障”;另一支南流,為宋大城市河,今稱玉帶河。明清城有兩條貫穿南北的市河,一是宋大城的市河,二是在新舊二城之間的原舊城的東護城河(今稱小秦淮河),其接明清古城的北護城河,由此向西為瘦西湖水道的起始。北護城東引運河水,瘦西湖水又多了一處來源,至此瘦西湖水道的格局也基本定型。
宋末元初的戰(zhàn)火,使南宋時筑的“夾城、寶祐城不可驟復(fù)矣”(《嘉靖惟揚志》),夾城土地漸為農(nóng)田,原唐羅城、宋大城、宋夾城城濠水道逐漸被稱為保揚河、炮山河、保障河。
清代主要是對瘦西湖水道加深拓寬,使水流通暢。雍正十年(1732),疏通市河(汶河)時,為市河水的蓄泄,同時拓寬疏浚了保障河,保障河漸被稱為保障湖。乾隆年間,鑿?fù)ㄉ徎ü?,修建了蓮花橋,又全線整修、拓寬自天寧寺至平山堂水道,瘦西湖水源的補充更加通暢。
20世紀(jì)50年代起,多次整修瘦西湖水道。1958年,因農(nóng)田用水的需要,開挖楊莊小運河(俗稱小運河),東接漕河(宋大城北護城河,今萬福路北側(cè)的水道),西通熙春臺至平山堂水道。
20世紀(jì)80年代起,逐步疏通、拓寬了五亭橋至觀音山腳下的水道。20世紀(jì)90年代,瘦西湖周邊地區(qū)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業(yè)廢水流入湖中,瘦西湖上游來水又受阻礙,湖水缺乏自然水補給,水體失去自凈能力,湖水渾濁,水質(zhì)惡化。2001年起實施瘦西湖水環(huán)境整治工程,2002年4月完工。經(jīng)槐泗引來“邵伯湖湖水,在觀音山下注入瘦西湖,源清流潔,本盛花榮,畫舫游弋,明月倒映,綠楊城郭,愈發(fā)生機,淮左名都,再放異彩”(摘自《工程完工紀(jì)念碑》碑文),瘦西湖水經(jīng)京杭大運河經(jīng)槐泗與邵伯湖水相通,這片水域,沿用歷史地名,稱“保障湖”。瘦西湖活水工程不僅使瘦西湖風(fēng)景區(qū)水域得到了保護,與瘦西湖水域相通連的城內(nèi)邗溝河、漕河、北城河、玉帶河、小秦淮河、二道河、安墩河、二道溝、寶帶河及從寶帶河分叉的楊莊河、1958年開挖的楊莊小運河、保障湖、宋夾城護城河等河道都成了與運河聯(lián)通的活水河,并得以保護。
邗溝是京杭大運河的起始,更是瘦西湖人工水道的起始。公元前486年秋,吳王夫差在蜀岡上筑邗城,蜀岡下開邗溝。當(dāng)時長江水位高于淮河,學(xué)界多認(rèn)為邗城西南角蜀岡東峰(今觀音山)臨江,邗溝引長江水,由此向北繞邗城一周,在東城垣的鐵佛寺東南折向東,經(jīng)今稱“古邗溝”的螺絲灣橋至黃金壩段的水道,東行至今灣頭折向北,經(jīng)射陽湖達今淮安城北末口入淮。邗溝流經(jīng)東城垣鐵佛寺的一段,當(dāng)?shù)厝朔Q“楊家溝”,其北段曾通淮子河,后來逐段淤塞,分別被改造為魚塘、農(nóng)田,今已不見蹤跡,南段今仍與瘦西湖相通。
瘦西湖水道之盛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江灘不斷南漲,到了唐代,邗溝成為貫穿羅城的主要水道。《方輿勝覽》載有“漕河貫城中,即邗溝也?!笔駥系纳饺谑駥?、東峰之間的峽谷直泄南下,沖出的一條較寬的河溝(筑羅城時以此為西城壕)流至今熙春臺前分為兩支,一支繼續(xù)南流,經(jīng)蒿草河、寶帶河(蒿草河、寶帶河原以楊莊河分界,今統(tǒng)稱寶帶河),過楊莊河、安墩河入古運河。寶帶河是當(dāng)時揚州西山諸水匯集于今瘦西湖后流入運河而入江的重要孔道。另一支因受西來破山口、吳家磚橋、二十四橋之水沖流而向東?!布螒c〕《重修揚州府志》記載:“平山堂與觀音山交界處有澗水沖出,山下有塢,上有池,即古九曲池故跡。塢中之水南流,西受破山口水,又南受吳家磚橋及二十四橋西來之水,東流舊繞蓮性寺前,過法海橋,通保障湖,為古炮山河故道?!边@支水東流至釣魚臺再分兩支,一支過釣魚臺、小金山北迤邐至長春橋,另一支過釣魚臺南、經(jīng)湖上草堂、小紅橋,達小金山,這兩支水道匯合于長春橋口南側(cè)。匯合后再分兩支,一支南流,另一支通北。通北的一支過長春橋后再分兩支,一支繼續(xù)向北略偏西,即為宋夾城的西護城河,楊莊小運河水匯入,北端接今保障湖;另一支東拐后再折向北,為宋夾城的東護城河,至漕河口分叉,一支接漕河、古運河之水,主道則繼續(xù)向北,北端接今保障湖引來的邵伯湖水。邵伯湖水入保障湖前,入邗溝故道,有古運河水匯入。向南的一支即宋大城的西護城河,沿長堤春柳南流,過大虹橋口,分為三支,一支繼續(xù)南流沿柳湖路,過西門二釣橋、蘆柴灘(今柳湖新村)循掃垢山(今揚州華懋購物中心店),匯入南湖(今歸入硯池,也即荷花池),折向東,由二道溝入運河。另一支在“西園曲水”灣處折向東,至丁溪口再折向南。原沿西門城濠,過頭釣橋南行至雙虹橋匯入南湖,再出南湖,由響水橋入運河。再一支經(jīng)丁溪向東,過西園曲水,卷石洞天、新北門橋、綠楊村至老北門前,又分為三支。一支南流入明清時揚州府城市河,徑出南門水關(guān)入運河。另一支向北經(jīng)問月橋、葉公橋、小市橋至迎恩橋(今鳳凰橋)與漕河匯合。還有一支繼續(xù)東流,過今老北門橋,經(jīng)今冶春園香影廊前分一支過北水關(guān)橋入今小秦淮河(原舊城東護城河)南流經(jīng)龍頭關(guān)入古運河;主流繼續(xù)東流,循天寧門、廣儲門城濠,出便益門水閘入古運河。
瘦西湖水經(jīng)黃金壩河口、高橋河口、便益門水閘、龍頭關(guān)水閘、響水橋水閘、荷花池水道等多處與古運河相通。
瘦西湖水道多處與大運河相通,歷來被視為大運河的城內(nèi)支流。明代中后期,府城西北郊,已是“北郊佳麗之地”,廢棄的唐、宋城濠成了觀賞美景的水道。明末在水口處建紅橋。人們除了觀光賞景,還在這里舉行修禊活動,稱“紅橋修禊”。
“瘦西湖”這個名稱出現(xiàn)在清代。一般說法,其出自乾隆間杭州詩人汪沆《紅橋秋禊詞》中的“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yīng)喚作瘦西湖?!焙贾菸骱小颁N金鍋”之稱,周密《武林舊事》說:“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人亦無時而不游……日糜金錢,靡有紀(jì)極,故杭諺有‘銷金鍋’之號?!焙贾V把西湖比作溶化金銀的坩堝。
乾隆初年,汪沆來揚州,拜望坐館在揚州馬氏小玲瓏山館的恩師厲鶚。耳聞紅橋修禊的盛事,與三位詩友一道泛舟湖上。汪沆將揚州保障湖與杭州西湖比較,盡管兩處景色不同,一狹長一寬廣,燕瘦環(huán)肥,異曲同工,“日糜金錢,靡有紀(jì)極”,都是花錢無底的“銷金鍋”,民間也有將其比之杭州西湖之說,于是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保障湖既然也是“銷金鍋”,稱“瘦西湖”是名實相符。
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地名的字面含義通常就是命名的因由。“瘦西湖”因和杭州西湖一樣,也是“銷金鍋”,只是較杭州西湖清瘦些。從地名的發(fā)展史看,它的使用是從少數(shù)人開始到漸為眾人所知,直至被社會大眾廣泛認(rèn)同。
成書于乾隆六十年(1795)的《揚州畫舫錄》仍稱瘦西湖為“炮山河”“保障河”“保障湖”。光緒二十四年(1898)前后來揚寓居的詞家況周頤,將自己采擷的碑版古籍、掌故逸聞,匯編成《選巷叢談》。其中說到,他曾多次游虹橋,皆未聽說有“瘦西湖”之說,直到見辛漢清《小游船詩·自序》(大約成書于1899或1900年)說到“揚州虹橋迤北為長春湖,或曰瘦西湖”,方才“始知瘦西湖之名”。王振世《揚州覽勝錄》說:“瘦西湖之名,不見載籍,其得名之始,蓋在清光緒中年?!惫省笆菸骱敝罢嬲t火當(dāng)在晚清民國年間?!保ā督K文化名片叢書》之《揚州瘦西湖文化》,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版)
地名雖有頑強的穩(wěn)固性和延續(xù)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有所變化。瘦西湖水道名稱的變化有些特殊。這條水道原本是蜀岡山泉匯集下流沖出河道,為山下居民生活用水、運輸所用,名稱未見有文字記載。改造為揚州城的護城河后,官方文書記為“城濠”?!督ㄑ滓詠硐的暌洝酚涊d,南宋初高宗南渡時,“冬十月甲寅,言者論維揚之城可扳援上下,其濠池可步而往來。乃詔揚州修城浚濠?!蹦纤渭味觊g,揚州主事崔與之重修宋大城、宋夾城時,“浚濠廣十有二丈,深二丈。西城濠勢低,因疏塘水以限戎馬。開月河,置釣橋。”(《宋史·崔與之傳》)“城濠”是初始地名,表示的是冷兵器戰(zhàn)爭時代的防御設(shè)施;元末,改筑揚州城,宋大城西北部城濠廢棄,城濠變換了名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二十三說瘦西湖古稱“保揚河”;《揚州畫舫錄》卷十三說瘦西湖稱炮山河,又名保障河、保障湖。這些歷史上的名稱,從字面的意義上,清楚地揭示了瘦西湖曾是一條保護揚州城市的水道,雖已形成自然景觀,但又保留著戰(zhàn)爭設(shè)施的痕跡。在清帝南巡時,鹽商窮極物力延請造園大家沿湖造園置景,清時稱為“瘦西湖”,表明其已經(jīng)從戰(zhàn)爭設(shè)施轉(zhuǎn)變?yōu)樽匀痪坝^和人文景觀的集合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多次對這條水道及其兩岸的園亭修繕,改稱“瘦西湖公園”。改革開放后,又對“瘦西湖公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進入新世紀(jì),引運河水經(jīng)保障湖入瘦西湖,使湖水更清、美景更美,再現(xiàn)了湖畔“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歷史風(fēng)貌。這條水道的功能、文化內(nèi)涵起了質(zhì)的變化,也成為了現(xiàn)在的“瘦西湖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