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麗
(靖遠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甘肅 靖遠 730699)
靖遠縣位于黃河上游,甘肅省中東部,境內(nèi)的高原溝壑連綿,整體呈現(xiàn)西部地勢高,東部地勢低的特點,高原平均海拔在1 300~3 017 m。全縣屬于溫帶干旱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9℃,年平均降水量240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 634 mm,年平均日照時長2 696 h,無霜期達165 d。由于境內(nèi)晝夜溫差大,且砂性土壤較多,種植西瓜歷史悠久,是農(nóng)民增收致富的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靖遠縣生產(chǎn)的西瓜個大皮薄、肉質(zhì)紅潤,鮮而脆、貯而沙;汁多味甘,瓜瓤甜美通透,口感佳;籽小而少,深受瓜農(nóng)的認可及廣大消費者的歡迎。靖遠西瓜種植總面積超過2×104hm2,產(chǎn)量2 000 kg/0.067 hm2,年產(chǎn)量約60×104t,年產(chǎn)值超過7.2×108元。
應用“多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模式,與傳統(tǒng)栽培方法相比,西瓜成熟期提前,能提早上市30 d,經(jīng)濟效益提高150%以上,每0.067 hm2收入可達12 000元以上。
西瓜屬于葫蘆科西瓜屬植物,國內(nèi)各地均有栽培,因此品種不一。西瓜果肉甘甜可口,在夏季食用可起到降溫去暑的功效,其果皮可作為藥引,具有清熱利尿、降低血壓的作用。種植西瓜時,首先需要了解該種作物的生長習性,根據(jù)特征進行科學栽培。西瓜喜歡生長在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4℃~30℃,根系生長溫度在30℃~32℃,根毛發(fā)最低溫度為14℃。西瓜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需要較大的晝夜溫差,西瓜耐旱但不耐濕,濕度過高易發(fā)生病害,因此,在大棚內(nèi)栽培西瓜需要嚴格控制濕度。西瓜喜歡疏松深厚的砂質(zhì)土,土壤pH值5~7。
靖遠縣主栽品種有靖遠大板1 號和靖遠大板2 號。選種后,將種子浸泡在55℃溫水中攪拌,攪拌至常溫后浸泡4~6 h[1]。浸泡在濃度為50%的多菌靈500~600倍藥液中30 min。撈出種子后用清水清洗表面殘留的藥物。用恒溫箱催芽,溫度穩(wěn)定在28℃~30℃,出芽至2 mm時,則可進行播種。
使用育苗基質(zhì),用50孔或75孔穴盤播種,每穴播2粒,蓋1 cm 厚基質(zhì)。西瓜種子播后5 d 左右,在開始露尖時播種砧木種子,砧木種子每穴1 粒,播種后覆蓋1 cm 厚基質(zhì),澆透水。出苗前溫度穩(wěn)定在28℃左右,出苗后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不低于15℃;基質(zhì)含水量控制在70%,防徒長。
當葉完全展開,砧木苗子葉展開、第一片真葉初露時即可嫁接。嫁接后,苗盤放入盆內(nèi)將基質(zhì)浸足水后擺入專門的苗床,苗床上蓋膜保溫保濕,膜上蓋遮陽網(wǎng)遮光。前3 d 一般不通風,使苗見弱散射光,白天溫度穩(wěn)定在28℃左右,夜間溫度不低于15℃??疵缜?~4 d 后逐漸去掉遮陽網(wǎng)增強光照,通風降溫降濕,8 d 逐漸去掉覆蓋,進入正常管理。苗期基質(zhì)相對含水量以78%為宜,過干易促進雄花形成。
播種前,做好整地與施肥工作,提高土壤肥力才能夠促進種子快速生長。每0.067 hm2施3 000~4 000 kg 的農(nóng)家肥+復合肥30 kg,或施加商品有機肥400~500 kg+磷酸二銨50 kg+硫酸鉀50 kg+碳酸氫氨30 kg[2]。將有機肥均勻施撒在土壤表面,深翻土壤25~30 cm。混合均勻后,集中溝施在定植行。
栽植前15 d 起壟,澆水造墑,蓋地膜提溫。8 m跨度的棚,每棚起3 壟栽6 行,壟寬80 cm,高15 cm。起壟后每壟上放置2 條滴灌帶,澆足底水,水滲后整平壟面,壟邊稍高5 cm便于澆水。用1.2 m寬白色地膜蓋好壟面提高地溫。選子葉完整,莖稈粗壯,無病蟲,傷口愈合良好,有2~3 片真葉,葉色濃綠,根系發(fā)達的幼苗進行栽植。帶土取出瓜苗,小心放入,使土坨與畦面齊平或露出地面1~2 cm,回填土,栽完后澆足定植水。
根據(jù)不同的生長時期嚴格控制棚內(nèi)溫度。每日10 時將大棚內(nèi)的二膜打開增強光照,15 時蓋好保溫。緩苗期,溫度不超35℃不通風,溫度高時棚兩頭通小風,溫度降低后及時關(guān)好風口。緩苗后到坐瓜期白天控制溫度在28℃左右,夜間不低于17℃。膨瓜期白天控制溫度18℃左右,夜間不低于10℃[3]。
根據(jù)棚內(nèi)墑情確定灌溉次數(shù)。在西瓜緩苗后、伸蔓前控制灌溉量;長至雞蛋大小時,西瓜進入膨瓜期,此時需要增加灌溉量,確保地面見干后再見濕。1 周灌溉1 次,在采收前1周停止灌溉,防止果實含糖量降低影響其口感,同時也可避免果實開裂。
西瓜吸收N、P、K的比例為3.3∶1∶4.3。生長前期,適度施加氮肥促進秧苗生長;生長中后期,施加適量鉀肥以增強果實品質(zhì);西瓜團棵期,每0.067 hm2施5~10 kg尿素;膨瓜期,每0.067 hm2施10 kg 尿素,10~15 kg 硫酸鉀;果實膨大期,每0.067 hm2施15 kg的硫酸鉀[4]。
西瓜種植可以采用雙蔓整枝的方法進行吊蔓,每株保留一根主蔓,基部保留一根粗壯的側(cè)蔓,將剩余的側(cè)蔓摘除。在西瓜藤蔓生長到30~40 cm時要及時吊蔓,可以從地面向上牽引鐵絲或繩子,用塑料繩子將西瓜的藤蔓固定在垂直的繩子上。西瓜生長到0.5 kg要及時套網(wǎng)兜,避免西瓜掉落。
授粉時,可選擇西瓜植株主蔓第2 個或第3 個雌花進行授粉。授粉時間一般在8 時或9 時最佳。首先,摘下當天開放的雄花,并將雌蕊放在雌花柱頭上蘸一蘸。光照少且棚內(nèi)溫度較低時,雄花花粉極少,此時可用藥物赤霉素坐瓜靈提高坐瓜率。
授粉之后5~9 d,瓜胎逐漸長至拳頭大小,該階段可進行選瓜和定瓜。選擇的西瓜應無病蟲害,且瓜胎周正。每個植株上留1個西瓜即可。如單個西瓜質(zhì)量達到500 g時,則需要對主蔓進行掐心,并做好肥水管理。頭茬瓜成熟的前5 d,對已經(jīng)開放的雌花授粉。收獲頭茬瓜之后,繼續(xù)做好肥水管理,提高二茬瓜品質(zhì)。
5.1.1 細菌性果斑病
2019年該病在靖遠縣小面積發(fā)生,主要發(fā)生地點為五合鎮(zhèn)、高灣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至2022 年7 月,該病害再次發(fā)生。發(fā)病西瓜表皮向陽面伴有明顯的病斑,呈水漬狀,形狀、大小不一。部分西瓜植株出現(xiàn)龜裂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果實腐爛。病葉葉脈附有褐色病斑。如不及時防治,病菌會擴散影響其他西瓜生長。病菌一般會附著在西瓜種子或者病殘體上越冬,經(jīng)過繁殖后借助雨水或灌溉水傳播,病菌會從潮濕的葉片傳遞至瓜皮,層層深入,再到果肉處危害西瓜品質(zhì)。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栽培;播種前必須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及時清理病株、病葉,集中焚毀消滅病源;及時消滅蚜蟲等害蟲。
使用豆?jié){等高蛋白物質(zhì),兌水稀釋成100~200倍液,均勻噴灑?;蚴褂脻舛葹?7%高脂膜乳劑80~100 倍液,每隔7~10 d噴灑1次,共噴灑2~3次[5],可有效防治該病的發(fā)生。
5.1.2 枯萎病
西瓜發(fā)芽時期感染該病,種子雖然會長出胚芽,但是很難長出胚根,或不長胚根。苗期發(fā)病時,葉片顏色慢慢變淺,之后枯萎掉落。成株期發(fā)病時,葉片狀似缺水,后期逐漸枯死。田間地勢低、灌溉條件差的地塊發(fā)病率高。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西瓜品種;采用輪作方式進行栽培,如玉米等作物;保證種植地地勢高,排灌較為方便;適時澆水;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每0.067 hm2施氮磷鉀復合肥60 kg,鋅肥1 kg,硼肥1 kg。使用100倍液的木霉菌對種子浸種,2 h后播種;幼苗移栽之前,使用500倍液的木霉菌浸苗30 min在定植,可有效預防枯萎病。
5.2.1 黃守瓜
黃守瓜也稱瓜螢,是瓜類的主要害蟲,成蟲主要危害西瓜葉片,重者使植株萎蔫而死,幼蟲主要危害果實或者瓜根,蛀入瓜的貼地部分,引起腐爛,喪失食用價值。
防治方法:在瓜根周邊鋪設(shè)適量砂子,或在瓜苗周邊鋪設(shè)米糠,阻止成蟲產(chǎn)卵。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90%敵百蟲晶體1 000 倍液,或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氯氰菊酯乳油2 500 倍液,每隔7~10 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6]。
5.2.2 潛葉蠅
幼蟲啃食西瓜葉片或葉柄,形成不規(guī)則蟲道,造成植株光合作用不佳。潛葉蠅繁殖力極高,蟲卵、幼蟲以及蟲蛹會同時存在,且生長速度極快,世代重疊較為嚴重。
防治方法:在田間設(shè)置黃色板誘殺害蟲。黃板尺寸為30 cm×20 cm,每0.067 hm2地放置30~40塊,同時保證其位置高出西瓜10 cm。用20%氰戊菊酯EC300300 倍液,或40.7%樂斯本EC800~1 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
采收時間以上午最佳,其主要原因為:西瓜經(jīng)過夜間低溫后,其內(nèi)部果肉溫度也較低,有利于采收后的儲存和運輸。灌溉3 d 內(nèi),禁止采收,以免降低果實含糖量。采收時,注意留下西瓜果柄,既可延長其儲存期,也可作為新鮮的標志。采收時輕拿輕放,以免損壞西瓜表皮,降低其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