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良,馬亮,吳昊,李鑫
陜西黃河集團有限公司鑄造分公司 陜西西安 710043
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不但鑄件的結構與型面愈發(fā)復雜多變,而且要求更短的生產(chǎn)周期,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對于傳統(tǒng)行業(yè)的企業(yè)是個嚴峻的挑戰(zhàn)。3D打印快速成形技術以其“速度快、精度高”等特點,使得生產(chǎn)更加快捷、過程更加可控、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更少、效益更高,進而提高鑄件質量,縮短研制周期,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力。本文通過3D打印技術和低壓鑄造相結合,采用反重力澆注的方式,同時增加充型壓力和結晶壓力,以及在厚大部位增加激冷措施等,保證了鑄造質量,快速生產(chǎn)出合格艙門鑄件。
艙門零件結構如圖1所示。鑄件重120kg,材料為ZL114A,外形尺寸為1456mm×736mm×199mm。該鑄件尺寸較大,型面多變,尺寸精度要求CT10級,內部質量要求Ⅱ類,驗收標準采用HB 5480—1991《高強度鋁合金優(yōu)質鑄件》,100%X射線檢測,且要求首件于15天內交付。該鑄件壁厚為5~60mm,局部壁厚突然增厚,且存在鑄件兩端等多個部位(見圖2),中間隔板壁厚為5mm,兩端4個角處壁厚為60mm。
圖1 艙門零件結構
圖2 艙門鑄件
由于該鑄件為受力結構,屬于Ⅱ類鑄件,因此不允許存在裂紋、氣孔、縮孔、縮松及夾渣等鑄造缺陷。常規(guī)重力澆注,充型過程易卷氣、夾渣[1]。由于該鑄件為曲面結構,平面高低落差為460mm,且大范圍冒口的使用,會導致部分冒口高度較高,消耗金屬量增加,總的澆注鋁液重量在460kg左右,造成鑄件出品率降低,成本增加。由于該鑄件結構壁厚不均勻,因此局部位置僅靠冒口不能完全解決鑄件縮松問題,澆注質量無法保證。
根據(jù)上述分析,澆注系統(tǒng)設計優(yōu)化為低壓澆注系統(tǒng)。澆注系統(tǒng)采用底注充型,使鑄件充型更加平穩(wěn)[2],鋁液通過中間過道輸送到鑄件各個部位,減少因鋁液沖擊型腔飛濺而引起的氧化夾渣[3]。直澆道直徑為80mm,橫澆道尺寸為(80mm/90mm)×60m,內澆道小端尺寸為60mm×(20mm/40mm),斜度5°,過道高度為90mm/100mm×60mm。對于熱節(jié)較大的鑄件上部,采用厚度15~25mm的鋼質冷鐵激冷,使鑄件形成從上到下的順序凝固,最后凝固的為熱節(jié)最大的橫澆道[4]。澆注系統(tǒng)設計及冷鐵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澆注系統(tǒng)設計及冷鐵分布
由于鑄件曲面結構及型面變化復雜,因此在采用常規(guī)木制模樣生產(chǎn)時,鑄件尺寸不易保證,尤其對于型腔內表面的尺寸精度影響較大,且單獨制作模樣工期就需要35天,總工期預計只有60天,因此交貨期無法滿足客戶要求。通過對成本、質量、工期的綜合分析,最后確定該鑄件采用3D打印砂芯的方式進行生產(chǎn)。使用UG三維設計軟件對鑄件進行澆注系統(tǒng)及砂芯設計,并在軟件中進行優(yōu)化,主要針對零件、鑄件、澆注系統(tǒng)、冷鐵計及砂芯進行工藝設計。
由于3D打印砂芯的使用,分芯由6個減少為2個(見圖4),極大地提高了組芯的精度,保證了鑄件的尺寸精度。
圖4 砂芯
根據(jù)工藝分析,針對鑄件壁厚變化大的特點,為使鑄件在壓力下充型及凝固,提高鑄件的致密性[5],減少鑄件內部缺陷,澆注過程分為升液、充型、增壓1、結殼、增壓2及保壓,具體參數(shù)見表1。
表1 低壓鑄造澆注工藝參數(shù)
1)應用3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三維砂芯,3D砂芯變形量小,組芯時偏差較小,尺寸精度可達到±0.2mm。生產(chǎn)流程主要有導入、打印、檢查及包裝運輸4步,打印完成的砂芯如圖5所示。
圖5 打印完成的砂芯
2)組芯。3D打印砂芯表面粗糙度分布均勻且表面相對光潔,減少了表面打磨返修的工作量。對打印好的砂芯進行打磨,經(jīng)人工檢測、安裝冷鐵、修整、噴涂及烘干后進行組芯合型,如圖6所示。
圖6 組合后的砂型
3)低壓澆注及清砂。按照編制的低壓工藝參數(shù)進行澆注,為防止裂紋及變形,澆注后冷卻16h再進行落砂、清砂,最后得到清砂后的鑄件及澆注系統(tǒng),如圖7所示。
圖7 清砂后的鑄件及澆注系統(tǒng)
4)對鑄件內部進行X射線檢測,并對外觀尺寸進行劃線檢查,結果均合格。
經(jīng)過檢查和測量,該鑄件尺寸精度達到CT10級,內部質量符合Ⅱ類鑄件要求,100%X射線檢測合格,生產(chǎn)周期僅14天。該鑄件分別采用傳統(tǒng)鑄造和信息化鑄造技術工藝生產(chǎn)總成本統(tǒng)計見表2。
表2 傳統(tǒng)鑄造及信息化鑄造技術工藝生產(chǎn)總成本統(tǒng)計 (萬元)
由表2可看出,此次信息化鑄造的成功應用,直接節(jié)約成本46%,縮短生產(chǎn)周期76%,同時在鑄造工藝設計時澆注系統(tǒng)更為合理,更利于鑄件凝固收縮時的補縮,進一步提高了鑄件的內部質量。
1)復雜型面及壁厚變化較大的鋁合金鑄件,采用低壓澆注工藝可提高其鑄件澆注質量,有效解決充型過程中的卷氣、夾雜等鑄件缺陷。對于厚大部位可單獨設置補縮澆口進行補縮,可有效防止厚大部位產(chǎn)生縮松缺陷。
2)在低壓鑄造工藝中應用3D打印砂芯,減少了木模制作工序,極大地節(jié)約了人工和材料費用,同時大幅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和鑄件尺寸精度,尤其對于復雜型面和澆注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提供了有力保證,使鑄件補縮及順序凝固更加容易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