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師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師愛是春雨,能滋潤萬物;師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師愛是一縷清風,給學生帶來無盡的舒適;師愛是驚天動地的同時又是默默無聞的。
多年前帶著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崇敬和向往,帶著青春的夢想和蓬勃的激情,我踏進了教師的行列。在初為人師時我就立下了誓言“做孩子們的大朋友,做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從教多年來,我努力實踐著自己初為人師時立下的誓言,也從中體悟到很多。
一、愛是師德的核心,是教育的基礎。
習主席說:“教育是一門‘仁愛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蔽覈鴤ゴ蟮娜嗣窠逃姨招兄壬兴膫€字:“愛滿天下”,他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北粶丶覍毧偫矸Q為“把愛獻給教育的人”的霍懋征老師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林崇德老師也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所以,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
在和學生的交往中,我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充分信任學生,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并深入了解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力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我不禁回想起我拿到班里的鐘表。那天,王同學把鐘表碰到了地上還碎了一塊,當我了解到情況是孩子在打掃衛(wèi)生擦窗臺時不小心碰掉在了地上,所以當時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蹲下來,拉著他的手對他說:沒事,只是掉了一塊,不影響用的。真的,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把鐘表碰壞本就會讓他害怕了,如果我再批評他,可想孩子會更害怕的。先想到安慰孩子,這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在思考問題。
二、責任是師德的靈魂,是教育的歸宿。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只是書本上的內容,那是遠遠不夠的,要用自己的樂于奉獻感染學生,用愛教育他們。在實踐中我也是如此做的。在我所任教過的班里有一位劉同學,從一年級時他就是個讓人頭疼的孩子,上課紀律不好,考試成績從未上過兩位數,針對他的情況我多次與其家長聯系共同商討教育的措施。
那年我接任了五四班的班主任工作,教育局對全區(qū)五年級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勞動實踐活動,在活動即將結束的那天中午劉同學不小心摔倒在地,他的右手手腕處被石子劃破、血肉嚴重外翻,當時科技中專的老師無法處理,需要將其送到醫(yī)院,但當我們要打車去醫(yī)院時卻遇到了最棘手的問題:在科技中專門口打不到車。于是,我開始攔截私家車,可那些司機像是遇到瘟疫似的繞我而去,看到孩子痛苦的表情,我毅然決然的站在馬路中間,伸開雙臂攔截過往的車輛,終于有一輛運貨的面包車停了下來,把我們送到了職工醫(yī)院,醫(yī)生在給劉福臨縫針時我握住他的左手將其輕輕攬入懷中,希望這樣能減輕他的痛苦。家長趕到醫(yī)院時,我已將孩子一切問題處理完畢,家長感激地一直說:“謝謝,謝謝!”家長是一支蘊藏著巨大教育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并不低于教師,教師只有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和建議,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
三、學為人師應努力,行為示范需慎行。
我認為:一位稱職的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yè),要認真開展教學研究,研究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刻苦鉆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yè)的需要,是師德責任感的體現。
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技巧、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高低強弱,直接影響到自己在學生集體中的威信。教學模式已起了質的變化,我們老師要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適應信息化教育帶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變革,在新課改的教學中,大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做到師生互動,把原來傳統式的“教”轉變?yōu)椤皩А保苿有抡n改的健康發(fā)展。在別人眼里,數學課堂是枯燥、呆板、乏味的,我努力打造與眾不同的課堂。設計教學時我經常思考如何帶領孩子們穿越枯燥的數學,感受數學王國的美麗,讓數學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我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識點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組織再創(chuàng)造,創(chuàng)設有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真正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正如雨果所說: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讓孩子們謹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真正做到潤物于無聲,?我愿用愛與責任為學生撐起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