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及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落實,就高中語文教學而言,根據高中生群體中出現的一些現象,迫切要求相關教師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教學優(yōu)勢,有效滲透生命教育,實現立德樹人。因此,本文以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為載體,著重探討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路徑,從多方面展開詳細闡述,旨在為高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深入挖掘文本內容中的生命元素,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并增強自身生命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塑造健全人格,實現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三語文教學? 生命教育? 實踐路徑
引言: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性、廣泛性與工具性并重的課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理解文本中內涵所在,落實人文教育,能夠豐富其精神世界,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因此,必須將生命教育合理落實到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各項環(huán)節(jié)的有序開展,滲透生命教育,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加強自我管理,促使其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在閱讀教學中體會人性之美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課程的實施內容之一,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語文教學資源中蘊含著許多人文精神,要想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提升其個人素養(yǎng),必須通過閱讀感悟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1]以教學文章《祝?!窞槔?,在引導學生學習本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按照時間或敘述順序簡要概括情節(jié);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總結歸納得出“祥林嫂”的形象特征。自主閱讀過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細節(jié),深入文本體會其內涵所在,如教師引出“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似乎閑著就無聊”等語句,深化學生對于“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隨后讓學生思考探究:“如此勤勞善良的祥林嫂,走進魯鎮(zhèn)時周圍的人是怎樣對待她的?”讓學生從周圍人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細節(jié)入手,深層體會“祥林嫂”悲慘的生存境遇,從而增強學生對生命的自省,喚醒其生命意識。
二、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用于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演講活動、角色扮演活動、辯論賽等活動深化學生的意志品質,有效滲透生命教育,使學生在形成生命意識的基礎上能夠學會如何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充分實現生命的價值。在開展相關活動的同時,教師應結合社會熱點問題,聯系實際生活吸引學生的關注,使學生在真實發(fā)生的事件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2]
三、深挖生命教育要素
語文作為一門具有人文性特征的學科,圍繞人的生命發(fā)展展開教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無一不體現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教師應深挖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生命教育元素,揭示生命的意蘊,加強學生的生命意識。例如,教學課文《記念劉和珍君》時,通過魯迅先生敘述主人公“劉和珍君”壯烈犧牲的事跡,贊揚了“劉和珍君”生命的偉大以其充滿價值的犧牲;教學課文《為了忘卻的記念》時,教師可以根據魯迅先生的觀點從生命層面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體會人存在的意義。如此一來,通過深層挖掘教材文章的育人要素,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拓展和彰顯生命的意義,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蘊含的生動情感和態(tài)度,使其在氛圍的感染下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3]
四、在寫作教學中展現人性之美
語文教學包括“聽、說、讀、寫”四方面的教學,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顯示其語文學習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通過寫作教學的實施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使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真切表達出自身的思想感情,深化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為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使其文章富有吸引力和特色,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美,抓住生活中的情美、意美,進而在寫作中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實現創(chuàng)造美。例如,講授文章《兼愛》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自擬題目寫一篇有關“如何愛人”的作文,予以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使其在構思和下筆的過程中增強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和尊重之情,從而以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獨立存在的生命體,增強其情感表達能力,感受生命的崇高。[4]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應深刻認識到落實生命教育的緊迫性,切實體現語文課程的價值,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端正其看待生命的態(tài)度和觀念,塑造健全人格。因此,教師可以合理借鑒上述實踐路徑,在具體教學活動當中檢驗其有效性,彰顯教育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黃麗娟.滲透生命教育,建構魅力語文課堂[J].新作文,2021(09):62-63.
[2]謝國燕,李秀偉.滲透生命教育,讓語文課堂綻放異彩[J].新課程(下),2019(11):6.
[3]王琴.農村高中語文課堂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4]吳澤玲.談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