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忠
(大同市遼金文化藝術博物院,山西 大同 037000)
大同關帝廟地處大同市平城區(qū)古城東南隅,東臨都司街,西臨稍竹巷,北臨翠花宮,南靠大廟角街,關帝廟在當?shù)匾嗨追Q“大廟”。關帝廟大殿始建于元代,距今有約700 年的歷史,是我國現(xiàn)存元代木結構建筑中極為珍貴的實物遺存,尤其是關帝廟大殿的結構原狀保持之完整,殿內(nèi)壁畫保存完好,神龕雕刻精細,玲瓏剔透。春秋樓內(nèi)木雕關公坐像比例適度,雄健威武及神龕簡潔大方,都具有極高研究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央文物局會同清華、北大等古建教授組成雁北文物考察團來同考察,認定雁同地區(qū)有兩座元代建筑,一座是渾源的永安寺,另一座就是大同的關帝廟。2013年3月5日大同關帝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究竟建于何時,已無考。據(jù)清道光年間的《大同縣志》載:元朝敕降封號,原有紫石小碣,現(xiàn)已不存。明清均有修葺。[1](P55)廟內(nèi)現(xiàn)存有碑刻9 通,其中和關帝廟相關的碑刻有4 通。從現(xiàn)存碑刻中可以略見關帝廟的歷代修繕情況:
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 年)《重修義勇圣賢廟記》(圖1)記錄了明代,代藩各府將軍中尉等及代藩廣靈潞城昌化合川寧津樂昌王府將軍中尉等捐資維修關帝廟的情形。這一舉措是明朝萬歷時期上層社會崇尚關公精神和弘揚忠義仁勇的實例。同時,東側游廊墻上的明萬歷年間謁忠勇武安王廟詩六首(圖2),是為明萬歷時任欽差巡撫大同地方替理軍務督察院右命都御史井陘霍鵬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用6 首詩對關公精神忠義仁勇的細部闡釋。這從側面應證了霍鵬追求忠肝義膽愛國憂民的大愛情懷。[2]
圖1 《重修義勇圣賢廟記》大殿東壁
圖2 謁忠勇武安王廟詩六首
乾隆二年(1737 年)《關帝廟新建饗殿雘后牌坊碑》詳細記錄了乾隆二年(1737 年)知府屠嘉正、知縣李伯馦捐資增建饗殿及彩繪后牌坊之事宜,體現(xiàn)了當時政府對關公文化傳承與發(fā)揚是極為重視的。(圖3)詳細記錄了乾隆二年(1737 年)知府屠嘉正、知縣李伯馦捐資增建饗殿及彩繪后牌坊之事宜,體現(xiàn)了當時政府對關公文化傳承與發(fā)揚是極為重視的。
圖3 關帝廟新建饗殿雘後牌坊碑
道光九年(1829)《重修關帝廟碑記》,(圖4)碑中記載大同府崇拜奉祀關帝的廟宇特別多,但唯有鼓樓東街大廟角之關帝廟最為久遠。道光年間關帝廟的修葺從道光8 年(1828 年)二月開始到道光9 年(1829 年)七月完工。工程將要完工唯恐資金不夠,怕影響竣工,糧廳有姓張之人將自己的俸祿折合二十四貫錢捐上,安撫干活人的心情,于是大家都紛紛解囊,共捐一千五百金,有補葺正房五間,啟圣祠三間,東西配房各三間,兩廊各五間。其他建筑也一并整修一新,整個關帝廟渾然一體。按照官式作法制鐘一口,選于八月吉日開光祭祀,鐘聲渾厚而深遠。
圖4 重修關帝廟碑記
關帝廟現(xiàn)格局布局合理,疏密緊湊。
(一)關帝廟廟外建筑 關帝廟廟外建筑主要有戲臺和石旗桿。
1.戲臺
戲臺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3 年)戲臺平面呈凸字形,前臺長9.70m,寬6.12m,高1.85m;后臺長8.60m,寬3.52m;勾連搭式單體建筑,其前為卷棚歇山頂,后為硬山頂。前置匾額,匾上的“癸卯”年號據(jù)考證是1843年道光二十二年重修或重建。上書陽刻“演真樓”。廟前的戲臺是為了給廟中供奉的神獻戲而專門修建的。大同關帝廟在元代初建時就建有戲臺,規(guī)模宏大,造型極佳的戲臺,經(jīng)歷了600多個風雨春秋后,在1959 年時被拆除。據(jù)說大同關帝廟元代戲臺是大同盛演元雜劇的產(chǎn)物?,F(xiàn)在看到的這座戲臺是由皇城街遷建的,是原九龍壁前建于清代的酬龍祈雨戲臺。
2.石旗桿
在古代科舉制度的封建社會中,如果有人通過科舉考試獲得成功,除了在祠堂大門或大廳懸掛進士、金榜等牌匾外,還應在祠堂或屋前豎立石旗桿。根據(jù)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物區(qū)別,旗桿的高度,底座的樣式和桿身的雕刻都有區(qū)分。文官雕刷子或筆鋒,武官獅子。關帝廟山門坐落在高1.05m 的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懸山頂。關帝廟山門前,左右兩側豎有明清時期的高大的黑石旗桿,旗桿高10.085m,材質為玄武巖,旗桿從下至上分別由基礎砌石、夾桿石、寶蓋、旗桿、旗斗與最上方筆鋒組成。上部裝飾為元寶斗,中部為蓮花斗,旗斗相望,直插云漢。上刻“義存漢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楹聯(lián)。關帝廟旗桿建造工藝精湛、造型端莊、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寓意深遠、實屬罕見,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具有很高的民俗價值和完美的藝術價值。石旗桿很好的移植了中國木質結構的特點、風格與類型,將木質結構融于石雕技藝之中,彼此滲透,各取其宜。這對研究認識山西清代旗桿雕刻風格、內(nèi)容、布局等都具有較大價值。山門東西兩側各開一掖門,掖門兩側的磚雕影壁上,刻有“忠、義、仁、勇”四個大字,提綱挈領地揭示了關公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山門前置黑色玄武巖雌雄石獅一對,基座高0.76m 寬0.6m,長0.9m。獅身高1.07m,寬0.5m長1m。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二)關帝廟廟內(nèi)建筑 關帝廟廟內(nèi)建筑以中軸線分別為山門、鐘鼓樓、過殿、東西配殿(名將祠)、大殿、左右回廊、奶奶殿、財神殿、春秋樓。西軸線由北向南,依次為結義堂、武侯祠、邀月亭。
山門為重新恢復的現(xiàn)代仿古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懸山頂。關帝廟鐘樓、鼓樓及過殿為重新恢復的現(xiàn)代仿古建筑,其鐘鼓樓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筑。鐘樓上面匾額刻有“春風”,鼓樓上面匾額刻有“時雨”。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其梁架結構為五檁大式前廊式雙坡懸山頂,前懸匾額,上書“氣貫長虹”。
東西配殿(名將祠)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其梁架結構為六檁大式前廊式雙坡懸山頂。兩側連廊為硬山頂,面闊十三間,進深一間。連廊后墻為磚雕鏤空花窗,自南向北十一間處另各出抱廈一間,后墻辟門以通東、西跨院。
奶奶殿及財神殿均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其梁架結構為六檁大式前廊式雙坡懸山頂。
春秋樓通高14.6 米,分上下兩層,殿頂為單檐歇山頂。平面為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副階周匝,上層匾額書“春秋樓”,下層匾額上書“道觀古今”。二層保存有清代神龕,上書“嘉慶四年”題記,神龕內(nèi)供奉著早期木質關公坐像。結義堂殿身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其梁架結構為八檁大式周匝式雙坡卷棚歇山頂。武侯祠為六檁大式雙坡卷棚懸山頂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
邀月亭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其梁架結構為六檁大式雙坡卷棚歇山頂,前置卷棚歇山頂抱廈一間,檐柱下設美人靠,簡潔大方。
(一)材契之制 宋代《營造法式》中規(guī)定“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3](P70-71)古代早期建造房屋時都以材為基礎的模數(shù)制,按其所用材的大小分為八個等級,視房屋等級大小而選擇相對應的材高,關帝廟大殿所用材廣200mm,厚145mm。按宋代一尺相當于現(xiàn)今30-32cm之間(但以31.84cm 較為常見)換算,折合成宋尺后約為材廣六寸二分,厚四寸五分。與《營造法式》中所規(guī)定的五等材(材廣六寸六分,厚四寸四分)基本相近,亦符合《營造法式》中“五等材所用之處為殿小三間,廳堂大三間則用之的規(guī)定?!盵3](P71)
(二)平面 大殿面闊三間約15.18m,進深六椽(三間)約12.07m。于殿前月臺之上置清代獻殿,通面闊三間約11.81m,通進深兩間約5.54m。梁架結構為六檁大式單檐卷棚歇山頂。大殿按早期建筑做法來講,殿身面闊三間應設四柱,進深三間應設四柱,所以大殿應共設柱16 根,而現(xiàn)大殿內(nèi)柱網(wǎng)設柱采用遼金時期常用的減柱法,共設柱14 根,減少前排金柱兩根。此做法使殿內(nèi)空間增大,便于參拜等活動使用。
(三)臺基 大殿臺基由臺明和月臺及踏步三部分組成,臺基整體平面呈“凸”字形,臺明東西寬18.84m,南北長16m,高0.8m。月臺東西寬14.66m,南北長6.6m,高0.65m。月臺前置4階踏步,臺明后置5階踏步。臺基上除壓檐石外均以方磚海墁。
(四)柱子 按照《營造法式》卷五《柱》規(guī)定: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內(nèi),柱腳微出向外,謂之側腳。每屋正面,謂柱首東西相向者,隨柱之長,每一尺,即側腳一分;若側面,謂柱首南北相向者,每長一尺側腳八厘;至角柱,其首相向,各依本法,如長短不定,隨此加減?!爸两?,則隨間數(shù)生起角柱。若十三間殿堂,則角柱比平柱高一尺二寸(平柱謂當心間兩柱也,自平柱疊進向角,漸次生起,令勢圓和。入逐間大小不同,即隨意加減,他皆仿此)十一間生高一尺,九間生高11 寸,七間生高六寸,五間生高四寸,三間生高兩寸”。[3](P116-167)
大殿之柱均有收分與側腳,柱頭卷殺,角柱較平柱生起明顯。平柱高約4350mm,西側角柱高約4420mm,角柱比平柱高約70mm,角柱比平柱高約2寸2 分,略大于三間升2 寸規(guī)定。柱下置有柱礎,角柱下柱礎為素平,平柱與金柱下為覆盆式柱礎。從造型觀察分析,礎石當為元代遺構。檐柱徑40cm,檐柱徑與柱高比為1:11,金柱徑50cm,金柱徑與柱高比為1:11.76。
《營造法式》卷五“大木作制度二”規(guī)定:凡用柱之制......下檐柱雖長,不越間之廣。[3](P114-115)這句話的意思是檐柱的高度不得超過當心間面闊的寬度。大殿當心間面寬約5.4m,遠大于柱高,亦符合《營造法式》中的規(guī)定。
(五)梁架 早期建筑梁架結構中分為殿閣式(殿堂式)與廳堂式,判斷一座建筑是哪種結構形式是以不含副階為前提,觀其內(nèi)外柱是否同高為依據(jù),[4]據(jù)上所述關帝廟大殿金柱為約5.880m 明顯高于檐柱。據(jù)此可判斷其為廳堂式建筑,其梁架形制因大殿采用了減柱法,故此為六架椽屋前四椽栿對后乳栿用三柱。大殿正面三間各施清式六抹格扇門六道(為2001 年按清代風格仿制)。大殿柱頭之上施闌額,闌額上施普柏枋,其截面呈“T”字形。普柏枋上施鋪作層,前側鋪作層與金柱之間施四椽栿兩道,后側鋪作層與金柱間施乳栿,在四椽栿靠近金柱端一側下施蟬肚式綽幕,在乳栿上的中部即為下平槫垂直投影處施駝峰,駝峰上承攀間與金柱柱頭攀間和第二層四椽栿上的下平槫垂直投影處的攀間共同承托第三道四椽栿,此四椽栿栿頭兩端做抹斜處理,其坡度與檐椽坡度略有不同,而此四椽栿之上于前后平槫垂直投影處各置駝峰,駝峰之上,又承攀間,用以共同承托平梁,平梁之上中部施以蜀柱與角背,蜀柱之上置丁華抹頦栱,在其上為脊枋與脊槫,脊枋兩側各置叉手,叉手與丁華抹頦栱之間為淺咬合關系,而叉手與丁華抹頦栱之間的咬合關系是判斷一座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據(jù)之一,而關帝廟大殿的此結點做法,亦符合早期做法。[5]此殿除平梁上施兩道叉手之外,其余梁栿間未施以托腳。也根據(jù)側腳、升起及斗拱補間鋪作及柱頭鋪作做法大梁以下構架與善華寺三圣殿梁架非常相似,應與五架梁上構架為兩個時期組成。
(六)鋪作 關帝廟殿身所用鋪作共計30朵,分為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三種(不含殿內(nèi)神龕小木作上的明代斗栱)。轉角鋪作形制特別,正身兩面各出五鋪作單杪單下昂計心造重栱。而在轉角鋪作45°方向上出角華栱,形成六鋪作單杪雙下昂。此鋪作最為特別之處為第一跳角華拱之上所承的平盤斗,其形制并非晉北地區(qū)常見的四邊形平盤斗,而為五邊形平盤斗。此種做法則常用在山西省晉東南地區(qū)的早期建筑中。[6]柱頭鋪作昂出頭均為假梁頭做琴面昂。補間鋪作為真昂琴面昂。
(七)屋頂 大殿琉璃屋面為明代遺存,屋頂形制為單檐九脊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面,并以孔雀藍色琉璃瓦進行剪邊,其中以綠色琉璃瓦排成菱形圖案。兩端置以鴟吻,鴟吻高2.28m。正脊高0.7m 屋脊由琉璃脊筒拼接而成,居中置寶頂,殿頂脊獸、仙人小跑等構件制作精美,造型生動是琉璃制品中的佳作。
大同關帝廟實為晉北地區(qū)為數(shù)不多的元代遺構,隨經(jīng)歷代修葺,但其整體依舊存有元代遺風。其與常見的元代遺構有很大的區(qū)別,其不似其它元代遺構遍用自然材,而是對梁栿等構件進行了處理。此種做法在元代當時較為少見,因此關帝廟大殿對業(yè)內(nèi)研究元代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例。